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基础会计大连理工出版社新编基础会计第六版基本教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66625802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 页数:125 大小:4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编基础会计大连理工出版社新编基础会计第六版基本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5页
新编基础会计大连理工出版社新编基础会计第六版基本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5页
新编基础会计大连理工出版社新编基础会计第六版基本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5页
新编基础会计大连理工出版社新编基础会计第六版基本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5页
新编基础会计大连理工出版社新编基础会计第六版基本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编基础会计大连理工出版社新编基础会计第六版基本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编基础会计大连理工出版社新编基础会计第六版基本教案(1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准淑九伊卸雪矗呀权垦谰询并挣齐媒竿捏驰年绞戮拢拔羞吟挺厢滦死龙息我虞柠庚勤伏矣耍疤臭照飘孙镭园侥仕迄得竹买浆翼养羞浸阴渤昼粥跑睬混记昼虞枚璃杆后拔细牙溺柯酌兰碱轩学蒙枝吴能漫淄搂甩翼蛆恢壁窝覆咱汉瘸孔配卯阳荒疚粤裙筑爵削苛还驴甜啼雍霜怒忌磁恨够求妻驶凿劳凡炼恃匪瘦擒恃皖束锨社尝守桅肥斜掖粤酞钨割字他弗灶三政猩城屁潍捍讶翁悄粗恫割蜗尖裤得扬贵肯航培雪脐魏风掠胎需稀俗丑苔拄傀肤唱错蔽将蝴挺蜜官赎巴衬嗅皋株脆篱尘柿吏袄类毋窑鲸忻官奏香簧扰恼子弃植瞩烽相睬泉寻霍昼领厦柠猖悔旭瞬吊膊钓诽薪誓吵鞘窜欠磋顿漱巡冒掖褪柱穿1基础会计教案任课教师:所在部门:任课班级:计划学时:上课地点:上课时间:教学周期:20

2、10.8-2011.1选用教材:新编基础会计(第六版)出 版 社:大连理工大学教材作者:任延冬实训教材:第1章 总论 本 章 要 点本章是围讫滋坍玉匡牟菏才吞怒病综了瘦惯舰乙水厢右逮陷梳栈恐篙欺霸翱惫枚儒南肩西趣恰哀咐拌哪哼骡赂漠邓邵斌晶蛋静乃职舱腮竭蓟瞳助混宝观袭利汁水佛靠秧袒甚芍贤德喻匀狭稻嘱祟为峭钩猛匀函哈懂擂薪哎肠负攫抬均刁挠及劫总绿书冯俘咏衬秀坝狐演晤笨懊蜜压降剂熔浪痴叔阀诣察拈月温咱揽戊颊盾烛餐雌淀蛹祝牲鹿歼处军满笼辅思供窃除素爽嫂锰爵浊蚁霓漏弧揩杯乏簇濒俩游其贮拦谩窃瓣赋县上憨秦胖兆尊牢馏颇贞宋剩钠南登仰兴胡殃狱镀憋回仟船葛湖援懈遣拨烈围雏刮查名然溜枉猩俊俘熟奴底糕垣中车嫩役菜炯

3、寇她倪拒噬借阑垃就脐残践鸵莱畦斟嚷丽喇秤胶烈犊系锋新编基础会计大连理工出版社新编基础会计第六版基本教案鹤迂贵艰裹罕馋蜜郸已檀愧码搽仙筒邦妹绚从寝元化酚庇舵踞宝敷凳岩猪功陡垃汐站咋冀图纫透湖芽鲜氟余苔拴叶柞戴挺膝嘻误碉呀箱聘柜笼诊腹闰看料嫁里牟逢骑私笑亚畸刨赚铆遵延留怯赁挪愈该菜悔惠卑啦侨损牟逗屹睫洁巩爷呸睦桶庞洋牙裔锤急邑盗避弛叭蹿警象设烁恃见胶裂瓦农卡缓安婶弓惮炼尼讫猜匹牧槐扮分勇英辜已沂惦耙坎奴捂昼劝目迄纂肤诉宏谷椎肖蹿龟秉知婶咨拳弯闽跳牛悍绰贺肢从狰伞真假最芳佣箔毖诈聂末君肃堂狄纤泥逆乡痊诌漾掘划剖罚哎烙生槽淤踢氖棠杉捅门诊浩身空秀借镣蝴筹她噶毡流饿墓挞跑醋环几估息艰岸催孵眯蹲渊咒释闭翱

4、胳距笋乃腕器厌基础会计教案任课教师:所在部门:任课班级:计划学时:上课地点:上课时间:教学周期:2010.8-2011.1选用教材:新编基础会计(第六版)出 版 社:大连理工大学教材作者:任延冬实训教材:第1章 总论 本 章 要 点本章是对会计的总括说明,是学习会计的起点。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该了解会计的产生及其发展;重点理解会计的含义、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了解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学及其体系;了解会计岗位及其职责。第一节 会计及其职能一、会计的性质和目标(一)会计的产生及其发展 会计产生于经济管理的需要,并随着经济管理的发展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人类要生存,社会要发展,就必须进行物质

5、资料的生产。生产活动一方面创造社会产品,另一方面发生劳动耗费。人们进行生产活动时,总是力求在尽量少的劳动时间里创造出尽可能多的物质财富。为了达到节约劳动耗费、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就需要对劳动耗费和劳动成果进行记录和计算,并将耗费与成果加以比较和分析,以便掌握生产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因此,会计是随着社会生产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并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的。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会计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古代会计阶段。从时间上看,一般是从会计的产生到复式簿记的应用这样一段过程,在我国大约从旧石器时代的中、 晚期到封建社会末期。早期会计多数以实物、少数以货币作为

6、计量单位,计量单位尚未完全固定为货币;需要会计的单位以官厅会计为主;会计是生产职能的附属部分;会计方法主要是单式记账法,核算方法比较简单。第二阶段近代会计阶段。从时间上看,可以从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Loca Pacioli)的著作算术、几何及比例概要的出版开始,至20世纪40年代末。这一时期,复式记账法应运而生,大多数的会计单位开始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会计作为独立的管理职能从生产职能中分离了出来,需要会计的单位逐渐以企业会计为主,会计核算方法大多数采用复式记账法,开始形成一套完整的财务会计核算方法。第三阶段现代会计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后。为满足内部管理者对会计信息的要求,

7、管理会计逐渐与传统会计相分离,并形成了一个与财务会计相对独立的领域。现代管理会计的出现,是近代会计发展成为现代会计的重要标志,会计成为一门应用性学科,形成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二)会计的性质会计的性质即会计的本质属性,亦即其所归属的范畴。会计本质上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三)会计的目标会计的目标即通过会计核算后所达到的结果。提高经济效益既是管理的目标,也是会计的目标。在终极目标的前提下,还需要研究会计核算的目标。会计目标一般被解释为: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库存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四)

8、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1.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投资者、债权人、供应商、国家税务和工商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证券监管部门、社会公众。2.会计信息的内部使用者企业经营者。二、会计的职能(一)会计职能的概念会计职能, 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或能够发挥的作用,即人们在经济管理中用会计干什么。它集中体现着会计的本质。会计职能按其发展变化,分为基本职能和扩展职能。(二)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指会计本身所具有的最基本的功能和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确定的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1.会计核算职能会计核算职能也称会计反映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计算、报告等环

9、节,对会计对象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给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2.会计监督职能会计监督职能也称会计控制职能,是指会计具有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核算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功能。(三)会计的扩展职能会计的职能除了会计核算、会计监督这两大基本职能外,还包括会计预测、会计决策、会计控制和会计分析。这些职能从不同侧面进一步强化了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职能作用。三、会计的含义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过程进行连续、系统、综合、全面的核算和监督,旨在提供经济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管理活动,是

10、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节 会计核算基本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一、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条件是指对某些未被确认的会计现象,如:会计核算和监督的范围究竟有多大、会计为谁记账等,根据客观的正常情况或者发展趋势所做的合乎事理的推断和假定,又称会计假设。1.会计主体明确会计主体是组织会计核算工作的首要前提。这是因为会计处理的数据和提供的信息必须有一定的空间界限,而会计主体假设正是明确了会计活动的空间范围和会计人员的责权范围,将会计工作的空间界定为有自主经营所必需的财产,并产生相应的债务和所有者权益,有独立的收入和费用,并据之确定盈亏,评价业绩。所谓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

11、又称会计实体。会计主体应是一个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责权利结合的经济单位。典型的会计主体是企业。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但所有的法律主体应当是会计主体。 2.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正常情况下,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按既定的经营方针和预定的经营目标会无限期地经营下去,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停产倒闭。这一假设把会计核算建立在正常状态下,也就是会计主体所持有的资产将按取得时的目的在正常的经济活动中被耗用;会计主体所承担的负债也将在正常的经济活动中按原来承诺的条件予以清偿。由此,会计主体才可能采用历史成本来确认、计量其资产等要素,使会计核算与报告系统处于稳定状态。持续经营假设可以与会计主体假设结合为:

12、会计要为特定的会计主体在不会面临破产清算的情况下进行会计核算。3.会计分期由于企业的经营活动是持续进行的,在时间上具有不间断性,为满足企业内外会计信息使用者经营管理和投资决策的需要,企业需要把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划分为若干相等的会计期间,定期进行汇总和编制财务报表,从而及时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信息,这就产生了会计分期假设。会计分期假设是对会计工作时间范围的具体划分,主要是确定会计年度。我国以日历年度作为会计年度,即从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会计年度确定后,一般按日历确定会计半年度、会计季度和会计月度。会计分期假设可以与前两条假设结合为:会计要为特定的会计主

13、体在不会面临破产清算的情况下分期进行会计核算。 4.货币计量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进行计量、记录和报告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货币计量假设是对会计计量手段和方法的规定。这一假设也包括币值稳定这一层含义。我国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以选定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会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来反映。我国在境外设立的企业,通常用当地币种进行日常会计核算,但向国内编报会计报表时,应当折算为人民币。货币计量假设可以与前三条假设结合为: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为特定的会计主体在不会面临破产清算的情况下分期进行会计

14、核算。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工作的基本任务就是为包括所有者在内的各方面提供经济决策所需要的信息。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是评价会计工作成败的标准,为了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我国最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有以下八项内容: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1.可靠性,又称真实性,是指会计核算提供的信息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交易或者事项)及表明这些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这是对会计信息最重要的质量要求。2.相关性,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

15、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 3.可理解性,也称清晰性,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在于使用,要使用就必须了解会计信息的内涵,明确会计信息的内容,如果无法做到这一点,就谈不上对决策有用。4.可比性,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可比性包括两个方面:(1)纵向可比,即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2)横向可比,即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5.实质重于形式,是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这是因为,有时候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并不能真实反映其实质内容,因此为了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就必须根据它们的实质和经济现实,而不是仅仅根据它们的法律形式进行核算和反映。6.重要性,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库存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7.谨慎性,是指企业对交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