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66189741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一:测量集成门电路的传输延迟时间( 2学时)2实验二:组合逻辑电路设计译码显示电路设计(2学时)4实验三:触发器及键盘消抖电路设计(2学时)7实验四: 现代数字电路设计熟悉开发环境和基本语法训练(2学时)10实验五: 基于Verilog HDL及FPGA的组合逻辑电路设计显示译码(2学时)18实验六:基于Verilog HDL及FPGA的时序逻辑电路设计 十进制计数器设计(4学时)23实验七: 基于Verilog HDL及FPGA的时序逻辑电路设计移位寄存器设计(4学时)27实验一:测量集成门电路的传输延迟时间( 2学时)一、实验目的了解集成门电路的传输延时的基本概念,掌握示波器的使用,学

2、会使用示波器测量电路参数的基本方法。二、实验仪器设备面包板、芯片(74LS00)、导线、示波器、直流电源、信号源三、实验要求1熟悉数字示波器的使用2熟悉面包板的使用3熟悉集成门电路器件手册的查找及使用方法4测量74LS00芯片的四级集成门传输延时5根据测量得到的延迟计算一级门传输延迟时间6多测量几次计算平均延迟时间7实验前写出预习报告,画出实验必须的原理图和连线图。四、实验原理TTL门电路的主要参数涉及电路的工作速度、功耗、抗干扰能力和驱动能力等。这些参数对我们合理、安全地应用器件是很重要的。本次实验基本要求是集成门电路传输延迟时间的测量。传输延时tpd是指与非门输出波形相对于输入波形的延时,

3、见下图。 可以看出:对应输入,输出波形不仅反了一个相,而且还发生了延时。我们把输入波形上升沿的50%起至输出波形反相至下降沿的50%止的这段时间叫导通延时,用tpHL表示;把输入波形下降沿的50%起至输出波形反相至上升沿的50%止的这段时间叫关闭延时,用tpLH表示。导通延时和关闭延时的平均值叫做平均传输延时,简称传输延时,用tpd表示tpd =(tpHL+tpLH)/2 影响传输延时的主要因素是晶体管的开关特性、电路结构和电路中各电阻的阻值,tpd的大小反映了电路的工作速度。五、实验关键步骤1. 实验前,先拿万用表查看了解面模板内部的连接方式,确保连接正确。2. 检查面包板及信号源的电源是否

4、接通,或电源开关是否打开。3. 检查已经校准好的示波器电源是否连接正确,将示波器探头和信号源发生器正确连接,以引出参考信号。观察参考信号波形。4. 按照实现画好的原理图及集成门电路手册,在面包板上,建立要测量的集成门实现电路。5. 仔细检查所设计电路原理及功能是否正确。6. 将示波器另外一探头和所设计集成门电路信号输出端连接,以测量输出信号,观察并记录比较输出信号和参考信号的延迟时间。多记录几组数据,根据(6)中给出的公式计算平均时间。注意此处计算出的是经过4个门的延迟时间。6tpd =(tpHL+tpLH)/27根据上述结果,计算单个门的延迟时间。六、实验结果分析实验二:组合逻辑电路设计译码

5、显示电路设计(2学时)一、实验目的1. 掌握组合逻辑电路中译码、显示的基本概念。2. 掌握数码显示的原理及设计。二、实验设备 面包板、芯片(74LS00、74LS04)、电阻、数码管、电线、直流电源三、实验项目1 基本实验项目:用74LS00、74LS04和数码管设计仅有d、e、f三个输出端的3-8译码器和显示电路。2 提高实验项目:用74LS00、74LS04和数码管设计3-8译码器和显示电路。四、实验要求1 分析实验项目的要求,写实验预习报告。2 熟悉数字电路书上P153的真值表,熟悉3-8译码器的功能,预先写出其逻辑表达式,并画出相应电路连接图。3 根据译码显示的原理,预先画出所要设计的

6、组合逻辑电路的原理图。4 熟悉集成电路手册的使用。5 实验前复习课本中译码显示部分内容。6 实验结束,写出实验报告,并对实验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五、实验原理数码管原理:具体参见数字电子技术基础P153。每个8段数码管(共阴)由8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分别对应数码管的“a”、“b”、“c”、“d”、“e”、“f”、“g”、“dp”,每一段就是一个独立发光二极管,如下图所示:每个数码管都有一个“位”控制I/O口,低电平有效,有就是说,位信号为低电平时,该位所对应数码管的8段就导通,如果段控制I/O口的某个位为高电平,该段就发光,如果为低电平,该段就不亮。八段数码管电路原理图八段数码管引脚封装图(顶视

7、图)发光二极管按发光强度和工作电流分:普通亮度的LED(发光强度100mcd);把发光强度在10100mcd间的叫高亮度发光二极管。一般LED的工作电流在十几mA至几十mA,而低电流LED的工作电流在2mA以下(亮度与普通发光管相同) 为了避免发光二极管流过电流过大,我们需要在电路中串入限流电阻。六、实验关键步骤1 掌握实验所需的芯片资料的信息,确保之后的连接正确2 检查面包板电源是否连接或开通。3 根据3-8译码器的真值表写出相应输出的逻辑表示画出相应的连接电路图。4 根据实验项目的要求及电路连接图,在面包板上实现所设计的组合逻辑电路。5 比对电路图检查连线是否正确。6 通过LED数码管检查

8、所设计的译码显示电路功能是否正确。实验三:触发器及键盘消抖电路设计(2学时)一、 实验目的1 掌握触发器的基本概念。2 了解按键抖动的现象及触发器消抖的方法。二、 实验设备 面包板、芯片(74LS00)、电阻、发光二极管、电线、示波器、直流电源三、 实验项目1D触发器设计(基本实验)2由D触发器设计键盘消抖电路(提高性实验)四、 实验要求1用与非门设计D触发器电路,验证逻辑功能表中的各项功能。2设计一个具有按键消抖功能的时序电路。 3输入由按键开关接入,输出由一个发光二极管引出,要求每按一次按键,发光二极管状态变化一次。 4写出预习报告。5实验结束之后写出实验总结报告,实验结束后完成详细的实验

9、总结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原理、实验详细过程及步骤,实验问题分析及改进措施,实验结果分析等内容。五、 实验原理1、 D触发器的设计原理及电路图见教材教材第四章p191/201图。边沿D触发器部分功能描述。页图。功能描述 (1)状态转移真值表 (2)特征方程 Qn+1=D (3)状态转移图 综上所述, D触发器特点归纳为以下几点: (1) D触发器具有接收并记忆信号的功能,又称为锁存器; (2) D触发器不存在约束条件和一次变化现象,抗干扰性能好,工作速度快。 2、 消抖电路的设计按键消抖:通常的按键所用开关为机械弹性开关,当机械触点断开、闭合时,电压信号小型如下图。由于机械触点的弹性作

10、用,一个按键开关在闭合时不会马上稳定地接通,在断开时也不会一下子断开。因而在闭合及断开的瞬间均伴随有一连串的抖动,如下图。抖动时间的长短由按键的机械特性决定,一般为5ms10ms。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时间参数,在很多场合都要用到。硬件消抖:在键数较少时可用硬件方法消除键抖动。下图所示的RS触发器为常用的硬件去抖。图中两个“与非”门构成一个RS触发器。当按键未按下时,输出为1;当键按下时,输出为0。此时即使用按键的机械性能,使按键因弹性抖动而产生瞬时断开(抖动跳开B),中要按键不返回原始状态A,双稳态电路的状态不改变,输出保持为0,不会产生抖动的波形。也就是说,即使B点的电压波形是抖动的,但经双稳态

11、电路之后,其输出为正规的矩形波。六、 实验关键步骤1 预习实验指导材料以及给出的原理图,设计出d触发器以及消抖电路的与原理图2 在面包板上搭建要实现的电路(包括d触发器设计以及消抖电路的设计)。3 若出现错误,则仔细检查连线是否正确。若连接无问题,仔细检查电路原理是否正确。4 检查所设计的逻辑功能是否正确。/此项删除5 总结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实验四: 现代数字电路设计熟悉开发环境和基本语法训练(2学时)一实验目的基本要求:熟悉MAX+PlusII/quartusII的基本功能。2) 熟悉如何用MAX+PlusII进行编程Verilog程序。3) 熟悉用MAX+PlusII进行仿真,对所做的

12、设计做出正确的仿真结果。提高要求:把所做的Verilog程序进行硬件电路的测试,对Verilog程序设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见图表 1。需要做提高实验的同学,提前向老师提出申请,实验室会尽可能的满足同学的要求。二实验仪器1PC机2. 数字系统设计实验开发板三实验步骤1 .熟悉quartusII的使用打开开发环境,如图表 2图表 2菜单功能和使用:第一项File菜单可以完成有关文件、工程的打开、新建、保存等操作,第三项“Edit”菜单可以完成文件的修改、编辑等操作,第四项“View”菜单可以完成有关视图的一些操作,第五项“Project”菜单可以完成有关工程的一些操作,如向工程中添加或删除文件等,

13、第六项“Assignments”菜单可以完成器件的选择、引脚锁定、综合式的优化、约束的设置等,第七项“Processing”菜单可以启动编译、方针等操作,第八项“Tools”菜单可以打开相关的调试工具,各项菜单的具体应用将在下面结合实例进行介绍。如图表 3。图表 3其中仿真的输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图形输入法,一种是文本输入法:1、原理图输入方法创建文件,如图表 4。图表 4创建文件,如图表 5。图表 5创建元器件,点击鼠标箭头所指向的按钮,如图表 6出现如图所示界面,如图表 7。图表 7请大家注意Name中的output,在这里添加我们想画的元器件,比如我们在这次实验中要用到的,7404,74

14、08,7032,input,output。分别画出它们。并按图表 8,把原理图连接好。图表 8然后编译你的原理图,如图表 9。图表 9如果编译成功,如图表 10。警告一般情况下没有问题。图表 10下面开始仿真,新建波形文件,如图表 11。图表 11然后添加仿真测试点,单击右键出现图表 12。图表 12点击NodeFinder,如图表 13。图表 13然后选择如图表 14。图表 14然后再选择所有端口都仿真。最后如图表 15。图表 15然后我们输入仿真信号,如图表 16。图表 16出现如图表 17。我们看到蓝色反显得地方是我们要设置的地方,在这里,我们设置a,输入为5ns;b,输入为20ns;sel,设置为50ns。请同学们一一进行设置。图表 17然后图形如图表 18所示。图表 18下面我们终于可以仿真了,点击图表 19。图表 19仿真结果如图表 20。图表 20文本输入方法创建Verilog程序文件,如图表 21。图表 21把同学们自己写的源程序输入进去(可参考附录代码),然后编译。编译成功后,像图形输入法一样创建一个波形文件,编译并查看输出,看是否与想要的结果一致。如果不明白,可以从图表 9继续往下看,门级结构描述和行为级描述的区别就在于输入方式不同,实现的结果是一样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