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业务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66125206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7.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播电视业务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广播电视业务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广播电视业务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广播电视业务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广播电视业务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播电视业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播电视业务(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播电视业务广播电视节目指广播电台、电视台所有播出内容的基本组织形式和播出形式。它是一个按照时间段划分、按线性传播的方式安排和表现内容、依时间顺序播送内容的多层次系统。一个台至少包括三个层次:一套节目、一个节目、一次节目。广播电视节目分类:按照内容分类:新闻性节目、教育性节目、文艺性节目、服务性节目按照内容构成和组合形式:综合节目、专题节目、杂志型节目按照播出方式:直播节目录播节目按照播出时间:定期节目特别节目插播节目按照播出次数与内容:首播节目重播节目滚动节目广播的传播符号是声音声音按照不同特性可分为:语言、音响、音乐;语言广播语言是指传播者在节目中进行播报、解释、说明等内容的单纯语言表达,

2、是广播运载信息最基本的符号系统。语言在新闻类广播节目中,语言的基本形态有三种:新闻播音语言、新闻报道语言、实况语言。新闻播音语言是指播音员在播讲稿件时使用的语言,特点是规范;实况语言是新闻事件及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发生的语言交新闻报道语言是指记者编辑为报道新闻而播讲报道词、解说词时候使用的语言,比播音语言更自然;流,具有原始的真实性,在三种声音中最为自然。音乐音乐是通过组织音乐表现情感的声音,广播中,音乐的存在形式有三种音乐节目、节目音乐、实况音乐;音乐节目是专门提供音乐供受众欣赏的节目,它不为广播所独有,节目音乐主要担负在节目中配合辅助其他传播要素的功用如开始曲、间隔乐、配乐等;实况音乐是新闻事

3、实的有机组成部分。音响广播传播中的音响可分为实况音响、音响效果两种;实况音响是指客观物质运动声波的真实再现具有现实还原的特点,从内容可分为人声和物声,时间上可分为实况音响和资料音响,从与采录者的关系上可分为客观音响和主观音响,从在节目中发挥的作用可分为主题音响和辅助音响,从声音的地位可分为主体音响和背景音响,音响效果是信息传播者制造出来的或者转借来的声音,它与实况音响的区别在于实况音响具有客观真实性而音响效果仅有真实感不具有客观真实性,所以新闻类节目一般不使用音响效果。其他节目在非客观再现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它来增强传播效果。声音可分为语言、音响、音乐同广播相同,电视的传播符号电视的传播符号是声

4、音和图像,图像在形式上可分为:文字、示意图和图表、照片与图片、影像。文字电视内文字的出现有两种情况:画面内的文字、编辑制作时加上去的文字称为屏幕文字。示意图和图表:简化、形象、直观是图表传达信息的优势。照片和图片:一般作为影像的补充,用于没有无法或不宜拍摄影像的情况。影像电视影像是电视摄录系统对事物光影状态及其变化的连续再现。电视影像的特点:再现性的本质特征、时空一体的运动存在方式、声像一体的信息形式、限定性显示空间、感性的符号形式、孤立影像含义的 不确定性。电视影像的要素电视影像的要素包括镜头与蒙太奇、画面构图、光线、拍摄角度、运动镜头、景别。镜头与蒙太奇镜头是指电视摄录系统记录的一段连续的

5、动态影像流程是电视语言的基本表 意单元和叙事单元、相当于语言中的词汇。蒙太奇又称镜头语言是指将一个一个镜头根据一定的规律和逻辑关系组接在 一起,通过形象之间相辅相成或者相反相成关系、相互作用,产生连贯、对比、呼应、联想、悬念等效果,形成一个含义相对完整的表意整体。景别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广播传播的优劣势蒙太奇作为影视艺术的特殊语言形态具有画面构图三个层次的意义:1. 作为影像表达反映现实的独特的思维方式2. 作为影像作品基本的叙事方式和结构方式3. 镜头剪辑的具体技巧和技法画面构图画面构图是指对拍摄对象以及各种 造型元素进行组织和安排,使其成为具有思想意义美感形式的画面形式的

6、过程。构成一幅画面的主要因素有主体、陪体、前景、背景、空白。影响画面构图 的主要因素有影调、形状、线条、色彩。拍摄角度拍摄角度是指摄像机与被摄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在垂直方向上分为平角(给人感觉比较自然)俯角(适宜拍大场面或暗示人物品性卑微或渲染孤 独压抑等沉重情绪,以及交代全貌)仰角(使被摄物显得高大壮观)在水 平方向上分为正面、侧面、背面。运动镜头运动镜头是指通过改变摄像机机位、拍摄方向或者变化镜头焦距所拍摄的 镜头可分为变焦距镜头、摇镜头、移动镜头。景别景别是指画面中表现出的视域范围,直接体现为景物在画面中的空间范围的大小和主体在画面中所占面积的大小。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

7、表达必须遵循广播电视 媒体的传播特点和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1. 要易于接收接受,广播电视写作的内容和语言上应明白晓畅,易于接受 接收;2. 要有可听性,要让受众听得见,听得懂,便于耳听接收;3. 要有准确性,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过程细节,引语资料等要准确;4. 保持完整性,信息要相对完整;5. 具备通俗性,要把深刻的思想复杂的问题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清楚。广播新闻中音响与文字稿的关系写解说词的时候要兼顾音响内容,解说要合理安排音响,解说与音响要和谐统一。文字要对音响做必要的说 明和补充,凡能用音响表现的,就不要用文字,凡音响已经表达清楚 的,文字就不要重复。电视新闻中画面、声音、与文字的关系负

8、载电视新闻的三大要素画面、同 期声、文字解说,相对于电视新闻的整体而言,都是不完整的,只是其 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期声和文字稿,要紧密配合画面,结合画面进行 组织和写作,根据新闻主题的需要去挖掘画面内在的涵义,交代画面无法 交代而优势:1.传播迅速、信息量大2. 听众广泛、覆盖面广3. 声情并茂、参与性强劣势:1.转瞬即逝、不易保存又必须传达的信息,使同期声、解说词与画面形成一体。2. 线性传播、选择性差电视传播的优劣势优势:1.信息符号视听兼备,声像互动,可以传递比其他媒介更多的信息2. 长于再现,重构时空,现场感强烈3. 时效性强劣势:1.转瞬即逝、不易保存2. 信息选择性差3. 电视画面

9、传播的局限性广播电视新闻的体裁和节目形式消息一种简明扼要,迅速及时的报道新闻事实的体裁。是各种新闻媒介运用最多、最经常的报道形式。特点是时效性强,篇幅短小,结构上强调重心前置,即重要内容尽量放在前头,或采用一些技 法使其突显出来。事件消息以报道刚刚发生或仍在发展变化、一般具有较明显的时间始终点的新闻事件为主的消息体裁。它能迅速及时的反映事件的发生、6.电视新闻采访以采访小组的形式开展工作。10.记者的信息网络。发展和变化,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动态性,便于发挥广播、电视便捷的传广播电视新闻采访2.有关会议、文件、简报或有关政策和领导人讲话;新闻政策标准体现为1.政治标准、2.新闻宣传思想。播优势和音

10、像的表现优势。根据具体情况可采用动态消 息、现场报道、连续 报道等形式。人物专题报道 对象目前呈现出丰富、多元和均衡的特点。谈话节目是指一人或多人完全用讲述的方式表现节目内容的节目形式,常 见的类型有访问型、讨论型(辩论型)、聊天型、故事型。谈话 节目成功 的要素有选择好话题,参与谈话的对象和主持人的现场驾驭能力。连续报道最能体现广播电视进行式的报道特点。系列报道基本特点:集中性、广博性、深刻性。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被视为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旗帜和灵魂。新闻采访新闻采访是指记者为获得新闻事实材料,对客体进行访问、观察、思索和 记录等调查研究活动,是新闻报道的起点和新闻工作的基础活动。新闻采访的基本特

11、点指广播电视新闻记者为获取新闻信息而展开的调查研究活动。广播电视新闻 采访特点:1. 电子传播手段的介入;2.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具有时间同步性;3.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方式直接关系到新闻报道形式;4. 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的角色定位更加丰富;5.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对设备具有较强的依赖性;求新性、突击性、灵活性、广泛性、持续性新闻线索新闻线索是指新闻事实发生的一种信号和征兆,反映新闻事实的简略轮廓或片段,新闻线索是记者追寻新闻的方向和依据。新闻线索的作用:1. 触发记者的新闻敏感;2. 指明采访的去向;3. 新闻线索的价值可以决定报道质量。新闻线索的特点:1. 比较简单,完整性差2. 时间短暂,稳定性

12、低3. 只是信号,有待证实4. 反映现象、变动性大。新闻线索的来源3. 来自受众的信息;4. 从其他媒介获得的信息;5. 国家和政府的文件、决议、指示和领导人的讲话;6. 各种会议、简报、情况反映;7. 报纸通讯社、广播、杂志的报道;8. 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9. 记者的日常观察;1. 记者本人的观察和积累;确立选题的标准选题选题是指新闻记者确立新闻报道对象的过程,包括对新闻线索可能引出的新闻事实的价值判断和对新闻报道采制及传播可行性的判断。确立选题要考虑的主要标准:1. 新闻价值标准;2. 新闻政策标准;3. 新闻机构自身的编辑方针与定位。确立选题的方法:1. 综合衡量新闻价值要素;2.

13、 全面衡量新闻政策标准;3. 衡量是否符合媒体自身的编辑方针。新闻价值要素: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确立选题的步骤:1.对报道的主要内容进行考察、2.对表现形式现场观察采访对象的选择标准进行构思、3.可行性论证。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准备1. 收集和研究与选题相关的背景资料,同时筹划采访预案;2. 抓紧学习、掌握相关政策,并根据党的政策精神,认清当前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形势;3. 补充相关知识;4. 熟悉采访对象,是尽快接近采访对象的重要途径,也是准确提问和深入挖掘素材的前提;5. 设计采访问题;6. 提前做好物质和技术准备。采访提纲的撰写采访提纲是记者对采访活动的基本设想,包

14、括采访的目的、要求、步骤、 方法、时间、采访对象、采访问题、相关背景,以及采访中可能出现的困难 和处置方法等,写好采访提纲,可避免盲目性,争取采访的主动。现场现场是指新闻事件发生的真实时间和真实空间。现场是广播电视采访的核心,是广播电视记者采访的直接客体。广播电视采访现场的分类1. 新闻事件发生的地方、2.由于记者的采访而出现的现场。广播电视记 者对现场的介入方式现场观察是指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新闻人物活动广的现场进行的 目击采访,是对客观事实进行由表及里的察看与思考活 动,借以印证线 1.旁观式、2.参与式索、搜集素材、获得第一手材料。广播电视记者现场观察的特点:1. 观察的直接性、2

15、.观察的综合性、3.观察的客观性、4.观察的经常性、5.观察的敏感性。现场观察的主要内容:1. 观察捕捉事物变动的态势,把握新闻事件的进程,要注意采录具体生动的情节;2. 观察捕捉新闻事件发生现场的环境和气氛,捕捉典型的场景、细节和现场气氛信息;3. 观察捕捉最能表现事物特征的细节。进行现场观察和采录的注意点:1. 选择恰当的观察位置,以利于观察的清晰准确和全面;2. 开拓观察的视野、灵活调动注意力,避免按照固有的思维和观察模式 观察和采录;3. 确定恰当的角色定位,记者一般以新闻事件的目击者和记录者的身份进 行观察,某些情况下也可以以参与者的角色介入新闻现场;4. 把握好开机的时间,要有一定的预见性,把握事件发展的脉络,采录下关键的内容;5. 将观察和思考相结合。知情、愿讲、善于表达。话筒前采访的要求1. 尽可能消除现场的干扰因素;2. 记者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