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章节自测题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66230019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9.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学章节自测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自学章节自测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自学章节自测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自学章节自测题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自学章节自测题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学章节自测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学章节自测题(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早 冃E量代谢与体温1实验证明,须保留动物的哪一部分及以下神经结构的完整,才能维持体温相对恒 定()A)延髓B)中脑C)下丘脑D)小脑E)大脑2. 关于基础代谢率,下列哪一项叙述是错误的()A)与肌肉活动有关B)与精神紧张有关C)与食物有关D)与环境温度有关E)基础代谢率的高低以千卡/体重(kg)/小时表示3. 基础代谢率是以每小时下列哪一项为单位计算的产热量()A)体重B)体长C)年龄D)体表面积E)环境温度4当外界温度等于或高于机体皮肤温度时,机体的散热方式是()A)辐射散热B)传导散热C)对流散热D)蒸发散热E)传导和对流散热5. 下列有关基础代谢率的叙述,错误的是()A)雄性动物的

2、基础代谢率平均比雌性动物高B)幼畜的基础代谢率比成畜的高C)老龄畜的基础代谢率低D)体重相同的动物基础代谢率较为接近E)基础代谢率与体表面积之间具有比例关系6. 当环境温度较低时,机体的主要散热方式是()A)辐射B)传导和对流C)不感蒸发D丿发汗E)辐射+传导+对流7. 给高热动物用酒精擦浴是()A)增加辐射散热B)增加传导散热C)增加对流散热D)增加蒸发散热E)传导散热和辐射散热同时增加&给高热动物使用冰块的作用是()A)增加辐射散热B)增加传导散热C)增加对流散热D)增加蒸发散热E)传导散热和辐射散热同时增加9. 增加辐射散热的因素是()A)皮下脂肪增多B)气温高于皮肤温度C)气温低于皮肤

3、温度D)被毛加厚E)有效辐射面积减少10. 体温调节反应的传出途径不包括()A)神经系统参与B)植物神经系统参与C)躯体神经系统参与D)内分泌系统参与E)内脏系统参与11. 下列哪种物质既是重要的储能物质又是直接的供能物质:()A)二磷酸腺苷B)三磷酸腺苷C)脂肪酸D)磷酸肌酸E)葡萄糖12. 一般情况下,糖提供机体所需能量的:()A)40% 50%B)50% 60%C)60%?0%D) /U/o以上E)80%以上13. 长期处于病理饥饿状态下的病人,呼吸商趋向于:A) U. 70B) U. 80C) U. 82D) U. 85E) 1. UU14. 正常人能量代谢率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是最低的:

4、A) 完全静息时B) 熟睡时C) 外界温度为2UC时D) 室温为1825C时E) 进食12小时后15临床用简便方法测定能量代谢,必须取得的数据是:A) 食物的热价B) 食物的氧热价C) 非蛋白呼吸商D) 定时间内的耗氧量E) 定时间内的CO2产生量16 糖的氧热价是:A) 4. Ukcal/l(16. 8kJ / L)B) 4. 3kcal/L(18. UkJ / L)C) 4. 7kcal/L(19. 1kJ / L)D) 5. Ukcal/L(21. UkJ / L)E) 5. 6kcal / L(23. 5kJ / L)17. 下列哪种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最强:A) 脂肪B) 糖C) 蛋白

5、质D) 维生素E) 无机盐18. 对能量代谢影响最为显著的是:A) 寒冷B) 高温C) 肌肉运动D)精神活动E)进食19. 基础代谢率的实测值与正常平均值比较,正常变动范围是:A)土 5%B)士 5%一土 10%C)土 10% 土 15%D)土 20%E)土 20%一土 30%20患下列哪种疾病时,基础代谢率升高最为明显:A)糖尿病B)红细胞增多症C)白血病D)艾迪生病E)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1. 基础体温在月经周期中发生变动,可能和下列哪种激素有关:A)促肾上腺皮质激素B)胰岛素C)孕激素D)雌激素E)甲状腺激素22. 正常人的腋窝温、口腔温和直肠温按由高到低排列的秩序为:A)口腔、直肠、腋窝

6、B)口腔、腋窝、直肠C)腋窝、口腔、直肠D)直肠、口腔、腋窝E)直肠、腋窝、口腔23体内温度最高的器官是:A)肝B)肾C)肺D)脑E)小肠24 人在寒冷环境中主要依靠下列哪种方法来增加热量:A)温度刺激性肌紧张B)寒战性产热C)非寒战性产热D)肝脏代谢亢进E)全部内脏代谢增强25.当外界温度等于或高于机体皮肤温度时,机体的散热形式是:A)辐射散热B)传导散热C)对流散热D)蒸发散热E)辐射和对流散热二、多选题1用间接测热法测定能量代谢率,必须直接测出:A)总耗氧量B)尿氮量C)总CO2产量D)体内氧化的蛋白质量E)体内消耗的葡萄糖量2 能量代谢是指能量的:A)释放B)转移C)利用D)产生E)储

7、存3 下列关于呼吸商的描述正确的是:A)机体摄人氧的量与呼出的二氧化碳的比值B)计算呼吸商时,氧和二氧化碳量的单位用mol或L均可C)脂肪的呼吸商为0. 71D)蛋白质的呼吸商为0. 80E)糖的呼吸商为1. 004 下列因素中影响基础代谢率的是:A)年龄B)性别C)体温D)肾上腺皮质功能状态E)体重5测定人体的基础代谢率,必须控制的条件是:A)清晨进餐之前B)室温在1825 C范围内C)静卧干小、时以上D)清醒状态E)尽量避免精神紧张6 下列因素中哪些能影响皮肤温度:A)发汗B)环境温度C)皮肤血流量D)精神紧张E)体温调节中枢的兴奋性7 汗液与血浆的区别是:A)NaCl浓度低于血浆B)葡萄

8、糖含量为零C)乳酸含量高于血浆D)尿素氮高于血浆E)蛋白质含量咼于血浆8辐射散热与下列哪几种因素直接有关:A)风速B)皮肤与环境的温差C)皮下脂肪D)体表面积E)湿度9下丘脑温度低于37C时:A)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B)出现寒战前肌紧张以至寒战C)冷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减少D)汗腺分泌停止E)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减少10 当血液温度升高到体温调定点水平以上时,机体将出现:A)皮肤血管扩张B)皮肤血流量增加C)汗腺分泌增多D)肺通气量增加E)皮肤血管收缩11中枢温度感受神经元存在于;A)脊髓B)脑干网状结构C)I、丘月脑D)大脑皮质E)小脑12生理性体温调节包括:A)发汗B)增减皮肤血流量C)肌肉寒

9、战D)严寒时蜷曲身体E)寒冷时加衣13 当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维持体热平衡的途径有:A)寒战B)提高代谢率C)皮肤血管扩张D)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E)发汗三、判断改错(正确的打叫”,错的打“x”)1. 基础代谢率测定可以反应甲状腺机能。2. 基础代谢是指机体在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3. 就动物的基础代谢而言,个体越小,它的代谢也越低。4. 当气温低于皮肤温度时,蒸发成了唯一的散热途径。5. 体温概念是指家畜直肠温度。6机体深部温度是相对稳定而又均匀的,这说明各内脏器官的温度也是一致的。7. 汗腺持续而少量地分泌汗液,称为不显汗蒸发。8. 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丘脑。第九章神经系统1. 下列对电突触的描

10、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电突触发生在缝隙连接处B)缝隙连接处电阻低C)传递速度比化学突触快D)单向传递E)突触间隙大约为23nm 2冲动传到突触前膜轴突末梢,弓|起膜对哪种离子通透性增加()a丿 Na+B)K+C)Ca2+D)Mg2+E)Cl-3. 下列哪种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不是乙酰胆碱()A)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B)副交感节后纤维C)躯体运动神经D)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E)支配骨骼肌血管的交感缩血管神经4. 去甲肾上腺素与a受体结合后,哪种效应不会出现()A)血管收缩B)小肠平滑肌收缩C)妊娠子宫收缩D)扩瞳肌收缩E)竖毛肌收缩5. 去甲肾上腺素与P受体结合后,哪种效应不会出现()A)骨

11、骼肌血管舒张B)心脏活动减弱C)无孕子宫舒张D)支气管平滑肌舒张E)小肠平滑肌舒张6神经冲动向肌肉传递时()A)终板膜对Na+、K+尤其是Na+的通透性增加B)无时间延搁C)双向传递D)递质与M受体结合E)阿托品可阻断此效应7.下列关于递质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在突触前神经元内合成B)贮存于突触小泡内C)与突触后膜特异性受体结合D)阻断剂可阻断其效应E)能被酶灭活,但不能被重新摄取8. 维持躯体姿势的基本反射是(A)肌紧张B)腱反射C)屈反射D)交叉伸肌反射E)翻正反射9. 下列中枢神经系统内,兴奋性化学传递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A)单向传递B)中枢延搁C)总和D)兴奋节律不变E)易

12、受内环境条件改变的影响10. 下列关于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产生的叙述,错误的是()A)突触前轴突末梢去极化B)Ca2+由膜外进入突触前膜内C)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并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D)突触后膜对Na+、K+、Ca2+,特别是对K+的通透性升高E)突触后膜电位去极化达到阈值时,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发放冲动11.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是由于突触后膜提高了对于()A)Na+、K+、Cl-尤其是对K+的通透性B)Ca2+、K+、Cl-尤其是对Ca2+的通透性C) Na+、K+、Cl-尤其是对Na+的通透性D)K+、Cl-尤其是对Cl-的通透性E)Na+、K+、Ca2+尤其是对Ca2+的通透性12. 下列物质

13、中,属于中枢抑制性递质的是()A)Y氨基丁酸、甘氨酸B)谷氨酸、门冬氨酸C)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D)多巴胺、酪氨酸E)乙酰胆碱13. 副交感神经系统不具有下述哪一特点()A)节前纤维长,节后纤维短B)不支配某些脏器C)紧张性活动D)刺激节前纤维时,反应比较局限E)在应激反应中活动明显减弱14 下 述哪项属于副交感神经的作用(A)瞳孔扩大B)糖元分解增加C)逼尿肌收缩D)骨骼肌血管舒张E)消化道括约肌收缩15.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调节的重要特点是()A)具有紧张性作用B)均有双重神经支配C)双重神经拮抗作用的对立统一D)调节作用与效应器的功能状态有关E)以上都是16. 下列关于终板电位叙述,正确的是()A)动作电位B)阈电位C)局部电位D)静息电位E)突触后电位17. 突触前抑制的特点是:A)突触后膜的兴奋性降低B)突触前膜超极化C)突触前轴突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D)潜伏期长,持续时间长E)通过轴突-树突型突触的活动来实现18. 当兴奋性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后,引起突触后膜:A)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电气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