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汇报怎么写白水江环境生态组考察汇报范文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66448103 上传时间:2023-11-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察汇报怎么写白水江环境生态组考察汇报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考察汇报怎么写白水江环境生态组考察汇报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考察汇报怎么写白水江环境生态组考察汇报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考察汇报怎么写白水江环境生态组考察汇报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考察汇报怎么写白水江环境生态组考察汇报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考察汇报怎么写白水江环境生态组考察汇报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察汇报怎么写白水江环境生态组考察汇报范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察汇报怎么写白水江环境生态组考察汇报范文 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陇南武全部、文县,属于温带和亚热带的过渡带,山峦河谷交错,动物、植物种类多样。为了解这一地域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人类利用资源的情况,考察期间,我们在白马河保护站和熊猫驯养中心的工作人员率领下,走进山林和村寨,了解当地的生态环境问题,并取得了初步的印象。经过几天的考察,这片山区的漂亮和忧愁、人和自然的友好和冲突,在我们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考察时间:7月26-8月3日考察地点:甘肃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白马河保护站1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基础情况白水江自然保护区是国家林业局直属的三个自然保护区之一。和另外两个-陕西佛坪和四川卧龙相比,白水

2、江自然保护区面积大(相当于个佛坪,比卧龙大23671公顷)辖区内小区多(辖文县的11个乡镇和武全部的4个乡),人口密度大。保护区把工作关键放在小区共管上,为扶贫工作投入了很大的精力。白水江保护区自然条件概况白水江保护区小区情况概况由此保护区分为了农业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两大部分,其中农业生态系统关键分布在试验区,河谷地带海拔较低处。而高海拔地带气候高寒,人类难以长久定居、耕作,属于单纯的森林生态系统。两个生态系统在交界面上不停进行着多个多样的相互作用。白马河保护站概况2 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区关键区、缓冲区和试验区的基础情况对比植被调查方法和结果植被调查方法:为了解森林生态系统中植被和其它野生资

3、源的情况,我们采取以下方法进行调查:1)样方法。乔木层取20m20m的样方,灌木层取5m5m的样方,草本层取1m1m的样方,乔木统计种名、每棵植株的高度、投影面积、胸径,草本统计种名、高度、盖度、多度。在关键区、缓冲区、试验区各选择了两个生境不一样的样地进行调查,但因为一些客观原因,关键区和试验区各有一个样方的资料遗失,所以这两个样地现在仅有部分定性的观察统计。2)综合路线调查,直观、定性或半定量地了解植被情况和相关的土壤、地貌、地表径流情况。植被调查结果1)关键区植被情况地点:熊猫驯养中心一工段微地形:坡底,平缓坡度:5坡向: 西北海拔:2685m群落类型:次生牛皮桦林备注: 70年代以前是

4、采伐林场样地1 熊猫驯养中心1工段牛皮桦林样方生境2)缓冲区植被情况地点:草河坝下沟微地形:坡底坡度:40纬度:n坡向:东北海拔:海拔1845m群落类型:野核桃灌丛备注:样地中伐桩 9 个样地2 草河坝下沟野核桃灌丛样方生境(缓冲区)地点:微地形:坡中部经度:e坡度:20纬度:n坡向:东北海拔:2021m群落类型:落叶阔叶林样地3 甘家沟芦韭坪坡落叶阔叶林样地(缓冲区)3)试验区植被情况地点:草河坝下沟微地形:坡中部坡度:30纬度:n坡向:东北海拔:1693m群落类型:野核桃灌丛备注:有居民在样地周围挖药;样方中伐桩7个,死树3棵。样地4 草河坝下沟野核桃灌丛样方生境(试验区)分析和讨论:保护

5、区植被和人类影响的关系1)采药和采伐活动使植物多样性降低对比样地2(缓冲区)和样地4(试验区),发觉二者的生境条件和植被类型相同,海拔上的差距不大亦不足以引发气温的显著差异;坡度大,土层薄,植物养分不足是两地的共同特点。二者受人类活动影响全部很严重,我们在从小区到样地的行进过程中几次看到有些人背着药材或薪柴下山,样地2、4里面伐桩分别有7个、9个,乔木层种类和个体数均极少。两地也全部大量放养牲畜(牛,在小区边缘还有黄羊),它们对植物的影响在于对林地边缘草本植物和幼树的践踏。两个样地的整体区分是细微的,只是在缓冲区的样地2离小区更远,山高坡陡,小区居民砍柴等活动的强度稍小,所以样地2上层植物情况比样地4稍好。在高寒潮湿的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热量和光照是植物生长的关键制约原因,往往出现乔木层、灌木层生长情况和草本层相反的现象。乔木生长情况差的样地4的草本层生长良好,多样性指数为,而样地2草本层多样性指数为。2)原生林和次生林的比较在保护区关键区,我们帮助保护区工作人员分别在原生林和次生林(样地1)进行了样方调查。原始林乔木层物种数为6,次生林乔木层物种数为7,仅从物种丰富度来考虑,是次生林物种较为丰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