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67080594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78.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应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应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应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应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应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与代码专业名称:应用英语专业代码:670203二、招生对象与修学年限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修学年限:基本学制三年,学习年限 3-5年。三、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文化教育、涉外企事业单位等第一线需要的,具有良好职 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备从事幼小教育,翻译工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 具有较好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四、人才培养规格(一)职业范围序号面向行业就业岗位职业资格证书1翻译企、事业单位英语口译、笔译等翻译工作、涉外文秘工作英语翻译资格证2教育幼儿园、小学或少

2、儿英语培训机构的英语教学工作教师资格证3出国深造按照学生意愿和条件申请就读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大学雅思成绩(二)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1. 知识结构(1)人文基础知识1) 了解国家基本方针、政策、法规和对外交往的有关方针政策;2)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3) 了解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政治、文学等基础知识;(2)专业知识1)掌握英语专业知识,包括语言、文学和英语国家社会文化及科技发展概况的知识;2)掌握英语教学方法的基本理论知识;或3)掌握英汉、汉英翻译的基本理论知识;( 3)专业拓展知识1 )掌握在翻译、教育等领域从事相关工作的复合专业基础知识;2)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涉及汉语语

3、言与文学、中外文化、时事与政治、哲学 、 历史、 地理、外事、法律、军事、艺术、新闻和科技等诸多学科领域;3)了解语言及翻译等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2. 能力结构( 1)通用能力1) 具备较高的英语听说读写译水平。语音、语调正确,词法、句法、章法(包括遣词造句与谋篇布局)规范,表达得体,听、说、读、写、译技能熟练,具有较强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2)能熟练使用英语词典、百科全书等工具书和参考书获取知识,独立解决学习中遇到的语言和有关背景知识问题,具有解读、分析、鉴赏文学作品和处理语言文字材料的能力;3)具有工作过程中的英语会话和交流能力;4)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社

4、会适应能力。( 2)职业能力1 )具有设计实施英语教学和英语教育研究的能力,能熟练地采用现代的、多元的和全方位的教学手段与模式,能根据社会与教育发展的需要,将新知识、新技术引入英语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或2)具有融会贯通的能力,能用规范流利的英语和汉语进行合理准确的翻译工作;3)职业技能达到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相应语言水平认证和职业资格认证要求。( 3)职业拓展能力2 )具有获取与运用知识的能力、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2)具备适应知识经济、技术进步及岗位要求变更的能力;3)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和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创新能力;4)具备跨文化交

5、际能力,对文化差异具有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3. 素质结构( 1)基本素质1) 热爱祖国, 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 具有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 良好的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2)具有良好的诚信品质和敬业精神,较强的责任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较强的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热爱本职工作。3)具有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素养,获取、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发展、变化的终身学习能力。4)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化与艺术修养;5)具备积极探索、开拓进取和合作精神并具竞争意识与坚强毅力;( 2)职业素养1 )具备从事翻译、教育等领域相关行业工作的业务素质;2)具有健康的体魄、良

6、好的体能和适应岗位工作的心理素质。3)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职业道德和求实的敬业精神;五、职业能力分析工作领域工作任务职业能力支撑课程实训项目证书要求翻译企、事业单位 英语口译、笔 译等翻译工 作、涉外文秘工作能用规范流利 的英语进行翻 译工作;具有融 会贯通的能力, 变通思维,合理 准确翻译;具有 多学科的知识, 能做到流畅翻 译;口译者具有 较强的心理素 质和承受压力 的能力英语正音训练、英语语法训练、英语精读、英 语泛读、英语听 说、英语写作、英语国家概况、翻译入门、翻 译实务、口译入 门、口译实务、翻译理论、翻译工作坊英语正音训练口译实务翻译工作坊英语翻译资格证教育幼儿园英语 教学;培训

7、机构儿童英语 教学能用规范流利 的英语进行儿 童英语教学;具 有一定的学前 教学理论知识; 懂得学前英语 教学规律,能运 用儿童英语教 学法知识进行 英语教学活动 设计;能运用现 代技术进行教 学英语正音训练、 英语语法训练、 英语精读、英 语泛读、英语听 说、英语写作、英语国家概况、教育学、教育 心理学、英语教 学活动设计与指 导、教育政策与 法规、教学工作 坊英语正音训练教学工作坊教师资格证书六、培养模式随着各行各业对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以及高等教育日益普及化和大众化的发展趋势,英语专业正由传统的语言研究型人才培养逐渐向多元化、应用型培养方向发展。本专业采用岗位主导,根据学生未来就业岗位

8、要求构建“英语 +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教学与训练项目与岗位实践紧密结合,建立有利于增强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模式。(一)以听说技能为基础 ,每一门课程设计一至二个主要项目任务,让学生进行构思设计、实施操练,逐一落实,并进行小组评价、个人评价和师生评价,以此带动学生语言提高、跨文化知识扩展、交际能力提升和职业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发展。(二)重视中外教师教学互补。中方教师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英语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能力,外 方教师重点培养学生英语口语及国际交流能力。(三)教学方式多样化。逐步采取“教学做” 一体化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教学效果。 课外实践包括假期社会

9、实践,参观活动等。(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七、课程体系根据岗位(群)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结果,依据国家教育政策、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 发展规律,构建课程体系。本专业课程体系完善和优化各个课程的各相关要素,突出能力培养和能力训练的特色,深入开 展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形成稳定的主干课程模块和灵活的非主干课程模块体系的整体优化。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必修课必修课本专业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素质拓展课。如下图:课 程 体 系素质拓展课专业必修课描述课程类别序号课程名称教学目标与主要教学内容技能考核与职业素养要求学时学分专业必修1英语正音训练

10、教学目标:系统介绍英语语音和语调的 知识,使学生基本上能正确使用英语语 音、语调朗读、表达思想并进行交际 教学内容:英语的发音、语流的规律、 语调的功能考核是否能准确地按 照发音规则进行拼读, 语调是否正确流畅322基础课2教学目标:深化英语语法理论知识, 加考核是否具有语法知 识应用能力与实践能 力英语语法强英语基本功练习;掌握语法应用的特584课点和规律,加强语言交流能力教学内容:词法,句法。教学目标: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英说的能力,特别是要加强口笔头语言表达考核是否掌握英语的语言系统,是否能顺利阅1英语精读能力,同时加深对词汇、语法、写作、1修辞等方面的知识教学内容:语言基础训练,篇章讲解

11、分析,英语各种文体的表达方式和特点,英语常用句型读英语文章,能书写500 字左右的文章。18011教学目标:扩大学生认知词汇量,掌握考核是否掌握英语的各 种阅读技巧,具有一定 的认知词汇,能顺利阅 读并理解各种体裁的英 语文章各种阅读技能,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畲2英语泛读力,增加文化背景知识,并培养对语言 的细致观察、分析归纳、假设判断、推 理论证等逻辑思维能力教学内容:阅读理论内涵;阅读理论与 阅读实践的结合;系统而全面的英语阅读 基本技能1167教学目标:训练学生英语口语能力,提高口语技能,培养学生在真实环境下进必修课3英语口语行基本的会话交流的能力教学内容:涉及生活,商务,旅游等方面的现场

12、英语对话,讲座及英语录音;考核是否在一定环境下能 进行英语口头交流和沟通 的能力905专基本的生活情景表达法; 基本的生活情业课景交流技巧4英语写作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必要的写作基础知识,培养熟练的英语写作能力, 包括熟练掌握在信息时代用英语进行信息交流能力考核是否掌握各种应用文的写作方法;论述文1288教学内容:写作的基本理论及常识;段的各种写法落层次写作;短文层次写作;各种应用文的写作技巧八、实践教学体系1.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用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主要包括课内和课外两个部分。课内实践教学主要由与理论教学密切相关的单向, 综合英语语言技能, 职业技能实训, 单位实习和毕业设计构成。 课外实践

13、教学主要由 “两 课”实践和社会实践构成。2. 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实践教学系统说明及实践教学体系图。应用英语专业教学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基本的英语语言技能和专业方向技能,因此大多数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有很强的实践性质。作为学生毕业前一项重要的实习环节,毕业实习能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检验自己所学知识,在实践中掌握并提升专业技能。 “两课”的教学过程,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验理论上学到的东西。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保障。实践教学体系如下图所示:九、培养进程1 .综合教学环节分配综合教学环节分配表(单位:周)项目 学期、始业教育军训教学周实训实习毕业教育毕业论文机动考试/复习学期周数一2132118二161118三162119四161118五162119六151/117合计277151861092 .课程设置与安排课程设置与安排表课课学时周学时*学周程属性程性质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课程类型考核方式总学时理论实践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