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萨谈二战最实用的坦克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66171868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7.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萨谈二战最实用的坦克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老萨谈二战最实用的坦克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老萨谈二战最实用的坦克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老萨谈二战最实用的坦克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老萨谈二战最实用的坦克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萨谈二战最实用的坦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萨谈二战最实用的坦克(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萨谈二战最实用的坦克本文章为萨沙原创,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T-34是二战中最优秀的中型坦克,它在战争中表现的优秀性 能和起到巨大的作用,完全压倒了德国精良的黑豹中型坦克 和美国M4谢尔曼中型坦克,成为二战中的最佳。而T-34还 有个名称叫做现代坦克之母,这主要是它采用很多划时代的 技术,直到今天也被现代的坦克所采用。下面就听老萨来说 说。苏联坦克简史1909 年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司机和车库总管凯格赖斯发 明了了一种可以在冬天行驶的汽车。这种汽车配备一种轻型 橡胶履带系统,可以有效的在俄罗斯冬季的雪地和冻土上驰 骋。这个司机的初衷只是为了博取沙皇的欢心,满足沙皇冬 季能够随意出门的心愿。但这辆

2、车的却引起了俄国军方的注 意。他们在1913 年下令波罗的海工厂加以改进,在 1915年 发明了全新的半履带装甲车。研究成功以后,沙俄军方立即 采购了60辆,其中的 30辆安装了机枪炮塔,装有 2挺马克 西姆重机枪,配有 6000 发子弹。这些装甲车投入了一战战 场,可以称作沙俄最早的装甲部队。很快十月革命爆发,沙皇政府垮台, 1919年红军乌克兰第 2 集团军在战斗中缴获了 2辆法国人援助给白军的雷诺轻型坦 克。当时红军的最高领袖对坦克也非常重视,他们命令索尔 莫沃机器制造厂立即对雷诺坦克进行研究仿制。 苏联当时的工业力量薄弱,最终只在 1920 年仿制了第一辆 坦克,稍后又在列宁命令下增加

3、生产了 14 辆,并将其命名 为 KS 坦克。这是苏联第一款坦克,由于装备的数量太少,起不到什么作 用。不过在之后的苏波战争中,苏军使用6辆KS坦克进攻 波军阵地,波军一个团的兵力看到苏军步兵协同坦克攻上来 以后立即失去斗志,被全部吓跑了。由此,苏联的将军们意识到坦克的巨大作用。内战结束,苏 联进入全面的发展时期,重工业发展尤为迅速。苏联人在 1930年通过购买当时最先进的英国维克斯6吨坦克,经过仿 制和改进,苏联人在 1931 年推出了该国历史上第一种最为 成功的坦克T-26型。这种坦克使用37毫米火炮(后改为45 毫米),正面装甲厚度 25 毫米,坦克全重 10 吨,公路最大 行程225公

4、里,公路时速达到30公里。可以说T-26在当时来说是一款性能不错的轻型坦克,其火 力,防御力,机动性都不亚于当时主要敌人德军的 2 型坦克 还远远超过 1 型坦克的性能。T-26轻型坦克共生产了 1万2000辆,直到1940年才停产。 当时抗战中的国军也曾经装备了一批T-26,第5军的装甲兵对 T-26 赞赏有佳,认为它绝对不亚于日军的同类坦克。在 T-26 坦克研发生产的同时,苏联历史上最著名的军事理论 家图哈切夫斯基元帅提出了大纵深战略。这种战略直到今天 来说也是非常先进的。它和德国的闪电战,坦克制胜论如出 一辙。大纵深的理论是要求坦克装甲部队和步兵等其他兵种 密切配合,在初期从敌方防御战

5、线上打出缺口,然后集中坦 克装甲部队和机械化部队从缺口冲入敌人的纵深后方,将敌 军分割包围歼灭,同时击毁敌人后方的通讯中心,指挥中心, 后勤补给基地等等,导致敌军部队失去作战能力。 可以说,大纵深理论是苏联能够在二战中获胜最为关键的理 论基础,之后苏军获胜的战役基本都源自这个理论。这个理 论指导了苏军在和德国最为精锐的几百万大军的硬拼中,最 终击垮了强大的第三帝国,迫使不可一世的战争狂人希特勒 自杀。稍后又以泰山压顶之势迫使号称 精锐中精锐的日军 关东军投降。大纵深理论在当时可以说是很不容易的,欧洲两大强国英法 此时还抱着一战时期静态防御战的理论,修筑了耗资巨大的 马其诺防线,同时强调坦克只能

6、作为步兵的支援,不让坦克 独立作战,最终被德国装甲铁骑打的一败涂地。而美军虽然也有这方面的理论,相比苏联来说就差得多了, 他们甚至在1940 年欧战爆发以后才有坦克 400辆,还基本 都是轻型坦克。任何一种先进的战略必然遭受保守派的强烈指责,当时图哈 切夫斯基元帅的理论和理论实践的产物 机械化部队都被保 守派强烈抨击。保守派认为认为现有坦克技术根本不可能完成这样的理论。 而 1936 年的西班牙内战似乎也证明了这点,此战役中苏联 援助给共和国军一方700辆T-26坦克。这些坦克在德军的 88 毫米反坦克炮(其实是高炮)面前根本不堪一击,甚至连 续被一门 88 炮在旷野上击毁了一打,却无法打击到

7、对方(88 高炮射程达到2公里,37毫米火炮射程仅有几百米)。显然 T-26坦克的防御力在敌方反坦克重武器面前时是非常脆弱 的。而当时苏联军方保守派认为,防御力差只是其中一个方面。 当时T-26坦克的攻击力薄弱,它的37毫米小口径火炮,也 根本不可能有效摧毁敌方大量的坚固防御工事,最多能够摧 毁敌人小型工事和有生力量。鉴于以上两点现实,保守派认为作为苏军坦克主力的 T-26 无法独立作战,大纵深理论自然也就无从谈起。其实按照当时的技术条件来说,也不能就说保守派的观点没 有道理。所以此时研发一种性能优秀的中型坦克就是非常重 要的了。因为轻型坦克在战场上仅能从事例如侦查,警戒,打击战场 次要目标,

8、无法对付战场上的众多威胁。能够消灭战场上大 部分地方目标,诸如坦克装甲车,火炮阵地,工事,敌人有 生力量,只能依靠中型坦克。如果没有这种中型坦克,大纵深理论实际就等于是无效的。 在这种情况下,著名的 T-34 坦克油然而生。上图的T-26和下图的T-28都曾经是苏 联坦克的核心力量,只是T-26的性能还算不错,T-28则是一 款比较垃圾的中型坦克。苏联早在1931年开始研究中型坦克,经过2年的艰苦研究, 他们推出了 T-28中型坦克。T-28装备一门KT-28 76.2毫米 火炮,装甲厚度上正面装甲 30毫米,炮塔正面装甲20毫米。 它的重量达到 27 吨,远远超过了预期,这个重量让落后的 发

9、动机不堪负荷,所以行驶速度非常低,越野时速仅仅 20 公里,还很容易出故障。T-28中型坦克一共生产了 600辆,它很快编组为两个中型坦 克旅参加了苏芬战争,实战证明它的性能很差,是一种很垃 圾的坦克。它的火炮打击力不够,装甲薄弱,速度低,外形 高大,机械故障频繁。实战中,芬兰人很容易发现高大的T-28坦克,而极低的行驶 速度让芬兰人使用反坦克炮很容易击中它,薄弱的装甲也无 法抵抗芬兰反坦克炮的打击。除此以外,T-28的机械故障频 频,很多坦克还没有开到前线就瘫在路上了。而且它的越野 能力太差,在芬兰旷野积雪达到 1,2 米的雪地上几乎寸步难 行,被苏军士兵怒斥为无用的废物!虽然T-28坦克的

10、设计不成功,却给苏联的坦克设计师们积累 了宝贵的经验。1937年苏联人决定在T-28的基础上研发T-29中型坦克,当 时的要求很奇怪,需要这种坦克具有车轮和履带两用的功 能,也就是既可以用履带在复杂路面上行军,必要时候可以 改为使用车轮在公路等良好路面上行驶,来提高行军速度, 增加履带的使用寿命。T-29坦克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研究,最终研究出了一种成熟 样车,重量18吨,装备有配有一门76.2毫米炮,炮塔采用 先进的 25 毫米倾斜装甲,动力系统在 T-28 基础上进行了改 良。T-29坦克采用革命性的倾斜装甲,这使得它的防弹性能很 好,还得到了一个防弹坦克的称呼,同时大口径火炮也有着 不错的

11、打击力,动力上也算不错。但T-29采用的多炮塔结构早已过时,加上使用不伦不类的车 轮履带两用的结构,导致它最终被淘汰掉,没有量产。此次设计工作再次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还培养了柯锡金这样 的很多坦克设计师。很多专家认为,T-29可以算作T-34的雏形车。T-34 现代坦克之母 在 T-29 中型坦克研究的后期,作为总设计师的米哈伊尔.柯 锡金根据现实情况向苏军高层建议:发展车轮履带两用式中 型战车是一项明显的错误,两用设计根本没有必要。因为军 队一般都是使用履带结构,极少用于车轮模式。以苏联国土 内的糟糕道路情况来说,轮式结构很难派上用场,同时这种 设计将会增加生产的复杂度和本身重量。他因此建议应

12、发展 纯履带式的车型!可惜此时中型坦克计划遭遇了很大的挫折,这是因为大纵深 理论遭受巨大打击。苏联历史上最伟大将军之一的图哈切夫 斯基元帅在 1937 年的大清洗中被斯大林莫名其妙的处决, 一些中型坦克项目的设计师也被处决或者流放,苏联还在 1939 年取消了可以独立作战的坦克军,将坦克分散到步兵部 队去,这等于放弃了大纵深理论。不过如朱可夫将军,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之类的军方有识 之士仍然没有放弃大纵深的理论,也放没有放弃对中型坦克 的研究工作。在朱可夫等人的干预下,苏军最高军事会议(Main Military) 接受了柯锡金等人的建议,正式立项了 T-32中型坦克计划, 由大名鼎鼎的哈尔科

13、夫共产国际工厂进行研究。1939年T-32中型坦克研发成功,在向苏联装甲总监处(Armoured Directorate)展示后,苏军高层对T-32表示满意,但希望继续提高坦克的整体性能。 于是,柯锡金带领项目组继续研究,并且在 1940 年 1 月完 成了著名的T-34坦克样车的设计工作。可以这样说,T-34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他经过了 T-28,T-29,T-32三种型号,不下10年的艰苦研究才告成果, 花费了一代苏联坦克设计师的心血甚至生命。此时的T-34坦克性能极为优秀!大家都知道,坦克具有三大 方面的性能,也就是攻击力,防御力和机动性。按照当时的技术条件来说,这三点绝对不可能面面俱到

14、,任 何一辆坦克必须在三点中有所取舍。德国的坦克一般强调机动性,这主要是他们的闪电战决定 的,需要坦克能够突入敌后数百公里做大规模的包抄合围, 机动性自然不能差。不过德国坦克的攻击力和防御力较弱, 这也在之后实战中吃了大苦头。T-34坦克名气极大,几乎成为二战苏军的象征。英法的坦克分为两个极端, 所谓的步兵坦克如玛蒂尔达 2 型, Char B1 中型坦克(在当 时 叫做重型坦克)是强调防御能力和火力,忽视机动性。 因为它们用于对步兵的火力支援,机动性只要能和步兵行军 速度一致就行了,所以机动性极差,实际作为自行反坦克炮 使用。这些坦克在法兰西战役中成为没用的铁疙瘩,往往还 没有和德军坦克交手

15、,后方的大部队就已经失败或者投降 了。而骑兵坦克雷诺轻型坦克 R35 之内的强调机动性,火力和防 御力则很差,因为它的作用是取代传统骑兵,做侦察警戒等 工作,不需要和敌军主力硬碰,也无法和敌方的中型坦克对 抗。美军的M3格兰特李和M4谢尔曼则强调了三者的平均性, 结果却造成了三方面性能虽然基本一致,但实际三个性能都 比较差。M4谢尔曼坦克尚好一些,勉强能够德军4型坦克 对抗。而M3格兰特李的主要性能都很差,顶多也就是T-28 的水平。令人惊叹的是,T-34却做到了无与伦比的兼顾性,每一个方 面都有着革命性的设计。攻击力:T-34的主武器为为1门76.2毫米F-34主炮,该炮 威力非常强大,使用

16、普通穿甲弹时, 500米距离上可穿透 69 毫米均质钢板, 1000 米距离上可穿透61 毫米钢板。当时德军装备最多的两种中型坦克3型坦克 4型坦克的正面 装甲只有15毫米和30毫米,后来经过增强以后也不过30 毫米和50毫米,均无法抵御T-34坦克的正面打击。T-34 一 炮下去, 3 型 4 型坦克就立即完蛋。装备这种口径的长管火炮在当时是革命性的,同类德军坦克 的主要不过是 37 或者50毫米,只有 4型坦克火炮为 75 毫 米,但也是短管设计,主要用来发射高爆榴弹,打击敌军有 生力量和工事的。美军的M3格兰特李中型坦克虽然安装了 75毫米长管火炮, 也并不是安装在炮塔上,而是安装在车体内。整个 75 毫米 火炮只能旋转 30 度,反应能力极弱,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 M4谢尔曼坦克的75毫米火炮才算还不错,却也是短管设计, 比起T-34的主炮差了一大截。后来苏联接受美国援助的M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电气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