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66452658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2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2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2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2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说明: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在答题纸的密封线内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考号等,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3请将所有答案按照题号填涂或填写在答题卡(纸)相应的答题处,否则不得分。第卷 (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据新华社北京xx年11月29日电 “十三五”期间,我国将稳步推进油气勘查开采体制改革,逐步放开上游勘探开发市场。图1为“南黄海油气勘探示意图”,图2为“公元11世纪后长江口北岸冲积平原示意图

2、”。读图回答12题。图1图21图1中油气勘探钻井平台所在的海底地形类型是A大陆架 B大陆坡 C大洋盆地 D大洋中脊2图2海岸适宜的开发利用方式是A港口建设 B海滨浴场 C海底探险 D滩涂养殖“蛟龙号”是我国自行设计、自主研制的载人深潜器。“蛟龙号”最大下潜深度达7062 m,创造了作业类载人深潜的世界纪录。读图3,回答34题。图33图3中符合“蛟龙号”在下潜过程中海水温度的变化的是A曲线 B曲线 C曲线 D曲线4下列关于海洋表层温度随纬度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随纬度增加而升高 B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C由副热带海区向南北递减 D海洋表层温度变化最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图4为海洋表层盐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

3、。读图回答56题。图45赤道附近海域盐度较低的原因是A受赤道暖流的影响 B附近有寒流经过C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D蒸发量小于降水量6 造成南北纬60附近海区盐度差异较大的 主要因素是A洋流 B陆地淡水注入 图5C海区封闭程度 D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我国海盐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图5为我国沿海省区海盐生产能力图。读图回答78题。7海盐属于A海水资源 B海水化学资源 C海底矿产资源 D能源资源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江苏省海盐产量居全国首位B北方盐区产盐量高是因为气温高,蒸发量大C沿海著名的大盐场主要分布在淤泥质海岸上D、中盐度最高的是处图6日照图6为中国首次单人无动力帆船环球航海路线示意图,箭头表示航行

4、方向。读图回答910题。 9航行至海域时,帆船A顺风顺水 B顺风逆水 C逆风顺水 D逆风逆水10下列有关各海域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处对沿岸降温减湿 B处流向自南向北C处有利于渔场形成 D处为上升补偿流图7为潮汐电站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图711若水位二是位于大坝靠大陆一侧的水位,当H增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地海滩游泳比较安全 B是盐田灌水的最佳时期C海洋船舶靠港的速度相对较快 D是渔民拾贝的最佳时期12有关潮汐能开发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潮汐发电,一天只能发电2次B现代海洋能发电就是指利用潮汐能发电C由于潮汐发电的开发成本很低且技术较成熟,所以发展很快D潮汐电站主要分布在潮差

5、大、封闭性好的海湾、峡湾及河口处华盛顿邮报xx年12月2日报道,美国加州公主邮轮公司同意对造成海洋污染并试图加以掩盖的指控认罪,公司将面临高额罚款。据此回答1314题。13下列可能造成海洋污染的是外来物种入侵 偶发性的海上油轮泄漏 过度捕捞 港口工程建设A B C D14下列不属于海洋保护原则的是A可持续发展 B国际合作 C以治为主 D统筹兼顾被誉为“印度洋上人间最后的乐园”的马尔代夫,近年遭遇生存危机。而该国重要的渔业资源,因过度捕捞面临枯竭。图8是马尔代夫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图80050750E15当前危及该国发展和生存的主要问题可能是A经常受到海啸的威胁B全球性气候变暖使海平

6、面升高C与周边国家存在严重的海洋权益纠纷D严重的海洋污染使其水源日益紧缺16为了合理开发和保护海洋鱼类资源,该国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全面禁止捕捞 实行休渔期、划分休渔区 控制鱼网网眼大小 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A B C Dxx年10月21日,超级台风“海马”在我国东南沿海登陆,给当地带来了重大的灾害。据此回答1718题。17为了减轻台风灾害造成的影响,下列措施合理有效的有建立灾情监测和预警系统 将人们从沿海迁到内陆地区 围海造陆,增加陆地面积 在海岸复种红树林保护海岸A B C D18下列关于海洋自然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A海洋自然灾害是指海洋环境发生异常或剧烈变化B台风活动也是引发巨浪灾害的主要原因

7、C海底地震是引起风暴潮灾害的唯一原因D我国是世界上受海洋灾害影响最轻的国家(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3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19目前,人们利用海水资源的主要途径有A作为工业冷却水源 B直接作为干旱地区的农业灌溉水源C提取化学工业原料 D海水淡化处理,解决淡水资源不足20下列人类活动对海岸造成的影响,正确的是A捕鱼、拾贝对海岸影响较大,海岸向陆地退缩B挖滩、拓宽航道对海岸沉积物质增加C大面积采石挖砂海岸向陆地退缩D修筑海堤保护海岸,防止海岸坍塌图9xx年4月海洋灾害形势会预测,今

8、年赤潮灾害的发生次数将明显多于往年。读图9,回答2122题。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xxx年月均赤潮次数都高于xx年Bxx年月均赤潮面积5月以后逐渐减小C海水富营养化是赤潮发生的主要原因Dxx年我国赤潮发生次数最多的月份是5月22为减少赤潮现象的发生,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大力削减农田的化肥用量 B禁采海底油气C建设污水处理厂,污水达标排放 D配备除污船,及时清除入海污染物国家发改委在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点是水能、生物质能、风能和太阳能,积极推进地热能和海洋能的开发利用。这意味着海洋能源的开发利用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据此回答2324题。23对于海

9、洋能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总量大,密度小 B不可再生 C开发利用技术要求不高 D分布不均24对于海洋能的开发利用,叙述正确的是A海洋能的开发利用的成本不高 B波浪能目前难以大功率开发C温差能的发电技术已很成熟 D海洋能的开发主要用于发电近年来,每隔几年的圣诞前后,常有太平洋赤道逆流南下,迫使南太平洋秘鲁寒流转向甚至消失,此温暖的海水“杀死”了秘鲁附近海域的大量鱼群并引起相关环境变化。人们称此现象为“厄尔尼诺”。据此回答2526题。25秘鲁附近海域鱼群被大量“杀死”的原因有A南下热水有毒 B南下热水改变了鱼类的生存环境C南下热水致该海域浮游生物过度繁殖 D南下热水致该海域浮游生物大批死亡26“厄尔

10、尼诺”现象对气候的影响主要是A使发生区域的气温低于多年平均值 B向秘鲁附近海域的大气输送大量热量C扰乱了常规洋流模式,使气候反常 D使全球降水总量异常增多第卷 (综合题 共60分)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27题第31题),共计60分。27自xx年12月6日开始,来自中、美、英等国的科学家,在西南印度洋中脊“亚特兰蒂斯浅滩”,开展旨在打穿地壳与地幔边界的大洋钻探。图10为海底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图10甲、乙、丙、丁四处与本次钻探地点地形相同的是 ,该地多分布的矿产资源是 。(2分)乙多分布在板块的 边界,丁多分布在板块的 边界。(2分)、为大洋底部的三座火山,其年龄大小

11、关系是 ,理由是 。(4分)海洋渔业资源主要分布在图中的 (甲、乙、丙、丁)处,简要分析原因。(4分)28户外探险节目荒野求生中,贝尔将自己困于一个荒岛上。在极为恶劣的环境下,贝尔顽强的生存,最终在河流的河口处,发现船只顺利逃生。图11是贝尔所在荒岛及在乙、丙、丁三处所见的景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丁丙乙甲N暖流河流图例图11该荒岛位于 (南或北)半球,判断理由是 。(3分)根据图示景观判断,乙处是 海岸,丙处是 海岸,丙处海岸的特点是 ,其开发利用的方式主要有 。(4分)甲、丁两处海岸的共同特点是 。(2分)随着海平面上升,该岛的面积不断缩小。为了减轻海平面上升对海岛和沿海低地的影响

12、,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3分)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 xx年8月经济参考报报道,渤海生态环境压力越来越大,近海海域水体遭到严重污染和破坏,近乎成为“死海”。业内人士建议,国家应尽快制定渤海海洋环境保护专项法律法规,建立保护协同机制,完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加快环渤海区域产业调整和结构优化步伐。材料二 图12是“渤海某月污染分布图”。清洁海域较清洁海域轻度污染海域中度污染海域严重污染海域水质清洁程度无机氮磷酸盐化学需氧量油类主要污染物图12从海的类型看,渤海属于 。(1分)从图12中可以看出,渤海海域污染的分布有 、 、 等特点。(3分)试分析渤海近乎成为“死海”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