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先秦儒家的主体人格思想及其现实意蕴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66175366 上传时间:2022-12-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先秦儒家的主体人格思想及其现实意蕴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先秦儒家的主体人格思想及其现实意蕴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先秦儒家的主体人格思想及其现实意蕴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论先秦儒家的主体人格思想及其现实意蕴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论先秦儒家的主体人格思想及其现实意蕴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先秦儒家的主体人格思想及其现实意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先秦儒家的主体人格思想及其现实意蕴(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先秦儒家的主体人格思想及其现实意蕴 论文关键词仁主体人格君子人格圣德内圣外王论文摘要先秦儒家的主体人格思想贯穿了以“仁”为本的道德主体意识和实践意识,重视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社会。今天研究先秦儒学中的主体人格思想,弘扬主体性伦理精神,依然含有主要的现实意义。孔子提出了基于仁道的主体人格即君子人格思想,她认为这是我们常人经过主观努力能够达成的理想境界和人格标准。孔子还提出了高于君子人格的圣人思想,她认为这要受到一定客观条件的限制,是常人难以达成的,因此对其叙述不多。她的弟子曾参继承并发挥了孔子的主体人格思想,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的圣德人格思想,把先秦儒家的主体人格标准提

2、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孟子则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并以人性本善理论为支点,深入提出“人皆能够为尧舜”,使圣人成为人人能够企及的主体人格追求。先秦儒家提出的主体人格思想,其现实意蕴就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理想人格的塑造,有利于大家确立主动进取的人生态度,以真正的道德自觉去实现自我的同时也有利于社会主义友好社会的构建。一、孔子以仁学为基础的主体人格思想孔子生活在“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的春秋末年,作为先秦儒学的创始人,她一生游学列国,致力于“行仁义复周礼”,把实现“仁”德、恢复周礼作为她一生所追求的理想目标。她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孔子超乎前代最关键的贡献,是把作为

3、“礼”的内核“仁”确立为人生修养的理想境界和标准,并实践“仁”道而用之于她人、用之于社会,救世救人,以此建立道德屹立的主体人格。在孔子那里,“仁”作为修己完美的理想境界和标准,包含多种善德。孔子很重视周礼,强调孝悌是人所应具有的基础道德品德。她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孔子的弟子有若体会孔子有关“仁”的思想时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和!”(论语学而)论语还记载:“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者,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这就是说,一个具有“仁”的人要有五种品德:保持恭敬和尊

4、严,就不会遭到欺侮;待人宽厚,能够团结更多的人;言出令从,含有威信,这么他人才愿意为你任用;勤敏就会有功绩;善于给大家带来实惠,能够使人尽力地工作。“克己复礼”也是“仁”的一个基础内容,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就是说,要达成仁必需在视、听、言、动各方面均符合礼。总而言之,“仁”统摄了一切善德。“孔子以仁为根本,仁是诸德之帅,她认为自己所负的天命就是教人为仁”。1孔子认为,一个人在本身修养上均符合“仁”的道德规范,还只是做到了“仁者安仁”,能够独善其身。这远远不够,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换句话说,就是要做到有体有用,体用一贯。她说:“夫仁

5、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取近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在她看来,所谓“仁之方”即修“仁”的方法,是“能取近譬”,也就是“推己及人”,把“仁道”从内推到外,从“修己”达成爱人,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自立立人。这才是一个真正的“仁者”。在仁学思想基础上,孔子深入提出了她认为经过本身努力均可达成的主体人格,即君子人格标准。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在论语一书中,“君子”一词前后出现达一百数次。那么,要做到怎样才能符合君子的人格标准呢?孔子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拒。”在她看来,君子之道有三个: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达成了“仁”的理想境界

6、,她的内心会无比宽厚、包容,能够不纠缠于小的个人得失,故仁者不忧;一个有仁德修养并充满了人生智慧的人,知道什么才是自己心灵所真正需要的东西,在面对财富、情欲和声誉的引诱时,能够保持内心坦然、宁静而不迷惑,故知者不惑;君子以“天行健”激励自己,含有勇往直前的力量,无所畏惧。除次之外,孔子还提出了一个更高的标准,她说:“不知命,无认为君子也。”就是说,作为君子还要知天命,不知天命,无法成为君子。那么孔子所说的“知天命”,指的是什么呢?孔子说:“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小人才会在人际纠纷中不停地蜚短流长,而君子则更看重在自己的内心建立一个对大道的信仰和追求,这个大道就是孔子所说的天命。孔子还说:“不怨

7、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所谓“下学”,即学人事,人事有否有泰,故不尤人;“上达”即达天命,天命有穷有通,故不怨天。可见,“知天命”关键在于一个“知”字,要能够了解什么是自己的天命。当自己能够客观认识命运中的穷和通,人世间的好和坏,知道这一切全部很自然,那么你就能理性把握,平静应对。1孔子一生就是根据这一标准去切身实践并完成了这一标准的,她在总结自己的人生轨迹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孔子认为在“仁”之上还有一个“圣”德境界。所谓“圣”德,就是能够“博施于众而能济众”(论语雍也)。要做到“博施”

8、、“济众”,必需具有一定的客观条件。孔子认为这连尧、舜也是难以做到的。因此说,孔子把关键放在以“仁”为基础的君子人格标准。她认为这一理想的道德标准并非高不可攀,只要经过一定的努力是能够达成的。她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能够看出,孔子的主体人格思想一直贯穿了以仁为本的道德主体意识和实践意识,作为一个“仁”者,要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社会。孔子的这一思想,被她的弟子曾参深入发展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学之道,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有识之士。二、大学自立立人达于至善的主体人格大学是“四书”的第一本书,在儒学史上有着比较特殊的地位。大学的作者曾参,生活在春秋末期、战国先期

9、阶段,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她是继承孔子儒学传统的中坚分子。在大学一书中,曾子继承并发挥了其师孔子的以仁学为基础的君子人格思想。大学开宗明义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曾子在该书中首先提出了“明德”、“亲民”、“至善”这三纲。她认为,学问的根本就在于要明白明德的修养,并把明德的修养看作是人的立身之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大学)然后才能深入民间做好亲民的工作,在“明德”和“亲民”两方面全部达成极其圆满的至善境界。“初由大道到明明德,是每个人自立自修的学问。也能够说是内明之学。再由明明德到亲民,才算做到真正修、齐、治、平的功德,便是自

10、立而立人,自利而利她的外王(用)之致用。”2不难看出,曾参继承了孔子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以仁学思想为基础的主体人格思想。有所不一样的是曾参把关键放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均达成圆满的“至善”境界,所以把自立立人的主体人格关键放在孔子所谓的“圣”德标准。大学中的“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表现出了儒家“内圣外王”的理想。“修身”之前的纲目是“内圣”,以后则是“外王”,这明确告诉了大家从何入手才能完善自我和实现自我。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向自我内心世界挖掘,而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向外部世界用力。修身是内心和外部世界的分界点,也是由内

11、心通向外界、由外界转为内心的轴心和结合点。在此基础上,“内圣”是内心修养,“外王”是外在事功,二者有着亲密联络:内心修养之实现离不开外在事功之展开,而外在事功的展开,也离不开内心修养的实践。大学一书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人格和“内圣外王”思想被后代修德者奉为圭臬,也为那些为政的仁君作为宗旨所提倡和遵守。三、孟子的人人皆可为尧舜的主体人格思想孔子的主体人格思想把关键放在“我欲仁,斯仁至矣”的君子人格上,她认为在“仁”德之上的“圣”德境界,就现实性而言是常人难以达成的。大学即使在孔子的仁德基础上提出了“内圣外王”的主体人格标准,不过对常人为何能达成圣人境界尚缺乏理论支点。以此相比,孟子则

12、以人性本善理论为支点,提出了人人皆可为尧舜的“内圣外王”的主体人格思想。孟子认为,人和禽兽的本质差异在于人有内在固有的道德品性。她说:“仁义礼智,非由我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告子上)孟子认为,仁义礼智等善性良知是天赋于人而生来固有的,不是其它外力所强加的。人之因此丧失良心,是因为后天不善于保养的缘故。所以只需经常反躬自省,反省自己的本心,则能恢复自己的善良本性。她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尽心上)在这里,孟子所说的我所具有的一切,不是指外在的事物,而是说道德的依据在于自己,元无少欠,一切具有。由此孟子提出要以诚敬的态度反省自己,这么就会达成“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上)的天人合一的理想道德境界。在此基础上,孟子提出了人人皆可为尧舜的主体人格修养论。在她看来,“圣人,人伦之至也。”但“圣人”“和我同类。”(告子上)“舜,人也;我,亦人也。”“人皆能够为尧舜。”(同上)“我”就是和“圣人”的“大丈夫”,和尧舜同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从而孟子把孔子的君子人格提升到以人性本善为支点的圣人境界,既坚持了理想人格的道德典范和教化作用,又强调了个体经过德性修养皆能实现圣人人格,将理想和现实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是将理想扎根于现实之上的现实主义的生动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