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备课分析 全册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66343745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74 大小: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备课分析 全册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备课分析 全册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备课分析 全册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备课分析 全册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备课分析 全册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备课分析 全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备课分析 全册(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课 爱在屋檐下 知识概要 1什么是家庭? 一般来说,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2家庭关系是如何确立的?(1)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组成新的家庭。(2)因生育导致的血缘关系结合成家庭。(3)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家庭。(4)随父(母)再婚组建新的家庭。3我们与父母的关系为什么是不可选择的?父母子女关系的确立,绝大多数基于血缘关系。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这种关系是不可选择、无法改变的。 4我们应怎样对待家庭的良好传统? 我们要认识自己的家,特别是要了解自己的父母。要了解、继承家庭的良好传统,学习家人的优秀品质,立志为家庭作出自己的贡献。 5我

2、们为什么要热爱自己的父母? 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的港湾和第一所学校;父爱深沉,母爱无私,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也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视我们为掌上明珠,无微不至地关心爱护我们,使我们尽享家庭的亲情和温暖。 6父母能否拒绝抚养子女?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教育,是亲情的自然流露,是传统美德的彰显和发扬,又是当今道德和法律的要求。父母如果不对子女尽抚养义务,甚至虐待子女,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7我们为什么要热爱自己的家? 家,是我们情感的栖息地,是我们的物质生活后盾、安全健康保障,还是我们的娱乐天地、天然学校和今后发展的大本营。我们在家中享受亲情和温暖,我们热爱自己的家。 8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

3、母? (1)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这种恩情要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父母为家庭作出了贡献,为我们付出了很多,他们应当得到爱的回报,理应受到我们的孝敬。 (2)我国有孝的传统,孝敬父母的人历来被人们称道、尊敬,不孝子孙常常被人们谴责。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 (3)孝敬父母是子女应尽的法律义务。9应怎样孝敬父母?(1)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其中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2)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要正确区分孝敬在不同场合的具体要求,并按照这些要求去做。10孝敬父母要有哪些表现?爱父母,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行动

4、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等等。 11父母做出不道德的事,甚至违法的事,我们该怎么办? 我们对父母的孝敬,不是古代的愚孝,也不是盲目的顺从,而是在平等基础上对父母的尊敬和侍奉,是在当代道德和法律基础上对父母辛勤劳动和养育之恩的报答。如果父母做出不道德的事,我们要勇于批评和制止,这是为父母好,也是孝敬父母的表现;如果他们触犯法律,做儿女的要按照法律办事,不能因亲情而宽恕、包庇其违法行为。学法引路1认真学习教材知识,并将教材知识同自身、同自己的家庭及周围家庭实际相结合。比如家庭的确立有三种情形,我们的家庭一般都属于第一种情形,另外两种情形在我们的身边也存在。在学习这一

5、内容时,如果能同自身和周围的家庭的实际来考虑,就会理解深刻。类似这样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教材知识或是运用教材知识思考一些实际问题,对理解所学知识大有裨益。2在家庭生活中学习,从家人身上学习优秀品质。有些家长起早贪黑,加班加点地工作,有些家长特别遵守劳动纪律,忠于职守,有些家长勤奋好学,积极上进等,这些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思想,长期同他们生活在一起,我们可以学到书本上难以讲述清楚的知识。3在做中学。孝敬父母是我们的天职,但是孝敬父母不能仅仅挂在嘴上,而是要去做、去行动。只有在平凡的日常小事中,对父母付出心血,才能显示出人间的真情,也只有在做和行动中,才能明辨是非,巩固教材知识。

6、释疑答问1(见教材第3页)读了上述关于家的故事,结合有关家的说法,你能说说家是什么吗?提示:家是家庭成员共同生活的地方,是亲人之间的感情纽带,也可以指自己对其特别有感情、自己视其为家的人群集合体等。2(见教材第6页)(1)予女与父母的亲情,会因家境状况、父母地位甚至父母缺陷而改变吗?(2)你如何理解与父母的亲情?提示:(1)一般来说不会。因为对我们来说,在家庭关系中,最主要的是与父母的关系。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父母子女关系的确立,绝大多数基于血缘关系。血缘关系不因父母之间的婚姻关系的解除而消亡,不因家境状况、父母地位甚至父母缺陷而改变。(2)我们与父母的感情,是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一种亲情。

7、3(见教材第10页)(1)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与同学交流自己在家庭中感受到的温暖和激励。提示:(1)家庭是我们的住所,也是我们与父母共同生活的地方,家中有亲人,家中有亲情。家庭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物质生活后盾、安全健康保障,家庭还是我们感情的栖息地。我们获得了快乐,常常与家人分享;我们受到了委屈,常常回家诉说;我们与父母一起说家常,逛公园,外出旅游。我们与父母一起生活,父母时刻影响和教育我们,关注我们的学习、品行和未来发展。所以,家庭是我们心灵的寄托处,是我们感情寄托的地方。(2)夏天的晚上,我做作业的时候,爸爸悄悄地为我点上了一盘蚊香;天凉了,妈妈悄悄地拿走我床上的凉席,换上了床单;百米

8、赛跑摔倒了,爸爸鼓励我爬起来,坚强点;考试失败了,妈妈鼓励我不要灰心丧气,下次会考好的。4(见教材第13页)(1)妈妈为小峰的多动症、成绩差而伤心,却在小峰面前露出笑脸、鼓励他,这是为什么?(2)你理解小峰妈妈的一片苦心吗?(3)小峰以什么方式回报母亲?对你有什么启发?提示:(1)妈妈把痛苦留给自己,把微笑留给小峰,这一切都是因为伟大的母爱。(2)妈妈对儿子的爱往往是煞费苦心的,甚至是要付出痛苦的代价,可怜天下父母心。 (3)小峰在妈妈的鼓励下,发愤努力,认真学习,逐步取得进步,以较好的成绩回报母亲。这个故事再次说明了:“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亲的激励便是最好的“爱”

9、,我们渴望着父母的赞许、鼓励和鞭策。我们也愿意依靠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就,给父母带来快乐,赢得父母更多的赞扬。5(见教材第14页)比较下列行为,体会孝敬父母在不同场合的不同表现,并说明这样做是否合适的理由。提示:考卷发下来了,成绩不理想,害怕家长批评而不让家长知道是不太合适的。因为成绩不理想更需要家长的鼓励和帮助,我们应让家长知情,争取家长的帮助、激励。同意妈妈下月再买运动鞋是正确的。因为父母子女之间需要相互理解,我们要尽可能地理解父母的心情,尊重父母的意愿。把家里的脏衣服洗了是值得提倡的。我们为父母亲分忧排难,帮助父母做事,这是孝敬父母的表现。抽空和妈妈聊天,夸夸妈妈拿手的编织手艺的做法非常好。

10、父母对我们恩情深似海,值得我们赞扬。学会真诚、得体地赞赏父母是增进亲情的有效方法。替爸爸剪趾甲值得我们学习。因为孝敬父母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一件件小事上,通过修剪脚趾甲这些小事能够让父母在精神上感到安慰、快乐、高兴、顺心,这就是真正地孝敬父母。吃饭时,先夹大虾给爸妈吃是孝敬父母的表现。只顾自己而不顾他人,不体谅父母,这是自私的表现,会让父母感到伤心。爱父母,心里要想着父母,应理解、关心父母,让父母高兴。6(见教材第17页)制定孝敬父母长辈的小计划。提示:每周末,尽可能随父母一起去看望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每天尽可能地做一些家务事,如拖地、洗碗、整理自己的房间等;每天生活有规律,自觉地学习,不让父母为

11、我的学习操心;父母或者其他长辈生日的时候,送上几句祝福的话语。第二课 我与父母交朋友 知识概要1小时候,我们与父母之间很少有矛盾,长大了,为什么我们同父母经常发生冲突呢? 小时候,我们对父母依附、崇拜。进入青春期后,我们有了自己的思想,开始独立行事,渴望父母像对待大人那样对待我们,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而在父母的眼里,我们总是长不大的孩子,没有生活经验,没有丰富的阅历,却有自己的主意。父母责怪我们越来越不服从管教,我们觉得父母越来越唠叨和罗嗦,于是就产生了矛盾。 2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代沟的实质是什么? 我们与父母的年龄差距是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代沟的实质是反映在年龄差异背后的多重代际差异

12、。3为什么说“严也是一种爱”?我们与父母的冲突,往往基于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这种在我们看来有些苛刻的“严”,也反映出父母对于我们的爱。我们要理解、体谅父母的一片苦心。4逆反心理是怎么产生的?逆反心理都有哪些表现? 代沟往往导致两代人在某些问题上产生分歧。我们对父母的思想观念、管教方法、严格要求,常常产生反感,即产生逆反心理。这具体表现为:要我这样,我偏要那样;你说这个好,我非说那个好;让我相信这个,我非相信那个不可。 5逆反心理好吗? 对于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地说是错的还是对的。父母见识广泛,经验丰富,辨别是非的能力很强,父母的管教往往是对的,因此我们不能盲目地反抗

13、。但是,我们的父母不是圣人,他们的观念有时滞后,在家庭教育方面难免有误区,这时候我们要敢于对父母说“不”,与父母平等沟通,帮助父母更新观念、走出家教的误区,这也有助于我们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6极端的逆反心理有哪些危害?我们该如何做? 与父母发生冲突,如果以强硬的态度顶撞,以粗暴的举止反抗,或者对父母不理不睬、冷淡相对,或者由对某事的分歧迁移到对父母本人的恶感,甚至采用极端的办法来处理,其结果都是惩罚自己,伤害父母,造成极大的危害。为了不伤害自己和亲人,我们要克服消极的逆反心理,在情绪冲动时,要努力克制自己。 7在家中,父母与我们产生矛盾时,我们应怎么办? 积极的做法是架起沟通的桥梁。沟通是双

14、方的事情,我们要冷静下来,心平气和地和家长商量,商量就是沟通的过程。通过沟通,弄清分歧所在,辨明是非,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寻求最佳结果。 8有效沟通有哪些基本要领? 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关键,换位思考是方法,沟通的结果要求同存异。父母是爱我们的,我们同样以爱的方式对待父母,沟通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 9与父母交往有哪些艺术? 赞赏父母,交往起来无烦恼;认真聆听,交往起来免误会;帮助父母,交往起来无障碍;在家庭交往中,与父母不必太计较。 学法引路 1边学边体会。情感的体验是形成思想品德的突破口。我们长大了,应该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因此,父母对我们的希望和要求也多了,父爱和母爱不再像小时候那

15、么简单,往往裹着非常复杂的感情。例如,中考失利了,父母往往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恨铁不成钢。“哀”“怒”“恨”等复杂感情里隐藏着深厚的爱。我们一定要在父母子女的生活冲突中体验出博大的父爱和母爱。2全面分析法。一个问题总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在学习时,我们要学会从两个不同的方面去分析同一个问题。如父母子女冲突问题、代沟问题、逆反心理等,我们既要看到其积极的一面,又要看到其消极的一面,因势利导,趋利避害,过积极健康的生活。3在实践中用。提倡自主探究,关键是把课堂所学的内容,运用到与父母交往的实践中。善于沟通是形成和谐人际关系的有效途径,也是我们适应社会的法宝。学会与父母沟通,掌握沟通的技巧,我们就会健康生活,顺利地走向社会。释疑答问 1(见教材第19页) (1)为什么原来和谐亲密的亲子关系,现在变得格格不入? (2)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应该如何努力? 提示:(1)(见“知识概要”“1”)(2)要认识到“严也是一种爱”,正确认识青春的烦恼,正确对待代沟和逆反心理。掌握有效沟通的要领,积极主动地同父母进行沟通,沟通得好,我们就能够得到父母的理解,甚至改变父母的主意,使我们如愿以偿。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