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会计与非营利组织会计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66625801 上传时间:2022-08-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算会计与非营利组织会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预算会计与非营利组织会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预算会计与非营利组织会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预算会计与非营利组织会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预算会计与非营利组织会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算会计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算会计与非营利组织会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十章 预算会计和非营利组织会计 (一)预算会计体系构成: 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体系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预算外资金专户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以及参与预算执行的国库会计、收入征解会计和国有建设单位会计等。在现行预算会计体系中,财政总预算会计居于主导地位,对行政事业等单位预算会计具有指导作用。 (二)预算会计要素: 预算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五类。 预算的会计平衡等式为: 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 或者 资产负债净资产 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概述 目前我国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主要包括在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 (一)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特征 民间非营利

2、组织应当同时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1.该组织不以营利为宗旨和目的; 2.资源提供者向该组织投入资源不取得经济回报; 3.资源提供者不享有该组织的所有权。 (二)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一般会计原则 1.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2.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目标是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要。 3.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4.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包括相关性、实质重于形式、一贯性、可比性、及时性、可理解性、配比性、实际成本、谨慎性、区分费用性和资本性支出及重要性等。 5.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要素划分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

3、费用。 6.由于民间非营利组织许多资产的取得没有实际成本,因此在强调实际成本计量原则的同时,对于一些特殊的交易事项引入了公允价值等计量基础。 (三)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要素 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和净资产,其会计等式为: 资产负债净资产 反映业务活动情况的会计要素包括收入和费用,其会计等式为: 收入费用净资产变动额 (四)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财务会计报告: 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报表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业务活动表和现金流量表三张基本报表,以及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第二节 事业单位特殊业务的核算 一、财政补助收入的核算: 财政补助收入是指事业单位按照核定的部门预算经费申报关系从财

4、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取得的各类事业经费,是事业单位取得的预算内财政性资金补助。 (一)财政补助收入的管理要求 (二)财政补助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事业单位财政补助收入有财政直接支付、财政授权支付和财政实拨资金三种方式。 (三)事业单位财政补助收入的账务处理: 事业单位应设置“财政补助收入”总账科目核算财政补助收入。 事业单位在收到财政补助收入时,根据财政资金拨付方式的不同,分别借记“事业支出”(财政直接支付)、“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授权支付)、“银行存款”(财政实拨资金)等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科目。 【例201】209年10月9日,某事业单位根据经过批准的部门预算和用款计划,向主管财政申

5、请支付第三季度水费110 000元。10月18日,财政部门经审核后,采用财政直接支付方式为其向自来水公司支付了105 000元。10月23日,该事业单位收到了财政零余额账户代理银行转来的财政直接支付到账通知书。该事业单位应于10月23日进行账务处理如下: 借:事业支出 105 000 贷:财政补助收入 105 000 【例202】209年3月7日,某科研所根据经过批准的部门预算和用款计划,为开展某项科学研究项目,向主管财政申请财政授权支付用款额度180 000元。4月6日,财政部门经审核后,采用财政授权支付方式下达了170 000元用款额度。4月8日,该科研所收到了财政零余额账户代理银行转来的

6、财政授权支付到账通知书。该科研所应于4月8日,进行账务处理如下: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170 000 贷:财政补助收入 170 000 【例203】某事业单位尚未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209年6月7日,该单位收到开户银行转来的收款通知,收到财政部门拨入的日常事业活动经费25 000元。6月7日,该事业单位应进行账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25 000 贷:财政补助收入 25 000 【考题解析判断题】(2010年)在财政直接支付方式下,事业单位应在收到财政部门委托财政零余额账户代理银行转来的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时,确认财政补助收入。( ) 正确答案 二、事业收入和事业支出的核算 (一)

7、事业收入的核算: 事业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 事业单位取得的按照“收支两条线”管理要求,应纳入预算管理或应缴入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不能直接计入事业收入,应根据上缴方式的不同,直接缴入财政专户或由单位集中后上缴财政专户。事业单位收到财政专户返还款时,再计入事业收入。 事业单位应设置“事业收入”总账科目核算事业收入业务。取得事业收入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事业收入”科目。年终结账时,按规定将“事业收入”科目贷方余额转入“事业结余”科目,借记“事业收入”科目,贷记“事业结余”科目。 (二)事业支出的核算: 事业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

8、动所发生的支出。 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缴款等只能用于事业支出,而不能用于经营支出。 事业单位应设置“事业支出”总账科目核算事业支出业务。发生事业支出时,借记“事业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补助收入”等科目。 年终结账时将该科目借方余额转入“事业结余”科目,借记“事业结余”科目,贷记“事业支出”科目。 三、经营收入和经营支出的核算 (一)经营收入的核算 1.经营收入的管理要求: 经营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在专业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以外的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经营活动一般应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核算和计算。 2.经营收入的核算 事业单位应当设置“经营收

9、入”总账科目核算经营收入。事业单位取得或确认经营收入,借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科目,属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按照实际收到的价款贷记“经营收入”科目;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按照应交纳的增值税销项税额贷记“应交税金”科目,按照实际收到的价款扣除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后的余额贷记“经营收入”科目。 (二)经营支出的核算 经营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在专业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事业单位应设置“经营支出”总账科目核算经营支出业务。事业单位发生各项经营支出时,借记“经营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实行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应将结转已销售产品或劳务成果的

10、成本,按照其实际成本,借记“经营支出”科目,贷记“产成品”科目。会计期末,将“经营支出”借方余额转入“经营结余”科目,借记“经营结余”科目,贷记“经营支出”科目。 四、成本费用的核算 事业单位如进行成本核算,应设置“成本费用”、“间接费用”等总账科目。发生的直接费用,借记“成本费用”,贷记“材料”、“银行存款”等科目。发生的间接费用,先记入“间接费用”科目,借记“间接费用”科目,贷记“材料”、“银行存款”等科目,再按一定标准,将间接费用分配计入成本,借记“成本费用”科目,贷记“间接费用”科目。成本计算期结束,借记“产成品”科目,贷记“成本费用”科目。 五、结余与结余分配的核算 (一)事业结余的

11、核算 事业结余是指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内各项事业活动收入减去各项事业活动支出后的余额。 事业单位应当设置“事业结余”科目。会计期末,计算结余时,借记“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缴款”、“事业收入”、“其他收入”等科目余额转入“事业结余”科目,贷记“事业结余”科目;借记“事业结余”科目,贷记“拨出经费”、 “事业支出”、 “上缴上级支出”、“销售税金(非经营业务)”、“对附属单位补助”等科目。 年度终了,事业单位应当按规定将当年的事业结余转入“结余分配”科目。 (二)经营结余的核算 经营结余是指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内各项经营活动收入与经营活动支出相抵后的余额。 事业单位应当设置“经营结余”科目。会计

12、期末,计算结余时,借记“经营收入”科目,贷记“经营结余”科目;借记“经营结余”科目,贷记“经营支出”、“销售税金”等科目。 年度终了,经营结余通常应当转入“结余分配”,但如为亏损,则不予结转。 【例204】209年12月31日,某事业单位有关收支科目的余额有:上级补助收入的贷方余额为44 000元、事业收入的贷方余额为172 000元、经营收入的贷方余额为94 000元,事业支出的借方余额为193 000元、经营支出的借方余额为64 000元。年终结账时,该事业单位的账务处理如下: 正确答案(1)将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和事业支出结转至事业结余 借:上级补助收入 44 000 事业收入 172

13、 000 贷:事业结余 216 000 借:事业结余 193 000 贷:事业支出 193 000 (2)将经营收入和经营支出结转至经营结余 借:经营收入 94 000 贷:经营结余 94 000 借:经营结余 64 000 贷:经营支出 64 000 (3)假设按规定上述事业结余均属于非专用资金,可转入结余分配 借:事业结余 23 000 贷:结余分配 23 000 (4)经营收入与经营支出的差额为30 000元(94 00064 000),可转入结余分配 借:经营结余 30 000 贷:结余分配 30 000 【考题解析多选题】(2008年)下列各项中,年末可以转入事业单位结余分配的有(

14、)。 A.事业收支的结余余额 B.事业收支的超支金额 C.经营收支的结余金额 D.经营收支的亏损金额 正确答案ABC答案解析年度终了,事业单位实现的事业结余全数转入“结余分配”科目,结转后该科目无余额;经营结余通常应当转入结余分配,但如为亏损,则不予结转。此题正确答案为ABC。 (三)结余分配: 事业单位应当设置“结余分配”科目,一般应设置“应交所得税”、“提取专用基金”等明细科目。年度终了,借记“事业结余”、“经营结余”科目,贷记“结余分配”科目。有所得税缴纳业务的事业单位计算应交纳的所得税,借记“结余分配应交所得税”科目,贷记”应交税金”科目。计算应提取的专用基金,借记“结余分配提取专用基金”科目,贷记“专用基金”科目。分配后,将未分配结余转入“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借记“结余分配”科目,贷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 【例205】沿用【例204】。209年末结账后,该事业单位当年实现事业结余23 000元,经营结余30 000元。假设该单位按当年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的10%提取职工福利基金。账务处理如下: 正确答案(1)计算提取职工福利基金(23 00030 000)10%5 300(元) 借:结余分配提取专用基金 5 300 贷:专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 5 300 (2)结转未分配结余53 0005 30047 700(元) 借:结余分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