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操作使用管理制度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66079025 上传时间:2023-11-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操作使用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计算机操作使用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计算机操作使用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计算机操作使用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计算机操作使用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操作使用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操作使用管理制度(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谢谢观赏计算机操作使用管理制度1计算机操作使用管理制度(一)总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采用计算机对企业进行管理,是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途径。为加强公司电脑及网络的管理,确保电脑及网络正常运作,使公司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特制定本制度。(本文所称的计算机或电脑主要指: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计算机操作系统以及所有的电脑网络产品和附属设备,各类应用软件等)1.1 本制度规定了公司内所有计算机使用、保管、数据保密及维护维修的管理内容。1.2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计算机的管理。(二)目的2.1 提高公司信息化水平,规范办公系统的使用管理

2、,进一步整合办公资源、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办公质量;2.2 为规范公司局域网内计算机操作,确保计算机使用的安全性、可靠性、机密文件的保密性;2.3 公司范围内的网络服务器、交换机等设备系为工作需要而配置,为使之对公司的各项工作起到促进作用;2.4 对计算机的配置、使用、安全、维护、保养等进行有效的管理,确保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2.5 对软件的购置、发放、使用、保密、防毒、数据备份等进行安全有效的管理,确保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三)计算机的设备管理3.1 计算机的购置各部门按照公司整体规划和工作需要,提出计算机的购置申请,说明购置的原因,所需计算机的配置,要求的内存,使用的范围及预算,

3、经技术研发部网络管理岗审核后,呈交公司总裁批准后,由总裁办执行采购;网络管理员负责检验与验证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的质量,同时纳入公司固定资产;3.2 计算机的管理3.2.1 计算机实行定位、定机、定人管理。使用人员不得擅自转借、拆卸计算机相关设备;3.2.2 使用人员不得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擅自使用他人计算机;3.2.3 经授权批准使用的计算机,由技术研发部登录于,注明计算机的详细配置、品牌、编号、内存、购置日期、领用日期、操作人员、使用范围等相关内容;3.2.4 各种计算机相应的技术资料统一存放在技术研发部,资料允许使用部门借用或复印后使用3.2.5 计算机应在适宜的环境中运行,技术研发部提供相关

4、的技术支持;3.2.6 除技术研发部负责软硬件维护的人员外,任何人不得随意拆卸所使用的计算机或相关的设备;3.2.7 维护人员在拆卸计算机时,必须采取必要的防静电措施;3.2.8 公司的网络结构由技术研发部及公司总裁授权的相关人员统一规划与建设并负责管理维护;各部门计算机操作人员不得擅自更改网络结构3.3 计算机的操作3.3.1 开机前的准备1 /检查主机、显示器、及其外围设备的电源是否完好;2 /鼠标、键盘、打印机等外围设备是否与主机连接;3 .3.2开机操作1 /在电压稳定和各设备连接完好情况下,首先打开监视器电源,待监视器指示灯亮后再打开主机电源。如果要输入密码,应按提示输入。待出现正常

5、界面,表明启动成功,若不能出现正常操作桌面,即时关掉主机、显示器电源,并报告技术人员;2 /在对界面的应用软件进行操作时,当主机读写指示灯不断闪烁时,表明此时计算机正忙,应停止谢谢观赏操作,待指示灯转为绿色后才能继续操作;3 /录入资料数据时,如需保存,应即保存,信息不断录入,应不断保存,以免停电丢失;4 /计算机操作人员需短暂离开计算机时,应将所有窗口关闭,在确保整个屏幕无应用软件打开后,锁定计算机才能离开;长时间离开计算机必须将计算机系统关闭;5 /严禁删除系统文件和操作人员不了解的文件,当误删除后,要立即恢复,如无法恢复,应即时报告部门负责人,以采取纠正措施;6 /如因工作需临时上网操作

6、,应填写取得部门负责人同意,经总裁审批后由技术研发部派员暂时开通网络访问,并严格执行申请的临时上网时间;需申请固定网络访问的需填写交由公司总裁审批后开通;网络管理员有权对违反信息管理标准的行为予以指正,有权关闭有悖于公司信息管理标准的网络访问;7 /每天下班以前,计算机操作人员应将当天的数据文档分类存放,整理好当天的工作内容;8 /计算机操作人员应随时对文件进行分类、整理、归档;每月对磁盘进行碎片整理,磁盘扫描;9 /计算机操作人员每周一次对硬盘进行病毒检测,若发现有病毒时,即时向部门负责人报告;3.3.3 关机1 /关机前将所有的运行窗口关闭后,才能进入关机操作;3.3.4 严禁乱接电源,防

7、止造成火灾3.4设备管理责任3.4.1 分布于公司各部门的计算机、交换机、机柜、ADSL、调制解调器等网络设备,由所在部门负责保管;未经公司总裁许可,严禁私自挪用、拆卸和更改设置;凡出现人为损坏,按照谁损坏谁赔偿的原则,由损坏人员进行全额赔偿;凡出现所在部门设备人为损坏但无法确定损坏责任人的情况,设备损坏造成的损失由该部门全额承担,由公司从该月部门绩效工资总额中扣除;人为损坏系故意者,赔偿金额翻倍;3.4.2 公司技术研发部对公司所有电脑、设备进行登记、造册备案和维修;3.4.3 严格做到专人专机,每一台计算机应确定一名计算机负责人.该设备的使用,保管,清洁由该人员负责.(四)计算机软件的购置

8、、管理与操作4.1 软件的购置4.1.1 各部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提出软件购置申请,说明购置的原因,所需软件的名称、版本、主要功能及预算,经总裁办审核,交公司总裁批准后,由技术研发部执行采购;4.1.2 任何现有软件的更改,申请部门需清楚的说明申请的原因、存在的问题、涉及的部门、及所需的费用,经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后,交总裁办审批,公司总裁批准后执行;4.1.3 购置的软件需经总裁办和申请部门共同确认后方可使用;4.2 软件的保管和分发使用4.2.1 经确认合格的软件,由总裁办登记于进行备案,软件编号、版本、登录日期、主要功能、使用状态(Y表示在用,N表示已作废)及使用部门等相关内容;4.2.2

9、 软件原件由总裁办集中保存,保存的场所应隔尘、干燥、无化学物质或气体的污染,4.2.3 总裁办根据使用部门的需要复制相应使用份数,复制时在总裁办专用的电脑上进行,复制后的光盘经验证和杀毒处理后,在光盘存贮介质表面加帖软件标签,由验证人员签名后发放相关使用部门,由软件应用人员做签收记录。4.2.4 各种软件的安装盘及相应资料统一交由总裁办存放保管,资料允许使用部门复印后使用;4.2.5 在软件的安装使用过程中,技术研发部负责提供该软件运行的环境及相关技术支持;4.3 软件的更改4.3.1 现有软件的更改,申请部门需报技术研发部按程序进行审批;4.3.2 由技术研发部对原使用部门的旧版软件逐一进行

10、更新,使用部门软件应用人员签收记录;4.4 软件的保密要求4.4.1 公司所使用的常用软件在内部网络中运行,由技术研发部分配各部门用户编码及密码,设置特定的目录和程式,防止软件资源非授权的使用;4.4.2 公司专用软件的密码,应定期更换;4.5 公司内部网,经总裁办指定可以使用光驱和移动存储设备的部门,应严格控制光盘和移动存储设备的使用。本部门自己使用的光盘和移动存储设备未经总裁办批准不得借给外单位或个人;4.6 技术研发部每季度一次对公司电脑进行一次计算机运行情况检查,各部门发现本部门电脑有病毒感染,要立即报告技术研发部处理;4.7 软件数据的备份与责任4.7.1 公司专用软件数据的数据备份

11、工作由各部门负责人完成,技术研发部配合;4.7.2 技术研发部负责督促各部门对相关数据每天备份一次;4.7.3 各部门数据备份由操作人员每天进行备份,备份方法为:将需要备份的数据复制到按日期所创建的指定目录;各部门负责人收集每台计算机的备份内容,将其收集和整理在统一位置后,联系技术研发部对备份内容进行光盘刻录或其他方式备份,技术研发部不负责该部门的数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备份完成后,光盘由所在部门交总裁办归档;4.7.4 部门专用应用软件的数据备份,要求在每次操作完成后(当天最后一次),进行数据备份,备份内容存放于另外的磁盘分区;专用软件的数据备份原则上遵循按天备份的要求,备份时操作人员应按

12、照软件操作规程将数据资料导出并集中存放,然后联系技术研发部对备份内容进行光盘刻录或其他方式备份;备份完成后,光盘由所在部门交总裁办归档;4.7.5 各部门专用软件,其数据备份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由各使用部门负责人承担责任;技术研发部有义务和责任为其提供验证的环境和条件,但不承担备份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引发的责任问题;各部门负责人及指定的操作人员有责任清晰的掌握所在部门专用软件及重要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4.7.6 当使用人员或部门负责人对软件及软件产生的备份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存在疑问时,可邀请技术研发部及软件提供方、开发商在技术条件内对软件进行评估,软件可靠性以开发商的最终评价为准,其他意见均为参考意见;4.8 当软件的更新影响到公司现有的运作时,技术研发部应确保相应的程序文件,工作指导书得到建立或修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