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米饭的传说与制作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66885145 上传时间:2024-01-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花米饭的传说与制作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花米饭的传说与制作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花米饭的传说与制作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花米饭的传说与制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花米饭的传说与制作(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花米饭的传说与制作相传很久以前,壮侗、壮傣、布依三兄弟在恬静的多依河畔辛苦劳作,过着幸福 的生活。俗话说“树大分丫人大分家”,当时的大哥壮侗、二哥壮傣族都已经成家, 哥两商定把这片富饶的土地留给三第布依,自己带着妻儿寻他乡重建家园,布依兄弟 知道后,说什么也不肯自己留下让两个哥哥另寻重建家园,壮侗、壮傣好说歹说才留 住了弟弟布依,分手那天,正是农历三月三。以后为不忘同胞骨肉之情,每逢农历三 月三,三兄弟及子孙们都会千里迢迢,会集在多依河畔载歌载舞,祭奠祖先,共接手 足之情。布依族是中国少数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布依族主要集中 在贵州,而与贵州山水相邻的罗平,则是云南布依族的聚

2、居地。农历三月三是布依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三月三,布依语为:更三粉,是布依族 祭祀山神、水神、泼洒圣水、全民欢乐的传统节日,是布依族众多节日活动中最隆重、 最热闹、最激情的节日,更是布依族文化和风情的传承和展示。三月三这天,罗平县鲁布革布衣族苗族乡舌坡村委会浪歪村,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染 花米饭。在浪歪村,花米饭,已经成为布依人节日必备的美食。据说已有千年历史, 但至今仍保留着原始制作工艺及配方。在不同地区,花米饭的颜色也不一样。在罗平,花米饭一般有黄、紫、黑、白、 几种,当地人叫花米饭。真正的植物染色有黑、黄、紫三色。花米饭的制作过程相当复杂。每年的秋后,布依人就把上等的糯米挑选出来,单独 放

3、好留做花米饭用。到次年三月三民族传统节日时,去到很远,没有污染的山上,采 回可食用的野生植物,把其中几种植物的根、茎、花、叶分别捣碎,提取出色素,用 盆装好,以备后用。用来染成黑色的植物称“鸭樟榔树叶”。布依女到山上选择不高不矮,不老不嫩, 适合染色的鸭樟榔树叶,洗干净,再将其捣碎,取其汁,再将汁水加热,取其色水浸 泡而成。用来染成黄色的植物布依语称“杜亚(糯娅)”,科学术语称:密蒙花,又称小棉花, 当地人称黄饭花,密蒙花为多数花蕾密聚而成的花序小分枝,呈不规则团块状,表面 黄色或棕黄色,并有单个散在的花蕾,生于山坡、河边、丘陵和杂木林地带,通常为 半阴生。分布在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

4、在布依族民间疗法中,单方熬汤服 用能治疗糖尿病、头晕等症状。用来染成红、大红、紫三色的植物是用一种叫做“姊妹饭叶”的植物汁来浸泡, 颜色间的区别是叶浓度的差别。科学术语叫虎杖。布依族妇女将这些植物洗净,再放 入锅中煮,再将汁水加热,取其色水,浸泡而成。待几种染色原料加工好后,再将泡好的糯米分别装入盆中,将色汁分别掺进去搅拌, 待色汁完全将糯米浸透后,就把米淘洗干净,分层放入甑子里蒸熟。一小时后,满甑子红、黄、紫、黑等鲜艳的色彩在浓浓蒸气中呈现,米饭的香味隔 很远就能闻到,真正是“一家蒸饭,十里飘香”。上清香是吃花米饭之前的重要环节。上清香是布依族感谢祖先在这里开田种地、 保佑寨子平安,请祖先来

5、享用。蒸好的花米饭还要倒入簸箕内晾干,此时五色花米饭色泽鲜艳、五彩斑斓,喜甜 食的再加上一点罗平特产的蜂蜜,又香又甜的花米饭清香四溢、纯正味道富有植物清 香,吃起来令人清香可口、回味无穷。花米饭可蒸热再吃,也可凉吃。做好的花米饭如果在节日期间吃不完,还可以做成 圆圆的小饭团,或让其自然晒干后收藏起来,日后慢慢吃。小饭团用油炸来吃,不仅 外观好看,而且色香味极佳。晒干后的花米饭,也可以用开水泡成花米粥,如果在粥 里再煮几个荷包蛋,这鸡蛋花米粥就是布依人待客的最高礼仪了。花米饭的颜色,不仅仅是直观的植物色彩、美食,它还蕴含着布依族人民的民族色 彩、生活色彩、节日色彩和文化色彩。三月三吃花米饭不仅记录着布依族人民对大自然的崇拜,也寄托着布依族人民对 美好生活的向往,花米饭,也必将随着五色的香味世代传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