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66882958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 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冰辙(ch) 棋子 蓟北(j) 风骤B . 一箪(dn) 鹧鸪 红绡(xio) 逝者C . 曲肱(hng) 宏毅 笃志(d) 博学D . 蹴尔(ji) 海棠 骈死(pin) 槽枥2. (2分)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李教授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但人们一提起他那心爱的专业时,他就津津乐道地谈个不停。B . 对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的连篇累牍的报道,使广大的读者看到了希望,起到了振奋人心的作用。C .

2、近阶段,毒黄瓜、瘦肉精、塑化剂等种种食品问题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公众面前,令人不安。D . 岁月变迁,传统的清明节已经从怀古伤今的雨纷纷,变成春光明媚下踏春赏花的乐悠悠。3. (2分) (2017七下单县月考)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网购之所以让那么多网友着迷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在下单后输入账号密码时基本没有感觉到是在花钱。B . 李晓明同学学习刻苦,成绩优良,获得了学校学习标兵。C . 为了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我们要时刻牢记交通法规,行安全路,做文明人。D . 为提高市民行车的舒适度,有关部门对多处路井部位进行了整修,解决了颠簸的现象。4. (2分) (2016八下丰城期

3、末)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每个人都在成长,这种成长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换句话说,这一辈子你可以不成功,但是不能不成长。成长是无止境的,生活中很多事难以把握,但是成长是可以把握的,这是对自己的承诺。可能会有人妨碍你的成功,却没人能阻止你的成长。虽然我们再怎么努力也成不了刘翔,但我们仍然能享受奔跑。A . B . C . D . 5. (2分) (2019七上德清期末) 下列文学常识及传统文化知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金色花一文借助奇妙的想象,文中的“我”变成一朵金色花,和母亲玩起了捉迷藏,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调皮、可爱的孩子,一个慈祥、疼爱孩子的母亲,展现了泰戈尔作品“

4、爱、欢乐、光明”这个永恒的主题。B . 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记录,而是用其他称谓来表示,比如:“弱冠”指男子二十岁;“而立”指三十岁;“不惑”指四十岁等;像我们这样十三四岁的少男少女,都可以叫“豆蔻年华”。C . 古人在称谓上有尊称和谦称的区别,所谓尊称即指对他人敬重的称呼,如:“尊君”指对方父亲,“令媛”指对方女儿;谦称即指对自己以及与自己有关的人与事的谦虚的称呼,如:“犬子”指自己的儿子。D . 用典是古诗中常见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手法,唐代诗人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就曾化用陶渊明闷坐菊花丛中,痛饮刺史王弘送来之酒,至醉而归的典故,以此来表达自己心中的那份惆怅与凄凉。二、 文言文阅读 (

5、共1题;共11分)6. (11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浑沌之死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呆若木鸡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骄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响影。”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1) 对下面加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报浑沌之德德:恩,恩情。B . 异鸡无敢应者应

6、:作出反应。C . 鸡已乎已:停止,这里指训练完毕。D . 方虚骄而恃气恃:凭着,依靠。(2) 对下面句中加线的文言虚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其德全矣其:指代训练的斗鸡。B . 以视、听、食、息以:用来。C .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是以:因此。D . 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之:它的。(3) 对下面的文字,用现代汉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此独无有译文:唯独浑沌没有七窍。B . 尝试凿之译文:(让我们)试着给他凿出七窍。C . 犹疾视而盛气译文:气势汹汹地看着(对方)。D . 反走矣译文:转身走掉了。(4) 下面对这篇课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浑沌之死寓意顺乎

7、自然,无为而治。也从一个侧面警示世人:不按照规律办事,违反了事物本性,往往会好心办坏事,效果与愿望相悖。B . 庄子想象大 胆,堪称瑰玮奇诡,充满了现实主义色彩,在浑沌之死中得到明显体现。C . 我们可以从呆若木鸡中领悟出人生的大道理:认为人的处世如不断绝竞争之 心,急功近利,则易树敌,彼此仇视;如能消除急于求成的竞争心理,凭实力气定神闲地战胜竞争对手,乃为上策。D . “呆若木鸡”成为了成语,衍生出新的含 义:比喻人呆木不灵、失去知觉的样子,或形容人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7. (8分) 古诗文名句默写。曾经沧海难为水,_。(元稹离思五首)_,胜作一书生。

8、(杨炯从军行)马作的卢飞快,_。(辛弃疾破阵子)自非亭午夜分,_。(郦道元三峡)_,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无丝竹之乱耳,_。(刘禹锡陋室铭)古今中外,凡成就一番事业的人,他们在成功与挫折面前始终保持着“_,_”的心态。(岳阳楼记中的一句名言)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8. (20分) (2017九上灌云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验证码到底有什么用余之敏在2015年年底的网络购票高峰中,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的12306图形验证码系统让很多购票者“吐槽”。人们不禁要问,那么复杂的验证码系统,到底有什么用?要回答这个问题,须先弄明白何为验证码。验证码实际上是一种Web

9、自动程序,它有一个充满科学气息的名字“全自动区分电脑和人类的图灵测试”,就是由机器来向操作者提问,从而鉴别操作者是人还是机器的一种测试。目前,这种测试主要有四类:图形验证码、手机短信验证码、手机语音验证码、视频验证码。视频验证码是验证码中的新秀,这种由随机数字、字母和中文组合成的验证码会动态嵌入到MP4等视频中,增大了破解难度。视频中的验证码字母、数字组合、字体的形状、大小,速度的快慢,显示效果和轨迹的动态变换,增加了恶意抓屏破解的难度,其安全度远高于其他验证码,而且这种验证码还不会使用户感到枯燥,同时又降低了用户识别的难度,让用户更容易辨认。验证码的主要作用是拦截不合理的入侵。比方说,若要进

10、入一个页面,操作者只有通过了验证,才能顺利打开网页,有效防止恶意破解密码、防论坛灌水、防刷票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验证码设计也越来越复杂,程序员正在与破解者进行着一场仿佛没有终点的“拉锯战”,而在这场“拉锯战”中又催生出新的作用:2015年年底,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路易斯冯安等人设计出把无法识别的古籍文字制成验证码,派发给网站用户验证,根据不同用户反馈回来的单词答案,就可以轻松得到典籍模糊字符的正确结果,这对于古籍保护而言无疑是一个福音。不过,越来越复杂的验证码还是令很多网友烦恼。但是不可否认,验证码仍然是各网站反黑客恶意操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保障系统,还是会继续使用下去,直到被另一种全新

11、的、功能更好的反黑客软件所代替。(选自知识窗2016年第3期,略有删改)(1) 结合选文第段内容,请你为“验证码”下一个完整的定义。 (2) 选文第段划横线句子中划线词“主要”能否去掉?为什么? (3) 选文第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 选文中提到的视频验证码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请简要概括其特点和作用。 9. (25分) (2018七下越秀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老屋这一辈子,不管自己身居何处,在我的潜意识里,只有走进乡下的那栋老屋才叫回家。我家的老屋,只是傍山而建的一栋普通农舍,土墙青瓦,杉木门窗。靠西头的几间,至今还盖着稻草,山风吹过,弥散着一股亲切的草屑味,淡淡的。可

12、是岁月的磨蚀无情,如今老屋的鱼鳞瓦沟里长满青苔,黄泥墙壁粉尘脱落,两扇略显笨重的大门也是油漆斑驳,绽开一条条深深浅浅的裂缝,好似老人额头遍布的鱼尾纹。老屋真的“老”了。落日衔山时分,我站在村口远远望去,它像在酣睡,许是太累,睡得那样安详、静谧。我默默走近老屋。夕阳下,风如佛手,柔柔地摩挲路边的草木,没有声响;鸟儿慵倦地栖落在树上,伸出尖尖小嘴巴梳理自己的羽毛,没有鸣唱。也许它们此刻一如我的心情轻轻抚摸深褐色的大门,却不敢推开,怕惊扰了老屋,惊碎了它的梦。梦里有我的童年。也是在这样的傍晚,太阳渐渐沉落,屋檐下飘落起母亲长一声短一声催我回家的呼唤。我,还有鸡们、鸭们、牛羊们,朝同一个方向炊烟轻笼的

13、老屋,踏碎了一路残阳。我难以自控地抬眼望望,屋顶的炊烟仿佛还在,柴火饭的香味仿佛还在,飘飘拂拂,又落到了我的鼻尖上。此刻,我真想再像孩提时那样,一路飞跑进屋,猴急火急拈起一块香喷喷的白米锅巴塞进嘴里,再听一声母亲骂我“馋嘴猫” 老屋是心的归宿。当我终于抬脚跨进门槛的一刹那,一种久违的感觉涌动全身:真的到家了。老屋是父亲耗尽心血的杰作。我小时候,常听父亲说起,他和一家人是在赤日炎炎的酷暑下挥锄破土,头顶满天繁星赶运木料、砖块、沙石,直至北风呼啸的严冬圆垛上梁。【A】像春燕衔泥般,几经周折,终于盖起了这个属于自己的窝。【B】那时候,每当亲友上门,父亲总会喜形于色地拍拍门窗,或者指指屋上的椽皮、横梁

14、,夸他这房子坚固耐用。一个秋日,村里来了位摄影师,平日不爱照相的父亲,突然换上他仅有的一件中山装,拉着一家人在老屋前照了张相。还一再叮嘱我记住,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几十年岁月蹉跎,转眼间物是人非。奶奶和父亲去了另外一个世界,母亲也随我住进了城里。夜深了,我一个人默默地坐在堂屋里,孤灯只影,满屋的冷清。窗外的上弦月,瘦瘦的。也许是我与它相隔太久,彼此之间已经陌生,它刚刚露出半张脸,一转身,又躲进了薄薄的云层。我突然想起,儿时老屋的月亮似乎不是这样。那时,我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夏夜,奶奶把在外纳凉的我抱上床,月亮也悄悄地从窗口跟进来轻抚着我的脸。我至今记得奶奶一直坐在床沿,边给我打扇边哼童谣:月光光,夜光光,伴随我家乖乖郎我迷迷糊糊入睡了,奶奶的歌声还在继续,像温婉的明月,落在我的枕上,我的梦里。今晚,我可用记忆的碎片还原全部细节,却再无法听到奶奶的歌声。只有墙角那张静卧的雕花床仿佛与我达成心灵上的某种默契,无可辩驳地见证这里曾经氤氲的天伦之乐。而这一夜,我久久无法入睡。第二天一早起来,太阳刚刚露头,温煦的阳光投射在老屋的房顶,染成一片熟悉的金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