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时事形势—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01的知识点总复习附解析(共12页)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66229843 上传时间:2024-02-2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8.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时事形势—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01的知识点总复习附解析(共12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政治时事形势—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01的知识点总复习附解析(共12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政治时事形势—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01的知识点总复习附解析(共12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政治时事形势—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01的知识点总复习附解析(共12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政治时事形势—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01的知识点总复习附解析(共12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时事形势—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01的知识点总复习附解析(共12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时事形势—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01的知识点总复习附解析(共12页)(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一、选择题1奴隶社会是人类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人类文明时代取代野蛮时代的一个历史性飞跃。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根本原因在于奴隶制生产关系适应并且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B监狱、法庭、军队的建立C形成了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阶级对立D脑力劳动取代体力劳动2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以私有制代替了公有制,以剥削代替了平等。但人们一致认为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一种进步。其原因在于( )A原始公有制不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需要B原始公有制是一种落后的生产力C私有制的出现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D私有制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关系3在原始社会,人们的劳动产品十分有限,只能够维持

2、人们生存的需要。如果不实行平均分配,就会有一部分人被饿死,这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就不可能繁衍生存下来。从生产关系看,原始社会劳动产品实行平均分配的直接原因是A生产力发展水平低B人们建立了平等互助的关系C生产资料共同占有D生产力发展不均衡4中国的原始社会,起自大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止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原始社会经历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时期,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是( )氏族首领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均分配劳动产品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劳动对象范围狭窄ABCD5小明要在网上查阅原始社会的资料,结果在输入“原始社会”的字条后,发现有很多穿越原始社会题材的小说,以下作品描述的活动

3、场景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人们使用陶锅做大米饭使用“尖锐器”剥割兽皮穿着麻布衣服采集食物用火烧烤食物,防御野兽ABCD6荷马史诗描述的时代是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此时期又被称为“英雄时代”,正处在“文明时代的门槛上”。下列能说明其处在文明时代“门槛”的有( )出现私有制、文字乃至国家出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氏族制度尚不成熟,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金属工具出现、商业繁荣、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出现ABCD7文字的发明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件石破天惊的大事,它将人们的思维、语言、经验以及社会现象记录下来,使文化得以传播交流、世代传承。这表明,文字的发明( )对人类文明的跃升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4、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是人类社会从愚昧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文明时代伴随奴隶社会而来的根本原因ABCD8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开始,到公元前476年春秋时期结束,是中国的奴隶社会。下列对这一时期生产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以氏族为单位进行个体劳动奴隶主和奴隶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ABCD9在原始社会,人们不得不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决定这一状况的根本因素是( )A按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B原始人生产经验很少C平均分配的原始习俗D极端低下的生产力10私有制不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

5、而产生的,它的确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下列符合私有制产生过程的是个体劳动盛行土地变成私有财产生产工具归家庭私有私有制确立ABCD11在原始社会氏族肉部,氏族长同大家一起劳动,没有任何特权,从没有人压迫人的现象;而据甲骨文记载,商朝奴隶主用于祭祀的奴隶,最多的一次杀了2656人。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是原始社会没有剥削压迫,是理想的人类社会奴隶社会存在阶级压迫,但人类社会进步了原始社会相比奴隶社会,物质充盈精神文明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符合社会发展规律ABCD12以下对原始社会的正确认识有(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最低阶段原始社会平均分配,又称为“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原始社会没有剥削

6、、没有压迫,是理想的“黄金时代”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阶级社会ABCD13拉法格说:“私有观念对于一切资产者是非常自然的,但当初跑进人们的脑筋却不容易。当人们开始思考时,恰恰相反,他们首先想到的是一切应归大家。”这段话( )A揭示了私有观念具有永恒性和普遍性B承认了私有观念并非是天生的表C肯定了自私只能是客观存在的私有制的产物,绝不是一切人的本质的属性D明了自私作为一种思想意识,是资本主义的产物14下图是甲骨文的“高”和“宫”字。“高”字反映的是一种建造在土台上的房子,其下部土台中挖有一口地窖。“宫”字反映的是在一个大屋顶下罩着两个(或两个以上)室内空间。据此可以推断当时( )原始畜牧业

7、和农业开始出现个体劳动逐渐盛行起来社会成员逐步实现了定居生活社会可能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ABCD15阶级的形成、国家的产生,社会制度的更替,其根本原因是( )A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出现B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C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D社会生产关系的不断变化16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A导致了阶级的产生,因而阻碍了社会的进步B是以私有制代替了公有制,因而阻碍了社会的进步C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因而是历史的进步D出现了剥削,因而是历史的进步17隋朝末年,隋炀帝大兴土木,对外发动战争,繁重的兵役,徭役使民不聊生,各地人民举兵起义,形成了全国性的农民起义。这说明()A劳役地租是封建社会中农民遭受剥削的主要方式B地主阶

8、级迫使农民缴纳苛捐杂税,从事徭役来剥削农民C地主的剥削常常引发农民抗争甚至起义D封建制国家具有君主专制,等级森严的特点18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资产阶级内部的矛盾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ABCD19古代社会的变革发展,既是生产力发展的过程,又是充满矛盾和斗争的过程。下列诗句能够反映封建社会剥削的有(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ABCD20在封建社会,逢年过节,婚丧嫁

9、娶,农民要给地主送礼、干活;收获时节,农民要把刚收到的各种实物,献给地主尝鲜,这叫“献新”;地主本人或他们的“狗腿子”到村里收租,农民还得置办酒席招待。这种剥削形式是( )A高利贷剥削B苛捐杂税剥削C货币地租剥削D变相的地租剥削21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表现为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的生产社会化主要表现为( )资本主义的生产越来越具有社会性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生产全部服从于资本家个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的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ABCD22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建立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扩大公民的经济文化

10、权利,提高工人的生活水平。这( )A表明唯利是图是资产阶级的本性B说明工人阶级的被剥削地位正在逐渐改变C体现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正在改变D并没有改变工人被剥削、受压迫的地位23列宁说:“所有一切压迫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都需要两种社会职能:一种是剑子手的职能,另一种是牧师的职能。”牧师的使命是安慰被压迫者,给他们描绘一幅在保存阶级统治的条件下减少痛苦和牺牲的前景。下列资本家采取的措施中属于“牧师职能”的是( )A延长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B运用先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C改善工人待遇,提高劳动价格D调整产品结构,严密分工协作24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形态,它存在了二三百万年,是截至

11、目前人类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社会发展阶段下列关于原始社会的描述正确的是( )A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家庭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B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均分配劳动产品C人们建立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国家D是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25现有的考古资料表明,自从人类在地球上诞生到原始社会结束,人类经历了长达上百万年之久的原始社会。在漫长的原始社会里,人类一直奉行“平均分配”制度,人们集体劳动所得到的果实,平均地分配给每一个社会成员。其根本原因A物质产品不够丰富B当时的社会生产力低下C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D人们具有朴素的道德观念【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A【详解】A:奴隶社

12、会代替原始社会后,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这是历史的进步,A符合题意。B:监狱、法庭、军队的建立意味着阶级矛盾不可调和,奴隶制国家产生,B不合题意。C:形成了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阶级对立,这不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表现,排除C。D:脑力劳动取代体力劳动不是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的特征,排除D。故本题选A。2C解析:C【详解】A:原始公有制在一定时期是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A错误。B:该选项说“原始公有制是一种落后的生产力”混淆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B错误。C:评价一种生产关系,

13、关键看其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以私有制代替了公有制,以剥削代替了平等,但人们一直认为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一种进步。其原因在于私有制的出现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C符合题意。D:从整个人类发展历史来看,私有制不是先进的生产关系,D错误。故本题选C。3C解析:C【详解】本题考查生产关系。AD:试题的规定性是生产关系,“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生产力发展不均衡”都是生产力方面的原因,不符合试题规定性,AD排除。BC: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如何、产品如何分配,其中,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决定着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如何、产品如何分配

14、,B错误,C正确。故本题选C。4D解析:D【详解】:在原始社会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故错误。:在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使人们不得不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这是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符合题意。:劳动对象属于生产力,故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5D解析:D【详解】:生产力极其低下是原始社会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主要标志是使用石器工具,使用“尖锐器”剥割兽皮,用火烧烤食物,防御野兽,故正确。:中国最早出现陶器,当在公元前二千年后半期的商朝,属于奴隶社会;在原始社会没有出现麻布衣服,故不选。故本题选D。6A解析:A【详解】: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