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学业水平过关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66197448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学业水平过关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学业水平过关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学业水平过关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学业水平过关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学业水平过关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学业水平过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学业水平过关(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学业水平过关(一)一、单项选择题1山东号称“齐鲁”,这一称谓源自()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 D行省制答案:B2(2018湛江学考模拟)西方人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C个人观念淡薄 D专制王权强大答案:B3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A奴隶制 B分封制C中央集权制 D嫡长子继承制答案:D4(2018惠州学考模拟)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本质特征是()A改国王为皇帝 B建立中央官制C实行郡县制 D皇权至高无上答案:D5(2018珠海学考模拟)在秦朝,被称

2、为“百官之首”的是()A三公 B丞相C太尉 D御史大夫解析:秦朝的丞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负责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并且负责总领百官,所以在秦朝,丞相被称为“百官之首”。答案:B 6秦朝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A世代相袭 B考试选拔C地方推荐 D皇帝任命解析: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权至上,地方长官由皇帝任命,故选D项。答案:D 7(2018韶关学考模拟)秦统一全国后,诏书传到南方的许多地方,当地却没有人认识。据此,你认为秦始皇应该采取什么措施()A统一货币 B焚书坑儒C统一度量衡 D统一文字解析: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诏书传到南方的许多地方,当地却没有人认识”就能得出D项。答案:D 8

3、“汉承秦制”,却不断创新。属于汉朝创新的监察制度是()A丞相制度 B察举制度C刺史制度 D内阁制度解析:汉朝设十三州刺史监察地方,从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故选C项。答案:C 9丞相制度在隋唐进行了一次重大调整,这主要是指()A设立三省,分散相权 B设参知政事,分割相权C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D设立内阁,强化相权解析: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分散相权。答案:A 10(2018深圳学考模拟)唐朝的中央机构为三省六部。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中书省草诏 B门下省执行C尚书省审议 D枢密院军事解析:唐朝三省六部制规定中书省有决议权,可草拟诏令,门下省有审议权,尚书省有执行权,枢密院是宋朝二

4、府三司制的机构。答案:A 11(2018清远学考模拟)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解析:题干体现出将宰相权力分割,中书省管民政,枢密院管军事,三司管财政,互相制约,最后由皇帝决断。答案:C 12有关“湖广行省”的文献资料最早可能出现在()A秦朝 B汉朝C唐朝 D元朝解析:元代行省是行中书省的简称,行省制是蒙古族统治者在中原地区行政区划和政治制度方面留给后世的一份重要遗产,故“湖广行省”最早出现在元朝。答案:D 13(2018佛山学考模拟)明朝废除中书省和丞相,分相权于吏、

5、户、礼、兵、刑、工六部,直属皇帝,其目的是()A提高办事效率 B扩大统治基础C加强专制统治 D增强六部权力解析:由题干信息“废除中书省和丞相直属皇帝”可知,这体现了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故选C项。答案:C 14(2018湛江学考模拟)我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的标志是()A废丞相 B在中央设内阁C创设八旗制度 D设军机处解析:清朝雍正帝时,在宫内设军机处,使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答案:D 15(2018清远学考模拟)明朝中后期,内阁首辅掌有对谕旨的“封还执奏”之权。至清初,内阁进本拟签,经皇帝定后,由学士照签以朱笔批于本面。这些史实反映出当时()A皇帝疏于

6、朝政造成大权旁落B决策过程具有一定制衡色彩C决策制度僵化官员拘泥规制D君主乾纲独断专制达到顶峰解析:依据材料“内阁首辅掌有对谕旨的封还执奏之权。至清初内阁进本拟签,经皇帝定后,由学士照签以朱笔批于本面”可知明朝的内阁首辅和清朝的内阁都一定程度上对皇帝有所约束,故B项正确。答案:B二、单项选择题16(2018惠州学考模拟)据史料记载:“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说明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对象是()A先代贵族 B少数民族首领C王族 D功臣解析:周王室为姬姓,兄弟与姬姓都属王族,故C项正确。答案:C 17下表反映的古代政治制度是()A禅让制 B宗法制C分封制 D郡县制解析:

7、材料体现了西周王位的继承关系,是建立在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基础上的,故选B项。答案:B 18(2018茂名学考模拟)据史书记载:秦朝某官吏“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史籍称之为“风霜之吏”。此官职应是()A丞相 B太尉C御史大夫 D郡守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纠弹为之责”“百官甚畏之”,可看出此官的职责是监察百官,联系所学知识可知,C项正确。答案:C 19(2018广州学考模拟)秦朝时期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决裁。这一做法使()A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B民主观念开始渗入到政治体制C君权在事实上遭到了弱化D君主专制造成了决策失误有所减少解析:材

8、料反映了秦朝三公九卿制度的基本程序,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君主专制造成的决策失误有所减少,因此选D项。答案:D 20(2018深圳学考模拟)“秦始皇设职授官,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从另一面看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中止了“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制度是()A宗法制 B皇帝制C分封制 D郡县制解析:本题抓关键信息“设职授官”及“等级世袭的中止”,秦朝郡县制下的官员任免全部由皇帝决定,原有的世袭制被中止了,故选D项。答案:D 21(2018清远学考模拟)中国古代对监察官任职资格有严格要求,如宋代就曾明确规定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充任御史,明代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规定御史必得科举出身,否则不选。这些规定的

9、直接意义是()A保证监察官的素质能担当重任B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和管理C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强化皇权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解析:有基层任职经历,丰富监察官经验,而科举出身则文化水平较高,二者都说明监察官素质要求提高,故A项正确。答案:A 22(2018珠海学考模拟)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意义在于()A分散丞相权力,加强了皇权B中央机构有明确分工与制约,减少决策失误C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D有利于选拔人才解析:三省六部制是中央官制,其解决的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故C、D两项错误;A项是其意义之一,但不是积极意义,排除A项,故选B项。答案:B 23(2018汕头学考

10、模拟)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但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是()A君主专制不断加强B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C丞相权力的不断分散D中央对地方政府控制日益严密解析:丞相人数由一人到多人,体现了丞相权力的分散和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但C是现象,A是实质。B、D错误。答案:A 24(2018佛山学考模拟)中国古代官吏的产生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下列说法与“科举制”相一致的是()A“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C“立嫡以长不以贤”D“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解析:

11、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都是九品中正制,“立嫡以长不以贤”是世袭制,“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才是科举制。答案:D 25“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此令出自()A汉武帝 B宋太祖C明太祖 D清雍正帝解析:由题目中“不许立丞相”,可以联想到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事。答案:C三、双项选择题26(2018深圳学考模拟)下列属于西周时期受封诸侯义务的是()A镇守疆土,以藩屏周 B独立王国,权同周王C朝觐述职,效忠朝廷 D互相征战,开拓疆土解析:B项诸侯

12、应是臣服于周王;D项诸侯不能互相征战,要派兵随从周王作战。答案:AC 27(2018珠海学考模拟)秦始皇确立的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A是导致秦朝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B大大强化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力量C对华夏文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D阻碍了当时封建经济的发展解析:秦朝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是秦的暴政,因此A项错误;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封建经济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因此D项错误。答案:BC 28(2018湛江学考模拟)下列三省六部制作用的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是()A分散了相权,加强了中央集权B调整了地方与中央的关系C提高了行政效率,完善了中央机构D进一步分散了皇帝的权力解

13、析:三省六部是中央行政机构,不是为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关系而设立的,是进一步强化皇权而设立的机构。故选A、C两项。答案:AC 29(2018汕头学考模拟)在我国古代选官制度中,不能体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的是()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C科举制 D郡国并行制解析:A项是以孝廉作为做官的依据;B项是依靠门第;C项是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的制度,体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D项是地方行政制度,不是选官制度。答案:AB 30(2016年6月广东学考)下列表述中,可以概括秦朝至清朝2 000多年历史发展特征的有()A科举始终是主要选官方式B小农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C专制主义不断加强D统治者大力推动儒道佛三教合流解析:A项科举制度是从隋唐时期开始实行的,D项唐宋时期,统治者大力推动儒道佛三教合流,故A、D两项与题干的时间秦朝至清朝不相符。秦朝至清朝专制主义不断加强,小农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答案:BC 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