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填空题Word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66755694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填空题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填空题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填空题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填空题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填空题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填空题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填空题Word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 ,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 形成天体系统。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 (课本P3图1.2) 其他行星系 总星系 其他恒星世界 河外星系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是 、 、 、 、 、 、 、 。2.八大行星分类(课本P5图1.5)分类特点类地行星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巨行星远日行星小行星带位于 星与 星之间,类地行星与巨行星之间。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课本P6)外部条件 自

2、身条件 日地距离适中 体积、质量适中液态的水来自地球内部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为地球提供能量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 ;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8图1.7) ; ; ;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1.太阳大气由里到外分层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 ,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黑子周期 年) ,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太阳风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11)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课本P11活动);造成 通讯衰减或中断;扰动地球磁场,产生 现象;两极地区产生 ;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 有关。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一、地球运动的一

3、般特点地球自转地球公转运动方式围绕 转动在椭圆轨道上围绕 转动运动方向 。北极上空俯视为 时针,南极上空为 时针。 。北极上空俯视为 时针。运动速度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 ,两极点为零。角速度:除两极点外各地 (15h)。 近日点(每年1月初),速度 远日点(每年7月初),速度 平均1/d,30km/s 运动周期真正周期:一个恒星日= 昼夜交替周期:一个太阳日= 真正周期:一个恒星年= 直射点回归周期:一个回归年= 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 2地方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昼夜长短的变化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产生四季和五带 南极上空俯视图 北极上空俯视图 顺时针 逆时针 (顺时针) (逆时

4、针)二、太阳直射点移动 6.22(夏至日) 2326N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图示) (秋分日) 03.21 9.23 3.21(春分日) (春分日) 2326S 12.22(冬至日)2.地球公转过程中二分二至点的判断 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26N,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26S,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简便方法:看地轴地球逆时针公转时,地轴左偏左冬,地轴右偏右冬。3.地球公转过程中速度变化的判断依据:1月初,地球运行至 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运行至 日点,公转速度最慢。二、昼夜交替和时差昼

5、夜交替1 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地球 转。 2晨昏线的判读:在晨昏线上任找一点,自西向东越过该线进入昼半球,说明该线是 线,反之是 线。3晨昏线与赤道的关系:相交且平分,因此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4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垂直且相切,因此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度。5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变化范围:0 23266太阳高度的分布:昼半球上 (“”、“”、“”、“”或“=”)。7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 = 地方时的计算1地方时计算原理:地方时东早西晚(同为东经,经度越大越偏东;同为西经,经度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经偏东时间早)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经度每隔15地方时

6、相差 (即1= )2地方时计算方法: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两地经度差)说明: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东 西 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 经度差的计算:同 异 两地同为东经或同为西经相减;一为东经一为西经相加。 计算步骤: 确定两地经度差;换算两地时间差;判断两地东西方向;带入计算。3昼夜长短的计算 昼弧:任一纬线落在 半球内的部分。夜弧:任一纬线落在 半球内的部分。计算:昼长=昼弧对应的经度数15=(12-日出时刻)*2;夜长=夜弧对应的经度数15=(日落时刻-12)*2。区时的计算 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两地时区数差说明:时区数的计算:时区序号=当地经度数1

7、5,所得余数7.5,则 为时区序号。 时间差的计算:同减异加两地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相减;一为东时区一为西时区相加。 加减号的选用条件:东加西减(同为东时区,时区数越大越偏东;同为西时区,时区数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时区偏东时间早)光照图的判读方法和步骤1标自转方向,判断晨昏线2定日期:北极圈出现极昼(或南极圈出现极夜)为 月 日;北极圈出现极夜(或南极圈出现极昼)为 月 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为 月 日或 月 日。3时间计算: 找特殊时刻点: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 点;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 点; 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 ;平分夜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 。依据经度相差15地方时

8、相差 ,东早西晚,东加西减的原则推算时间。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由日期定直射点的纬度:春秋分日0;夏至日 ;冬至日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是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即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1 偏移规律:北半球向 偏,南半球向 偏,赤道上 。2 判断方法:北半球用 手,南半球用 手,掌心向上,四指指向物体运动方向,大拇指所示方向为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四、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参看课本P19)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 ,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太阳直射北半球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北半球各地昼 夜 ,且纬度越高昼越 。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最 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