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工程质量管理制度[1]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66229910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工程工程质量管理制度[1]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公路工程工程质量管理制度[1]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公路工程工程质量管理制度[1]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公路工程工程质量管理制度[1]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公路工程工程质量管理制度[1]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路工程工程质量管理制度[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工程工程质量管理制度[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省道 105 线木鱼至沙洲公路灾后恢复重建工程 A 合同段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编制单位:重庆市佳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编制日期: 2009 年 6 月省道 105 线木鱼至沙洲公路灾后恢复重建工程工程质量管理制度为顺利完成我标段承建的施工项目,争创优良工程,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质量管理水平,规范施工人员质量行为,促进工程各项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服务作用,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将质量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根据国家现行的行业规范,结合省道105- 1 -省道 105 线木鱼至沙洲公路灾后恢复重建工程线灾后恢复重建管理部的管理办法,综合考虑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

2、程质量巡视检查制度、工序控制管理办法、施工测量管理办法、施工日志填写制度、文件与资料管理办法、质量问题分析制度。工程质量巡视检查制度为了规范施工人员质量行为,强化工程质量的细节管理,随时发现并解决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促进工程各项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服务作用,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将质量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项目部针对省道 105 灾后恢复重建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工程质量巡视检查制度,具体内容如下:一、成立质量问题检查小组:组长:袁建忠副组长:王礼恒、段永斌、陈炬组员:周小伟、周晓红、程晓华、文勇、张扬淑、周新星二、加强内部质量控制机制,以主抓质量的总工程师牵头,安全部、

3、技术部为检查主体,每周进行不少于一次质量检查,每月进行一次质量大检查;项目部各部室(包括技术部、安全部、合同部、物资部、实验室)每天至少一人到施工现场进行质量检查。发现质量问题及时要求有关责任人进行整改,重大质量问题需迅速上报总工程师,并提出整改意见;检查结果形成书面报告,有整改反馈单,并有复查意见。三、项目部每周召开一次质量会议,会议由总工程师主持,各专业副总、各部室负责人参加会议。会上通报各部门检查情况以及需其它部门协助解决的问题等,能解决的事宜由主持当场决定,不能当场决定的提出建议组织开会研究决定。四、各部室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严肃、认真、细致地检查和解决- 2 -省道 105 线木鱼

4、至沙洲公路灾后恢复重建工程工程中存在的隐患和问题,切实履行职责和义务,任何人不得迟报、漏报、瞒报,对因迟报、漏报、瞒报而影响及时妥善处置造成后果的,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五、各部室以大局为重,加强沟通和交流,在立足岗位责任的基础上也要注意属于其它部门责权范围内存在的问题,及时联系,注重细节管理,以小见大,树立长远眼光,始终把工程质量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六、对于检查发现的问题,质检工程师(质检员)应下发书面通知指出问题,并明确整改期限。七、主要检查内容:1、是否按图施工;2 、是否按有关施工验收规范施工;3、是否按有关操作规程施工;4、是否施工蛮干、是否文明施工;5、是否按施工方案、技术交底与施工

5、作业书施工。八、检查上次发现质量问题整改的落实情况,对于未按质量整改通知整改的作业队按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对相应人员进行处理。九、对于重大质量问题,检查小组需向项目经理提交检查报告,并提出处理意见。工序控制管理办法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工序所构成,工序质量是基础,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工程质量是在施工工序中形成的,而不是靠最后检验出来的。为了把工程质量从事后检查把关,转向事前控制,达到 以预防为主 的目的,特制定如下工序控制管理办法:一、工序质量的控制1、工序质量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 二是工序- 3 -省道 105 线木鱼至沙洲公路

6、灾后恢复重建工程活动效果的质量 ;2 、工序质量控制的控制步骤:(1) 实测 : 采用必要的检测工具和手段,对抽出的工序子样进行质量检验。(2) 分析 : 对检验所得的数据通过直方图法、排列图法或管理图法等进行分析 , 了解这些数据所遵循的规律。(3) 判断: 根据数据分布规律分析的结果,对整个工序的质量予以判断,从而确定该道工序是否达到质量标准。若出现异常情况,即可寻找原因,采取对策和措施加以预防,这样便可达到控制工序质量的目的。二、工序质量控制的内容1. 严格遵守工艺规程;2. 主动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3. 及时检验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4. 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三、工序质量控制点的设置

7、1、人的行为技术水平对于技术水平,不同工种有不同的标准,应该进行岗前培训,尽可能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责任心在责任心上主要抓好“五个三” ,即三检制、三自一控、三工序、三不放过、三按。三检制 :就是首检、互检和巡检。“首检”就是通过手工进行检查,主要是检查工艺是否正确以及设备调整是否合理;互检就是互相监督;巡检就是巡回检查。三自一控:就是要做到每个工作都自检、自分、自纠,控制一次自检- 4 -省道 105 线木鱼至沙洲公路灾后恢复重建工程正确率。三工序活动:就是复查上工序,保证本工序,服务下工序三按:就是按图纸、按工艺、按标准生产。三不放过:就是指质量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责任者没有受到教育不放

8、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2. 物的状态在某些工序或操作中,则应以物的状态作为控制的重点。如加工精度与施工机具有关;计量不准与计量设备、仪表有关;危险源与失稳、倾覆、腐蚀、毒气、振动、冲击、火花、爆炸等有关,也与立体交叉、多工种密集作业场所有关等。也就是说,根据不同工序的特点,有的应以控制机具设备为重点,有的应以防止失稳、倾覆、过热、腐蚀等危险源为重点、有的则应以作业场所作为控制的重点。同时要管好设备、用好设备、维修好设备,会使用设备、会检查设备、会维护设备、会排除设备的故障。3. 材料的质量和性能材料的质量和性能是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 尤其是某些工序,更应将材料质量和性能作为控制的重

9、点。如预应力筋加工,就要求钢筋匀质、弹性模量一致,含硫(S) 量和含磷 (P) 量不能过大,以免产生热脆和冷脆;N 级钢筋可焊性差,易热脆,用作预应力筋时,应尽量避免对焊接头,焊后要进行通电热处理。4. 关键的操作如预应力筋张拉,要进行超张和持荷2min。超张拉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混凝土弹性压缩和徐变,减少钢筋的松弛、孔道摩阻力、锚具变形等原因所引起的应力损失 ; 持荷 2min 的目的,是为了加速钢筋松弛的早发展,减少钢筋松弛的应力损失。在操作中,如果不进行超张拉和持荷2min,就不能可靠地建立预应力值; 若张拉应力控制不准,过大或过小,亦不可能可- 5 -省道 105 线木鱼至沙洲公路灾后恢

10、复重建工程靠地建立预应力值,这均会严重影响预应力的构件的质量。5. 施工顺序有些工序或操作,必须严格控制相互之间的先后顺序。如冷拉钢筋,一定要先对焊后冷拉,否则,就会失去冷强。6. 技术间隙有些工序之间的技术间歇时间性很强,如不严格控制亦会影响质量。如分层浇筑混凝土,必须待下层混凝土未初凝时将上层混凝土浇完。7. 技术参数有些技术参数与质量密切相关,亦必须严格控制。如外加剂的掺量,混凝土的水灰化,沥青胶的耐热度,回填土、三合土的最佳含水量,灰缝的饱满度,防水混凝土的抗掺标号等,都将直接影响强度、密实度、抗渗性和耐冻性,亦应作为工序质量控制点。8. 常见的质量通病常见的质量通病,如渗水、漏水、起

11、壳、起砂、裂缝等,都与工序操作有关,均应事先研究对策,提出预防措施。9. 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应用当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虽已通过鉴定、试验,但施工操作人员缺乏经验,又是初次进行施工时,也必须对其工序操作作为重点严加控制。10. 质量不稳定、质量问题较多的工序通过质量数据统计,表明质量波动、不合格率较高的工序,也应作为质量控制点设置。11. 特殊土地基和特种结构对于湿陷性黄土等特殊土地基的处理,以及大跨度结构等技术难度较大的施工环节和重要部位,更应特别控制。12. 施工工法施工工法中对质量产生重大影响问题,如大模板施工中模板的稳定和- 6 -省道 105 线木鱼至沙洲公路灾后恢复重建工程组装

12、问题等,均是质量控制的重点。四、工序质量的检验1. 标准具体化标准具体化,就是把设计要求、技术标准、工艺操作规程等转换成具体而明确的质量要求,并在质量检验中正确执行这些技术法规.2. 度量度量是指对工程或产品的质量特性进行检测度量。3. 比较所谓比较,就是把度量出来的质量特征值同该工程或产品的质量技术标准进行比较,视其有何差异。4. 判定就是根据比较的结果来判断工程或产品的质量是否符合规程、标准的要求,并作出结论。判定要用事实、数据说话,防止主观、片面,真正做到以事实、数据为依据,以标准、规范为准绳。5. 处理处理是指根据判定的结果,对合格与优良的工程或产品的质量予以认证; 对不合格者, 则要找原因,采取对策措施予以调整、纠偏或返工。6. 记录记录要贯穿于整个质量检验的过程中,就是把度量出来的质量特征值,完整、准确、及时地记录下来,以供统计、分析、判定、审核和备查用。五、施工项目质量的预控施工项目质量的预控,是事先对要进行施工的项目,分析在施工中可能或最容易出现的质量间题,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采取质量预控的措施予以预防。六、附则1、本办法的内容有与施工指南、验标、暂行技术条件和补充验收标准- 7 -省道 105 线木鱼至沙洲公路灾后恢复重建工程不相符之处,以后者为准。2、本办法解释权在项目部安全、技术质检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