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复习题一参考答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66657156 上传时间:2023-11-2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热复习题一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传热复习题一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传热复习题一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传热复习题一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传热复习题一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热复习题一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热复习题一参考答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热技术复习题(一)参考答案一、 填空题1、写出三种间壁式换热器的名称: 套管式换热器 、 管壳式换热器 和 板式换热器 。2、换热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传热速率会下降很多,这往往是由于 传热管表面有污垢积存 的缘故。3、用套管换热器加热内管的空气,蒸气在管间冷凝。现欲通过实验方法测定蒸气和空气的给热系数,需要的主要仪器有 温度计 、流量计 。4、用饱和水蒸汽加热空气,总传热系数K接近于 空气 侧的对流传热系数,而壁温接近于 饱和蒸汽 侧流体的温度值。5、蒸气冷凝分 滴 状冷凝和 膜 状冷凝。6、冷、热气体在间壁换热器中换热,热气体进口温度T1400,出口温度T2为200,冷气体进口温度150

2、,两股气体的质量流量相同,物性数据可视为相同,若不计热损失时,冷气体出口温度为 250 ;若热损失为5时,冷气体出口温度为 240 7、应用准数关联式求取对流传热系数时,应注意:(1) 应用范围 ;(2) 特征尺寸 ;(3)定性温度 。8、列管换热器中,用饱和水蒸汽加热空气。空气走管内,蒸汽走管间,则管壁温度接近 水蒸汽 的温度,总传热系数接近 空气 的对流传热系数。 9、列管换热器,在壳程设置折流挡板的目的是 强化传热 和 支撑管束 。 10、如图所示为间壁式换热器中冷流体B与热流体A的稳态传热 过程的温度分布曲线,该传热过程是由 对流传热 精品.、 热传导 和 对流传热 三个串联的热传递环

3、节组成,由图分析可知:1 第二种为 ,若作为换热器材料,应选用 第一 种;当作为保温材料时,应选用 第二 种。13、某大型化工容器的外层包上隔热层,以减少热损失,若容器外表温度为150,而环境温度为20,要求每平方米热损失不大于500w,采用某隔热材料,其导热系数=0.35W/m2.K,则其厚度不低于 91mm 。(注:大型容器可视为平壁)14、列管式换热器的壳程内设置折流挡板的作用在于 提高壳程流体的流速 ,折流挡板的形状有 弓形 , 圆盘形 等。15、化工生产中最常用的载热体(加热剂)为 饱和蒸汽 ,常用的冷却剂为 水 。二、 选择题1、将1500 kg/h,80的硝基苯通过换热器冷却到4

4、0,冷却水初温为30,出口温度不超过35,硝基苯比热为1.38kJ/kJ,则换热器的热负荷为( B )。 A. 19800 kJ/h; B. 82800 kJ/h; C. 82800 kW; D.19800kW2、提高传热强度的主要途径是增大( C )。 A. 传热温度差; B. 加热蒸汽压力; C. 传热系数; D. 传热面积;精品.3、计算下列四种“数”时,其数值大小与单位制选择有关的是( D )。 A普兰德准数 B传热单元数 C离心分离因数 D过滤常数4、黑度表明物体的辐射能力接近黑体的程度,其值大小与物体的( D )无关。A种类; B表面状况; C表面温度; D.颜色5、在间壁式换热器

5、内用饱和水蒸汽加热空气,总传热系数K值接近于( B )。A. 蒸汽 B. 空气 C. 蒸汽与空气的平均值 D. 蒸汽与空气的对数平均值6、流体与固体壁面间的对流传热,当热量通过滞流内层时,主要是以( A )方式进行的。 A. 热传导 B. 对流传热 C. 热辐射 D.热对流7、列管式换热器内,装设了两块横向折流挡板,则该换热器的壳程为( A ) A. 单程 B. 双程 C.三程 D.四程8、在下面几种换热器中,冷热两种流体能实现完全逆流的是( A )。 A. 套管式 B. 列管式 C. 板式 D.夹套换热器9、热对流仅发生在( C )中。 A. 固体 B. 静止的流体 C. 流动的流体 D.真

6、空10、稳定的多层平壁的导热中,某层的热阻愈大,则该层的温度差( A )。 A. 愈大 B. 愈小 C. 不变 D.和温差无关11、用两种不同的保温材料时,往往把导热系数入值小者放在( A )。精品. A. 内层 B. 外层 C. 内外层均可 内外层均不可12、用饱和水蒸汽加热空气时,传热管的壁温接近( A ) A. 蒸汽的温度; B. 空气的出口温度; C. 空气进口温度 D. 空气进、出口平均温度13、喷淋式换热器属于( B )换热器的一种。 A. 混合式 B. 间壁式 C. 蓄热式 D.直接接触式14、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是( D )。 A. 恒温传热和稳态变温传热; B. 导热给热和热交

7、换;C. 气化、冷凝与冷却; D. 导热、对流与辐射15、工业采用翅片状的暖气管代替圆钢管,其目的是( C )。 A. 增加热阻,减少热量损失; B. 节约钢材、增强美观; C. 增加传热面积,提高传热效果。D.降低传热系数,减少散热16、揭示了物体辐射能力与吸收率之间关系的定律是( B )。A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 B克希霍夫定律;C折射定律; D普朗克定律17、采用多管程换热器,虽然能提高管内流体的流速,增大其对流传热系数,但同时也导致( D )。A管内易结垢; B壳程流体流速过低; C平均温差下降; D管内流动阻力增大三、 判断题1、换热器的平均传热温度差,是指热流体进出口的平均温度与冷

8、流体进出口的平均温度的差值。( 精品.F )2、固体材料的内部结构越松疏,其导热系数则越大( F )3、在稳定的多层平壁导热中,热阻与温差成正比。( T )4、维持膜状沸腾操作,可获得较大的沸腾传热系数。( F )5、保温层应该选用导热系数小的绝热材料( T )6、传热边界层厚度总是小于或等于流动边界层厚度。( T )7、换热器的导热管,应选用导热系数值大的材料。( T )8、在稳态传热中,凡热阻大处其温差也大。( T )9、在稳定的多层平壁导热中,若某层的热阻较大,则导热温度差就较小。( F )10、当保温材料的厚度加大时,内外壁面的总温度差增大,总的热阻也增大,总推动力与总阻力之比为定值,

9、即导热速率不变 。( F )11、多层平面壁稳态热传导时,推动力是内壁面与外壁面间总的温度差;总热阻是各层热阻的倒数之和。( F )12、由溶液沸点造成温度差损失等于溶液的沸点与相同压力下水的沸点之差。( T )13、凡稳定的圆筒壁传热,热通量为常数。( F )14、维持膜状沸腾操作,可获得较大的沸腾传热系数。( F ) 15、当保温材料的厚度加大时,内外壁面的总温度差增大,总的热阻也增大,总推动力与总阻力之比为定值,即导热速率不变 。( F )16、蛇管换热器是属于间壁式换热器的一种。( T )精品.四、 简答题1、列管换热器由哪几个基本部分组成?各起什么作用?答:主要由壳体、管束、管板和顶

10、盖(又称封头)等基部分组成。壳体和管束作为冷热两流体的流动空间,通过管壁进行换热。管束安装在管板上,通过管板使管束与壳体连成一体。顶盖(封头)上有管程流体进出口,且有分程、密封,封头可拆卸,便于管子清洗等作用。2、提高传热系数时,为什么要着重提高给热系数小的这一侧?解:当忽略金属壁面的导热热阻时, 1/K=1/+1/=(+)/()若,则+ K 即K接近小的数值。3、为什么工业换热器的冷、热流体的流向大多采用逆流操作? 答:逆流操作可以获得较大的平均传热温度差,从传递相同热负荷言,须较小的传热面积,节省设备费用。此外,逆流热流体出口温度T可接近冷流流体进口温度t,对相同热负荷言,需加热剂少;同样

11、,就冷流体而言,逆流体出口温度t可接近热流体进口温度T,对相同热负荷言,需要冷却剂少,故对逆流就加热剂或冷却剂用量考虑,逆流操作费小。4、试述对流传热的机理? 答:热流体流过管道时, 在湍流主体中,流体剧烈拢动,形成漩涡, 使质点强烈混合而交换热量,温度较均匀,几乎不存在温度梯度;但在紧靠管壁,有一层很薄的作层流流动的流体层(层流底层),在这层薄层内,热量传递以导热方式进行,从微观上言,是靠分子传递。由于流体的导热系数很小,故热阻丝要集中层流底层内。对管内层流流动,热量传递也是主要靠导热。但由于温度存在(轴向的,径向的),有密度差,会引起质点的对流,比较复杂。精品.5、试分析对流传热系数的影响

12、因素? 答:影响对流传热系数的因素有:d,u,cP五、 计算题1、某厂在由177根252mm,长3m的钢管构成的单壳程单管程列管换热器内,用 132.9的饱和水蒸汽在管间冷凝,将管内作湍流流动的常压乙烯气体加热。已知乙烯气体流量为0.6kg/s,进口温度为20,在操作条件下的密度为1kg/m3,比热为1.84 kJ/kg.K,对流传热系数为53w/m2.K,饱和水蒸汽冷凝传热膜系数为8000 w/m2.K,可忽略管壁及垢层热阻。(1)确定乙烯气体出换热器时的温度;(2)若乙烯气体通过换热器的压降要求不超过0.01 kgf/cm2,通过换热器的总长度(包括局部阻力当量长度)为5.5m,摩擦系数0

13、.04,试确定该换热器最多能允许通过多少kg/s的乙烯气体?解:(1)QcP (t2 -t1 )=0.6CP (t2 -20)(1分) QKAtm(1分) Si i 1770.0213 =35.014 m(1分)io Ki 1/(1/1 1/2 ) 1/(1/53+1/8000)=52.65 .m.K(2分)则 0.61.84103(t2 -20)=52.6535.014(t2 -20)/ln(132.9-20)/(132.9-t2 )(112.9/(132.9-t2 )=1.668 112.9/(132.9-t2 )=5.304 704.89 - 5.304t2 =112.9 t2 =111.61(3分)精品.(2) P0.01 kgf/cm=0.019.80410=9.80710Pa(1分)P/u2/20.045.5/0.021u2/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