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M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调查设计指南_培训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66512459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5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DM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调查设计指南_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CDM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调查设计指南_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CDM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调查设计指南_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CDM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调查设计指南_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CDM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调查设计指南_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DM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调查设计指南_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DM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调查设计指南_培训(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清洁发展机制(CDM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调查设计指南(试行)二OO五年十二月修改稿(二)目录1 围 22 规性引用文件 23 术语和定义 34 总则 65 准备工作 75.1 组建队伍 75.2 开展培训 75.3 制订计划 75.4 工具准备 76 造林作业区区划 86.1 区划原则 86.2 区划方法 87 本底调查 97.1 项目区基础信息 97.2 造林作业区现状 107.3 生物多样性现状 127.4 社区评估 137.5 泄漏分析 147.6 额外性评价 147.7 碳汇基线测量 157.8 资料整理分析 158 项目规划 168.1 分析问题 168.2 确立目标 168.3 规划

2、活动 168.4 制订方案 169 造林设计 179.1 造林技术设计 179.2 幼林抚育设计 189.3 种苗设计 199.4 辅助工程设计 209.5 用工量、耗材量及经费测算 . 209.6 施工组织设计 219.7 编制造林作业设计图表 . 2110 项目设计 2210.1 项目围 2210.2 项目目标 2210.3 项目活动 2210.4 风险及对策 2210.5 本底预测 2211 质量管理 2312 资格与责任 2313 文件组成 2414 成果评审 2415 档案管理 24附录 A 造林作业区现状调查表 25附录 B 社区评估调查表 27附录 C 碳汇基线测量表(略) 36

3、附录 D 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造林作业设计表 36附录 E 调查设计报告提纲 37附录 F 成果文件制作要求 38附录 G 社区调查参考工具 391 实地踏勘 392 半结构式访谈 393 社区会议 414 社区资源图 435 利益相关群体分析 . 446 季节历 447 大事记 468 矩阵排序 479 问题树 4710 目标树 48清洁发展机制(CDM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调查设计指南(试行)引言“温室效应”引起的气候变暖是 21 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扭转全球变 暖趋势,给人类的子后代留下一个可供生存,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成为各国政府、科 学家及公众强烈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 1994年3月

4、 2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生效。 2005年2月 16日全球围现存的唯一一个关于抑制全球变暖的国际公约京 都议定书正式实效。森林是陆地上分布面积最大、组成结构最复杂、生物多样性最 为丰富的生态系统, 具有显著的固碳功能, 在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 位和作用, 被誉为大自然的总调节器。 森林生态系统是全球重要的碳库, 它以巨大的 生物量贮存着大量的碳。京都议定书之下的清洁发展机制(CDM明确将造林和再 造林作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缓解气候变化的措施之一, 允许发达国家通过在发展中 国家实施造林和再造林项目, 抵消他们的减排义务, 通过市场实现森林生态效益价值 的补偿。林业活动已

5、经成为各国致力温室气体减限排的最经济和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积极开展碳汇工作对促进我国林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使人们对森林多功能的认 识进一步升华, 带来林业经营观念的转变; 可为我国引入造林绿化资金开辟一条新渠 道,使得林业在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加强, 同时标志着林业的生 态服务可以通过贸易获取回报时代的到来。为了打破传统意义上对森林价值的认识, 充分发挥森林的多重效益, 通过森林植被的恢复, 实现最高的二氧化碳吸收能力、 最 佳水土保持效应、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当地农民的富裕多重效应相互重叠的经济 发展模式。根据清洁发展机制(CDM和气候、社区与生物多样性项目设计标准(C

6、CB 等国际准则,结合国家有关造林、营林等方面的标准、规程和实际,制订了省清洁发 展机制(CDM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调查设计指南用于规全省 CDM造林再造林碳汇项 目的调查和设计工作。1 .1本指南规定了 CDM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调查设计的作业区选择及区划,以 及本底调查、项目设计的原则性、技术性要求。1 .2本指南适用省境实施的CDM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的调查设计工作。2 规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1 5776

7、1 995 造林技术规程GB/T 18337.1 2001 生态公益林建设 导则GB/T 1 8337.2 2001 生态公益林建设 规划设计通则GB/T 18337.3 2001 生态公益林建设 技术规程GB/T 15781 1995 森林抚育规程GB/T 6000 1999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 7908 1 999 林木种子质量标准GB/T 6001 1985 育苗技术规程LY/T 5141 1999 营造林工程建设项目文件组成及深度要求(试行)LY/T 1607 2003 造林作业设计规程LY/T 10001991 容器育苗技术DB51/T 3802003 造林经营环境保护规程

8、川 Q79085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标准GB/T 16453.1 16453.6199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设计书编制指南(CDM-PD)第03版(2005年5月13日起生 效),CDMr执行委员会气候、社区与生物多样性(CCB项目设计标准(第一版,2005年5月),气候、 社区与生物多样性联盟( CCBA)第 19/CP.9 号决议:第 1 个承诺期清洁发展机制造林和再造林项目活动的方式和程序(UNFCC,C2003年);CDM造林再造林项目设计书(CDM-AR-PDD)IPCC 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好的做法指南3 术语和定义京都议定书 Kyoto Protoco

9、l1997 年 12 月 1 日至 11 日,在日本京都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 U N F C C,C 1992)第三次缔约方会议经过艰苦的谈判,最终通过了 联合国气候变 化框架公约 京都议定书,简称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为发达国家规定了有 法律约束力的量化减限排指标, 即附件 I 缔约方在 2008年至 2012年的承诺期, 所有 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 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要比 1990年减少 5.2。京都议定书 于 2005年 2月 16日正式生效。清洁发展机制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CDM)京都议定书第十二条对清洁发展机制作了如下定义 :

10、“清洁发展机制的目的 应是协助未列入附件I的缔约方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为实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 约的最终目标作贡献,并协助附件I所列缔约方遵守其按第三条规定的量化的限制 和减少排放义务”。对发达国家而言,CDM提供了一种灵活的履约机制,对发展中国 家,通过CDM项目可以获得一定资金和技术援助, 因此,被认为是一种“双赢”机制。森林 Forest是指大面积大于 0.05 1.0 公顷、林木冠层覆盖度(或立木度)大于 1030、 就地生长成熟时最低树高可达 25 米的土地。森林包括各层树木和林下植物高度覆 盖的密林和疏林。 冠层覆盖度尚未达到 1030或树高尚未达到 25米的天然幼林 和人工林也属森

11、林, 因为它们构成了森林地带的一部分, 只是由于自然或采伐等人为 干扰而暂时未达到要求的树高和冠层覆盖度,并预期将转化为森林。森林多重效益 Forest Restoration for Climate, Community, and Biodiversity (FCCB) 森林价值的除木材产品外,对人类更主要的贡献是产生氧气、吸收二氧化碳、 保持水土和提供人类生存所需的生物多样性等诸多方面。 森林的效益体现在了提供林 产品、森林碳汇、生物多样性恢复与保护和促进森林周边社区的发展等诸多方面。CDMh 林 Afforestati on通过栽植、播种或人工促进天然下种方式,将至少在过去 50 年不曾

12、为森林的土 地转化为有林地的人为直接活动。CDM?造林 Reforestati on通过栽植、 播种或人工促进天然下种方式, 将过去曾经是森林但被转化为无林地 的土地,转化为有林地的人为直接活动。对于第1承诺期( 2008 2012年),再造林活动限于在 1989年12月 31日不为森林的土地上开展的造林。基线 Baseline是一种能合理代表在没有拟议的造林或再造林项目活动情况下, 项目边界碳库中 碳贮量变化之和的情景。泄漏 Leakage是指发生于CDM造林或再造林项目活动边界之外的、由造林或再造林项目活动引 起的、可测定的温室气体源排放的增加。额外性 Additionality京都议定书

13、第12条第5款(c)规定,排放减少应额外于在没有项目活动的 情况下(基线情景)产生的任何排放减少量(UNFCCC,199)对CDM匚项目而言,CDM 项目吸收的CO要额外于没有该项目时的碳吸收量。第19/CP.9号决议第18款规定,如果实际净温室气体汇清除增加到在不存在登记的CDMt林或再造林项目活动时,项目边界碳库中碳贮量变化的总和以上,则该CDM造林或再造林项目活动是额外的(UNFCC,C2003)。碳库 Carbon pool生物碳的贮量,包括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凋落物、枯死木和土壤有机碳碳汇 carbon sink一般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 活动、机制。在林业中主要是指植

14、物吸 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该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景观 Landscape一般指包括空间上彼此相邻, 功能上相互有关, 发生上有一定特点的若干生态系 统的聚合。它是生态系统按一定规律形成的布局, 是具有一定物征的地表面的一部份。基质 Matrix 面积最大、连接度高并且在景观功能上起着优势作用的景观要素类型。斑块 Patch 在外貌上与周围地区有所不同的非线形地表区域(最小的景观单元) 。廊道 Corridor 与基质(本底)有所区别的带状区域,亦称作走廊。景观连通性指景观元素在空间结构上的联系。可从斑块大小、形状、同类斑块之间的距离、 廊道存在与否、不同类型树篱

15、之间相交的频率和由树篱组成的网络单元的大小等方面 来反映。如果一个空间不被两端与该空间的周界隔开,则认为该空间是连通的。景观破碎化 landscape fragmentation 是指一个大面积连续的生境在干扰下被分割成很多面积较小的斑块, 斑块之间被 与过去性质不同的斑块所隔离,残存的斑块可以看作“生境的岛屿” 。景观破碎化既 可定义为一种过程: 即栖息地不断变成碎片的过程; 也可理解为一种格局: 即破碎化 过程的结果。造林作业区 Afforestation Site 预备栽植或正在栽植乔灌木及防风固沙草本植物的地块。 造林作业区与造林地意义相近。 造林地的时间跨度大于造林作业区。 造林地既可 用于表达造林作业前的地块, 也可表达已完成造林作业的地块。 造林作业区仅表达计 划造林、尚未完成造林作业的地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