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人事管理程序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66928896 上传时间:2022-08-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2.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人事管理程序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劳动人事管理程序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劳动人事管理程序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劳动人事管理程序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劳动人事管理程序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劳动人事管理程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人事管理程序(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劳动人事管理程序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文库合同订立履行程序 一、与新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 1、 审查劳动者主体资格 A、 劳动者年龄审查防止录用童工和虚假应聘、冒名顶替等。审查方式为要求劳动者提供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对其进行核对无误后,要求劳动者在复印件上签名确认复印件与原件一致。注意的问题是用人单位不能扣押劳动者身份证原件。 B、 劳动者学历、资格和经历等审查防止提供虚假材料的劳动者应聘导致用人单位不能录用到需要的人才,同时在劳动合同中约定提供虚假材料的行为应认定为严重的违反用人单位制度,用人单位可单方面解除与劳动者劳动关系且不需要承担劳动合同法规定经济补偿和赔偿责任。 C、 审查劳

2、动者是否与其他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防止与劳动者对其他用人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和违反了劳动法的竞业限制导致的赔偿责任。审查方式:一般应要求劳动者提供其用人单位出具的劳动关系解除(终止)证明;失业的要求提供失业登记证等;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应注意审核毕业证件真伪和毕业时间;对于其他情形的应注意审查相关材料,排除上述违法情况发生。 D、 查验劳动者的身体健康状况防止录用到有潜在疾病、残疾、职业病的劳动者,增加用人单位的经济负担和法律风险。审查方式为要求劳动者提供身体健康证明并查验或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或入职前要求劳动者体检。 2、 告知 A、 用人单位应设计告知书,告知书附件应包含劳动者工作手册、与劳动者

3、应聘有关的工作内容、条件、地点、劳动报酬、职业病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及其他劳动者要了解的情况。 B、 用人单位将设计好的告知书让劳动者本人签收,并将劳动者签收的告知书留存存档。要防止代签或冒名替签。 C、 劳动者手册(员工手册)内容一般应包含:公司规章制度、薪酬制度、劳动者奖惩制度、安全生产制度等内容。 注:告知书(见后)。 3、 劳动合同的签订 A、 用人单位应将拟定好的劳动合同交给劳动者并做解读和解答,先由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上签字,然后再有用人单位签字盖章防止用人单位先盖章签署导致空白合同流失和劳动者单方修改劳动合同造成的风险。 B、 签订时间:用人单位在实际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必须与劳动者签订

4、合同 防止超过法律规定的一个月宽限期导致用人单位承担双倍工资经济负担。 C、 劳动合同签订的年限根据劳动者及用人单位的具体情况拟定,以三年至九年为最佳,充分利用试用期的规定。 D、 工作岗位工作地点应约定宽泛,劳动报酬设计合理,对需提供专项培训的劳动者,可以约定服务期,对高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负保密义务人员应约定保密协议及竞业限制协议。 4、 办理入职手续 办理入职手续应在劳动合同签订后进行,入职手续包括入职登记、提交入职 材料、办理报到等将劳动合同签订时间与开始工作日区分,确定实际用工时间以符合劳动合同法第七条关于劳动关系建立的法律规定,避免用工在前而存在事实劳动关系或劳动者已开始工作,然

5、后拒签劳动合同的法律风险。 5、 发放劳动合同,建立职工名册 劳动合同应在办理入职手续完毕后将劳动合同交付劳动者并又劳动者签收 防止劳动者以未签收劳动合同向用人单位主张权利而导致的行政处罚责任和损害赔偿责任。 6、办理劳动合同鉴证与备案法律没有做强制性要求,但对非全日制用工合同建议备案,因为在与劳动者仲裁纠纷中,证据作用明显。 7、对劳动者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一定要按要求向劳动主管部门办理审批手续。 注:劳动合同入职登记表、劳动合同签收表(见后) 二、劳动合同续签 1、续签时间应在原劳动合同届满前完成劳动合同续签,防止原劳动合同到期后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2、征求意见用人单位

6、应在合同届满前30 日向劳动者征求意见,征求意见应采用书面形式。 注:续订劳动合同意向征询表(见后) 三、劳动合同的履行 1、全面履行-劳动者不得替代履行,用人单位不得强迫或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按排加班应支付加班费,劳动者自愿加班不在此例,注意:加班事项规定在规章制度中,一定要有加班审批表。 2、劳动者岗位、工作地点等变更应协商一致变更。 注:相关格式文本(见后) 劳动合同解除程序 一、协商解除 A、 签订书面解除协议防止没有书面证据,导致承担劳动者主张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关系法律风险。 B、 协议中明确解除合同的提出方 a、 用人单位一方提出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应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 b、劳动

7、者一方提出的,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C、 解除协议中明确解除劳动关系后的义务 a、 终止工作、对外公示防止劳动者以公司劳动者名义从事对外活动和业务 b、工作交接 c、 财务交接和返还 d、文件资料交接和返还 债务清偿主要是指劳动者面向用人单位的债务如借款、赔款、罚款等 D、 制作交接清单,办理交接手续由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共同签收,各执一份,防止日后产生纠纷没有证据。 E、 出具解除劳动关系证明由用人单位人事管理部门出具并加盖用人单位公章 F、 在 15 日内位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防止劳动者向用人单位主张权利,提出损害赔偿和劳动部门行政处罚。 a、 档案可交付劳动者并由其签名

8、签收或交付劳动者档案存放地 b、向劳动者社会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会保险机构申请办理转移手续 注:员工辞职审批表、员工离职交接表(见后) 二、法定解除(主要指用人单位单方面法定解除) 1、即时性解除 劳动者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之一的,用人单位无需提前通知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A、 用人单位根据规章制度有权作出解除劳动合同决定 B、 制作劳动合同解除通知内容应包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依据 C、 将劳动合同解除通知书送达劳动者并由其签收确认解除劳动合同通知送达劳动者签收并签署回执方发生法律效力,防止劳动者以未收到劳动合同解除通知为由主张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对其无效。 直接送达应有劳动者本人

9、签收确认 邮寄送达应采用快递邮寄送达且必须在邮寄单中注明“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防止未标明邮件性质导致劳动者主张该邮件内容并非劳动合同解除通知书对其无效。 2、预告性解除 劳动者有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通知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A、 提前三十日通知或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建议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的方式解除劳动合同,防止在一个月时间内劳动者作出对用人单位不利之举和承担劳动者在一个月之内有可能发生的工伤、疾病医疗等风险。 B、 将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提前三十日送达劳动者并由其签收确认或将额外一个月工资支付给劳动者 C、 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要有书面协议或收条等 注意:医疗期满

10、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工作的证明;不能胜任工作,经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证明。 建议建立:a、用人单位对员工的考核材料,b、用人单位另行安排岗位的书面通知(通知内容应有不能从事原工作或胜任原工作的记载,通知应有劳动者的签收回执),c、培训材料,d、劳动者自书的材料(含有不能从事原工作或胜任原工作的内容,及单位调整岗位的说明)等。 3、经济性裁员 A、 有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用人单位职工总数20%以上的方可经济性裁员 B、 用人单位提前 30 日向用人单位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提供生产经营状况资料 C、

11、 提出裁员方案包括裁减人员名单、裁减时间、裁减实施步骤、经济补偿办法等 D、 将裁员方案提交用人单位工会或全体职工征求意见,并根据意见对方案进行修改 E、 将裁减方案和工会或全体职工意见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听取意见 F、 公布裁减方案,与被裁减人员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支付经济补偿金,出具裁减人员证明。 提醒注意: A、 有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情形之一的劳动者,用人单位不得裁减 B、 经济性裁员时,用人单位应优先留用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第二款情形之一的劳动者 C、 经济性裁员的用人单位,六个月内录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人员 注:相关文本格式(见后) 三、

12、试用期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在试用期届满之日 24 时前作出解除劳动合同通知并送达劳动者签收方有效;超过届满之日 24 时,试用期结束,在试用期过后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无效。 注:相关格式文本(见后) 劳动合同终止程序 A、 用人单位应在劳动合同届满前 30 日应将终止劳动合同意向书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 B、符合继续履行合同的,除维持或者提高约定条件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应支付经济补偿金。 C、终止工作、对外公示以劳动合同期限最后一日的 24 时为准,防止劳动者以公司名义从事对外活动和业务 D、工作交接 E、财务交接和返还 F、文件资料交接和返还 G、债务清偿主要是指劳动者面向用人单位的债务如借款、

13、赔款、罚款等 H、制作交接清单,办理交接手续由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共同签收,各执一份,防止日后产生纠纷没有证据。 I、出具终止劳动关系证明由用人单位人事管理部门出具并加盖用人单位公章 J、在15 日内位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防止劳动者向用人单位主张权利,提出损害赔偿和劳动部门行政处罚。 a) 档案可交付劳动者并由其签名签收或交付劳动者档案存放地 b) 向劳动者社会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会保险机构申请办理转移手续 注:相关格式文本(见后)规章制度制定程序 一、规章制度的起草 A、用人单位人事管理部门起草 B、用人单位股东会议或懂事会或管理层会议初步审议通过 C、专业律师审查确保规章制度内容合

14、法 二、提请召开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会议,将规章制度交由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A、书面告知或通知职工代表或全体职工参加规章制度制定讨论大会 B、职工代表或职工出席参加讨论并审议通过以保证会议讨论通过规章制度的内容能代表职工意见 C、制作会议纪录簿,参加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会议的代表或职工签名登记 防止冒名、代替签名 D、会议记录、会议纪要、讨论情况等职工签名职工对规章制度提出的修改意见,详细记录记载并要在会议记录簿上由提出修改意见的职工或职工代表签名 三、发布与公示 A、以用人单位名义对用人单位职工发布防止不具有发布主体资格的部门发布

15、规章制度导致的规章制度无效 B、公示公示方式: a张榜公布和内部络公布应用录像或照片的方式进行留存,防止发生纠纷时用人单位举证困难 b制作劳动者手册(员工手册):将规章制度作为劳动者手册内容一部分 用人单位向职工发放劳动者手册并登记造册由职工签名确认 c组织劳动者学习并举行考试制作学习记录,职工学习签到,举行考试,证据效力最强 建议用人单位使用“组织劳动者学习并考试”的公示方式 四、报送劳动部门审查备案 注:1、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修改程序同上 2、此处规章制度是指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 3、相关格式文本(见后) 用人单位职工违纪违章处罚程序 一、作出处罚决定的主体合法:应有根据规章制度制定授权的具有处罚权限的相应部门或机构作出防止做出处罚决定的部门或机构不具有相应处罚权所做 的处罚决定无效 二、违纪违章证据的收集 1、违纪员工的检讨书 2、违纪情况说明(违纪员工书写)3、有违纪员工签字的违纪记录、4、政府部门的相关处理意见等。 三、处罚决定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