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在急性阑尾炎中的应用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67079392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声在急性阑尾炎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超声在急性阑尾炎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超声在急性阑尾炎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超声在急性阑尾炎中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超声在急性阑尾炎中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超声在急性阑尾炎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声在急性阑尾炎中的应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超声在急性阑尾炎中的应用【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在急性阑尾炎中的应用。方法:采用线阵变频探头5.0 MHz7.5 MHz,结合凸阵探头2.6 MHz5.0 MHz,对125例患者采用局部加压法检查,观察结果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率92.8%,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为87.0%(20/23);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为90.2%(37/41);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为94.9%(37/39);阑尾周围脓肿形成为100.0%(22/22)。结论:超声在急性阑尾炎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超声检查;急性阑尾炎;应用价值急性阑尾炎为最常见的急腹症,目前居急腹症首位。正常阑尾超声检查一般难

2、以显示,但在阑尾因梗阻、感染使其肿胀或有积液、粪石时,超声便可发现病变的阑尾。现就我院近一年多来临床拟诊为急性阑尾炎经超声检查的125例患者资料作回顾性分析,以探讨超声在诊断急性阑尾炎中的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6月至2006年12月因急腹症就诊于我院,术前经超声检查,术后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的125例患者,年龄6岁68岁,平均年龄37.5岁。患者主因脐周痛或转移性右下腹部疼痛而就诊,也有部分患者仅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经查体部分患者麦氏点有典型的压痛及反跳痛。1.2 方法 本次诊断主要使用日本东芝240、550超声仪,部分结合LOGIQ7彩色

3、超声诊断仪,用线阵变频5.0 MHz7.5 MHz及凸阵探头2.6 MHz5.0 MHz探头扫查。患者取仰卧位,采用局部加压检查法。观察上腹部后,将探头置于回盲部,先在右下腹显示回盲部与升结肠,肠腔内有液气泡回声,再将探头逐渐移动至回盲部末端,平放于阑尾区,在探头两端缓慢加压将周围的组织推开,在腹壁与腹膜后的腰大肌,髂内外动静脉之间,探查阑尾的基本图像及阑尾周围的情况而进行诊断1,2。2 结果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对照,见表1。表1 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对照(略)对125例患者进行总结,超声显示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0例,阑尾轻度肿胀,浆膜回声不光滑,管壁层次欠清晰,腔内有少量渗出液。其中3例阑尾周围

4、的肠间隙及右侧髂窝可见少量无回声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37例,阑尾肿胀粗大,长轴呈蚯蚓状或手指状,末端钝圆,肠壁增厚,层次不清,厚薄不一,表面高低不平,内部回声不均,横切时呈靶环征或同心圆征,呼吸时,阑尾随盲肠上下移动,从腰大肌表面滑过;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37例(见图1),阑尾管壁坏死或部分坏死,内膜高的黏膜与黏膜下层的强回声局域性连续中断或回声失落,提示穿孔可能;阑尾周围脓肿形成22例(见图2),阑尾周围炎症与大网膜及肠袢粘连形成炎性团块,边界不清,内部为不均匀杂乱的低回声,可见大小不等的不规则片状无回声区,内透声差,11例团块内可见强回声团,伴声影7例,伴慧尾4例。图1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

5、炎(略)图2 阑尾周围脓肿形成(略)3 讨论阑尾为一管状器官,近端与盲肠相连,远端为盲端,因其系膜短于阑尾本身致使阑尾呈袢状或半圆弧形。因其位置深且多变,加之肠气干扰,正常时极少能显示。当阑尾发生炎症时,其声像图表现主要与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单纯性阑尾炎,阑尾仅表现为轻度肿胀,腔内有少量渗出液,早期时声像图不典型,易于漏诊,所以检出率较低,本组仅为87.0%;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时,阑尾肿胀粗大,或是膨胀如囊,长轴呈蚯蚓状或手指状,甚至呈腊肠样,且局部肠壁增厚,病变的阑尾内部回声不均,超声纵断扫查可显示阑尾呈不可压缩的盲管状结构,内径为7 mm11 mm,横切时呈靶环征或同心圆征,呼吸时,阑尾随盲

6、肠上下移动,从腰大肌表面滑过;坏疽性阑尾炎,阑尾管壁坏死或部分坏死,声像图上出现不规则低回声区。内膜高的黏膜与黏膜下层的强回声局域性连续中断或回声失落,提示穿孔可能,右下腹往往显示不均质包块回声;阑尾周围脓肿形成时,阑尾周围炎症与大网膜及肠袢粘连形成炎性肿块,已难以看到阑尾的正常形态,内部为不均匀杂乱的低回声,呼吸时活动性消失,有时腔内还可见气体回声,或是可见盆腔脓肿。本组其中1例患者脓肿上延续至右肾下极处,下达盆腔。超声应用于临床,具有操作简便、无创、便于重复、可动态观察,患者易接受等优点。对急性阑尾炎检出率达95.5%3,不仅对临床表现不典型的阑尾炎能提供客观影像学依据,而且还可对病变阑尾定位,协助临床确定切口位置;超声能实时、准确提示阑尾周围渗出、粘连以及阑尾周围有无脓肿形成,有利于临床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超声尚能对胃肠道穿孔、胆囊穿孔、妇产科疾病、右侧输尿管结石等急腹症作出鉴别诊断,故而超声在急性阑尾炎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参考文献】 1 周文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第5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1082.2 曹海根,王金锐.实用腹部超声诊断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31232.3 朱虹,龚新环.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价值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5:3513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