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复习资料全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66249891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供应链管理复习资料全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供应链管理复习资料全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供应链管理复习资料全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供应链管理复习资料全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供应链管理复习资料全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供应链管理复习资料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应链管理复习资料全(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wd.一、 名词解释(供应链)1. 供应链:2001年,我国发布的物流术语GB/T18354-2001中将供应链的定义为: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应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接构。2. 供应链管理:2001年,我国发布的物流术语将供应链管理定义为:利用计算器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展方案、组织、协调与控制。3. 管理模式:是指一种系统化的指导与控制方法,它把企业中的人、财、物和信息等资源,高质量、低本钱、快速及时地转换为市场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4. 虚拟企业:我们把一些具有共同目标、通力合作的厂家形象地看成是一个厂家,即虚拟企

2、业。5. 供应链设计:是指企业规模的设计,是从企业整体的角度勾画企业蓝图,是扩展的企业模型。6. 供应链本钱:是指供应链在全运作流程和周期内的本钱,主要包括物料本钱、劳动本钱、运输本钱、设备本钱和其它变动本钱等。7.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是指在供应链内部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成员之间形成的一种协调关系,以保证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或效益,也就是供货商制造商关系,或者称为卖主/供货商买主关系、供货商关系。供应链合作关系可以定义为供货商与制造商之间,在一定时期内的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同获利的协议关系。8. 合作伙伴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是指企业对合作伙伴进展综合评价的依据和标准,是反映企业本身和环境所构

3、成的复杂系统不同属性的指针,按隶属关系、层次构造有序组成的集合。9. 核心企业:是指供应链中的核心。除了能创造特殊价值,长期控制比竞争对手更擅长的关键性业务工作外,还要协调好整条链中从供货商、制造商、分销商直到最终用户之间的关系,控制整个增值链的运行,成为整个供应链的信息继承中心、管理控制中心和物流中心。10. 快速反响:是指物流企业面对多品种、小批量的买方市场,不是储藏了“产品,而是准备了各种“要素,在用户提出要求时,能以最快速度抽取“要素,及时“组装,提供所需服务或产品。11. 有效客户反响:是指以满足顾客要求和最大限度降低物流过程费用为原则,能及时作出准确反响,使用提供的物品供应或服务流

4、程最正确化的一种供应链管理战略。12. 商品分类管理:是指分销商或供货商的一种业务过程,通过把商品类别作为战略业务单位进展管理,有效地满足顾客需求,从而提高分销商主要是指零售商或供货商主要指厂商的商品类别效率与赢利能力,是ECR的核心组成局部。13. 企业资源方案:企业资源方案是将企业所有资源进展整合集成管理,将企业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进展全面一体化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14. 卖方管理库存:是指生产厂家等上游企业对零售商下游企业的流通库存进展管理和控制。15. 传统的企业生产方案:是指以某个企业的物料需求为中心展开的,缺乏和供货商的协调,企业的方案制定没有考虑供货商以及分销商的实际情况,不确定

5、性对库存和服务水平影响较大,库存控制策略也难以发挥作用。16. 生产进度控制:是指依据生产作业方案,检查零部件的投入和产出数量、产出时间和配套性,保证产品能准时装配出厂。17. 生产进度信息:是指企业检查生产方案执行状况的重要依据,也是滚动制定生产方案过程中用于修正原有方案和制定新方案的重要信息。18. 生产能力:是指企业在一定的生产组织技术条件下,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生产性固定资产所能产生某种产品的最大数量或所能加工某种原材料的最数量。19. 周期性订货:是指当公司向供货商订货时,不是来一个需求下一个订单,而是考虑库存的原因,采用周期性分批订货,比方一周、一月订一次。20. 短期博弈:是指当需

6、求大于供应量时,理性的决策是按照用户的订货量比例分配现有的库存供应量,用户就为发获得更大份额的配给量,成心地夸大其订货需求,当需求降温时,订货又突然消失。这种由于个体参与的组织的完全理性经济决策导致的需求信息的扭曲最终导致需求放大。21. 供货商管理库存:有时也称为“供货商补充库存系统,是指供货商在用户的允许下来管理用户的库存,由供货商决定每一种产品的库存水平和维持这些库存水平的策略。22. 联合库存管理:是指建立在经销商一体化基础之上的一种风险分担的库存管理模式。23. 周期存货:是指在订货过程中必须持有的平均存货,它可用订货批量的一半如果仅考虑订货批量来描述。24. 安全库存:是指当不确定

7、因素已导致更高的预期需求或导致完成周期更长时的缓冲存货,安全库存用于满足提前期需求。在给定安全库存的条件下,平均存货可用订货批量的一半和安全库存来描述。25. 再订货点:是指用来明确启动补给订货策略时的货品单位数。一旦存货量低于再订货点即补给订货。当需求量或完成周期存在不确定性的时候,须使用适宜的安全库存来缓冲或补偿不确定因素。26. 现有存货:是指实际储存在特定配送设施中的存货数量。27. 信息技术:是指人们用各种以计算器为基础的工具来加工信息,并支持组织对信息的需求和信息处理的任务。28. 射频识别:射频识别RFID是20世纪90年代开场兴起的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

8、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射频识别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29. 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地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是一种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器技术系统。30. 全球定位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PS是利用卫星星座通讯卫星、地面监控局部和信号接收机对对象进展动态定位的系统。31. 条形码:是指由一组宽度不同、反射率不同的条和空按规定的编码规则组合起来的,用以表示一组数据和符号,条形码技术是研究如何把计算器所需要的数据用一种条形码来表示,以及如何将条

9、形码表示的数据转变为计算器可以自动采集的数据。32. 电子数据交换:电子数据交换EDI是指将商业或行政事务处理按照一个公认的标准,形成构造化的事务处理或报文数据格式,从计算器到计算器的电子传输方法。33. 信息共享:是指简单的提供数据,数据未经过加工转换。信息共享是信息集成的简单形式。34. 信息集成:信息集成除了提供数据外,还可能包括信息的传递、加工和转化的过程,以便满足信息使用干对数据格式、数据语义的需要。35. 信息安全:是指要保证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36. 客户关系管理:是指通过对客户行为长期地、有意识地施加某种影响,以强化公司与客户之间的合作关系。客户关系管理旨在通过培养公

10、司的客户包括内部客户和外部客户对该公司的产品或服务更积极的偏爱或偏好,留住他们并以此作为提升公司营销业绩的一种策略与手段。37. 客户:是指相对于产品或服务提供者而言的,他们是所有承受产品或服务的组织和个人的统称。38. 供货商关系管理:是指一种致力于实现与供货商建立和维持长久、严密伙伴关系的管理思想和软件技术的解决方案,目标是通过与供货商建立长期、严密的业务关系,并通过对双方资源和竞争优势的整合来共同开拓市场,扩大市场需求和份额,降低产品关期的高额本钱,实现双赢的企业管理模式。39. 客户价值:是指整体客户价值与整体客户本钱之间的差额局部,客户价值是一种相对价值,客户可以感知,但不能准确计算

11、。40. 流程:指是的是由一系列相关活动组成的,并按照一定的先后次序发生的,具有某种特定输出的业务过程,即将输入转换为输出的一组相关的资源和活动,其中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41. 业务流程重组:是以作业为中心,摆脱传统组织分工理论的束缚,提倡顾客导向、组织变通、员工授权及正确地运用信息技术,到达适应快速变动的环境的目的。其核心是“过程观点和“再造观点。42. “过程:即集成从订单到交货或提供服务的一连串作业活动,使其建立在“超职能“基础上,跨越不同职能部门的分界限,以求管理作业过程重建。43. “再造“:即打破旧有管理标准,再造新的管理程序,以回归原点和从头开场,从而获取管理理论和管理方

12、式的重大突破。44. 敏捷制造:是一种每一个公司都能开发自己的产品和实施自己经营战略的组织构造,包括有创新精神的管理组织、有知识且被适当授权的员工、采用柔性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先进的制造技术。45. 供应链产品质量:供应链产品质量是指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包括核心企业生产的产品或零部件的质量,主要包括合格率、废品率、退货率、破损率、破损物价值等指针。46. 满意度指标:满意度指标是反映供应链上、下节点企业之间关系的绩效评价指标,即在一定时间内上层供货商对其相邻下层供货商的综合满意程度。47. 标杆:标杆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以那些出类拔萃的企业作为基准,将本企业的产品、服务和管理措施等方面的实际状况与这些基

13、准进展定量评价和比较,分析这些基准企业的绩效到达优秀水平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选取改进的最优策略。48. 供应链的标杆管理:供应链的标杆管理是一种新型的标杆管理方法,它是将标杆管理的思想、工作方法贯穿于从供货商、制造商、分销商到第三方物流及最终用户的整个供应链过程。49. 绩效报告:绩效报告是供应链及供应链企业内部管理控制过程中的重要工程,应该定期(按月或季度)编制绩效报告,以报告供应链整体、供应链企业及企业内的部门经营绩效,它可以作为组织上下阶层有效的沟通工具。50. 电子供应链管理:就是利用网络技术在各节点之间进展商务活动,即通过电子技术来实现供应链中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有效控制。51. 绿

14、色供应链管理:是指一种在整个供应链中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管理模式,即在产品的生命周期过程中,从绿色设计开场,经过绿色材料的选用、绿色供应过程、绿色生产、绿色包装、绿色销售、绿色运输和使用,直至产品的废弃处置都要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有效利用。52. 全球化供应链:全球化供应链,又称全球网络供应链,在这种供应链体系中,供应链的成员普及全球,生产数据的获得、产品生产的组织、货物的流动和销售、信息的获取都是在全球范围内进展和实现的。53. 全球化供应链管理:全球化供应链管理是应用供应链管理的 基本理念、模式、工具和手段等对全球网络供应链的经营运作进展控制和管理。名词解释(供应链)二、单项

15、选择:54. 企业一般利用 ( 库存) 来缓解自己对市场和上、下游企业信息缺失所造成的反响脱节状况。55. 我国目前的国际制造中心的地位正是国际大企业不断把业务 ( 外包 ) 到我国的直接后果。56. 在目前产品楹大丰富的新经济时代所依赖的市场环境是 ( 买方 ) 市场环境。57.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许多企业为适应形式的转变,自觉对其组织构造进展调整, ( 扁平化 ) 构造成为重要趋势。58. 供应链的概念是在 (20世纪80年代 ) 提出来的。59. 现代供应链更加注重围绕 ( 核心企业 ) 的网链关系。60. 根据供应链存在的 ( 稳定性 ) 划分,可以将供应链分为稳定的和动态的供应链。61. 在巨大的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市场竞争已不再是单纯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 ( 供应链 ) 之间的竞争。62.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 ( 集成 ) 的管理思想和方法。63. 供应链的管理目标呈现出 ( 多元化 ) 特征。64.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其核心是强调运用 (集成 ) 的思想和理念指导企业的行为实践。65. 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趋向于获得具有 ( 个性化 ) 的产品或服务。66. ( 2001 ) 年,我国发布了国家标准GB/T18354。67. 供应链是一个范围很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