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影响天气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66197969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工影响天气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工影响天气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工影响天气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工影响天气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工影响天气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工影响天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影响天气(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人工影响天气的主要作用是什么?人工影响天气是指为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在适当条 件下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对局部大气的云物理过程进行影响,实现以增雨(雪)、防雹、消雾、消云等为目标的活动。试题难度:2知识点:人工影响天气的含义2、我国人工影响天气四级业务体制中,国家-省-地-县的业务分工如何?答案:经过50余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初步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国家一省一地一 县四级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体系。在业务技术方面,国家级主要提供全国人 工影响天气业务技术指导、装备技术支持和跨区域作业协调;省级业务主 要有业务管理,作业(飞机增雨)组织、指导、科研和技术开发;地市级 业务主要有业务管理

2、,指挥高炮、火箭作业,作业指挥系统开发;县级业 务主要有组织实施高炮、火箭作业,装备管护、信息收集。试题难度:2知识点:我国人工影响天气的发展概况3、我国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的技术路线是什么?答案: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基本形成了以下技术路线:依托天气气候预测预报、 地面和高空观测、卫星和雷达实时遥感监测、部分运用云物理特种观测技 术和设备以及数值模式等为手段的作业条件监测识别方法;以飞机、高 炮、火箭和地面发生器等运载工具播撒人工冰核(碘化银)、和致冷剂的 作业催化手段;物理检验和统计检验评估相结合的作业效果评估方法。试题难度:2知识点:我国人工影响天气的发展概况4、近年来我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取得了哪

3、些主要进展?答案:改革开发之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人工影响天气取得 了明显的进展,主要表现在:1)探测技术的提高;2)催化技术的改善; 3)云降水数值模式的应用;4)作业指挥系统的改进.试题难度:3知识点:人工影响天气在我国的发展5、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还面临哪些技术难题?答案:人工影响天气至今仍是一项发展中的科学技术,尚存在许多关键技术问题 亟待突破和解决。主要表现在:1 )云降水监测和预测技术;2)催化作业 技术;3 )外场试验方案设计;4 )效果检验和评估技术。试题难度:3知识点:人工影响天气在我国的发展6、云雾是如何的定义的?答案:云是大气中水汽凝结(凝华)成的水滴、冰雪

4、晶或由它们混合组成的可见 悬浮体。雾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 冰晶,导致水平能见度低于1千米的天气现象。试题难度:3知识点:降水一般分类和等级7、什么叫核化?答案:云滴和冰晶不能由原来的相态(水汽、过冷水滴)连续演变过来,而是首 先在母相中生成新相的胚胎,而后这些胚胎在适宜的条件下再长大成新相 的粒子。这种产生新相胚胎的过程称为核化。试题难度:5知识点:成云致雨的基本条件8、简述层状云降水雷达回波上“零度层亮带”是如何形成的?答案:层状云上方较大的固态降水粒子在下降过程中经过0C层融化时,表面上 会出现一层水膜,反射率因子迅速增大。当固态降水粒子下降完全融化为 水

5、滴时,其尺度减小,同时大水滴下落末速度增大,单位体积内水滴个数 减少,反射率因子降低。这样,在0C层附近反射率因子回波突然增强, 就形成了所谓的“零度层亮带”。试题难度:4知识点:层状云宏观特征9、云中水分循环次数和降水效果分别是如何计算的?答案:云中水分循环次数是实际降到地面的降水量和云的可降水量之比。降水效 率则为实际降到地面的降水量与由上升气流输送入云的水汽经凝结(凝华) 形成的云中总液(固)态水量的比值。试题难度:3知识点:降水效率10、何谓冰一水共存云中的“贝吉龙过程”(冰晶效应)?答案:当云中冰晶与过冷水滴共存时,由于冰面饱和水汽压低于同温度下水面饱 和水汽压,水分从大量过冷水滴中

6、不断蒸发转移而凝华到冰晶上去,冰晶 获得优势增长,即为“贝吉龙过程”,又称”冰晶效应七试题难度:5知识点:冷云(雨)过程11、人工影响天气的一般定义?答案:人工影响天气是指在适当的天气条件下,选择适当的时机,通过使用飞机、 火箭、高炮等运载工具,向降水云中适当的部位播撒催化剂实施人工干预, 使天气过程发生符合人类愿望,达到增加降水、减少冰雹等目的。试题难度:3知识点:人工影响天气的基本原理12、为什么通过无线电探空方法仍然是获取湿度垂直分布资料最主要的一种途径?答案:一是因为它的资料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分辨率;二是长期以来它已经形成 了一个比较严密的全球探测网,各地区、各个国家的资料具有一定的可

7、比 性,因而成为其他高空探测手段的一个基准。试题难度:3知识点:加密探空13、地面微波辐射仪通过神经网络的反演算法生成的产品有哪些?答案:总水汽量(积分水汽量)、总液态水量(积分液水量)以及温度、相对湿 度、水汽、液态水等4种廓线。试题难度:3知识点:微波辐射计反演的主要产品14、地基GPS与微波辐射计相比的优势有哪些?答案:具有维护简单、不受降水和云的影响等优势。试题难度:3知识点:地基GPS15、地面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在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中主要有哪些应用?答案:(1)对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识别;(2)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时机的选择; (3)人工增雨作业效果评估。试题难度:4知识点:自动气象站16、

8、根据我国天气气候特点,我国雷达布网的特点是什么?答案:东南部的布网雷达采用S波段,以适应强降水的测量;中西部地区则采用C波段雷达布网。试题难度:2知识点:雷达探测17、测雹板法测量冰雹谱属于地面低速碰撞印痕取样器。它的优缺点是什么?答案:优点是设备简便,成本低,可以大量布网观测,可无人值守。缺点是不能 确切知道降雹起止时间,故无从了解降雹各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试题难度:3知识点:地面雹谱测量18、符合我国开展人工影响天气探测和催化作业条件的机型主要有哪些?答案:运-12、运-7、双水獭、夏延、安-26等试题难度:3知识点:飞机观测19、冰核观测有哪些方法和技术?答案:(1)采用滤膜取样在静态热扩

9、散云室中核化生长冰晶计数;(2)采用 Bigg型冰核计数器进行观测冰核.试题难度:4知识点:冰核观测20、我国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有哪三部分构成?答案:(1)数据采集子系统;(2)产品生成子系统;(3)主用户处理器子系 统.试题难度:3知识点:雷达观测21、地面雨滴谱资料的有什么应用和作用?答案:由地面雨滴谱可计算空中雨滴谱和空中雨含水量,应用于雷达反射率因子 的空中分布和云水含量的空间分布计算。地面雨滴谱观测资料对于提高雷 达定量估算降水的准确度也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试题难度:4知识点:地面雨滴谱22、气象卫星按卫星轨道可以分为哪两类?答案:1)极地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又称极轨气象卫星;2)地

10、球同步气象卫星, 又称静止气象卫星。试题难度:4知识点:我国风云卫星23、我国业务上最常使用的卫星图像主要有哪些?答案:业务上最常使用的卫星图像主要有可见光图像、红外图像和水汽图像三种。试题难度:3知识点:我国风云卫星产品24、简述催化剂的分类,每类至少给出1种催化剂的常用名称?答案:类型有人工冰核(碘化银)、致冷剂(液氮、干冰、液态二氧化氮)、吸 湿剂(盐粉、氯化钙)试题难度:1知识点:催化剂25、为什么在炮弹、火箭中使用碘化银作为催化剂?答案:1)碘化银晶格结构和冰晶类似,不溶于水,成冰能力强;2)碘化银可以 和火药混合装入炮弹或火箭内,便于生产、储存和生成气溶胶;3)碘化 银毒性较小。试

11、题难度:2知识点:催化剂26、请举出至少2种人工防雹的概念模式?答案:人工防雹的概念模式有:有效竞争、降低冰雹生长轨迹、提前降水、过冷 水区冰晶化、单体竞争机制等。试题难度:1知识点:防雹概念模式27、简述火箭作业系统构成及特点?答案:火箭作业系统通常由火箭发射架、火箭弹和发射控制器组成。相比高炮来 说,火箭作业系统携带催化剂量大,控制范围广,作业高度高,火箭作业 需要考虑风的影响。试题难度:2知识点:作业工具28、简述人工增雨和人工防雹作业的主要区别?答案:1 )引晶数量不同(静力催化要求云中冰晶浓度101102个/升,动力催化 要达到1 02104个/升。人工防雹要使云中冰晶浓度达到102

12、个/升以上。); 2)作业方法不同(增雨:射击扇面宽、持续时间长,防雹:扇面窄、大 量、快速。)试题难度:2知识点:作业技术29、如何根据穴道理论确定防雹作业高度?答案:1)确定回波移速;2)找出环境风速值等于该移速的高度;3)此高度减 去500米,作为作业高度。试题难度:2知识点:作业方法30、人工增雨作业的条件有哪些?答案:云和降水处于发展或持续阶段,云中有比较深厚的上升气流,云较厚,其 中过冷层较厚,云底较低,云下蒸发较弱;云中有过冷水,在较厚的层次 内有较大的冰面过饱和水汽,冰晶浓度较低。试题难度:3知识点:层状冷云静力催化31、简述冷底积云的特征。答案:冷底积云,其云底温度小于10c

13、,云滴谱较窄,常在-9-12高度出现 冰晶,冰晶形态主要是六角平板、枝晶状,冰晶浓度较小,通过水汽扩散 凝华增长,随后淞附成霰。试题难度:3知识点:积云静力催化32、简述暖底积云的特征。答案:暖底积云,其云底温度大于10C,云中碰并比较活跃,滴谱较宽,且在 -5-8 C区域产生冰晶繁生机制(H-M过程),冰晶形态主要是大的冻滴、 柱状和柱帽状晶,通过碰并增长的毛毛雨滴冻结后,随后淞附成霰。试题难度:3知识点:积云静力催化33、美国高原试验确定具有什么特征的云定为可播性的云?答案:小的孤立浓积云,云体直径限于28km,厚2.54.5km,目视与周围积 云有分隔。云底温度约5C,云顶温度-12C,

14、含水量1g/m3, -10P高度 冰晶浓度很低,无雷达回波,云生命期在探测或播撒后可达30min。试题难度:5知识点:积云静力催化34、美国高原试验从探测结果的物理分析得到什么结论?具体表现为哪些?答案:从探测结果的物理分析表明:几乎所有响应变量在5min或少数在8min前,播撒与未播有明显差异,表现为:播云冰晶浓度高于未播,达淞附增 长阈值浓度的冰晶,播撒大于未播;8min后播撒的云内降水胚已超过 600 m;液水通过冰晶转化,云水量衰减明显,播撒的衰减比未播快些; 早期降水发展,播撒的大滴尺度均高于未播的;总降水含量,播撒的为未 播的3倍;总云水量衰减,播撒的比未播的明显。试题难度:5知识

15、点:积云静力催化35、19841987年夏季南非大陆积云催化试验基本结果是什么?由此说明了什么?答案:南非大陆积云催化试验基本结果为冰晶在-8-10C开始形成,冰晶主要 出现在播云高度,由霰碰冻增长转化为降水。霰的来源主要是淞附晶而不 是大的冻滴。由此说明播入催化剂可以影响积云降水。试题难度:4知识点:积云静力催化36、什么是暖雨过程?答案:自然暖云降水,直接通过碰并增长机制和雨滴破碎繁生过程产生持续降水, 我们把这种降水机制称为暖雨过程。试题难度:3知识点:积云静力催化37、地基雷达探测在人工增雨防雹中有哪些作用?答案:地基雷达探测在人工增雨防雹中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遥测和监 视云带和降水,以了解其物理结构和特征;作为选定作业区域、作业目标、 作业方法以及作业具体实施的依据;另外也是引导指挥人工增雨和防雹作 业和作业效果检验的依据。试题难度:3知识点:作业条件的分析与判定38、简述卫星图像上积雨云的特征。答案:无论可见光还是红外云图,积雨云的色调都是最白的;当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