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评试卷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66727685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平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评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南平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评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南平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评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南平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评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南平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评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平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评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平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评试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平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评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 (2017七上娄星期末)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黄晕(yn) 静谧(m) 言简意赅(gi)B . 彩棱镜(lng) 确凿(zo) 骇人听闻(hi)C . 莅临(l) 盔甲(ku) 咄咄逼人(du)D . 憔悴(qio cu) 聆听(lng) 随声附和(h)2. (2分) (2013抚顺) 选出填在下面语段中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青歌赛的一切比赛规则 , 评委与参赛选手之间稍有 就要回避,并且随时接受全国观众的 , 监审组要当场作出 , 这就保证了

2、大赛的公正。A . 公开 纠葛 质疑 反应B . 公开 瓜葛 质疑 回应C . 公道 瓜葛 置疑 回应D . 公道 纠葛 置疑 反应3. (2分) (2017八下龙华月考) 请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A . 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B . 阅读经典,这是一种很好的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方法。C . 糖就像烟草和酒精一样,是一种有潜在危害且容易让人上瘾。D . 为了避免校园安全事故再发生,我市中小学都加大了校园安全工作力度。4. (2分) 选出下列各组词语都是名词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A . 老师 学生 长江 船只B . 房屋 院子 操场 下雪C .

3、 教室 雪白 桌椅 电灯D . 昏暗 黑板 粉笔 作家5. (2分) (2017莒县模拟) 根据你的阅读印象,选出下列对名著内容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名人传的作者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作品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和列夫托尔斯泰的苦难而坎坷的一生,赞美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B . 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作品的主人公认为“就是到了生活已经无法忍受的时候,也要善于生活下去,要竭尽全力,使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C . 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了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与赞颂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等三个方面的内容。D . 骆驼祥子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普通人力

4、车夫的故事。祥子为了实现拥有一辆自己的车的梦想,历尽苦难,三起三落,他与命运抗争最后以惨败告终。二、 字词书写 (共2题;共7分)6. (5分) (2017八下威海期中) 请找出下列词语中的四个错别字,在错字下面划横线,在田字格中订正。油光可鉴 毫不妥协 翻来复去 正襟危坐诚皇诚恐 暗然失色 强聒不舍 断章取意7. (2分) 词语填空。从_就死 遍_群籍三、 中国名著 (共1题;共6分)8. (6分) (2017八下临川月考) 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后面小题。(1) 海底两万里是一部情节生动、想象丰富的科幻小说,它的作者是_国的_。(2) 这组连环画展现了教授、仆人和捕鲸手在尼摩船长的允许下,

5、暂离_(船名),前往小岛的情节。(3) 图3中,说出“哪怕是老虎,我也要吃它的肉”的人是_(人名),他是_(国籍)人。他在红海里捕捉了一条庞大的、濒临灭绝的_(海洋动物名),它的肉成了众人当天的晚餐。四、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9. (6分) (2015孝感) 古诗文默写(1) 沉舟侧畔千帆过,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 _?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3) 当前我国正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而古人在读书方面早已为我们作了思想上的启迪和行动上的引领:观书有感中,朱熹赞美读书,“问渠那得清如许?_”;五柳先生传中,陶渊明热爱读书,“_,便欣然忘食”

6、。(4) 古时,报效君王心怀百姓即为忠;今日,爱国爱民尽职尽责即为忠。请你写出表达不顾年迈为国尽忠情怀的连续两句古诗词:_,_。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10. (1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吾生于乱世,长于戎马,流离播越 , 闻见已多;所值名贤,未尝不心醉魂迷向慕之也。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款狎 , 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履艺能 , 较明易习者也?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 , 久而自臭也。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矣。君子必慎交游焉。孔子日:“无友不如己者。”颜、闵之徒 , 何可世得!但优于我,便足贵之

7、。(选自颜氏家训慕贤)【注释】播越:离散。款狎:指相互间诚恳融洽。渍:染。操履:操守德行;艺能:本领、技能。较:通“皎”,明显。鲍鱼:成鱼,气味腥臭。肆:店铺。之徒:那样的人。(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实词。较明易习者也? _君子必慎交游焉 _无友不如己者 _(2) 说出下列划线虚词的含义或用法。墨子悲于染丝 _如人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 _潜移默化,自然似之 _是以与善人居 _(3)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但优于我,便足贵之。(4) 下列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论述了外部环境对人精神性情的影响,指出交友对人成长的重要性。B . 本文以“入芝兰之室自香,入鲍鱼之肆自臭”这一

8、生活现象来证明人的性情容易被同化的道理,比喻论证生动形象、自然贴切。C .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说明了潜移默化的道理。多与名贤交流,方能受到有益熏陶,颜氏家训对现代青少年的成长仍有指导意义。D .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常以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来象征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品行,这与本文观点一致。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0分)11. (25分) (2017九上随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生命最后时光里的求知欲吕不同三年前,没上过一天学的外公,被肺心病折磨了八年后,自己在医院里拔掉鼻管,不理在床边跪成一排的三个舅舅的哀求,强行要求出院。救护车把他送回家后,他在自己亲手做的那张帆布椅上

9、,平静地交代完后事,把我叫到身旁说:不同,这个肺心病到底是什么病啊?好几年了,也没搞明白。我摸出手机搜了一下肺心病,告诉他这病的全名叫什么,有哪些症状。我每说一个症状,他就嘿嘿笑着说,对对对,一点儿都没错。我念完后,他又问:那这病最后把人“弄死”是因为什么?我鼻子一酸,不忍再念。外公看着我说,孩子念啊,这有什么关系。我犹豫了一会儿说:多器官衰竭。外公闻言点了点头,喃喃说了句,听起来好像很厉害。沉默了一会儿,他眯着眼睛看了看对门门框上贴的春联对我说:你们年轻人现在还写对联吗?我点点头说,也有人写。外公扭头看我一眼,伸手叫我把他扶起来,然后叫外婆拿来眼镜和纸笔。一屋子人见状围了上来,还有人连忙搬来

10、一张小桌子。外公没有理会他们,戴上眼镜弓着背,把本子放在自己的膝盖上,颤抖着手,一笔一画写了一副对联阴阳两隔哀思能抵人间疾苦天府可消我看了后说:外公,这好像是葬礼上才会用的。外公取掉眼镜笑着说:对啊,这就是我给自己写的挽联。一屋子人传阅这副对联时,外公又对我说:你看这个“消”字是用三点水的好还是用金字旁的“销”好?我还没说话,他突然兴奋起来,叫外婆帮他把那本已经翻烂的新华字典拿来。拿到字典后,他先是用力地咳嗽了一下,吐出一口痰,然后扶了扶眼镜,右手食指在舌头上蘸了点口水,一页一页地翻开字典,郑重的样子像一个第一次查字典的小学生。他查了十分钟。查到结果后他把纸拿回去,在“消”字上打了个叉,在旁边

11、写了个“销”字。写完后,他端详了一会儿,然后笑着说,嗯,这就对了。半小时后,他坐不住了,躺到了床上。一个小时后,他喝了一小碗粥。两小时后,他开始胡言乱语。四个小时后,说了几个简单的音节,他的嘴轻轻合上,脑袋微歪,安详离世。享年八十一岁。那天,我看着行将就木的外公坐在灰暗的光线下,弓着背,眯着眼,像完成一个仪式一样,虔诚地去搞清楚两汉字之间的区别时,我忘记了悲伤,忘记了去想如何在他人生最后的时间里取悦他、安抚他。我只觉得全身的毛孔豁然张开,心里暖流涌动。那一刻我没觉得他是我的亲人、我的长辈,我只庆幸自己能看到一个面对死亡毫无畏惧、毫无恐慌,在人生的终点还充满求知欲的生命。我也不知道自己算不算是努

12、力学习,但至少此时此刻,我还对未知的一切有着充足的兴趣,对那些不顾一切去探寻未知的人充满敬意和向往。在可预见的未来,人类都不可能参透生死和永恒。但终归,我还是想多知道一点,多看一点,把世事里灰色区域面积,尽量多挤压一点,使之变得黑白分明,是非可见。如果死亡是一面镜子,那我希望有朝一日,在面对镜子里的自己时,我也能够像外公一样,不羞不愧,不怨不恼。如此才算对得起自己曾经做出的每一个选择,说过的每一句话,爱过的每一个人。(青年文摘2016年第23期)(1) 选文围绕“生命最后时光里的求知欲”写了有关外公的哪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 试请结合语境,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

13、效果。他先是用力地咳嗽了一下,吐出一口痰,然后扶了扶眼镜,右手食指在舌头上蘸了点口水,一页一页地翻开字典,郑重的样子像一个第一次查字典的小学生。(3) 选文中的外公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4) 结合全文内容,说说文章画线句子的含义。我还是想多知道一点,多看一点,把世事里灰色区域的面积,尽量多挤压一点,使之变得黑白分明,是非可见。(5) 结合选文内容和下面的链接材料,谈一谈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对待“求知”。链接材料(一):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论语链接材料(二):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刘向说苑【注】亡:同“

14、无”。好:爱好,乐于。炳烛:点燃蜡烛。12. (25分) 阅读此人不用抒情,完成后面问题。此人不用抒情忽然想起小时候我和父亲一起吹牛的事儿。我们玩的吹牛是种扑克游戏,大小王能代替任何牌,真一手假一手地出牌。如果怀疑,可以翻底牌,是真的,就把对方的牌拿着,假的牛皮吹破了,对方拿回自己的牌,谁先两手空空,就赢了。我常常输,倒不是因为父亲多会吹牛,而是我太多疑心,总要揭他的底牌,差不多都是真的,结果他赢了。如果他这时说,别揭父亲的底牌,因为父亲对孩子不能作假的,也许我会记住,某一天写篇文章。事实上,他没有什么也没说,我们只是玩这个游戏。我唠唠叨叨地写过许多母亲的文章,但很少写父亲,分明有那么多故事,但喜欢收着藏着,一如父亲本身的内敛。小时候我调皮捣蛋,没少让父亲修理。他基本上不用树条,亲自动手。常常是一手拉着我的手,一手抽我屁股。抽得我肚子一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