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课堂德育渗透心得体会精选4篇语文课堂中的德育渗透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67064347 上传时间:2022-11-1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学课堂德育渗透心得体会精选4篇语文课堂中的德育渗透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语文教学课堂德育渗透心得体会精选4篇语文课堂中的德育渗透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语文教学课堂德育渗透心得体会精选4篇语文课堂中的德育渗透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语文教学课堂德育渗透心得体会精选4篇语文课堂中的德育渗透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语文教学课堂德育渗透心得体会精选4篇语文课堂中的德育渗透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教学课堂德育渗透心得体会精选4篇语文课堂中的德育渗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学课堂德育渗透心得体会精选4篇语文课堂中的德育渗透(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教学课堂德育渗透心得体会(精选4篇)_语文课堂中的德育渗透 语文教学课堂德育渗透心得体会(精选4篇)由我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便利,猜你可能喜爱“语文课堂中的德育渗透”。 第1篇:语文课堂教学德育渗透2 语文课堂教学德育渗透 贾微微 语文教化是具有生命性的教化,要求我们老师的心目中,要到处关注学生、关注他们的生命成长。叶圣陶先生说过:“作为一个老师,只要把功课教好还远远不够,最重要的是关切学生健康成长。”在教学上,坚持教文育人,要利用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挖掘从文内涵和美学情趣,以美怡情,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品行得到文善,从而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成为更纯净、更和善

2、的具有美妙心灵的健全的人。 语文教材本身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对学生的下面思想教化是自不待言的,但我们还能仅仅停留在使学生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及一般的思想教化上,而应当依据不同的文章,采纳敏捷多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深化的细致的多方面多角度的思想品德教化,下面仅就背影一课谈谈语文课中常见的德育渗透方法之一于无声中传真情。 语文课堂教学对字、词、句的学习是必不行少的,在对文章词句、篇章的反复咀嚼、揣摩中发扬课文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云体会、感受,使学生的整个身心完全投入到文章真挚的情感当中去,受到更深层的教化。这种教化如春风细雨般,不露声色,不着痕迹,静静地滋润学生心田。 如陶罐和铁罐,可紧扣题眼提问,陶

3、罐和铁罐他们最终的结局如何?你从这个故事中体会到了什么?学生通过课文中“高傲”“同日而语”“轻视”等词中体会到了做人的真谛,有的孩子说:“我从这个故事中体会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短处,我们要看到别人的特长来弥补自己的短处”,有的孩子说:“同学之间不应学习铁罐自以为是的思想,应当学习陶罐的虚心精神”等,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嚼文咀字,孩子们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化,并分成小组把这个寓言故事表演了出来,这个故事所蕴涵的思想内容被学生表演的非常真实,这些思想内容引导着学生在生活中去推断自己的言行,起到了育人的作用。(培育学生要不断剖析自我,不断完善自我的习惯)“言有尽而意无穷”是文学的特点。只要我们稍加留意

4、就不难发觉教材中有很多语言上的空白,这些空白点往往是语言的训练点,又是极好的德育渗透的切入点。又如陶罐和铁罐中“铁罐早已氧化”从这句话中可悟出,铁罐傲慢自满只看到自己的特长,而没有想到时间长了自己会被氧化的短处,这样引导学生使学生明白了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教化学生要多做自我指责),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和陶冶。 在人物分析中渗透德育 榜样的力气是无穷的。因此,让学生感受人物形象,特殊是英雄、模范人物的光辉形象,是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重要方法。 如教金色的鱼钩时,我引导学生通过老炊事班长三次“笑”的外表,体会他的内心世界:第一次,老班长端来鱼汤,“笑着说: 吃吧,就是少了点儿。”他还“摸了摸嘴

5、”,假装先喝了。这是为了动员三个小病员开心地喝鱼汤。其次次,老班长见到三个小病员都端着鱼汤不喝下去(小梁知道老班长没有喝鱼汤),便“收敛了笑容”,严厉地说:“为了革命,你们必需喝下去”。第三次,老班长看着他们喝完了鱼汤,便“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这让学生懂得老班长为了挽救三个小病员的生命、帮助他们走出草地的良苦专心,从而既感受了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崇高形象,受到了革命传统教化;又相识到今日华蜜生活来之不易。(培育了酷爱党、酷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总之,语文课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化供应了一个广袤的舞台空间,我们要抓住时机,恰当启发、点拨,使学生能从文章所传达的情感中相识自己、

6、净化自己,从而提高自己的思想相识,成长自己的道德品质。 第2篇:语文学科德育渗透心得体会 学科德育渗透心得体会 三甲小学 左晓燕 学生的思想教化是令人头痛的问题,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一些现象和存在的问题,随着工作的深化,与学生接触的时间越来越长,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真可说是千变万化,德育工作是越来越难做,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注意渗透德育思想是一项不行忽视的“阵地”。那么,原委学科进行德育渗透时应留意什么问题?下面谈谈我多年来这一方面的心得体会。 一、要树立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理念。 德育内容应当说在各语文学科的教材里都有所体现,因为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都应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渠道。每一位老师只有坚固树立

7、育人为本的理念,有着剧烈的责任感,才能自觉做到教学育人,切实履行授业传道、教书育人的职责。 二、要擅长分析学生,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 我们面对的是“特别”的群体,文化基础薄弱,学习主动性不够,缺乏刻苦精神;所以在渗透德育思想时要非常留意找到“爱好点”,它是否被学生接受。是否有力于学生发展。 三、留意因势利导,淡化德育痕迹 有效的教化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学科老师进行德育也要留意方法与效应相对应,留意改善与教化对象的关系。我们也须要探讨教化的“即事明理,借物寓情”,用爱心换爱心,以信任换信任,留意因势利导,淡化德育痕迹,让德育在教化自然而然地进行,增加德育的渗透性和效果。 四、公正、敬重事实 学

8、科教学在渗透德育的同时,还应留意客观公正,敬重事实。对学生、对事物的分析要一分为二。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一种倾向转为另一种倾向。想根源,严而无格;客观公正评价学生,客观公正评价社会,才能增加学生对教化的可信性,提高教化效果。 、 第3篇:语文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心得体会 语文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心得体会 贵阳市林木小学 李小珍 教学不仅仅是单纯的教给学生学问,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化,在这项工作中,我们取得了很好的成就,现总结如下: 一、在语文教学中,留意激发,培育学生真挚情感,使之成为学生主动向上的动力。 1、语文学科中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就是一块块的情感天地,通过富有情感

9、的教学,奇妙的教学手段,激发培育学生真挚情感,使学生能更深刻地感受文章蕴含的真、善、美,从而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主动对学生进行情感教化。 2、激发培育学生爱祖国、爱自然、爱生活的真挚情感,使学生在学习中不单驾驭肯定的语文学问技能,而且得到思想品德熏陶,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体会人间真情,激发爱亲人、爱生活的情感,培育学生的自信力,增加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激起学生,主动向上、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情思。 3、激发学生心底的真挚情感,才会使学生渐渐脱离低级趣味,而产生高尚的情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4、在教学中,通过介绍写作背景,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观赏,归纳总结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课文内

10、容,驾驭肯定写作技巧的同时,能更详细形象地获得思想教化教学效果。体会作者宽敞的胸怀,宏大的气魄,坚决地信念,从而树立远大的理想。让学生相识到,成长是一个多么美妙的过程。它往往充溢辛酸,饱含苦痛,成长,也是须要付出代价的。青少年要英勇的面对困难,而不是躲避困难。假如坚持下去,最终赢得成功,就会有一种骄傲感。这样,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单驾驭肯定的语文学习技能,而且在潜移默化中,渐渐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5、我的学生们,独生子女,万般宠爱集于身,他们已习惯了接受爱。父母的艰苦付出,他们视为应当,心安理得,很少去体会父母的辛苦,很难有感恩之心,所以感恩教化非常重要。 6、高尚品德。课堂不仅是学科

11、学问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培育的圣殿。我们应当让教学活动成为学生对高尚道德生活与丰富人生的体验过程。让学问增长的同时也让同学们树立健康高尚的品德。其实德育渗透的形式、途径多种多样,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立足于与文学课教学,主动探究,主动参加教改,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挖掘语文教材的德育因素,在教学中仔细、主动地进行德育渗透,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将更多的学生培育成得才兼备的,具有健康人格的社会小公民。 二、抓住字、词教学,渗透德育。 思想教化渗透在语文学科的各个方面。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通过引导学生观赏文中字、词、句,理解句中句式的作用及其变换、文中修辞、标点符号的运用,使学生能意识到祖国语言无

12、可比拟的表现力,体会到祖国语言质美意深,简练如金的妙处,就能使学生在情趣盎然的字形、结构分析中把握写字规律,明白做人的道理。通过观赏文章生动、形象、贴切的语言,深刻领悟祖国山河的壮丽,激起人们对生命、人生的思索,只有深化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才能加强德育渗透的力度。 三、在语文活动中渗透各种形式的德育教化 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学生增加素养的另一途径。 1、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如诗歌朗诵竞赛,成语接龙竞赛,收集简报,做手抄报,开探讨会、讲演等。这些活动丰富学生语文学问、技能,提高学生的素养,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熏陶,激发他们主动向上的情感。 2

13、、古典诗歌朗诵、讲成语故事,让学生们既能驾驭朗读、讲演的技巧,又让学生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精炼形象,祖国绚丽文化的源远流长,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四、指导感情朗读,体会文章中心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悟文学的意境,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口诵心 悟的过程,就是运用课文的思想内容进行自我教化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指导学生朗读技巧,还要多读多想,潜心阅读,读出内涵、读出感情、读出意味。 五、通过写话训练,培育良好品质 要求学生把他们过节的活动内容写在日记本上,看谁过得最有意义。有学生记叙了他们在节假日期间是如何帮助父母做家务的

14、,自己劳动后的感受。有一位学生是这样写的“ 没想到,做家务这么辛苦。现在,我才了解父母为我付出的实在太多了。今后,我肯定要努力学习,来报达父母对我的哺育之恩”。话虽简朴,却表达了孩子一颗真挚的心。我在班上读了这些日记,培育了他们酷爱劳动、孝敬父母等方面的品质。 六、重视习惯养成教化,培育良好习惯。 小学生自控实力差,善多变,思维辨别实力差,我们就要从一些至少的习惯上要求,培育良好的道德品质,如写字的习惯,生活习惯,文明用语习惯等方面,加以潜移默化,久而久之,增加其辨别真、善、美、假、丑、恶的实力,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化效果。 总之,我们要通过语文教学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把学生潜在

15、的感性和理性的实力都挖掘出来,发挥出来,把德育渗透在听、说、读、写的各个环节,采纳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使之和谐统一,让学生在接受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体会作品的内在蕴含,培育主动主动的学习精神,达到授文传道的目的。愿一代品德文明,品性健康,品德高雅,品质高尚的学生会在我们的努力下健康成长。 第4篇:让德育渗透语文教学的课堂 让德育渗透语文教学的课堂 山东省小学语文德育教化课例暨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总结 山东省新泰市青云街道朝阳学校 邵华 2022年11月1日到3日,山东省小学语文德育教化课例暨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在漂亮的海滨城市日照实行。刘丙军校长带领我和刘茂菊老师,以及明珠学校的李靖主任和宋丽红老师前去学习。 日照因“日出东方而先照”得名,虽然这是个热门的旅游城市,但金秋季节的日照天高云淡,并不显得拥挤和繁忙,反而觉得悠然、温馨与浪漫。小语德育教研活动选择在这座城市召开,更觉为海滨之城锦上添花! 这几天的学习活动支配得紧凑充溢,首先由山东省教学委员理事长、山东省教研带头人李家栋主任作报告,之后观摩了九节语文课,听取了三个教学论坛的执教老师和专家的分析讲座。不管是专家报告还是观摩课,整个活动都给人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