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初中数学作业底稿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66230804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培:初中数学作业底稿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国培:初中数学作业底稿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国培:初中数学作业底稿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国培:初中数学作业底稿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国培:初中数学作业底稿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培:初中数学作业底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培:初中数学作业底稿(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数学作业1:拟解决问题的预设作业围绕解决问题安排。第一篇为拟解决问题的预设,内容包括拟解决的问题、要突破的难点、预期目标及实现计划等,在课程学习开始时提交;字数在400字左右,禁止雷同。标题:初中数学第一次作业 发 布 者:初中数学专家 (发布时间:2012-7-17 14:20:31) 内容: 作业题目:拟解决问题的预设,内容包括拟解决的问题、要突破的难点、预期目标及实现计划等. 作业要求:1、紧密结合学员个人的岗位工作与专业发展实际,问题集中,思路清晰;2、在课程学习开始时提交;3、字数要求500700字;作业模板如下:内容解决问题的设想与主要内容填报要求通过培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对

2、拟解决问题的概括表述2、是来自实际教学中的突出问题3、内涵明确边界清晰问题生成过程反思、原因分析及本次解决问题思路1、问题产生的时间、程度及教学障碍2、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3、此前解决问题的尝试及未能如愿解决的原因4、解决问题思路明确此次问题解决的预期目标1、对核心问题解决的预期目标2、相关问题解决的预期目标3、标志问题解决的物化成果解决问题的路径、计划与举措1、如何利用预设课程、专家引领、校本研修及岗位实践2、结合培训周期的问题解决计划、安排3、体现特色与个性的实践策略其它以上栏目未能涵盖的其它设想作业模板:提交者: 韩海标 (提交时间: 2012-8-10 12:01:04) 答题内容: 本

3、次培训拟解决问题预设本次培训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如何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问题聚焦: 1.为何要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 浓厚的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促使他们顽强拼搏,努力学习。 2.如何能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 要在课堂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大胆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寓教于乐,寓学与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环境中主动接受教育,逐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有什么意义?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

4、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搞好数学教学的前提就是学生学好数学,要想学好数学,就需要对数学课有浓厚的兴趣。能否让学生对数学课感兴趣,是关系到教学效果及学生个性、人格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要解决的重点: 如何能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须突破的难点:学生特有的心理特征、师生关系、教学设计、作业评价、课后兴趣小组等等都是须突破的难点。预期目标: 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喜欢上数学课。解决路径: 一、以生为本,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挖掘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使学生树立信心,享受学习的乐趣。 1.用心关怀学生 教师用爱心关心帮助学生,真诚对待学生,设身处地去

5、为他们着想,与班主任老师协调好,共同管理学生;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多于学生沟通沟通,在上课或平时交流中,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从闪光点入手,激发学生的进取心,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品尝学习的快乐,要用多视角的眼光看待充满生机活力和个性化的学生,要多角度全方面地评价学生,不能只单纯地看学习成绩,多给学生掌声和喝彩,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美国总统林肯曾说过:“关键的一句话有时会影响人的一生”。教师的言行举止都可能会对学生成长产生相当重要的影响,为此,我想,从学生的成长来看,教师应当坚持以表扬为主,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要在班级大力宣传,发挥其榜样和示范的作用,有问题或者成绩差的同学要尽力挖掘他们的闪光点,

6、肯定他们哪怕是小小的一点进步,让他们享受学习的喜悦,进一步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关心爱护,帮助他们,促其发展。 2.用信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这就要求课任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教师要做一个从多角度透视的“有心人”。不要以为只要上完课,就完成任务,教育学生是班主任的事,与自己无关,要善于从多方面发现每一个学生闪光点,为他们创造施展才能和获得承认的机会。首先要善于从学生的一举一动中发现“闪光点”,只要真诚的爱他们、欣赏他们、信任他们就是最好的教育。 二、因材施教,细心观察,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肯定他们的成绩,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用鼓励成就学生,其实,任何一个学

7、生都有他自己的优点、长处,老师要善于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发现优点,多鼓励表扬他们,从而使他们感受到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努力学习。因为不是班主任所以没有大块的时间同他们在一起,就利用下课的间歇同他们聊天,当我看到有一个男生,身材不胖不瘦,个不高不矮,我就说“你长得真标准”他很高兴,一下子就自信了许多,原来上课时,偶尔看到他在说话,自从表扬他之后,上课认真听讲,眼神一直跟着老师转。还有,在上课提问上节课内容时,我有时让学生到前面黑板上写,发现有2个学生字写得好,就及时表扬,他们以后上课明显注意听讲,成绩较理想。在批改学生的作业中,用适当的语言表扬她们,用细微的分数调动个别学生的

8、学习积极性.教育学生树立有用的人就是人才的观念,为其指明“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让他们在失败中振作起来,并根据个人特点的不同,发挥聪明才智,努力学习本领,为今后发展寻求更大的空间。教育工作者要对学生进行人格塑造,用个人修养和人格魅力去影响和带动学生,让学生首先尊敬,崇拜教师,然后才能言传身教,有说服力,教会学生做人,教会他们人与人相处的基本方法和良好的行为道德规范,以及悦纳自己、自尊自爱,悦纳他人,与人为善的处事方法。要利用各种机会向学生灌输先做人后做事。教育他们尊重父母、享受亲情、享受和老师和同学在一起的学习过程,学会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顾全大局。要不仅从书本上学知识,更要从实际生活中学

9、习,不要攀比,要脚踏实地,实现自己的理想。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在某高校考察时,随意从每个班抽了几名学生的名字写在一张表格上,交给校长,极为认真地说:“这些学生经过科学测定全都是高智商人才。”事过半年,罗氏又来到学校,发现这些学生的确超过常人,进步很大。再后来,这部分学生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他证明了3个道理:第一,人的智商和能力是可以通过外力“激活”的;第二,信任和期望是“激活”人的智商和能力的基本要素;第三,人才资源贵在开发。用一句最通俗的话是“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三、与时俱进,巧用多媒体手段 , 创设美术教学情境 。

10、1.应用多媒体教学,在新课导入处创设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探求新知。良好的开端是一节课成功的基础,生动形象的导入,一开始就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在导入新课时教师恰当、巧妙地利用多媒体电教手段,把声、形、情、境熔于一炉,来创设、渲染课堂气氛,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情境。精心设计好这个“开端”,使学生从新课开始就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对于学生学习新知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数学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遵循趣味性和针对性的原则,根据新课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巧妙运用电教媒体,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2.应用多媒体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演

11、绎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巩固新知。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利用学生的好奇、爱动、争强、乐胜的心理,运用电教媒体,演绎情境,进行启迪诱导,激发学生强烈创作欲,巩固所学知识、技能,达到因材施教,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综合效果。3.应用多媒体教学,进一步升华情境,使学生主动地强化新知。作业展评、课堂小结,是巩固和强化新旧知识内在联系的重要过程,也是一节数学课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因此,我们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个性差异,遵循计划性、针对性、趣味性原则精心设计一个新颖有趣的作业展评区和课堂小结,让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出现,使他们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他们在完成作业后,将自己的作业放在

12、自己的桌上或黑板上,予以展示,并结合电教媒体实物投影仪的运用,对典型问题予以指出、分析、更正;对突出作品进行分析、点评、鼓励、表扬。最后,小结本课所学内容,让学生了解本课知识脉络,使整节课在学生探索求初中数学作业1编辑底稿:本次培训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如何通过设置数学活动课来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问题聚焦:1、问题的生成:学生成绩能得高分,但数学素养欠缺,实际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差,所以产生了如何运用现有的教学课程设置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2、问题产生的原因:学生得高分大多是靠机械重复的解题训练,搞的是题海战术,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和个性品质,导致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3、解

13、决问题思路:通过设置数学活动课如何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要解决的重点:在数学活动课中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须突破的难点:1、在数学活动课的设计上要注意度、量、序,数学活动应是课本知识的延伸,要重在训练双基,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数学科的学习习惯等;2、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对数学的认识,学数学的主动性等;3、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能力得以提高。预期目标: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良好数学素养,提高数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路径、计划与举措:在数学的周课时中用1课时作为数学“活动”课,以数学“活动”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提高对数学的认识、培养数学能力等。数学活动课形象地按

14、:“浇水生根、壮干抽芽、开花结果”三个互相衔接的阶段来规划和实施。第一阶段:浇水、生根(七年级)1、介绍数学史料、讲数学才子的故事。2、趣味数学的系列讲座和数学游戏。3、介绍数学思想、方法通过以上来达到激发兴趣、提高认识、掌握方法。第二阶段:壮干、抽芽(八年级)1、培养基本的数学素养、提高数学能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学交流活动。2、办数学小报。3、开展数学小老师的系列活动。开展知识智力竞赛。第三阶段:开花、结果(九年级)1、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数学运用能力。开展数学的制作、数学写作、数学应用方案设计。2、摸拟现实社会的数学实践活动。九年义务教育要求我们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5、。我们在改革教材、改革考试制度的同时,也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革新教学手法,彻底挣脱传统教学中僵化模式的束缚,尽快地向素质教育转轨。作为一名数学教师除了要把课堂教学搞好,还要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来培养学生的素质,我认为设置数学活动课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它忠实于教材,又不囿于教材,使学生的思维空间更大;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它是数学知识在生产实践运用的试验田,能促进学生数学能力全面提高。 数学活动课,学生喜欢,教师可操作;它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符合时代的要求。2012年10月12日星期五初中数学作业1:拟解决问题的安排题目:初中数学第二次作业 发布时间:2012-11-2 10:51:49作业围绕解决问题安排。本次作业为解决问题方案,是学员在经过课程学习与交流研讨后,把对拟解决问题的新认识具体化为教学设计问题解决方案。字数在400字左右,禁止雷同。开始时间:截止提交时间:2012-11-20 23:59:5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