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66323011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良好自我控制的能力是 21 世纪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的必备素质,而在日常生活中, 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缺乏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也是相当普遍的, 它严重地影响了儿童的身心健康学习和生活控制含义 :控制从词义上解释,就是驾驭、支配的意思。按控制论观点表述:控制是指一个有组织系统的控制者, 根据内外部的各种变化情况,来进行调节, 一次又一次地克服其不确定性, 纠正偏差,使被控制的对象始终处于某种特定需要的状态, 达到合乎控制者目的的措施。具体措施 :1、帮助儿童逐步学会自评。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时,成人要坚持说理,要让孩子知道要这样做,不可那样做的道理,让孩子用这些道理来评价判别自己

2、的行为是对还是错,以此来约束自己不做不该做的事。比如,已经很晚了,孩子仍坐在电视机前不肯来睡,家长若硬拖他去睡,一定会引起他的情绪对立,可耐心地对他说:今晚睡得太晚了,你明天早上起不来,就会迟到,会影响学习等,成人坚持这么做,不迁就孩子,又不放弃耐心地说道理,久之就会使孩子渐渐学会评价和判别自己行为的适宜度,增强自我控制力 2、培养提高自己的移情能力。2、培养提高自己的移情能力。自我控制是个体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通过自我控制,发展自身的适宜行为,而避免不适宜行为的产生。因此,学生的不自控行为常常会伴随着产生一些不良后果,包括对自己和对他人的。学生由于自我中心化倾向较强,他们往往更多地是

3、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考虑,只根据自己的意愿而行动,而很少考虑他人。因此作为学生自己,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移情能力,提高自己对他人情绪情感的敏感性,学会站在他人角度,感受和理解自身行为对他人所造成的影响,从面有意识地控制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以提高自我控制的水平3、教育学生 “三思而后行 ”。与成人相比, 学生行为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冲动性强, 学生在行动前常常不假思索, 很少考虑行为的结果。 因此针对学生行为的这一特点, 对于学生来说, 为了提高自己的自我控制能力,就应该学着在做事之前先想一想, 根据自己以往的生活经验或他人的经验想一想这么做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自己个人以及周围他人会产生哪些有

4、利的和不利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 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控, 采取适宜的行为方式。 比如说一名学生在上课时想说话,做小动作,如果这时候他能先想一想这样做的后果,认识到上课讲话不仅自己听不到老师的讲课, 影响到自己的学习, 而且还会影响周围其他同学的听讲, 那么他就有可能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 “迷途知返 ”,从而专心听讲。4、加强自我监督和鼓励。自我鼓励是为自己坚持到底提供力量。学生可以这么做: 把行为目标贴在床头或桌角,时时提醒自己; 找相关的具有真知灼见的座右铭提升自己的认识;把出现期望行为如何奖励自己,出现非期望行为如何惩罚自己,写得一清二楚。5、培养学生儿童顽强的毅力。一个有顽强毅力的人在受到

5、挫折时不会垂头丧气,在成功时不会趾高气扬,在冲动时不会横冲直撞,做事一直坚持到底,表现出良好的自控能力和顽强的毅力。6、以活动为载体促进自控能力的发展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扮演各种角色,承担各种职责,学习各种规范、行为准则。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的行为规则可逐步转化为主体意识,并实现自我对行为的控制和调节。我们研究了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儿童对哪些活动感兴趣,由体育组老师负责开发并整理。 班主任老师通过组织这些活动帮助学生养成遵守一定规则的行为习惯,由外控到自控逐渐形成自控能力,提高自控水平。7、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在导致学生自我控制缺乏的因素中,父母的溺爱、放任和错误认知是导致孩子自我控

6、制要求缺乏重要方面。针对这一状况,应有计划地通过家长学校举办专家讲座、家校教育沙龙等活动,指导父母加强对孩子自我控制的要求,从而更好地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有效活动1、人人讲正气故事。 由班主任负责组织班级学生开展搜集正气人物故事和讲正气人物故事的活动,在班级进行故事比赛。2、班班办故事小报。将“人人讲正气故事”活动中搜集到的故事进行整理、 挑选,设计出自己班级以正气人物故事为主的手抄报,学校将这些手抄报在校园内展出,供大家阅读、学习。活动结束后将学生搜集的故事进行归纳整理,汇编成册, 为以后持续地开展此项活动提供了校本教材。3、周周有宣传影片。 活动月中,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电视统,播

7、放歌颂正气人物的影片,并组织一次观后感评比活动。4、开展行为规范合格班的评批。学校制定行为规范合格班评比细则,采取每日检查打分、每周公布结果、每月考核等办法,加强行为规范的监督检查力度,学期末评比出平安班级和和谐班级若干个,起到激励先进鞭策落后的作用。5、从点滴小事抓起。教育无小事,健康人格的大厦,都是从点滴小事中建立起来的。如学习上,从工工整整写字、课上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等抓起来; 校园文明行为上, 从不乱扔纸屑、不乱吃零食、不乱骑车、不乱奔跑等抓起。运用心理学正负强化法、代币制、行为契约法等行为塑造与矫正方法,逐步形成良好习惯。6、从小抓起,从早抓起。专家认为3 12 岁是儿童形成良好

8、习惯的关键期,孩子求智长能的欲望强烈,可塑性大,容易接受成人对其行为的训练。 学校必须把这件惠及孩子前途和命运的事办好,用好的行为习惯规范学生的行为。 我们要求教师抓三个 “第一”,第一堂课印象深刻, 第一周建立威信, 第一个月形成习惯。新接一个班必须全力以赴把学生的纪律、 要求、习惯及早建立起来,这样才能逐步形成起一个纪律严明、学风浓厚、团结向上的班集体。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自我教育,他说: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一名语文老师如果在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方面,也就是说在优化学生内部道德环境方面能有所作为的话, 无疑是找到了一条语文学科 “传道 ”育人的有效途径。培养提高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

9、培养庙岭小学赵大卫冷冉教育思想是我国当代教育史上的一笔宝贵的财富,对于我们小学教师对冷冉教育思想的体系架构进行深刻的研究和分析,有助于把握现代教育精髓 ,也有利于更好的推动素质教育。冷冉教育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对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良好自我控制的能力正是21 世纪所需人才的必备素质。而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缺乏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也是相当普遍的,它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习,甚至是将来的生活、工作。所以塑造学生个性,锤炼学生意志品质,越来越受到重视。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制性、坚持性、主动性、独立性等可以循序渐进激发出来, 并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就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

10、潜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控制含义:控制从词义上解释,就是驾驭、支配的意思。按冷老情知教育思想表述是:自我控制是人的心理活动最重要的调节机制, 也是心理成熟的最高标志。一般说来,自我控制力强的人,善于控制其情感,支配其行动;善于克服困难, 抗拒内外诱因的干扰。而自我控制能力缺乏或较弱的人, 往往不能按社会的道德要求克制其欲求, 很难经受住外界不良因素的诱惑, 极容易滑向错误的道路。 作为教师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已是燃眉之急。那么怎样培养自我控制能力呢?具体措施:1、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时, 成人要坚持说理, 要让孩子知道要这样做,不可那样做的道理

11、, 让孩子用这些道理来评价、判别自己的行为是对还是错,以此来约束自己不做不该做的事。比如,时间已经很晚了,孩子仍坐在电视机前不肯睡觉,家长若硬拖他去睡,一定会引起他的情绪对立,可耐心地对他说:今晚睡得太晚了,你明天早上起不来,就会迟到,会影响学习等,成人坚持这么做,不迁就孩子,又不放弃耐心地说道理, 久之就会使孩子渐渐学会评价和判别自己行为的适宜度,达到增强自我控制力的目的。2、培养提高自己的移情能力。自我控制是个体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通过自我控制,发展自身的适宜行为,而避免不适宜行为的产生。因此,学生的不自控行为常常会伴随着产生一些不良后果,包括对自己和对他人的。 学生由于自我中心化

12、倾向较强, 他们往往更多地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考虑,只根据自己的意愿而行动,而很少考虑他人。因此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移情能力, 提高自己对他人情绪情感的敏感性,学会站在他人角度,感受和理解自身行为对他人所造成的影响,从而有意识地控制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以提高自我控制的水平3、教育学生“三思而后行” 。与成人相比, 学生行为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冲动性强, 学生在行动前常常不假思索, 很少考虑行为的结果。 因此针对学生行为的这一特点,对于学生来说,为了提高自己的自我控制能力,就应该学着在做事之前先想一想, 根据自己以往的生活经验或他人的经验想一想这么做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自己个人以及周围他人会产生哪

13、些有利的和不利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控,采取适宜的行为方式。比如说一名学生在上课时想说话,做小动作,如果这时候他能先想一想这样做的后果, 认识到上课讲话不仅自己听不到老师的讲课,影响到自己的学习,而且还会影响周围其他同学的听讲,那么他就有可能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 “迷途知返 ”,从而专心听讲。4、加强自我监督和鼓励。自我鼓励是为自己坚持到底提供力量。 学生可以这么做: 把行为目标贴在床头或桌角, 时时提醒自己; 找相关的座右铭提升自己的认识;把出现期望行为如何奖励自己, 出现非期望行为如何惩罚自己,写得一清二楚。5、培养学生抗诱能力。美国的社会学习论者沃尔特斯等人经实验发现, 榜

14、样对学生抗诱惑力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应该充分发挥现实生活或他们喜闻乐见的电影、戏剧、木偶戏、文化作品中道德榜样的作用,引导学生从别人的行为及其后果中吸取有益的经验教训, 使其在人生的道路上部不走偏路。6、以活动为载体促进自控能力的发展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扮演各种角色,承担各种职责,学习各种规范、行为准则。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的行为规则可逐步转化为主体意识,并实现对自我行为的控制和调节。7、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导致学生自我控制缺乏的重要因素中,父母的溺爱、放任和错误认知是导致孩子自我控制水平低下的重要方面。针对这一状况, 应有计划地通过家长学校举办专家讲座、家校教育沙龙等活动,指导父母加强对孩子自我控制的要求,从而更好地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自我教育,他说: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