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走势分析报告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66624310 上传时间:2023-12-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股市走势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股市走势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股市走势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股市走势分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股市走势分析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股市走势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股市走势分析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中国股市摘要近几年来,在2007年10月16日创造了历史最高6124.04之后,从2008年到2012年中国股市大盘持续走低,虽然政府果断出台了下调印花税政策,以及使用4万亿“救市”,然而,只是昙花一现,股民的希望一次次被破灭。针对于整个股市一直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难以回暖的现状,对此笔者将通过分析2008年到2012年中国股市持续走低,长时间的震荡的原因,提出为什么我们的股票市场在经历了如此深幅的调整过后,又有政策配合情况下,股民们期待的牛市迟迟没有展开的问题,笔者通过对上市公司,市场体系,投资者,政府出台各种政策等方面给予了详细的分析,对此提出可行性分析,为股票投资决策者提出了理性的依

2、据。关键字:股市大盘;印花税;牛市一、股市现状中国股市大盘在2007年10月16日创造了历史最高6124.04,在股民欣喜之余,大盘开始回落。本以为进入2008年,股市会有所回转,然而出乎人们的想象,股市大盘继续走低,延续了这种调整趋势,把人们再创新高的希望一次又一次无情的粉碎。08年3月的单月跌幅为20.14%,创造了本轮牛市行情单月跌幅之最。4月份大盘下探至本轮调整最低2990.79,此时,股指已经从去年的高点下挫超过50%。在股民恐慌万分的关键时刻,政府果断出台了下调印花税政策,算是给市场注入了一支强心剂。在这之后股市开始有所活跃,在短短几个交易日里反弹达到20%以上。此时,舆论也开始宣

3、扬“红五月”可期待,然而到了6月份,我们回头看来,印花税的调整行情,只是昙花一现,五月份的行情依然是让很多股民痛心的。政府有救市之心,然而争奈行情不遂人愿。在中国汇金公司发出强有力的救市信号后,中国股市走出了阴影,初现曙光。最终中国政府拿出4万亿的救市资金用于基础建设,接着又出台一系列的救市组合拳,加上世界各国的救市政策和国际经济的回复。在接着股市迎来一波拉升,在2009年8月到达3478的位置。接着,开始了长时间的震荡。进入2011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企业资金不足,出口企业受汇率上升影响等,都对经济增长造成了阻碍。我国股票市场经历新低不断的熊市,通货膨胀,房地产动荡,欧债危机,整个

4、股市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金融资产成为主要投资对象。国际市场涨,我国股市不涨,国际市场跌,我国则跌得惨烈。2012年进入5月份,政府多项政策出台,5月12日更是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了大量的流动资金。银监会对于楼市进行严格监管,使得资金的流向更加明确,那就是股市。相较于欧债危机进一步加深的国际市场环境,中国的证券市场重在几大利好的情况下不断回暖,人们对于证券市场的走势充满信心。然而2012年仍面临巨大压力,宏观经济势头回落不减。就上半年股市来说,A股冲高后又回到原点,1.18%的涨幅在亚洲处于垫底位置。反弹基本以失败告终,投资者从天堂跌下地狱,叫苦连天。沪深股市今年以来的触底反

5、弹行情并未激起场外资金的热情,场内资金也因后续的振荡走势而心态谨慎,因此,无论是从基本面还是市场风险偏好来看, A股暂时还不能走出一轮牛市。国内外经济的复杂性明显增加,国内房地产调整和通胀形势的复杂性明显压缩了当前货币和财政的空间,而欧债危机持续发酵和美国经济复苏缓慢也明显抑制了当前市场风险偏好。虽然利率水平见顶回落,但市场风险偏好和企业盈利并未见底,考虑到流动性见底回升趋势基本确立,政策底和估值底支撑指数,市场在末季度产生一波趋势行情。二、提出问题在2008年的经济危机,股市大盘继续走低的现状下,政府相继出台了许多政策来救市,没意次强心剂之后,股市开始有所活跃,在短短几个交易日里反弹一定成度

6、之后,便开始回落。那么为什么我们的股票市场在经历了如此深幅的调整过后,又有政策配合情况下,股民们期待的牛市迟迟没有展开呢?下面,我们分析一下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三、问题分析1. 首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2007年,众所周知,2007年创造了股市的奇迹。除了热钱的涌入造就了2007年的股市奇迹,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我国经济近几年的高速增长,我国居民的存款总额不断的创出新高,2007年居民储蓄总额是175700亿元,GDP现价总量为249530亿元,而07年最高点A股总市值达30万亿,由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居民存款规模。有相当大一部分存款在07年流入股市,大量的闲置资金用于购买股票,这样流动性过剩

7、就导致了资产价格的上升,也就是股票价格的上涨。而等到股票涨到非常离谱的价格时问题就出现了,因为这样的上涨已经不是建立在公司基本面良好的基础之上的了,市盈率已经超出了业绩支撑的范围。自然地,股市进入深幅调整。 大家都以为08年股市会有所好转,可是一场大雪导致了本来就开始有所抬头的CPI猛然跳上了8%,2月份的CPI更是高达8.7%,政府便开始了一系列的动作,几次上调存款预备金率,在08年达到17.5%。其实在早些时候政府已经对通货膨胀问题有所警觉,并采取了一些措施,加息和调高存款预备金率以及发行央票,以回收过剩的流动性,我国政府也将稳健的货币政策转向了紧缩的货币政策。就这样在人们还认为是流动性过

8、剩的时候,股票市场上已经出现了流动性短缺。 2在股票持续下跌,政府救市的背景下,股市圈钱的现象依然存在,不闻不顾股民的感受。市场资金越抽越少,09年基金市值有3.4万亿,股市保证金有3.2万亿,流通市值仅5万多亿,所以有16643478点的大行情。如今,这两个数据已分别缩水到2.1万亿和9000亿,市场资金严重匮乏,已经无力承受扩容,特别是大盘股扩容。股民买股的资金纷纷转向了创投,并不是用来自我的发展。据媒体披露,目前有3000多家创投公司在搞PE,每家有23个项目,正积极在寻求机会到中小板创业板上市,捞一把,发大财。这意味着有600010000家公司将在未来几年上市,这是一个令人恐惧的数字。

9、因为,有200年历史的美国股市至今只有3600只股票,而只有20年历史的中国股市,却在梦寐以求上市公司超万家。不知政府最高层是否认同这种“科学发展观”?在这种情况下,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怎敢进来“送死”, 市场资金越抽越少,进而造成了大盘持续下跌。3. 新股高价发行中隐藏着比中国足协更严重的腐败。自09年恢复新股发行以来,有人以“市场化定价”的改革为名,为新股“三高”发行大开方便之门。明明二级市场估值20多倍市盈率,但新股发行价却高达80100多倍;明明现在二级市场估值已降到13倍,但近来仍有新股发行价63倍。明眼人一看便知其中有猫腻。与此同时,股市扩容大跃进世上罕见。在流通市值从股改前的8900

10、亿增长了20多倍之后,还每年进行1万多亿、300多个新股的扩容和再融资、没完没了大小非减持、一年中900多亿的高管离职抛股,对股市来说,就像“绞肉机”那样,把股指和股价越绞越低。4.上市公司质量不高 从上市公司的基本面看,中国上市公司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公司虚假“包装”上市;更为普遍的是,上市后的公司整体质量呈下滑趋势,由此加剧了股市泡沫的形成和膨胀。首先,直到2001年3月,即已在证券道路上行走十余年后,中国证券市场才采取由主承销商推荐的做法,公司上市融资制度才得以完善。其次,在政府对上市公司进行审核制度和审批制度下,一直存在着计划经济的调控色彩和审批制度本身的缺陷,难以避免地方政府和企业寻租

11、和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最重要的是,我国上市公司业绩相当不稳定。5.庄家对股价的过度操纵 中国股市成为“庄股市场”具有重要的条件:一方面,由于部分股票流通规模较小、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及时并且失真时有发生,内幕交易者之间存在信息严重不对称;而另一方面,虽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我国尚未建立对庄家操纵市场和股价的有效管理体系。庄家通过做庄,将自己控制的某种股票价格拉起来,使这种股票价格远远高于它的合理价位,人为地制造震荡。中国股市一波又一波的大幅震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庄家哄抬价格拉起的。 6.缺乏对冲机制 在西方成熟股票市场存在着多种风险对冲机制。比如,当市场高涨时,上市公司或其大股东通过向市场抛售本

12、公司股票等减少股市波动;或者投资者利用卖空机制、股票指数期货或者期权等衍生工具来对冲风险。但在我国,则缺乏这种缓和股票市场波动的对冲机制,当股票价格高于其内在价值时,市场产生对股票的超额需求,持有股票的人不轻易出手;或者市场有限的股票被少数人所控制和操纵,导致股票价格的暴涨,从而使得大幅震荡成为可能,并且持续。 7.体系不健全 从市场体系建设上看,中国股票市场作为一个新兴市场还存在法制体系不完善、监管体系不健全和调控体系不尽合理等诸多问题。中国股票市场孕育于计划经济体制之下,人们的思想还深受计划经济的束缚。其中使用了大量计划经济的手段,从上市公司审批到市场扩容节奏的控制,从人民日报社论打压股市

13、到利用政策利好托市等等。这种用计划经济的手段来管理资本市场的建设和发展的方式难免会产生一系列问题。时至今日,我们还需要认识到仅仅颁布了证券法和相关条例是不够的,再融资问题、大小非解禁问题等等仍需要管理层的智慧。 8.政府、国外因素对股市的干扰巨大 我国股市是一个典型的“政策市”,问题不是出在股市对政策的敏感反映上,而在于政府对股市的政策干预过多、过频,结果造成了股市泡沫随着政策的频繁变动而波动。四、解决问题1.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第一,提升公司上市准入标准,严格把关,杜绝一切弄虚作假及内幕交易。股票定价应遵循国际惯例由市场来决定;严格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和配股条件,并制定和逐步完善上市公司的退出机制

14、,同时减少亏损公司经重组变成绩优公司的“神话”。因为这样只能使股民热衷于绩优股,使上市公司注重提升公司的业绩。第二,上市公司必须依法经营,真正做到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杜绝内幕交易。第三,明确信息披露及时性的民事赔偿责任,提高处罚规定的操作性。第四,国有企业上市公司要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2.加快市场体系建设和市场规范化进程 首先,规范政府行为,减少政府对股市的过度干预,建立起一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系统。要更多地运用经济的、金融的和法律的手段来监管市场。政府工作的重心要从对股票市场的积极干预转移到市场法律和制度建设、法律法规的具体实施和对

15、股市的监督管理上来。此外,以证券法的颁布实施为契机深化我国证券市场依法治市的基础。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需要和不断出现的新事物、新情况,补充和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市场的规范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3.培育成熟的机构投资者 第一,继续加快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步伐及其发展力度,加快以三大制度改革为基础向注册制过渡的进程,创造有利于激发市场机制创新活力的新环境。第二,加快保险机构投资者的培育步伐,在保险资金人市方式上大胆尝试,勇于探索。第三,逐步创造条件,让保险基金、退休养老基金等社会资金不同程度地进入市场。第四,将专业化、市场化理念应用于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中。第五,继续大力引进

16、合格境外机构投资,分析掌握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及投资策略,在利用QFII进一步发展及规范我国资本市场运作的同时,寄希望于其将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成熟投资经验引入我国。此外,还可以借鉴国外经验,设立股票市场稳定基金,达到稳定市场,同时化解历史遗留问题的目的。 4.建立市场对冲机制 首先,通过逐步完善股票市场品种结构提高股市泡沫的风险控制能力。我国证券市场可以借鉴国外金融市场所取得的有益经验,增加股市避险品种,比如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产品。其次,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发展衍生投资工具,扩大投资者投资渠道,使得套利对冲机制能够有效的运作,同时分流对股票市场的过度需求,减少股票市场的波动。最后,在适当的时机引入卖空机制,在股市暴涨时增加供给,加大卖盘力度,抑制股市盲目膨胀,在盲目杀跌时,加大买盘力度,抑制股市剧烈波动,在最大限度消除股市泡沫的同时,防患恶意炒作及股市操纵等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