实验中学集团校八年级语文下册教学通案6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67128336 上传时间:2022-09-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中学集团校八年级语文下册教学通案6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实验中学集团校八年级语文下册教学通案6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实验中学集团校八年级语文下册教学通案6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实验中学集团校八年级语文下册教学通案6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实验中学集团校八年级语文下册教学通案6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中学集团校八年级语文下册教学通案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中学集团校八年级语文下册教学通案6(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中学集团校八年级语文(下册)教学通案课 题学写读后感课 型讲读课总课时主备教师李丽琴审核教师王英使用教师上课日期教学目标认真理解原文,把握要领,写出自己的感受。在朗读中获取感受,在写作中具体、深化感受。培养边读边思考的习惯,从有益的书籍中获得启迪。教学重点学习读后感的一般写法,结合实际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学难点学习读后感的一般写法,结合实际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通案部分个案部分一、新课导入一篇诗文或一本著作(也包括一部影视作品),我们读过(或看过)之后,总会有些触动,或得到一些启发,把这些写下来,就是读(观)后感。如果我们能坚持写读后感,既可以加深对原作的

2、理解,也可以提高写作能力。二、认知读后感读后感作文,是指看了某篇文章或某部作品后,根据自己的感想所写的文章(如果是看了某部影片或戏剧后所写的感想,叫“观后感”,与“读后感”的性质相同)。读后感作文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但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一般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典型,论证严密;而读后感最突出的特点是“读”和“感”的紧密结合。“感”是重点。“读”,指读了何人、何文,文中有何事、何观点;“感”,是指读后有何感受。“读”是“感”的基础,“感”是“读”的升华。三、学写读后感如何写出一篇优秀的读后感文章来:1写好读后感的三点要求(1)理解原文抓要领。要想“读”后生“感”,不仅要读懂原文,而且要能够

3、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抓准文章的要领。这样才能领悟其中的道理,从而引发出自己的感想。(2)突出重点谈感受。读的内容往往是丰富的,涉及的问题较多,读后的感受和启示也是多方面的。而读后感则应当围绕某一中心有重点地来写,要在思考、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感受最深、最有启发教育意义、确有独到见解的内容来写。要突出重点,切忌面面俱到、中心模糊或内容空泛。(3)联系实际深开掘。写读后感受必须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来谈,要把所读的内容与自己在生活中体会较深的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有机结合起来,要尽可能使感想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深刻的现实意义。2读后感的一般写法根据以上要求,读后感的一般写法可概括为四个字:(1)引,概括地引述原

4、文观点或具体文字的内容。(2)议,以所引内容为基点生发展开,发表议论。(3)联,在所引原文的基础上联系个人生活实际或现实生活中相关的现象或问题。(4)结,提出看法,小结全文。当然,任何文章的写法都不应该受某种框框的局限,以上所讲的写法只是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参考的内容和思路。具体写起来应灵活掌握。3克服常犯的毛病根据以往经验,最常见的毛病有四点:(1)大量引述原文。读后感,顾名思义,主要是写“感”,引述是为写“感”服务的,但有些同学偏偏忘记了这一条,本末倒置,大量抄录或复述原文,结果犯了以“引”代“感”、代“联”的毛病。(2)脱离原文空写“感”。任何事物都非凭空而生,都有个由来。“读”是“感”的基

5、础,“感”由“读”而生发。只写感想而不交代其来由,不知“感”从何来,使“感”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让人感到莫名其妙,不知就里。因此,写“感”应当与原文自然结合起来。(3)内容杂乱无中心。写出的读后感无中心,是犯了作文之大忌,也不符合写读后感应“抓要领”“突出重点”的要求。因此,一定要确定好中心,不可漫无边际地想到什么写什么。(4)感受认识太肤浅。读后感要求写个人在感情上最受触动,在认识上最受启发的内容。因此,一定要联系和对照生活现实和个人实际,写与个人真情实感相结合的内容。但是,在不少同学的读后感中,看不到作者读后的动情点和深刻的启示点,内容浮浅杂乱。读后感是一种重要的作文形式,只要同学们多

6、读、多想、多练,不断总结写作经验,就一定会把读后感写好的。四、写作文题就你读过的某部名著,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提示:1可以针对这部名著的整体或其中某一个章节、片段来写。选定之后,重读一遍,然后从多方面的阅读感受中选择一点来写。2引用名著原文时,要仔细核对,以保证引文与原文一致。3要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力求新颖,并联系个人生活经验来谈,但不能脱离原著任意发挥。板书设计课后反思实验中学集团校八年级语文(下册)教学通案课 题学习仿写课 型讲读课总课时主备教师李丽琴审核教师王英使用教师上课日期教学目标1初步领会形同神似的仿写要求。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了解仿写的

7、基本类型,掌握相应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难点了解仿写的基本类型,掌握相应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教学方法1课时重在写作指导,2时完成学生习作,集体评议。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通案部分个案部分一、精彩导入,激发兴趣有一位哲人说过:“仿写是写作的开始,是观察的基础,是酝酿的基础,是想象的基础,是积累的基础,也是创新的基础。”这么重要的仿写,我们该如何去写呢?先看一篇例文。二、例文引路掌握要点流年匆匆,母爱相随天空依旧蔚蓝,远山依旧爽朗。踏着羊肠小道,按捺不住满溢的思念之情,加快了脚步哦,我日夜思念的慈母,一定在焦急地倚门而望母爱,又何只会在短暂的分别后凸显,当记

8、忆的涓涓细流静静淌过,我发现,原来它一直与我相随。小时候,母亲是那温馨的小屋我静静地坐在小屋内,小脑袋不时向窗外探望着。每天的此时,妈妈总会那么神奇地出现。脚步声!我惊喜地跑到门前。“吱”门被轻轻推开,门外是那熟悉的身影。虽然夜色已深,我却感觉到那身影带着光亮,带着温暖。“我回来喽”妈妈快步向我走来,微笑着,轻轻蹲下,紧紧搂住我。“肚子饿了没?”“冷不冷?”“一个人在家想妈妈吗?”妈妈的双眸中充满无尽的担忧与心疼。温馨的小屋内,无尽的母爱在荡漾。后来啊,母爱是那双拭泪的手我拒绝一切光亮,关掉所有的灯,独自忍受着考试失利的心痛“啪”,灯照亮了眼前的试卷,我又一次看到了那刺目的分数。于是,我再也无

9、法忍耐,放声大哭。泪眼朦胧中,妈妈的身影悄然走近,伴我而坐。抬头,妈妈的眼眸中分明满含着疼惜“妈妈”我更加心痛。突然,一双印记着劳累的手慢慢伸向我,瞬间,我的脸好温暖。妈妈的手指轻轻在我的眼角滑过,带走那已变凉的泪水,带来了那满是鼓励的话语:“从头再来,哭泣不属于你,要赢得微笑,妈妈相信你!”那双手,总在黯淡的日子里为我擦亮心情。而现在,母爱是那幸福的叮咛吃完早餐,妈妈早已为我拿好了书包,在清晨的阳光中,笑着送我。她阳光下的笑容闪耀着金色的光辉,我被幸福地触动着。“到转弯处要小心啊”“中午早点儿回来吃饭啊”于是,我带着清晨阳光般的幸福,奔向学校时光点滴逝去,母爱如泉涌来!思绪从记忆中回到现实,

10、猛然发现,我离家更近了!离母亲更近了!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想一下子飞到家中,依偎着母亲,继续让那爱包围着我,永随着我【点评:巧化名诗领片段,镜头分呈著华章。像电影镜头一样,作者为我们截取了三幅简单小巧、温情弥漫的画面:“小屋守望,母爱荡漾”“痛哭流涕,母亲拭泪”“离别之际,叮咛不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选用了余光中先生的乡愁诗中的三个经典句子“小时候”“后来啊”“而现在”领起下文,完美和谐地将几个再平常不过的生活片段串接起来,线索清晰洋溢着浓浓的流年匆匆之感叹、母爱相随之幸福。】三、文题展示1安塞腰鼓中运用反复、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描写黄土高原上人们打腰鼓时的场景,形成排山倒海一般的气势。

11、试选择文中的一个片段,模仿其中的修辞手法,描写一个场景。200字左右。2在阿长与中,作者运用欲扬先抑的写法描绘人物形象,给人印象深刻。选择一个人物,模仿这种写法,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四、写法指导首先,可以模仿范文的篇章结构。比如张中行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作者由得知叶圣陶先生逝世的消息写起,回忆了关于叶圣陶先生的一些事。在写这些事情之前,先总说叶圣陶先生品德高尚,然后分别从叶圣陶先生为人“宽”和“严”两方面展开叙述。文章虽然写了不少事情,但都围绕“宽”和“严”两方面选材,篇章结构比较清晰,这些事情并不显得杂乱。写人物时,可以模仿这样的篇章结构,围绕人物的特点,从多个方面组织材料

12、进行刻画。其次,还要注意借鉴范文的写作技巧。比如安塞腰鼓中的“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喻体放在本体前面,突出喻体,渲染了安塞腰鼓的“野性”。我们在写作中也常会用到比喻手法,不妨试着模仿这种句式,看看表达效果是否更好。总之,学习仿写,要根据所写内容和表达的需要,选择和确定具体的仿写点。对于你觉得精彩的地方,要细心揣摩,想一想作者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然后再想想自己怎样去仿写,最好还能有些变通和创新。仿写只是写作入门的途径之一,真正学会写好文章,还有待自己进一步的创造。板

13、书设计学习仿写模仿范文的篇章结构注意借鉴范文的写作技巧课后反思实验中学集团校八年级语文(下册)教学通案课 题古诗苑漫步课 型讲读课总课时主备教师李丽琴审核教师王英使用教师上课日期教学目标1通过对有关唐诗的各种信息的搜集、整理、探究,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精华。2在活动实践中感受唐诗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感情。 3通过口语交际,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起对真善美的热爱、领悟人生的真谛。活动准备1搜集、背诵唐朝著名诗人的诗词。 2搜集唐朝诗人的故事。 3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选出好作品拿到班级交流。 4民主推选,成立由学生组成的最佳活动成果评议委员会 重点难点在活动实践中感受唐诗

14、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感情。教学方法学生互动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通案部分个案部分 (唐诗,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登高望远,每每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豪气;浪迹天涯,时时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惆怅。这些浩如烟海的诗歌,或咏山川名胜,或颂边塞将士,或诉百姓疾苦,或鞭鞑权贵腐败,或抒发人生情怀读之往往令人浮想联翩,感慨万千,回味无穷。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唐诗的百花园,在缤纷的唐诗奇葩中尽情徜徉。) 一、走进唐诗,你吟我诵 1.我最喜欢的一首唐诗(小组推荐,激情朗诵。) 杜甫的登高。 王勃的山居秋暝。 李商隐乐游原 2.我最喜欢的一句唐诗(自由发言,抒写感悟。) 我最喜欢的一句唐诗:“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那是一幅男子汉的形象,正因为是一种“沙场在前,美人与后”的境界才显得和谐与壮烈,令人感叹遐想不已。 “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古朴,平实,平生最爱朴实。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令人顿觉天地虽大,万物虽众,自己却是来时来,去时去,生来孤独,死也孤独。心境好时读它,只觉得淡淡的惆怅;而心境不佳时读,可是觉得无边的寂寞了。 3.我最欣赏的唐代诗人(抓住特色,勾勒个性。) 走进唐诗,就是走进一个人类精神之花全面盛开的季节,我们的大师从一张薄薄的书页上站起来,沿着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