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二物理知识点复习(含例题)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66180087 上传时间:2024-01-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科版初二物理知识点复习(含例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苏科版初二物理知识点复习(含例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苏科版初二物理知识点复习(含例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苏科版初二物理知识点复习(含例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苏科版初二物理知识点复习(含例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科版初二物理知识点复习(含例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科版初二物理知识点复习(含例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梳理1.质量: 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 转换关系: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 150g 一头大象约 6t 一只鸡约2kg 一个鸡蛋约50g 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地理位置 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固有的一种属性。 测量: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个字:水平台上, 游码

2、归零, 横梁平衡,左物右砝,先大后小, 横梁平衡。具体如下:A“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B“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C“调”:调节天平横梁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这时横梁平衡。D“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E“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F注意事项: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方法:A、直接测量:固体质量方法 B、特殊测量:液体质量方法、微小质量方法。例1 一物体在地球上的质量为20kg,把这个物体搬

3、到月球上,那它的质量为( )A.大于20kg B.小于20kg C.等于20kg D.无法确定例2 在调节托盘天平时,游码置于零刻度线处,指针仍右偏,此时应将天平右端的螺母向 边调。例3 用托盘天平测量一张邮票的质量的 正确做法是( )A.把一张邮票直接放在天平上,移动游码来测量B.先测100张邮票的质量,再除以100,得一张邮票得质量。C.将一张邮票与一物块一起称,再减去物块得质量D.只能使用精确度更高得天平来测量2.密度: 定义:某种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公式: 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这两个单位比较:g/cm3单位大。单位换算关系

4、:1g/cm3=103kg/m3 1kg/m3=10-3g/cm3。纯水的密度为1.0103kg/m3,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纯水的质量为1.0103kg。 理解密度公式: 同种材料,同种物质,不变(m与 V成正比); 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甲乙mV 同种物质的物体密度相同,不同物质的物体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图象:左图所示:甲乙 体积测量量筒(量杯) 用途:测量液体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 使用方法:“看”: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单位:1mL=1cm3 1L=1dm3)“放”:使用量筒时,应将其放在水平台上。“读”:读数时,

5、视线要和液体凹面的底部相平。 测固体的密度: 原理:原理:=m/v 方法:a.用天平测出固体质量ma.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V1 ;b.用细线系好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总体积V2 ; d.得出固体密度=m/( V2-V1) 测液体密度: 原理:=m/v 方法:a.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 ;b.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c.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 ;d.得出液体的密度=(m1-m2)/ V 密度的应用: 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 求质量: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

6、m=V算出它的质量。 求体积: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V=m/算出它的体积。 判断空心实心:例1 相等体积的水银和水,哪个质量大?相等质量的水银和水,哪个体积大?(水银水)例2 甲乙两个实心球,甲球的体积实乙球体积的2倍,甲球质量是乙球质量的1/2,则甲、乙两球的密度比是()A.1:4 B.1:1 C.2:1 D.4:1例3 冰的密度是0.9103kg/m3,180g冰完全熔化成水时,下列关于它的质量和体积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减少了20g,体积减少了20cm3B.质量增加了20g,体积不变C.质量不变,体积减少20cm3D.质量不变,体积增加20cm3

7、例4 体积是20cm3的铝球,质量为27kg,这个铝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铝=2.7103 kg/m3)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知识梳理1.分子 能够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叫做分子。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间隙。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的运动中。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吸引力和排斥力。例1 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 。2.电荷 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摩擦起电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

8、不同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得电子带负电,失电子带正电)两种电荷:正电荷: 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失去了电子负电荷: 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得到了多余的电子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例1 现有甲乙丙三个轻质带电小球,已知甲球带负电,且甲球排斥乙球,乙球吸引丙球,则丙球( )A. 一定带正电 B.不可能带正电 C.一定带负电 D.可能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3. 更小的微粒 在探索微小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进而认识到原子是由电子和原子核构成的。(电子带 电,原子核带 电) 原子核是由 和 构成

9、的。(质子带 电,中子 电)。质子和中子都是由 组成的。4. 宇宙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系统。光在真空中进行一年所经过的距离称为光年。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37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第八章 力知识梳理1.力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只要有力产生,就一定涉及两个物体,其中一个叫施力物体,一个叫受力物体。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产生的条件: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的体积、形状改变。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力的测量: 测量力的大小的工

10、具: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B使用方法:“选”:了解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调”:将弹簧测力计按所需位置放好,指针是否指零,不在校正;“测”:测量时要使拉力的方向与弹簧的轴线方向一致。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例1 用与水平地面成30的150N的力向右上方拉地面上的物体,作出物体受到的拉力的示意图。2.弹力 弹性形变:形变物体在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叫弹性形变。 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

11、。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弹性势能。 产生弹力的必要条件是:两物体必须相互接触,而且发生弹性形变。 压力、推力、拉力都属于弹力,弹力广泛地存在生活中。例1 下列关于弹力产生条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间不相互接触,也能产生弹力。B.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C.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D.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且互相挤压发生形变时才会产生弹力。例2 下列物体间的作用力属于弹力的是( )手握瓶子的压力;绳子对溜溜球的拉力;磁体对大头针的吸引力;课桌对书本的支持力A. B. C. D.3.重力: 重力的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物体

12、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G=mg 其中g=9.8N/kg 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被举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例1 若不计空气阻力,则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运动的受力情况是( )A. 只受踢力 B.只受重力 C.既受踢力,也受重力 D.不受踢力,也不受重力4.摩擦力: 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摩擦力静摩擦动摩擦滑动摩擦滚动摩擦 分类: 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 静摩擦力大小应

13、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 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滑动摩擦力: 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 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注意:与拉力大小以及接触面大小无关)5.应用: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 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

14、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例1 水平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匀速直线运动时所受的拉力为100N,水平面对它的摩擦力为 N;若拉力增大为200N,则水平面给它的滑动摩擦力为 N。例2用手拿茶杯,手与杯子间的摩擦是 ;拖地时,拖把与地面间的摩擦是 。例3 球鞋底部留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通过 来增大摩擦,而自行车遇到紧急情况时紧急刹车是通过 来增大摩擦。例4 重为100N的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木箱在20N水平推力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木箱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若水平推力增大到35N,则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 N。例5 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2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 N;若将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推力F2推A使它们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