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OS和ESD的异同点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66912148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EOS和ESD的异同点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EOS和ESD的异同点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EOS和ESD的异同点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EOS和ESD的异同点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EOS和ESD的异同点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EOS和ESD的异同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OS和ESD的异同点(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EOS的原理以及和ESD的区别EOS: Electrical Over Stress-指所有的过度电性应力。超过其最大指定极限后,器件功能会 减弱或损坏。ESD: Electrical Static D i s cha rge -静电放电。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2、区别:2.1 EOS 通常产生于:-电源-测试装置*其过程持续时间可能是几微秒到几秒(也可能是几纳秒)*很短的EOS脉冲导致的损坏与ESD损坏相似。*损坏表征-金属线会膨胀-通常会发热-功率升高-会出现闭锁情况2.2 ESD属于EOS的特例-能量有限-由于静态电荷引起*其过程持续时间为几皮秒到几纳秒*其可见性不强*通常导致

2、晶体管级别的损坏。3、导致EOS的原因:*由于测试程序切换(热切换)导致的瞬变电流/峰值/低频干扰*电源(AC/DC)干扰和过电压。*测试设计欠佳,例如,在器件尚未加电或已超过其操作上限的情况下给器件发送测试信号。 *从其他装置发送的脉冲。*工作流程不甚合理*接地反弹(由于接地点不够,快速电流切换导致电压升高)4、EOS 的避免*电源-确保交流电源配备了瞬态电流抑制器(滤波器)-电源过压保护-交流电源稳压器(可选)。-电源时序控制器,可调整时序-不共用滤波器和稳压器*工作流程-将正确流程存档。-确保针对以下内容进行培训并给出警示标志:%电源开/关顺序%不可“热插拔”%正确的插入方向-定期检查以

3、确保遵守相关规定*维护-定期进行预防性维护。-确保接头良好紧固,以防止其带来间歇性故障。*培训-确保对所有人员进行培训并及时复习相关内容。*电路板或元件测试-确保不进行热切换。进行测试时使用存储范围捕获信号或电源的瞬态电流。-确保不出现峰值/低频干扰。-确保正确设置测试参数(不会过压)。-确保测试硬件中使用了正确的保险丝EOS通常产生丁:-电源-测试装置-其过程持续时间可能是几微秒到 几秒(也可能是几纳秒)很短的EOS脉冲导致的损坏与 ESD损坏相似。-损坏表征-金属线会膨胀-通常会发热-功率升高-会出现闭锁情况ESD-属 r eos-iSl电荷引起 其过程持续时间为几皮秒到 几纳秒其可见性不

4、强通常导致晶体管级别的损坏曰ESD 防护控制的一些看法摘 要 : 通过对现行静电放电防护方案的分析, 找出了这些方案的缺陷:(1) 电气应力 与静电放电区分不清;(2)系统未有效识别。指出了确立ESD防护方案的条件:(1)明 确系统的防护等级;(2 )遵从各类标准的性能指标要求;(3)实施ES管理。结合工业生 产的实际情况,从防护等级的确立、数据的获取、装置的监控、防护措施的确定以及 防护方案的实施五个方面具体讨论了工业生产中的ESD防护;从包装材料的筛选、包 装的检查、包装标注和测试三个层次分析了 ESD防护包装的具体实现;从工作面、工作间的测试和接地的有效搭接三个方面研究了 ESD的防护

5、控制。关键词:静电放电;静电防护包装;静电防护;静电控制1 引言企业不同,依据的静电放电(ESD)防护标准以及实施的ESD防护策略也会不一 样。一些大型企业,制定的ESD防护方案很全面,不但有对ESD的基本防护,还包括一 些冗余的防护措施以保证ESD的防护效能;相比之下,有些小型企业甚至还没有制定 ESD 防护的基本措施。ESD问题涉及面很广,它不但可以影响企业的各个部门(如,生产制造部门、装配 运输部门),还能影响到材料的供应商和产品的使用者。这使得ESD问题极其复杂, 很难制定一个防护所有ESD问题的控制方案。目前,人们研究的只是一般ESD问题的 危害机理及其防护控制。2现行ESD防护方案

6、的缺陷现行ESD防护方案大都存在问题,表现在电气应力(Electrical Overstress-EOS) 与 ESD 的区分和系统类型的识别两个方面。2.1 EOS 和 ESD 的区分实际上,ESD是EOS的一种特殊情况。但在确定ESD防护方案时,却常常将ESD 与EOS相混淆,把EOS的防护指标当作ESD的防护指标来对装置加以要求。这样,对 装置的ESD防护就可能失败,从而影响整个系统的ESD防护。比如,DOD-STD-2OOO1 规定铁的焊接上限电压是2mv,实际上这是一个EOS防护指标,用来对ESD进行防护 是不妥当的。这是因为工作面和操作人员尽管已经通过1兆欧的电阻接地,但放置在 导

7、电性工作面上的电源线的电容耦合仍然可以诱发远高于2mv的电压。这样就不可 能真正做到对装置有效的ESD防护。因而有效区分EOS与ESD是必要的。2.2 系统识别系统ESD防护方案的确定依赖于对系统的识别2。不同类型的系统采取的ESD 防护措施应是不同的。现行的一些ESD防护方案连基本的系统识别都没有,就展开了 对系统的防护的讨论和要求,显然这样是不妥当的。按照对ESD的敏感类型不同,可以将系统分成两类3,4:电压敏感(VS)和能 量敏感(ES)。对于前者,由于它对电压敏感,防护时就需要很小心,比如使用一些特殊 的材料、放置在一些特定的操作位置等;而后者,由于它对能量敏感,其防护条件相对 于前者

8、就不必太苛刻。可见,有效地识别系统是必需的。工程实际中虽然很少使用VS装置,但对于一个 未经识别的系统来说,应将它作为对VS敏感类型进行处理,避免可能引发的ESD损 伤。3 ESD 防护方案的确立条件在分析了现行ESD防护方案的缺陷后,可以得到制定一个有效的ESD防护方案的 条件:明确系统的防护等级、遵从各类标准的性能指标要求、实施ESD管理。3.1明确ESD防护方案的等级(1)基本防护ESD “基本防护”方案包括四个要素:传导性工作面接地、人员腕带接地(1兆欧 电阻接地)、聚乙烯保护包装、人员12小时5基本的ESD培训。(2)全面防护ESD “全面防护”方案需要在基本等级的基础上增加额外的防

9、护措施。它要求对 装置的ESD防护是全面的。比如,对装置进行双层包装(在包装外层增加一个金属箔 片包装) 。明确待防护系统的等级是确立防护方案的基础工作。只有确定了系统防护的等级, 才可以采取具体的防护措施进行ESD防护。3.2 遵从各类标准的性能指标要求ESD 防护方案的确立还必须要遵从工业、军事或者生产企业的标准。这些标准可 以为ESD的包装、操作和电路设计提供有效的防护措施和具体的操作步骤。美军在1980年5月制定了 ESD防护全面的性能指标6,并在1988年8月对 DOD-STD-16867做了修改,制定了 MIL-STD-1686A,在1995年再次对标准做了修改, 制定了 MIL-

10、STD-1686C8。随后,电子工业协会EIA和电气应力与静电放电协会 EOS/ESD制定的一些相应的标准进一步完善了美军标。但是由于这些协会在制定标 准时没有充分遵循工程实践,使得有一些性能指标仍存在争议。3.3 进行 ESD 管理ESD防护方案是否有效,ESD管理9很重要。ESD管理可以确定ESD方案执行、 人员训练、维护ESD防护设施的花费(Cost)情况。结合故障诊断,还可以获取方案对 于减少ESD损伤概率的影响等信息,从而可以为ESD方案的实施提供参考标准。为保证系统的ESD防护方案的适用性和各方面性能要求的有效协调,必须在系统 防护的全过程中实施ESD管理。4 工业生产中的 ESD

11、 防护工业生产中的ESD防护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做具体讨论:4.1 系统防护等级的确立即使对系统中所有的VS装置都采取ESD防护,仍然会存在防护性能上的不确定性, 有些额外的防护措施甚至会增加装置的ESD损伤概率10。因而,必须要对具体的待 防护系统进行分析,并确定系统的防护等级和防护程度,这样才能有效地制定装置的 ESD 防护措施。目前, 通过试验只能确定一小部分材料的特征, 还不能建立敏感材料的防护等级。 包括ESD的电流幅度、电容耦合(到装置或者电路)程度、二极管的击穿门限、损坏 双极性装置的能量等ESD问题的各个方面都未能具体确定或者在性能指标中加以考 虑。因而在确立系统防护等级时,需

12、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分析系统所处的实际环境, 具体研究各方面的防护要求。4.2 有效数据的获取由于装置的类型仅仅是通过HBM测试来确定的,没有考虑带电装置模型(CDM)和 其他破坏源的影响,因而很难将HBM分类数据与设备、装置的ESD防护措施联系起来。 有鉴于此,工程实际中需要使用更多、更复杂的测试手段和数据分析方法,这样,获取 到的装置ESD问题的有关数据也会更优异。4.3 监控通过对装置的监控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监视器检查的项目包括检查接地线的 完整性、工作面的接地情况、人员腕带的有效性等。其中对腕带的检查是通过将一 低电压经腕带连接到人体上来进行测试的。所选择低电压的能量必须不能在装置(

13、比 如,肖特基二极管,检波器二极管等)上诱发EOS。如果工作间内使用了空气电离设备,就需要定期地加以检查,这有两个可能的原 因:一是设备可能会发生故障,不能工作;二是设备产生的离子可能不足以相互平衡, 从而成为一种特殊的“静电源”。比如,实验用的负电离灰尘控制系统可以在工作间 内的组件上产生电荷,这不但能导致电离设备对带电灰尘微粒控制的失败,还会诱发 电击操作人员以及损坏装置等恶性事故。4.4防护措施的确定防护措施的确定需要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识别ESD问题及故障设备,二是进行有 效的故障分析。(1) 如果能识别具体的ESD问题及其涉及的相关设备,就能分析、比较出不同方案 的效费比,从而就可为待

14、防护的装置和设备的ESD防护方案提供有效参考。实际当 中,ESD常常被误认为是诱发装置故障的原因。比如,在生产过程中,制造工程师常常 误认为对装置外包装的操作诱发的ESD损坏了 IC存储器,而调查的结果却显示这些 操作不会诱发ESD源,真正的原因是厂家的喷镀(meallization)问题。由此可见,有 效地确定工业生产中的ESD问题及故障设备是非常重要的。(2) ESD防护措施的确定和改进依赖于对装置的故障诊断。但是,故障诊断的花费 很昂贵,而且得出的结论也并非总是正确有效的。比如,通过故障诊断可以确定脉冲 的持续时间和ESD事件的能量,但是它并不能识别ESD源的具体类别,而数据分析的 花费

15、也很大。工业生产和测试的实际过程中,要将上述两方面的工作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制 定装置和设备的ESD防护措施。4.5 ESD 防护方案的实施相对于ESD全面防护方案,基本防护方案实施起来较为容易。但是同样也需要高 度重视ESD敏感组件识别、分类和包装的具体方法。(1) 对未接地的设备和装置,它们的使用和控制需要详细地加以说明,特别是在有 VS装置存在的场合。在防护VS装置和特殊的ES装置免受可能的电场损伤时,原则 上, ESD方案和操作步骤的制定应该尽可能地满足系统防护的需要。但是,由于VS装 置的脆弱性,ESD基本防护方案和全面防护方案都难以完全排除对VS装置的所有可 能危险。(2) 在ESD包装时,很难有效地区分组件的敏感度。ESD保护包装不会与接地的人 员之间产生静电,但会和一些其他的ESD防护组件,如玻璃纤维、绝缘线、印制电路 板(PCB)等产生摩擦起电。如果使用酒精来擦拭PCB板,起电的过程会重复发生;而对 于绝缘材料来说, 即使其表面具有传导性, 它仍然可能会摩擦起电。现行简单的解决方法:一是过包装(over-packaging)保护,二是将所有组件都当 作VS敏感来处理。对所有的设备进行ESD加固是一个解决办法,美军标 MIL-STD-16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电气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