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管制(共10页)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66344064 上传时间:2024-02-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与管制(共10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文化与管制(共10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文化与管制(共10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文化与管制(共10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文化与管制(共10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化与管制(共10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与管制(共10页)(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文化与管制论我国现行社会制度下的文化管制“膜的最高本性就是自由和透明身份证上的防伪条纹表达了设计者的意图令每个身份证持有者,都置身于一张庞大的管制之网,并且没有任何人能挣脱它的禁锢。鸟巢的侧视效应和俯视效应的彼此对立,显示出它的内在分裂。设计者企图为自由飞翔寻找起点,但最终却转向了它的敌对面。这是鸟巢的滑稽戏,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荒诞喜剧。”膜景观与文化文化管制,这个词对于国人而言并不陌生,从百度等搜索引擎对所谓“敏感词汇”的搜索屏蔽到谷歌在中国市场的去留问题以及最后的服务器迁移,再到Youtube等视频网站的关停与查封,从电视报纸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国有化控制到广电总

2、局对电影音像等制品的题材内容审查,再到国内重大事件网友言论的发表与莫名删除消失以及与其相对的千篇一律的官方报道亦或是媒体的集体失声这些我们生活之中的方方面面无一不充斥着文化管制的影子。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人们相信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市场,能有效地引导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优化运行。同时,人们也相信,市场本身可能存在着不完善,这个不完善,会阻碍社会利益最大化的实现,管制便应运而生。管制,就是要被管制者按照某种规则做事。市场的运转是靠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引导和一只“看得见的手”的管制同时起作用。在西方,企业是否赢利是企业的事情,与政府无关。政府要管制的是企业损害社会、损害国家、损害民众、损害

3、自由市场竞争的行为。在西方经济学中,管制的一般成因被认为是市场运转出问题后的一种纠正,其基本理念是维持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有序运行。因此,管制是事后对问题的纠正,而不是基于某种假设的事前作为。当然,这种纠正对企业行为会有积极的导向作用。而在中国,当国有企业发生亏损时,政府作为企业的所有者不可能不管。那么对非国有的部分文化产业是否可以不管呢?由于担心非国有文化产业冲击国有文化产业和主流价值,于是对非国有文化产业也一揽子管制起来。我国文化产业在进行集团化运作的过程中,特别是传统的出版、广电、影视等,并未像一般的国有产业集团一样,归政府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管理,而是实行双重管理。文化产业的体制性障碍并未在

4、集团化改革过程中得到有效解决,国有文化产业集团高度垄断,不仅使集团没有发挥期望中的改革效应。相反,计划经济时代的某些做法又得以复苏。加上双重管理的原因,这样就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首先,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文化集团的国有资产管理和产业发展没有发言权;其次,政府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实现“办文化”到“管文化”转变后,由于改革配套措施未能同步到位,这就使得政府文化行政部门地位模糊,无法有效地行使文化管理职能;第三,党委宣传部门管文化产业,但并不对国有文化资产保值增值进行考核,无法对国有文化产业发展进行科学的绩效评价。管理文化产业的错位,自然会导致文化产业发展中出现一系列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又将加剧

5、对文化产业的管制。因为管制者认为,只有加强管制,以上问题才会消除,文化产业才能发展。国家出于国家利益的某种考虑,授权有关部门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管制,本意是希望维护市场秩序,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但有些具体的管制者有了这种权力后,他们的兴趣不是去维护市场的公正,而是将权力出售。由于管制权力的存在,被管制者必然寻求购买,就会形成一种权钱交易。出售与购买,对于管制者和被管制者似乎都是一件好事,却会导致信誉丧失,经济活力减弱,产业发展受到压制,对于整个社会而言会导致效率的下降。可见,不良管制不仅会带来社会效率的下降,还极有可能会导致腐败的增多。各国的经验表明,不良管制最大的弊病是导致腐败的滋生,只要存

6、在不良管制,就会存在腐败。不良管制越多,腐败越严重,腐败问题越难以解决。不良管制最大的受害者是被管制者,而最终最大的受害者则是国家。文化产业的管制越多,被管制者就必须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与管制者打交道,被管制者通常会从不愿意发展到愿意花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与管制者打交道,因为这种交道远比通过自由公平的市场竞争更容易获得收益,是可以少花钱、多办事、办成事的。从表面上看,这种管制似乎并未对被管制者造成损害。但仔细想想不难发现,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与管制者打交道给被管制者留下了巨大的经营风险。另外,大量守法诚实的企业,如果不与管制者打交道,就进入不了市场,就算进入了,也难以获得公平的市场主体

7、待遇,最终导致生存艰难。不良管制会导致文化产业的不发达,对内无法形成产业的规模效益,对外无法形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其结果是损害了国家利益。中国入世之后承诺放宽对国外文化企业市场准入的限制,但对内却加强了对民营文化企业市场准入的管制,这种管制带来的是文化产业领域内的政策歧视,使民营文化企业不只是无法和国有文化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资源整合,形成互补优势,更无力与国际文化产业集团进行竞争,一些民营文化企业有可能成为国外文化资本收购的对象,民营文化企业成为国外文化企业的一部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我们已意识到管制除了会导致以上的损失,即管制的间接成本,管制本身还需要大量的直接成本。管

8、制组织的设立、管制规则的制定、管制行为的实施,无不需要大量的直接成本。此外,不良管制有一个弊端就是自我膨胀:越管制,越出问题,出了问题,还会认为是管制不够造成的,于是不是解除管制,而是强化管制。当出现问题时,主管部门和主管人员并不认为是管制带来的问题,而认为是管少了,并不断强化这一概念,他们会到处宣扬这些问题的出现就是由不管制、少管制带来的“恶果”。不良管制会损害文化产业的发展。减少管制,解除不合理的管制,有利于市场的形成,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我国现行的文化产业政策主要是由党和政府的不同主管部门制定的,因此,行业和部门的利益保护色彩比较重,整个政策应有的公共性、公正性和公平性还比较差。政府的

9、主要职能是理清发展思路,出台政策法规,制定竞争规则,加大监督力度,把握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速度,引导市场,最终引导文化产业的发展。温家宝总理多次提到“解放思想、解放思想”,他说一个国家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够保持生机和活力,但是在我们社会事务尤其是文化产业却很多管制和僵化。规范文化产业发展和应对国际挑战不应当成为文化产业管制的借口,而应成为解除文化产业领域不良管制最重要的理由。特别是从国家战略利益的角度来看,只有解除了不良管制,才能建立让企业充分竞争的自由市场,才能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国家文化竞争力的形成,真正保证国家文化安全和国家利益不受损害。想来生活,从来就不是阳春白雪的神话。光阴的陌上,总有风自八

10、方来,或许是忧凄,也许是欢喜 ,无论怎样,都是岁月最真的馈赠。待到老去的那一日,偶尔有回忆念及了过往,依旧还会有初初的心动,流转了眉眼。而那一路迤逦而来的美好,一步一步写就两个梅花小楷日常。暖阳小窗,无事此静坐。杯盏光阴,又在指间如风轻过,回首,依稀还是那年秋,低低一低眉,却已是春光葳蕤。光阴荏苒,而流年从来也不曾缺少错乱和犹疑。是否在这样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里,一切的纷扰是非,终究会给出一个水落石出的答案。轻倚初春的门楣,且把盏清风,问心明月,让来者可来,去者可去,宿命里的拥有,一一欣喜悦纳。而我也只需以花香绕肩的美,步履从容的,走过生命里的山山水水。若说,那一程走旧的时光,已然温暖了我的眉眼。那么,在明日那个花满枝桠的清晨,我依旧愿意轻踮了脚尖,重行在与你初见的陌上,只待,与你折柳重逢。然后,在你温热的耳边,把一些前生来世的故事,反复的吟唱。只盼,你在莞尔低眉时,与我轻轻的相和。所谓素年锦时,或许就是这样的一程光阴吧。私心里常想,最好的感觉,莫过于煨一味小众烟火,暖一世红尘时日,对坐心爱之人,行做欢喜之事。即使偶尔有湿润盈满了眸底,也请相信,我的泪里,没有忧伤。懂我的你,是否也如我一样,遗忘了所有的言语。只是在掌心,一遍遍描摹一个人的名,那是切入骨髓的念,合着心脉的韵律,默默诉说一句话,让我们在这无边的春色里,相爱一场!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