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新教材高中物理 第4章 第6节 超重和失重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66230667 上传时间:2022-07-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新教材高中物理 第4章 第6节 超重和失重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版新教材高中物理 第4章 第6节 超重和失重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版新教材高中物理 第4章 第6节 超重和失重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版新教材高中物理 第4章 第6节 超重和失重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新教材高中物理 第4章 第6节 超重和失重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6节超重和失重1超重(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2失重(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3)完全失重定义:物体对支持物(或悬挂物)完全没有作用力的现象。产生条件:ag,方向竖直向下。典型考点一超重、失重的理解和判定1关于超重和失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超重现象只会发生在物体竖直向上运动过程中,超重就是物体所受的重力增加了B失重现象只会发生在物体竖直向下运动过程中,失重就是物体所受的重力减少了C完全失重就是物体重力全部消失D不论超

2、重、失重或完全失重,物体所受的重力是不变的答案D解析超重现象是因为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物体可能是向下减速或向上加速,失重现象是因为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物体可能是向上减速或向下加速,不论超重、失重或完全失重,物体所受的重力是不变的,只是对外界的压力和拉力变大或变小,故A、B、C错误,D正确。2下列关于超重、失重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电梯正在加速上升,人在电梯中处于失重状态B列车在水平轨道上加速行驶,车上的人处于超重状态C在国际空间站内的宇航员重力完全消失D自行车在斜坡上自由滑行时,人处于失重状态答案D解析电梯正在加速上升,人的加速度方向向上,在电梯中处于超重状态,故A错误;列车在水平轨

3、道上加速行驶,车上的人受到的支持力与重力大小相等,人既不处于超重状态,也不处于失重状态,故B错误;在国际空间站内的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其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处于完全失重状态,重力并没有消失,故C错误;自行车在斜坡上自由滑行时,人和自行车具有竖直向下的分加速度,人处于失重状态,故D正确。典型考点二有关超重、失重的计算问题3质量为60 kg的人站在升降机中的体重计上,如图所示。当升降机做下列各种运动时,体重计的读数是多少?(g取10 m/s2)(1)升降机匀速上升;(2)升降机以4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3)升降机以3 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上升或匀加速下降。答案(1)600 N(2)8

4、40 N(3)420 N解析以人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设支持力为N: (1)匀速上升时,加速度为零,故Nmg0,Nmg600 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体重计读数为600 N。(2)匀加速上升时,加速度竖直向上,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Nmgma,Nm(ga)60(104) N840 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体重计读数为840 N。(3)匀减速上升或匀加速下降时,加速度都是竖直向下,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则mgNma,Nm(ga)60(103) N420 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体重计读数为420 N。4一质量为40 kg的小孩站在电梯内的体重计上。电梯从t0时刻由静止开始上升,在06 s内体重计示数F的变

5、化情况如图所示。试问:在这段时间内小孩超、失重情况及电梯上升的高度是多少?(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答案02 s:超重,25 s:平衡,56 s:失重9 m解析小孩体重Gmg400 N,由题图知,在02 s内,F1440 N,F1G,电梯匀加速上升,小孩处于超重状态,此时有a11 m/s2,va1t12 m/s,h1a1t2 m。在25 s内,F2400 N,F2G,电梯匀速上升,小孩处于平衡状态,此时有h2vt26 m。在56 s内,F3320 N,F3G,电梯匀减速上升,小孩处于失重状态,此时有a32 m/s2又va3t30,说明电梯在6 s末停止,故h3t31 m。所以电梯上升的高度为hh1h2h39 m。- 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