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辅导讲义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66883711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辅导讲义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辅导讲义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辅导讲义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辅导讲义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辅导讲义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辅导讲义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辅导讲义新版新人教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学员姓名: 年 级: 课时数:3课时 辅导科目:化学 学科教师: 第 次课课 题物质构成的奥秘授课日期及时段 教学目的1、 了解分子的性质、构成、概念;2、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初步掌握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学会查找相对原子质量;3、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4、初步了解核外电子是分层运动分层排布的;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认识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5、了解化学式的涵义,熟记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能用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并能利用化合价推求

2、化学式;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涵义,并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进行有关简单计算。教学内容知识点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一、分子1、分子的性质、概念、构成科学技术的进步早已证明,物质是由微观的粒子构成的,构成粒子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注意: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保持水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水分子,但有的物质如铁等不是由分子构成的,其化学性质则不是由分子来体现,而是由其相应的构成粒子来体现。 (2)单个分子保持不了物质的物理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大量分子聚集在一起表现出来的。 (3)所谓“最小粒子”是从保持物质化学性质这一点来说的,而不是说分子这种粒子最

3、小。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说明分子是由其他的粒子构成的。2、用分子的观念解释概念(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化学性质物理变化不改变(只是分子的运动和分子的间隔发生了变化)不改变化学变化改变(分子的构成发生了变化)改变(2)纯净物与混合物纯净物混合物宏观组成由一种物质组成由不同物质混合而成微观构成由同种分子构成由不同种分子构成实例氧气、二氧化碳、分别由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一种分子构成空气、糖水、医用酒精等都由不同种分子构成3、分子二、 原子1、 定义: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最小的粒子,不能再分,但原子本身还有更复杂的结构,通过其他办法还可以再分。如原子弹爆炸就是通过核变化使原子分成了更小的

4、粒子,这不属于化学变化。2、 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分子原子概念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不同点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相同点体积质量都很小;粒子之间有间隔;都在不停运动;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不同联系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原子可以构成分子,分子可以分解为构成它的原子3、原子的构成说明:(1) 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称为核电荷数,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所带电量相等,因此原子不显电性。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 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普通的氢原子的原子核内

5、无中子。(3) 原子的种类是由核电荷数(质子数)和中子数共同决定的。(4) 原子核只占原子体积的很小一部分,原子内有一个相对很大的空间,电子在这个空间作高速运动。(5)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4、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分层排布 核外电子绕核不停地作高速运动,但在多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并不相同,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就好像分类层一样,这样的现象被人们称为分层运动或分层排布。 电子层是能量不同的电子经常出现的区域,原子里的电子不同,电子层数也不同,最少的只有1个电子层,最多的有7个电子层。 (2)排布规律

6、 核外电子总是优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上,只有当能量最低的电子层被排满后,才排布在能量较高的电子层上。 每个电子层最多能容纳2n2个电子(n是电子层的序数)。 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只有一个电子层时,不超过2个。(3)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 三、 离子1、离子定义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分类阳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如Na+阴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如Cl-离子的形成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所以带正电荷,一般电子层数减少一层。非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质子数小于核外

7、电子数,所以带负电荷,一般电子层数不变。离子结构示意图阳离子结构示意图:(以Na+为例) 阴离子结构示意图:(以F-为例) 离子符号如Na+,Mg2+,Al3+等,其中Al3+中的“3”表示每个铝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2、原子和离子的区别和联系 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因此和原子和离子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如下表)粒子种类原子离子阳离子阴离子区别粒子结构核內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內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內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粒子电性不显电性带正电荷带负电荷符号用元素符号表示,如Na、Cl等用阳离子符号表示,如H+、Ca2+等用阴离子符号表示,如Cl-等联系 3、常见的原子团:NH4+(铵根)、ClO3-(氯酸

8、根)、OH-(氢氧根)NO3-(硝酸根)、SO42-(硫酸根)、CO32-(碳酸根)、PO43-(磷酸根)。知识点二: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一、相对原子质量 1、概念:以一个碳原子(原子核中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2、公式 某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Ar)=3、单位: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一般不写出。4、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种子数。【注意】 由于电子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质子和中子的质量跟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相比较,均约等于1,所以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加上中子数。二、相对分子质

9、量1、 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就是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2、 求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以化合物AmBn为例) A、B元素的质量比为:=3、 求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知识拓展: (1)在化学式中,某元素的原子个数=。 (2)物质的分子个数=。 (3)物质的质量与元素的质量换算: 物质质量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元素质量; 某元素质量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物质质量。知识点三:元素一、元素1、概念: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1)这里所说的一类原子包括: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如35Cl、37Cl;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不同的原子和单核离子,

10、如Cl-和Cl,这些原子和离子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都是17,所以它们都是氯元素。 (2)元素的种类由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决定,不同种类的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不同,质子数不同。 (3)元素是从宏观上描述物质的组成的,它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4)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目有关。 (5)元素与原子的联系与区别项目元素原子定义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离子区别涵义宏观概念,只表示种类,不表示个数微观概念,即表示种类,有表示个数使用范围表示物质的宏观组成,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表示物质的微观组成,如1个水分子是由2个

11、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联系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即为元素2、多种多样的物质及其组成 自然界中,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成千上万种物质都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构成的。 3、金属的分类 二、元素符号1、元素符号的规定:国家统一采用元素的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来表示元素,如果几种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就附加第二个字母(小写)来表示,如氮N、钠Na。2、书写方法: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H、C等;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如Na、Mg等。3、元素符号的意义:表示这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对于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还

12、表示这种单质,如Fe、Cu等。【注意事项】:元素符号既有宏观意义,又有微观意义,但当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时,只有微观意义,只能表示几个原子,如5O只表示5个氧原子,不再表示氧元素。三、元素周期表1、概念: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将已知的100多种元素科学有序的排列起来所得的表,叫做元素周期表。 规律: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內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2、元素周期表上对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用不同颜色做了分区,并标出了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3、编排结构: (1)横行(周期):元素周期表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有7个横行,即7个周期。每个周期开头的是金属元素(第一周期除外),靠近尾部的事非金属元

13、素,结尾的是稀有气体元素,这正是“周期性”的具体表现。 (2)纵行(族):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纵行,除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外,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族,所以有16个族。 1H氢1.008表示元素符号表示元素名称表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表示元素的原子序数 (3)每一格: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个元素均占据一格,每一格均包括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如下图:4、元素周期表的意义(1)为寻找新元素提供了理论依据。(2)元素周期表中越靠近的元素,性质越相似,启发人们在元素周期表的一定区域内寻找新物质(如半导体、催化剂等)。知识点四:化学式和化合价一、化学式1. 定义:

14、用化学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如Fe、S、P、H2O等。【注意事项】:(1)每种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因此只有纯净物才有化学式,并且表示每种物质组成的化学式只有一个。(2)物质的组成可通过实验来测定,因此书写化学式的途径之一是依据实验结果;途径之二是根据组成元素的化合价来推求各元素原子的个数比。2. 化学式标识的意义(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式表示的意义以CO2为例宏观a.表示一种物质表示二氧化碳这种物质b.表示该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表示二氧化碳由氧元素和碳元素组成微观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可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又叫分子式)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b.表示构成物质的一个分子中所含元素的原子数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量的方面a.表示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Mr(CO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