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工作计划书最终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66224247 上传时间:2024-03-0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组工作计划书最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组工作计划书最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组工作计划书最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组工作计划书最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组工作计划书最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组工作计划书最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组工作计划书最终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春跃动大学生运动自主性转变小组计划书 社会工作专业 小组工作 第一组 2013年3月22日目录一、 小组性质及活动简介1、小组名称-32、小组形式及主题-33、举行日期-34、小组对象-35、小组工作员的分工-36、小组活动次数-3二、小组活动背景及意义:-31、问题分析和理论支撑-3(1)小组成因-3(2)理论架构-4a、工作理念-4b、相关的理论-4三、小组服务的目的和目标-61、目的-62、目标-6(1)整体目标-6(2)具体目标-6四、组员的招募:-71、招募目标-72、招募对象-73、招募形式-74、备用模式-75、招募问题即应对方法-7五、活动内容和人员、时间安排-7第一次活动-

2、7第二次活动-9第三次活动-9第四次活动-11六、小组活动的评估方法:-11七、所需的资源及经费预算:-11八、预期的困难和解决方案-12九、附表-13青春跃动大学生运动自主性转变小组计划书一、 小组性质及活动简介 1、小组名称“青春跃动”-大学生运动自主性转变小组 2、小组形式及主题 组织性质为自愿的封闭小组,具有发展性功能。主题:跃动的青春 3、举行日期 视情况而定。 4、小组对象 华航在校大一、大二学生(不分专、本)拥有能力和课余时间但是不积极主动运动或对运动兴趣不大的学生 5、小组工作员的分工 成员:宋朝阳 盛丽娜 刘红杰 周婷 王珊珊 王珏 路远 纪君楠 李琼瑶 其中组织者一名 主持

3、者两名 其他人员负责协调工作(具体待定) 6、小组活动次数:4二、小组活动背景及意义:1、问题分析和理论支撑:(1)小组成因 进入大学后,大学生对运动的热爱和参与度明显下降,接二连三的大学生运动猝死事件发生,一个个血的教训在震惊着我们,我们不得不扪心自问一下,我们是不是已经远离运动了,我们的体质是不是很好呢?在网络日益发达的现代,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把自己的时间放在了宿舍上网,网络游戏上。是由于什么原因而造成了大学生在有充分课余时间的生活中形成了这种态度和现状呢? (1)原因之一是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有很多的自由时间的支配,但是由于自身的懒惰,比较乐意呆在宿舍里或者其它地方上网、玩游戏等方式来消磨时

4、间,从而削减了参加运动的积极性。(2)学校的体育课程的课时有限以及缺乏趣味性,也使大学生对运动的兴趣降低。(3)高中时期长期的课程压力紧张,间接的剥夺了学生参加体育的权利,从而使学生缺乏了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4) 就学生自身而言,因为缺乏体育锻炼的自主性,所以体会不到体育锻炼对于心理和生理的益处,觉得参加体育锻炼很疲惫,所以不愿意参参加锻炼。(5) 就男女生而言,男生的运动意识要远远高于女生。通常我们在学校的运动场所看到的多数是男生在进行体育锻炼,而女生是极少的。这种现象包括生理上的原因,但主要的原因是思想意识的区别和群里特性造成的。大学的男生集体参加体育锻炼是男同学之间沟通交流的一种方式。

5、而对于女生来说,她们比较 偏向于静态的社交和娱乐,所以也就不乐意参加运动。还有,一些标签现象的出 现,多数人觉得女生应该文静、随和等等,不应该像男生一样好动。所以有些女 生想参加运动不仅需要突破这些心理方面的障碍而且更需要找到有共同参与体育锻炼的同性朋友。(6)部分学生或是由于找不到一起运动的人而不去运动。 在此情况下,我们的“青春跃动”小组成立了,帮助那些有时间但是不去从事运动的大学生,帮助他们提升运动的热情,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运动素质。(2)理论架构a、工作理念:青春跃动小组是小组工作的体现,它主要是通过小组成员之间一起参加运动,让组员在运动之中找到团队的乐趣,运动的魅力,以此来让他们

6、提高运动的热情,将自己的更多的空余时间放在运动方面,使他们发自内心的爱上运动,让自己的运动素质提高。青春跃动小组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旨在帮助运动自主性差的学生,让他们通过小组成员的一起运动,增加他们的运动热情和积极性,让他们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去锻炼自己的身体,在小组内部相互帮助,相互协作,相互分享自己的运动感受,逐渐改变他们对运动的漠然,以此也改变他们各方面的素质。b、相关的理论(1)佛洛依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本我:代表“本能的我”,按“快乐原则”行事。 自我:代表“现实的我”,按现实原则行事。 超我:代表“理想的我”,包括自我理想和良心。 社会工作治疗对象:常常“本我”非常强大,而“自我”、“超

7、我”非常薄弱。 例如这些缺乏参加体会锻炼的大学生来说,他们觉得参加体育锻炼很累没有意义,所以在此“本我”就发生作用,去追求他们体会到的快乐,而不是按照“自我”和“超我”的要求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小组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这些治疗对象找到“自我”。(2)库利的“镜中自我”理论 “镜中我”就是通过其他人的看法而认识自己。“人们彼此都是一面镜子,映照着对方。此理论的也可以应用到此次小组工作过程中。因为人们往往通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确定自己的认知,在此次治疗过程中,让治疗对象看到体会锻炼,给自己在他人眼里带来好的改变,从而达到小组的治疗效果。(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班德拉社会学习理论是指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获得示范行为的象征性,并作出相应过程。主要包括观察学习和亲历学习。它强调个人的行为、思想等是由个人与环境交互作用决定的,人的大部分社会行为是通过观察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