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与语文教学毕业论文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67126612 上传时间:2023-12-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6.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与语文教学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与语文教学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与语文教学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与语文教学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与语文教学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与语文教学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与语文教学毕业论文(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饶师院自考本科毕业论文题 目: 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与语文教学 专 业 名 称: 汉语言文学准 考 证 号: 230111100138作 者 姓 名: 指 导 老 师: 考 生 单 位: 上饶师院小教分院联 系 电 话: E M A L L : 上饶师范学院成教分院日期:二零一二 年 九月 十四 日试论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与语文教学摘要: 语文是一门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基础学科,实现语文教育教学的目的关键在于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的提高,同时语文教师素养的高低将是语文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那么,如何提升语文教师素养来提高语文教育教学呢?本文从三方面来论述这个问题:一、教师应具备的素养;二、如

2、何提高语文素养;三、语文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关系。关键词: 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 目 录引言3一、 语文素养的含义4二、语文教师应具备的语文素养5(一)、人格素养5(二)、知识素养6(三)、能力素养7三、如何提高语文教师的素养8(一)、加强普通话训练8(二)、加强文学作品的阅读9(三)、加强作文训练9(四)、加强书写的训练10(五)、加强信息技术的学习11四、语文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关系11引言:素质是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指神经系统、脑的特性以及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特点。这在教育学、心理学的诸多教科书、专著和学术论文中,都被作为一个认同的规范概念使用,其内涵是指人的先天性、遗传性的自然素质,

3、外延则限于个人的素质,引申为教育学、心理学的一个经典概念。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而教育的贯彻实践者是教师。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素质教育是否顺利实施。笔者认为,在语文教育中,语文教师素质与语文教学的关系更为密切、更为直接,这是由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即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决定的。一个语文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他在理解教材、驾驭课堂、把握学生心理、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等方面能力的高低,并能否形成一系列有效的整合方

4、式。否则,不仅完成不了语文教学的任务,而且将会对其他各门课程的教学产生深远的消极影响。一、 语文素养的含义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与“素质”一词相比较,素养包含有更多的“后天教养效果”的意味,同时也更能够突出地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文化性特点。 二、语文教师应具备的语文素养(一)人格素养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使学生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人,是未来教育非常强调的最终目的之一。未来社会评价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程度的尺度已不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增长的指标与数字”,“民族精神振奋、国

5、民人格完善、精神文明的高扬、民主的健全”也被作为评价其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这就使个体人格的塑造显得犹为重要。语文教师由于语文学科本身具有的人文性、思想性、移情性等特点,使他们在塑造学生完善人格的过程中承担着更重要的职责。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尽量使自己成为“真的种子、善的使者、美的旗帜,诱发、引导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使每个学生都能认识自身人格发展中的能力、智慧,使他们的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发挥理智的最大潜能”。具备完善人格素养的语文教师是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有着崇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引导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他们有着敬业乐业的师德修养,能够为了教育“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们有

6、着真挚高尚的情感素养,能够给予学生争取成功的信心和勇气;他们有着贫穷不移,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精神气概,能够在利益诱惑面前始终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他们还有着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强烈的责任感以及勇于坚持趄理、追求真理的正义感。只有这样的教师群体才可以真正肩负起为新世纪培育新人的重任。(二)、知识素养未来的语文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知识的构建者和创造者。这样的角色要求促使语文教师自身应具备丰厚的知识素养。语文教师要努力构建一种新的知识结构,这种结构不再局限于“语文学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而更强调“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这种新的知识结构主要由三个层面组成。1、有关当代科学和人文两方面

7、的基本知识。语文教师一方面应及时了解、掌握有关新科技、新领域的基本知识,以此来满足对新事物充满好奇感的学生们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爱科学、学科学了的兴趣。另一方面又要意识到,在文化多元化的趋势中,多种文化的交织与碰撞(如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外来文化与本士文化)也许会使学生们不知所措,无从选择。语文教师要利用自身丰富的人文知识和较高的人文素养,以一种透辟的辩证观,对各种文化进行选择、整合,有效地引导、教育学生,在充当文化传承者角色的同时也充当文化构建者的角色。2、掌握二至三门学科专业知识。这些学科可以是与语文学科相近、相关的,也可以是与语文学科相去甚远的,主要由教师自己的特长与爱好而定。掌握这些学科

8、知识,一方面可以作为语文教学有益的补充和拓展,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语文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变得丰满有型。3、教育学科类知识。它主要由“帮助教师研究的专门知识”构成,具体可包括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学习论、教育管理论等等。掌握一定的教育学科类知识可以帮助语文教师展开科学的教学活动来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掌握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的心理规律和特点,并按照这些规律和特点设计语文教学,选择语文教学方法,有效组织语文教学活动。(三)、能力素养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的能力素养水平将直接影响到语文知识的传授、语文教学的组织以及语文教学的效果。未来社会对语文教师能力素养的要求变得更多、更高,它不仅仅包括一般能力,如敏锐

9、的观察能力、熟练的语言表达能力、正面处理教材和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合理的板书设计能力等,而且包括反映新世纪要求的特殊能力。1、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操作能力。2、具备开拓创造能力。一直以来,人们习惯于把语文教学活动的全部内容概括国“传道、授业、解惑”,而把语文教学方法简单地归纳为“读、讲、议、练”四种。这些潜意识的偏见使一些语文教师自己也承认自己的主要任务在于“教学”,教的是已经形成的简单的基础的知识,无需创造性劳动。也因此,语文教学进入了一种恶性循环之中:教师教得索然无味-学生听得不感兴趣教师教得丧失信心,缺乏创造性劳动的活动必然是没有生命力的活动,作为生命活动形式之一的教育活动,需要的是教师与

10、学生主体意识的相互碰撞,教师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相互交流。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让语文课堂焕以出生命的活力。3、教育科研能力和自我进修能力。其中包括运用教育科学理论发现和解决语文教学具体实践中问题的能力,进行语文教学改革试验的能力,总结经验、撰写教育论文的能力等。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语文教师还应该有相应的自我进修能力。自我进修能力是一种终应时代发展而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的一种本领,对其整体素养的提高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三、如何提高语文教师的素养(一)、加强普通话训练语言运用要求简明、连贯、得体,简洁明白的语言具有一种特殊的魅力。语言大师莎土比亚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

11、冗长是肤浅的藻饰。”这个见解极为深刻。因为对问题越是理解得深刻、透避,就越容易抓住问题的实质,一语中的。相反,对问题理解的肤浅,抓不住问题的实质,解释说明起来,就会重复、啰嗦。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学语言的简洁表现了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掌握深度,一位出色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总是能运用简洁的语言把文中重要的内容和问题揭示给学生,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应加强普通话训练。对于一个生长在祖国南方的语文教师来说,说一口流利、典范的普通话,实属不易。可语言表达要有感染力,能够吸引听众,就必须字正腔圆,才能字字含情。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赵忠祥所主持的节目人与自然之所以能如此吸引观众,这

12、与他独具魅力的语言表达不无关系。我想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要想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对你的语文课产生浓厚的兴趣,说一口规范、富有感染力的普通话是必备的条件。只有这样你才能把学生的激情调动起来,你的语文课堂才是充满活力的。(二)、加强文学作品的阅读语文本是众多学科中最具人文性的学科,这一不可替代的特殊性,决定了要从事这一职业的人首先是喜欢这一学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自己必须对语文有浓厚的兴趣。布鲁纳说:“教师不仅是传授者,而且是模范,看不到语文妙处及其威力的教师,就不见得会促使别人对语文这门学科产生内在的刺激力。”的确,一个不喜欢语文,不喜欢广泛阅读,一个不知语文“妙处

13、”的语文教师,是不可能使他的学生感到语文学科的刺激力,自然也无法让学生喜欢语文学科。常言道:“要倒半桶水给学生,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教师必须加强阅读,以浓厚的阅读兴趣来感染人,以丰富的知识来培养人。尤其是面对新一轮的课改,教师更应广泛阅读,因为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不再单是语文学科的固步自封,而是各学科之间资源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所以教师要加强阅读,广泛涉猎。否则要学生学的知识,教师全然不知,甚至视为异端,又怎能成为一位合格的引导者、合作者。(三)、加强作文训练法国哲学家淑本华说:“读书是走别人的思想路线,而写作才是自己的思想路线,只有经过自己的思想路线。把读书得来的知识消融掉,才会变为自己的

14、东西。”确实,作为一位语文老师,单会读别人的东西不行,那充其量也只能是矮人看戏。只有自己会构思,会表达,在平时教学中,才能结合自己写作体验,对作品作更深层次的把握,才能创造阅读中的主体意识,才能不需要依靠教参 “指点迷津”,却能给学生以有益的知识。当然,语文教师自己会写,他也会知道如何指导学生,不再总是怎样构思,如何琢磨等,空洞的说教,而是以自己在写作中亲身体验来影响学生,创造一种心灵的默契。这样日积月累,教师能写学生也会写,教师能发表,学生也可以发表。著名作家冯骥才、从维熙走上文学之路,不是很好的典范吗?文革以前他们同就读于北京四中,受同一语文老师的影响,使他们爱上语文,爱上文学并成为作家,

15、至今回忆起他们的语文老师两位作家仍慷慨系之。可见一位会写作的语文教师对培养学生走上文学之路多么重要。不仅如此,教师自身成长也需提高写作水平,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是没有现存的经验可以模仿,也没有哪一个权威可以坐镇指挥,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这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及时反思、及时总结,并且把这些写成材料作为经验,以资后用。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若不提高写作水平,就难以成长,永远也只能是一个新手。(四)、加强书写的训练虽然现在是电脑时代、但电脑并不能代替一切,汉字,作为与人交流的信息载体,过去要用,现在要用,将来还要用,因此汉字书写不可不会,可时下出现了作为语文教师,书写能力低下,以致出现一节课没有板书一个字的现象。但令人欣慰的是,目前汉字书写已引起国家教育部门的重视。在新课标中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