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速度的18种方法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66080048 上传时间:2024-02-1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速度的18种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测量速度的18种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测量速度的18种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测量速度的18种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测量速度的18种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测量速度的18种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速度的18种方法(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测量速度的18种方法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考命题更加注重新 课程理念的领航作用,“考试内容要实现与高中新课程内容的衔接,进 一步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注重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这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新考试观的核心内容,这更是新高考的命题方向。从近年高考命题来看,试题越来 越体现这一新考试观的核心内容。 而这一类问题的选材灵活, 立意独特 新颖,要求考生能从物理情境中研究对象和物理过程,建立物理模型,利用相应的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日常生活、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中,需要对某些物体的速度进行测量,如交通车辆的速

2、度,子弹的速度,流体的流速,声、光的传播速度等等,那么速度测量方法有几种方法呢?笔者对此作了归纳总结如下,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 思维能力1. 利用计时器测速度利用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器)在与运动物体相连的纸带上 打点(孔)以记录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用刻度尺测出纸带某点 与相邻点(计数点)间的距离,利用计算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例1 (09 广东理基卷-18)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使用电磁式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得到如图1所示的纸带。图中的点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实验时应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B

3、. (S6 一 S1)等于(S2 一 S1)的 6 倍C.从纸带可求出计数点 B对应的速率D.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 02s解析: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再 放开纸带,A错.根据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位移有,可知(S6 S1)等于(S2 一 S1)的5倍,B错.根据B点为A与C的中间时刻点有,C对. 由于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 4个点没有画出,所以时间间隔为0.1s,D 错.点评:利用方法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在力学实验中经常 用到,提醒考生要掌握此方法。2. 利用光电门测速度光电门测速原理是把物体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内认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利用极短时间

4、的平均速度替代瞬时速度,根据 可知,只要测出物体的宽度和物体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即可测定物体的速度。例2. ( 2009 全国I -23 )某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时摩擦力与斜面倾角的关系,设计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长直平板一端放在 水平桌面上,另一端架在一物块上。在平板上标出A、B两点,B点处放IE光电门,用光电计时器记录滑块通过光电门时挡光的时间实验步骤如下: 用游标卡尺测量滑块的挡光长度d,用天平测量滑块的质量 m 用直尺测量AB之间的距离s, A点到水平桌面的垂直距离 hl,B点到水平桌面的垂直距离 h2; 将滑块从A点静止释放,由光电计时器读出滑块的挡光时间t ; 重复步骤数次,并求

5、挡光时间的平均值; 利用所测数据求出摩擦力f和斜面倾角的余弦值cos a; 多次改变斜面的倾角,重复实验步骤,做出 f-COS a 关系曲线。用测量的物理量完成下列各式(重力加速度为g):(1)斜面倾角的余弦COS a =(2)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U = (3)滑块运动时的加速度a= (4)滑块运动时所受到的摩擦阻力仁解析:(1)根据三角形关系,解直角三角形得。(2)根据光电门测速原理得,。(3)物块在斜面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根据运动学公式,有,解得。(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解得.点评:利用光电门测定速度的原理和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定速度的方 法是相同的,都是利用的近似法,利用一小

6、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替代瞬 时速度。3. 利用频闪照相测速度利用频闪照相拍摄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再根据照片和实物的比例推算出照片中不同时刻物体位置间的位移,根据运动学公式测得物体的速度。此种方法不仅适用于测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也适用 于测匀变速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例3.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如图 3所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 是相等的,由图可知A. 在时刻以及时刻两木块速度相同B. 在时刻两木块速度相同C. 在时刻 和时刻 之间某瞬间两木块速度相同D. 在时刻 和时刻 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解析:正确的选项为C。设连续两

7、次曝光的时间间隔为t,记录木块 位置的直尺最小刻度间隔长为l ,由图可以看出下面木块间隔为 41 ,木 块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 。上面的木块在相等的时间内木块的间隔分 别为21、31、41、51、61、71 ,相邻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 恒 景,所以上面的木块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利用 计算得出木块在 时刻的瞬时速度分别为、,可见速度介于、之间。点评:利用频闪照相测速度的关键是抓住相等的时间间隔,根据物 体的运动性质选择恰当的规律求出被测物体的速度。4. 利用平抛运动测速度利用平抛运动的规律,由、,可测量平抛物体运动的初速度例4. (09 上海物理-18 )利用图4 (a)实验可粗略测量人吹气

8、产 生的压强。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水平放置,管内塞有潮湿小棉球,实验 者从玻璃管的一端A吹气,棉球从另一端B飞出,测得玻璃管内部截面 积S,距地面高度h,棉球质量m开始时的静止位置与管口 B的距离x, 落地点C与管口 B的水平距离l。然后多次改变x,测出对应的l ,画出 2-x关系图线,如图4(b)所示,并由此得出相应的斜率 k。(1)若不计棉球在空中运动时的空气阻力,根据以上测得的物理量可得,棉球从B端飞出的速度v0 =。(2)假设实验者吹气能保持玻璃管内气体压强始终为恒定值,不计 棉球与管壁的摩擦,重力加速度 g,大气压强p0均为已知,利用图(b)中拟合直线的斜率k可得,管内气体压强p=解析

9、:(1)小球从B点飞出后做平抛运动,则有 ,联立解得。(2)在吹小球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可得:化简得:,可知直线 的斜率可得,即有。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抛运动的基本规律,考查了化曲为直的思想方 法和利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5. 利用运动轨迹测速度利用运动物体留下的运动轨迹,通过分析轨迹特点和运动规律,从 而测定物体运动的速度。例5. (09 全国n -23 )某同学得用图5所示装置做“研究平抛运 动”的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在坐标纸上描出了小球水平抛出后的运动轨 迹,但不慎将画有轨迹图线的坐标纸丢失了一部分,剩余部分如图6所示。图6中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每小格的长度均代表0.10m,、和 是轨迹图

10、线上的3个点,和、和 之间的水平距离相等。完成下列填空:(重力加速度取 9.8m/s2)(1)设、和的横坐标分别为、和,纵坐标分别为、和,从图6中可读出=m, =m, =m (保留两位小数)(2)若已测知抛出后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运动。利用(1)中读取的数据,求出小球从 运动到 所用的时间为 s,小球抛出后的水平速度为 m/s (均可用根号表示)。解析:本题考查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由图可知P1到P2两点在竖直 方向的间隔为6格,P1到P3两点在竖直方向的间隔为16格所以有 =0.60m, =1.60m.至U两点在水平方向的距离为 6个格.则有=0.60m.(2)由水平方向的运动特点可知,到

11、与 到 的时间相等,根据,解得时间T=0. 2s,则有点评:利用运动物体留下的轨迹测定物体的速度,关键是分析轨迹特点,建立运动模型,利用模型规律得出被测物体的速度。6. 利用生活经验估测速度例6.火车在两站正常行驶时,一般可看作匀速运动,某位同学根据车轮通过两段铁轨交接处时发出的响声来估测火车的速度,他从车轮的某一次响声开始计时,并从此之后数着车轮响声次数,他90s内共听到60次响声,已知每段轶轨长25m根据这些数据,你能估测出火车的速 度是多少吗?解析:根据题意,火车在90s内通过的位移为km,则火车的平均速 度为km/h,也就是说,在90s内(1.5min)听到多少次响声,火车的 速度就是

12、多少千米每小时。点评:铁路工人常常利用此种方法来估测火车在这种铁轨上运行的速度。7. 利用速度计测速度例7.如图7所示,某一汽车上的速度计原理示意图,该速度计是一 种磁转速表,试简述其工作原理。解析:它的原理是通过测量旋转磁场跟它在金属感应罩内产生的电流间的相互作用力测出车速的, 在速度计转轴下端通过一系列传动机构 成同汽车的驱动轮相连,转轴随驱动旋转而旋转,在转轴的上端钏接- 个永久磁铁,磁铁外面罩着铝罩,铝罩固定在指针轴上,当磁铁随驱动 轮旋转时,铝罩中就产生感应电流,根据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磁场与 磁铁磁场相互作用,要阻碍磁铁与铝罩的相对旋转,于是铝罩克服游丝 弹簧的弹力扭转一个角度,这

13、个角度与磁铁转动的角度成正比,也就是 与驱动轮的每分钟转数成正比,因此,在表盘上用均匀的刻度标出车速 值,从指针的示数就直接读出车速。点评:汽车上测速速度计的工作原理与磁电式电流表的工作原理相似,利用的是力矩平衡的知识。8. 利用旋转齿轮测速度此法最先是由物理学家斐索在 1849年测定光速时设计的,他用定期断光线的方法测最观察时间来测定光速。例8 (2009 -上海综合-45 )小明同学在学习了圆周运动的知识后, 设计了一个课题,名称为:快速测量自行车的骑行速度。自行车的结构 如图8所示,他的设想是:通过计算踏脚板转动的角速度,推算自行车 的骑行速度。经过骑行,他得到如下的数据:在时间t内踏脚

14、板转动的圈数为 N,那么脚踏板转动的角速度 =;要推算自行车的骑行速度,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自行车骑行速度的计算公式v=解析:(1)根据加速度的定义(2)要推算自行车的骑行速度,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牙盘的齿轮数m飞轮的齿轮数n,自行车后轮的半径 R (牙盘的半径、飞轮的半径,自行车后轮的半径R)。由,又,而,由以上三式解得。设相 邻的齿轮间的弧长为,又有 ,即,故有。(3)点评:高考试题取材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贴近学生的生活经 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9. 利用旋转转筒测速度例9.如图9所示,用硬纸做一个圆筒,把圆筒装在一个快速转动的 轴上匀速转动,

15、一个子弹对准圆筒并沿直径射入圆筒,若圆筒转不到半周时,子弹在圆筒上先后留下两个弹孔 a、b,且/ aOb=。,圆筒直径为 D,角速度为3,则子弹速度v=。解析:子弹做匀速直线运动,子弹穿过直径的过程中,圆筒转过了兀-。,可知子弹穿过圆筒的时间 ,所以子弹的速度点评:这是测量高速运动员子弹的一个常用方法,在处理这类问题 时应注意多解的可能性,如果此题中未告诉“圆筒旋转不到半圆”这个 条件,则子弹穿过转筒的过程中,圆筒可能转过了 ,则子弹速度(n=0, 1, 2, 3, )。10. 利用速度选择器测速度如图10所示在垂直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中,粒子所受的电场力,洛伦兹力,两者方向如图10所示,则带电粒子匀速穿过电磁场的 条件是,可得。粒子速度落在此值的都会沿垂直电场线的方向通过电 磁场,与粒子的正负、电荷量大小都无关,只要测量出电容器两极板的 电势差U和两极间距d以及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即可测出沿垂直 电场穿过电磁场的带电粒子的速度11. 利用电流计测速度例10.为了测量列车运行的速度和加速度大小,可采用如图11 (a)装置,由一块安装在列车车头底部的强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