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大纲答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66180025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大纲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大纲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大纲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大纲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大纲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大纲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大纲答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马基学生复习大纲(答案版)10.16绪论部分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2 2、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P43、马克思主义主要的思想来源(三种直接思想来源);P84、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P14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哲学的基本问题P29;2、物质概念的经典定义及其意义;P313、实践、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P34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P445、对立统一规律的全部内容;P476、意识、意识的能动性、规律、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P40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P642、认识的实质及

2、两条认识路线;P673、认识的基本规律和过程;P694、真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谬误;P735、真理的检验标准; P77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P952、生产力、生产关系及其矛盾运动规律;P1013、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及其矛盾运动规律;P1064、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根本动力、直接动力、重要动力、强大杠杆);P1075、人民群众与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表现;P1287、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P968、科学技术是双刃剑;P1269、历史人物及其评价法P134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价值量与价值规律;P

3、145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形成的两个前提条件、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P1544、剩余价值的本质;P1585、资本主义的阶级矛盾和经济危机; P170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发展阶段及实质;P188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双重性;P1963、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表现及实质;P2044、经济全球化的原因P198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P2592、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P2643、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P271绪论部分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2-3(1)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

4、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学说。一个完整的马克思主义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2)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3)从广义上说,(即作为中

5、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列宁等对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P4(1)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社会文明的巨大进步,同时又产生了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这促使人们全面思考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的作业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等问题。(2)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

6、提出了强烈要求。资本主义的残酷压榨引发了工人反抗工人运动,但是由于没有革命理论的指导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几次工人起义均以失败告终。当时迫切需要总结和升华无产阶级在长期斗争实践中积累丰富经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对现存社会进行革命改造的系统理论,用以指导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这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3.、马克思主义主要的思想来源(三种直接思想来源);P8它主要是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而创立的崭新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4、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P14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丰富内容

7、体现了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首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第一,它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第二,它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并贯穿和体现于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学说和实践活动之中。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与它对经济事实的分析同它的全部结论之间,在理论上和逻辑上是严密的、完整的、一贯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构成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是一个有着内在联系的完备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

8、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第一,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在广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的阶级立场和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鲜明的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第二,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第三,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既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9、。 (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既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又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理论品质和活的灵魂。这一概括,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贡献。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必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

10、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哲学的基本问题;P291. 对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哲学可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1)物质与意识何者为第一性问题。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2)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问题。可知论者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 2. 理解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理论和实际意义)(1)理论意义:如何

11、回答其内容的第一方面,即如何回答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如何回答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第二方面,即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否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凡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认为世界是可知的,是可知论;反之,则是不可知论。 (2)实践意义。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就是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人们的活动主要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世界是主观反映客观,改造世界是主观反作用客观。只有解决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取得工作的成功。 2、物质概念的经典定义及其意义;P31(1)19世纪8

12、0年代,恩格斯在总结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成果的时候指出:“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2)20世纪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通过物质与意识对立统一的关系来把握物质、规定物质,对物质作出了最本质的规定。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未知世界与已知世界都是客观存在的,他们的存在都是不以人的意识为

13、转移的。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从个性中看到共性,从相对中找到绝对,从暂时中发现永恒,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体现的唯物辩证法。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揭示了自然和社会的物质性,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统一的说明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原则,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3、实践、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P34人类之所以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才能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在于客观世界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就在于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而规律是可以被人类认识和利用的。(1) 实践是人类能动

14、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性等基本特征。首先,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其次,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最后,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实践一开始就是社会地进行的,任何个人活动都不能离开社会的联系,因为实践的内容、性质、范围、水平都是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制约的因而都是具体的、历史。实践是人的存在方。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

15、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P44(1)事物的普遍联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2) 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3) 关于普遍联系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4) 事物的永恒发展: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5、对立统一规律的全部内容;P47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又称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规律。它揭示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等领域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性,事物内部矛盾推动事物发展。基本内容:对立面的同一和斗争。 同一和斗争是矛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