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统计教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66620176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数学统计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统计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统计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统计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统计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数学统计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数学统计教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下册数学统计教案使学生在详细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搜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展简单的分析p 。一起看看三年级下册数学统计教案!欢送查阅!三年级下册数学统计教案1教学目的:1、使学生在详细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搜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展简单的分析p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p 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开展统计观念。3、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络,感受学习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会根据复式统计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通过数

2、据的整理和分析p ,使学生能对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教材第36页情境图。提问:这是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情况,你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提出要求:你能把这6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吗?男生最喜欢的活动活动 看书 踢球 看电视 画画 跳绳 玩电子游戏人数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活动 看书 踢球 看电视 画画 跳绳 玩电子游戏人数学生各自填写,老师提醒学生应注意核对统计数据。提问:男生最喜欢什么活动?女生最喜欢什么活动?指出:这里的每张统计表都只是反映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的人数,假如要对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的人数进展比拟,就显得不是很方便了。所以

3、,人们就想到把这些简单统计表合并成一张统计表(出例如题中的复式统计表)二、探究新知1、谈话:请同学们先认真观察这张表,在想一想,表中各个栏目是什么意思?2、认识复式统计表。情境中的第三个统计表填写了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数据,像这样的统计表就是复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可以表示多组数据,单式统计表只能表示一组数据与单式统计表相比,复式统计表更有利于对所搜集的数据进展观察、比拟和分析p 。3、读复式统计表。(1)复式统计表左上角的一个格用斜线隔成三局部,分别表示出表内横向、竖向所放内容以及所统计数据的名称。(2)竖排表示所统计的对象是男生和女生,因此对应表头处写“性别”。横排表示的是最喜欢的工程情况

4、,因此对应表头写“活动”。中间局部是不同性别、不同活动的相应人数,因此在表头对应的中间格写“人数”。4、解决问题。从第一个单式统计表中可以知道,男生喜欢的活动分别是什么,对应的人数是多少。从第二个单式统计表中可以知道,女生喜欢的活动分别是什么,对应的人数是多少。观察这两个统计表可以发现,每个统计表的活动都一样,调查的都是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和玩电子游戏。第三个统计表包含三项内容:活动工程(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和玩电子游戏),人数,性别(男生、女生)。根据表中调查的数据可以判断出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哪个数据大,那个活动就是学生最喜欢的。要想知道调查的人数一共是多少人

5、,把各个工程中的人数相加即可。我们还可以根据表中的数据的大小,对这次调查的结果提出看法和建议。小结:刚刚的每张统计表都只能反映一个小组的男、女生人数;用刚刚的统计表不便于比拟不同小组的人数,这张统计表不仅便于比拟各组人数,而且能看出四个小组的整体情况。引导:假如把刚刚的几张统计表叫做“单式统计表”你觉得这张统计表叫什么名称?学生讨论后揭题。(板书课题)三、课堂作业新设计指导完成教材第38页练习八第1题。先让学生说说题目提供的是什么数据,再指名学生介绍一些与这些数据有关的事。然后让学生把上面的数据填写在统计表里。学生完成后,提问:你能说出中国哪一届奥运会获得金牌数最多吗?俄罗斯金牌数最少的一届呢

6、?美国获得金牌数在三个国家的排名分别是多少?从上面的统计表中你还能理解些什么?四、思维训练1、某书店2022年第二季度的图书售出情况如下,根据所给数据制成统计表。四月份:教辅书2631本,文学类图书3452本,工具书302本。五月份:教辅书3689本,文学类图书2478本,工具书352本。六月份:教辅书5634本,文学类图书1953本,工具书427本。2、下面是三(1)班同学饮食情况统计表,想想怎样填写表中空缺局部。三(1)班同学饮食情况统计表合计 蔬菜 鱼类 肉类 豆制品总计 13第一组 10 3 3 1第二组 4 0 6第三组 4 0看了这张统计表,你能得到哪些信息?你对我们班同学的饮食习

7、惯有什么建议?三年级下册数学统计教案21.简单的数据分析p 一、教学内容例1:横向条形统计图简单的数据分析p 例2: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例1: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求平均数例2:用平均数来比拟两组数据的总体情况1314简单的数据分析p 教学目的:1、向学生介绍两种条形统计图,使学生会看这两种统计图,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p ,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严密联络。3、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教学重点:会看两种统计图教学难点: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

8、。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第38页例1教学目的:1、向学生介绍横向条形统计图,使学生会看这种统计图,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p ,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严密联络。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图意)假如超市的王经理,如今很想知道超市上周四种品牌矿泉水的销售情况,还想知道下周该进些什么品牌的矿泉水。你有什么好方法?(统计)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出示空白的纵向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说说这个统计图与以前见过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2、它的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3、根据统计表,你能完成下面这份统计图吗

9、?3、学生讨论并说明如何完成统计图。4、提问:假如用横轴代表销售量,用纵轴代表不同的品牌,该怎样设计这样的统计图?5、小组合作学习6、小组汇报7、出示标准的横向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完成。你能跟同学说说完成这样的条形统计图时要注意什么?8、讨论:假如下周要进货,哪种品牌的矿泉水应该多进些?哪种品牌的矿泉水应该多进些?你能说说理由吗?三、引导学生进展小结在前几个学期,我们已经学会了搜集数据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的结果。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统计、让学生理解、体验统计的1、展示数据2、科学预测、决策作用。四、稳固练课本40页第一、第四题五、全课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

10、收获?第2课时例2教学目的:1、向学生介绍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使学生会看这种统计图,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p ,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严密联络。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我们学校的校医非常关心我们同学的身体安康,经常要理解我们同学的体重,身高等,(出示班级座位图)假如老师想要理解三(5)班第一组6位同学的身高的情况,你有什么方法能让老师一眼就看明白?2、提问:你打算怎样完成这份统计图?3、出示几个空白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根据统计表尝试完成条形统计图。4、假如用条形统计图表示这个小组学生的身高,每格表示多少个

11、单位比拟适宜?5、出示教材上的统计图,让学生观察,讨论。你能说说破这个统计图跟我们以前学过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吗?用折线表示的起始格代表多少个单位?其他格代表多少个单位?这样画有什么好处?6、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汇报。在统计图的纵轴上,起始格和其他格表示的单位量是不同的(第一个图中起始格表示137厘米,其他每格表示1厘米。)7、让学生按照例子把其他两个同学的条形补充完好。8、学生讨论:什么情形下应该使用这样的统计图?这种统计图的优点是什么?9、观察体重统计图,看看这个图中的起始格表示多少个单位?其他每格表示多少个单位?9、这个统计图跟我们刚刚学习的学生身高统计图有什么不同?10、独立完成书上的统计

12、图小组进展学习小结。这种统计图一般在以下情形中加以使用:各样本的统计数据的绝对值都比拟大(如本例中学生的身高都在138厘米以上,体重都在32千克以上),但不同样本统计数据之间的差异值又相比照拟小(如本例中身高和体重的最小差异分别是1厘米和1千克)。当出现这种情形时,会出现一种矛盾:假如每格代表的单位量较小(如第一个统计图中每格表示1厘米或2厘米),统计图中的条形就会很长,假如每格代表的单位量较大(如第二个统计图中每格表示10千克),又很难在统计图中看出不同样本之间的差异。所以,为了比拟直观地反映这种差异性,采取用起始格表示较大单位量,而其他格表示较小单位量的方式,就防止了上述矛盾。在这种统计图

13、中的纵轴上,起始格是用折线表示的,以和其他的格有所区别。10、通过完成这一份统计图。你得到了哪些信息?进一步体会统计的作用。11、你想对这些同学说些什么?出示“中国10岁儿童身高、体重的正常值”,引导学生把学生的身高、体重与正常值进展比照,找出哪些学生的身高在正常值以下,哪些学生的体重超出了正常值,并提出合理化建议。(理论作业)让学生从报纸、书籍上找到更多形式的统计图表,并找出相应的信息,可以培养学生从各种渠道搜集信息的才能。稳固练习:40页2、41页3、5三年级下册数学统计教案3【教学目的】(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体验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

14、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那么。(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并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4)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才能,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于生活并效劳于生活。【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建立正确的表象。【教学难点】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教学过程】一、充分感知,理解面积的含义1、通过物体的外表感知什么是面积情境导入老师手中有两张纸,想请两名同学来进展涂色比赛,看谁涂的快一些,假如是你,你会选择哪一张?为什么?生可能答复,选择小的那张,因为它小,就涂得快。师:其实刚刚同学们说

15、的,这张纸小,是指的它的面小,这张纸大,是指的他的面大,其实每一个物体都有自己的面,有的面大,有的面小。请你摸摸数学课本的封面在哪里,桌子的面在哪里,你感觉谁的面大一些生可能说桌子的面大一些。再摸摸椅子的面,看看黑板的面,你感觉谁的面大?、老师小结:刚刚我们通过摸和看知道物体外表是有大有小的,我们就把物体外表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物体外表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出示课件:课本封面的大小就是课本封面的面积,钟表外表的大小就是钟表外表的面积。谁还能举例说一说?2.、通过封闭图形理解面积的含义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物体外表的面积。如今老师把这几个物体的面给大家请下来,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如今同学们看到的就是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像这样,首尾相连,密封起来的图形就是我们学过的封闭图形它们有大小吗?谁大?谁小?(生交流方法)像刚刚我们研究的这些封闭图形的大小也叫面积。板书封闭图形长方形的大小就是长方形的面积,不规那么图形的大小就是不规那么图形的面积,圆形的大小就是圆形的面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