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66623089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质教案教 案2021年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学校:XXXX年级:XXXX教师:XXXX日期:2021年XX月XX日优质教案2021年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教案取材内容合理,切合课程宗旨,符合培养目标定位的要求,适应现实需要,讲述内容观点正确,有实际应用价值。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关于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供大家参考。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1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五自然段。2、学会本课810个生字,认识其它七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3、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篇中的作用。4、通过品读感悟,提高学生审美及理解的自我诊断与矫治能力。教学时间:3

2、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揭示课题。二、基础性诊断与矫治。1、解释“沟”,指山沟。2、根据课题质疑。如:九寨沟在哪里?为什么取名叫九寨沟?它是怎样一个山沟?3、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1)对照生字表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2)思考刚才的问题。4、检查自读。(1)指名逐段朗读,读通读顺。(2)说说课文内容梗概。三、理解性诊断与矫治。1、读第1、2自然段。(1)自由朗读,思考:九寨沟在哪里?它的名字是怎么得来的?找出关键的词语。(神奇)引导朗读这句话。(2)提问:看到这句话你想知道什么?(3)讨论问题“九寨沟是怎么样的?”(4)朗读1、2自然段,说说根据1、2段的介绍,你想象中的九寨沟是什么

3、样子的?。2、读第3自然段。(1)自由读第3自然段,看文中介绍了哪几处景观?逐句找找,划出你最欣赏的一处。(2)指名把领略到的神奇美丽朗读给大家欣赏。(3)讨论交流:从第一句“插入云霄”、“银光闪闪”你想象到什么?从第二、三句中你有感受到什么?是从哪里感受到的?说说“五彩池”、“五花海”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练习用自己的话说说;九寨沟还神奇在那里?(4)边讨论边指导、练习感情朗读。(5)最后,生再练读第3自然段,进一步感受体会。3、读第4自然段。(1)回忆第3自然段的学习方法:看介绍了几处景观;边读边品;讨论交流体会;感情朗读。(2)生依据学法自学。(3)讨论交流:课文介绍了哪四种珍稀动物?他们的

4、主要特点是什么?你有什么感受?(4)朗读,体会动物的机灵可爱。4、读第5自然段。(1)联系上下文边自渎,边思考:省略号前面和上文的关系?省略号后面与上文的关系?(2)讨论交流,明确前半句是对九寨沟风景名胜的概括,总结了全文;下半句和“一进入景区,就像到了一个童话世界”互相照应。四、发展性诊断与矫治。1、试试当个小导游,向人们介绍九寨沟。2、提供关键词语帮助学生背诵。3、生练习背诵、指名背诵。五、发展性练习。搜集描写祖国名胜的文章,进行课外阅读、课内交流。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2教学要求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词,不理解的字词可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2、通过诵读,体会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并有

5、意识地积累优美词句。3、了解荷兰美丽的田园风光。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齐读课题并质疑。2、让我们带着这几个问题自由朗读课文。二、学习课文,初步感知1、自读课文并出示要求。课文介绍了荷兰哪些美丽的景色?在自己认为具有诗情画意的地方或优美语句下画线。不懂处做上记号。2、小组讨论3、交流a) 指名学生读课文,并随时正音。b) 让学生说说课文介绍了荷兰哪些美丽的景色。c) 抓住重点,指导读懂4、再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哪几方面?5、抓住“这就是荷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启发学生说说自己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6、你读后有没有产生这种喜爱的感情呢?a) 迁移运用,指导读好。聘请小导游,带领大家去荷

6、兰一游。要求:(1)任选一个景点作导游介绍荷兰的美丽风光。(2)要加进导游的口头语。学生在小小组自由介绍,并推荐一名上台介绍。指名学生介绍,评价。b) 总结:荷兰这么美,你还想了解它更多的情况吗?请同学们去找一找,看准找到的有关荷兰的资料。图片多,在班队课上,大家再作交流。板书12 田园诗情奶牛图 郁金香图骏马图 动物世界赞美挤奶图 夜晚图向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教学后记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3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上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感情。3.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体

7、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走近文本播放桂花的画面,舒缓的音乐,教室内有缓缓流淌的桂花的香味。1.(带来桂花)同学们,听着这轻柔的音乐,闻着沁人心脾的桂花香,你想起了什么?2. 作者琦君小时候最喜欢桂花了。(出示小时候,我最喜欢桂花了)她身在异乡,常常想起家乡的桂花。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琦君的童年,欣赏美丽的桂花雨。板书课题-桂花雨 生齐读。3.学生质疑。(预设:为什么我那么喜欢桂花?喜欢桂花的什么呢?桂花雨是怎样的?)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一边读一边想上面提出的问题。交流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预设:我小时候喜欢桂花的什

8、么呢?喜欢桂花的香气;喜欢摇桂花的乐;喜欢)三、精读课文,感悟文本1.感受桂花之“香”(1)请同学们轻读课文1-4节,画出描写桂花香的句子。(2)交流并相机点击课件出示相关句子,组织研读。A “可是它的香味儿真是迷人。”实物呈现,感受香气。指名朗读,感悟香韵。B“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学生反复朗读,感受花香,交流从句中的哪些词感受到桂花的香?(“桂花盛开的时候没有不”和“桂花盛开的时候都”的句子对比朗读,感受桂花香气覆盖广泛。抓住“浸”字,感悟香气之浓郁。)C“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学生朗读。设疑:为什么“全年,整个村子都浸

9、在桂花的香气里”呢?(预估学生认识不到位,理解此话有难度,暂时搁下。)我们呆会再来解决。(3)过渡:这是农家小院、偏僻小村庄独特的美。我们也有我们的乐事。2.感受生活之“乐”(1)生读文,并在课文中画出描写“摇花乐”的语句并交流讨论,在朗读中感受生活之乐。教师视学生交流情况相机点击课件出示相关句子。“我”的乐“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为什么说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引导学生抓住“老是”“缠”,“!”,通过师生演一演、读一读等形式,加深体会“我”的迫切。“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

10、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指导学生抓住“铺、抱、使劲地摇”做做读读,抓住”纷纷、都是”想想说说,抓住“喊”字读读,多层面体会我的乐。指导朗读。家人之乐 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细细香风淡淡烟,竟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回放媒体桂花画面,音乐、文字,诵读诗文。 拣去铺开晒上收在和做学生叙说桂花收获之乐。全村人之乐“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母亲送桂花给全村人的慷慨之乐,村人的受惠之乐。这就是竞收桂子庆丰年的欢乐。(理解“全年 整个村子 浸”该是怎样的情形?)桂花只在金秋开放,怎么全年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呢?指导生有感情地朗读,品读“浸”字,

11、感受桂花之香。“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做饼也同样香气弥漫。桂花,永远香在人们的心里。3感悟故乡“情”浓。(1)作者长大后远走他乡,每次从外地回家时,总要(生接)我为什么这样做?(2)可是母亲常常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是外地的桂花不香吗?那么为什么就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呢?(因为母亲爱家乡的桂花。月是故乡明,花是故乡香。故乡的一草一木都会勾起人们对往事的回忆,对亲人的思念。爱家乡的桂花,其实就是爱故乡。(3).所以作者说我就会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这句话中“就会”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12、感情?生讨论。(“又”字说明作者不止一次地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淡淡的一句话,却传递出了作者对故乡桂花深深的怀念。家乡的桂花,是跟作者童年的快乐连在一起的,那种“摇花乐”和桂花雨已植进了他的生命,成为他幸福童年的最美好、最耐人回味的记忆。)四、拓展阅读,总结升华。1.作者琦君浙江永嘉人,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 1949年赴台湾,曾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定居美国。出版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在她的许多作品中记叙了童年故乡的人和事。在烟愁里有这样一段后记,多媒体出示并配乐朗诵:每回我写到我的父母家人与师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一份情,象花木草树似的,谁能没有根呢?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若能不再哭,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读了这段话,你想说什么呢?2.推荐琦君的散文集桂花雨、鲁迅的朝花夕拾、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优质文档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