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广东高考必考题分析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66042414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广东高考必考题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3年广东高考必考题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3年广东高考必考题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3年广东高考必考题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3年广东高考必考题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广东高考必考题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广东高考必考题分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2013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总结分析与2014年备考建议 一 必考文本的分析探讨12013年必考文段保持了其一贯的稳定性,仍是节选自清末民国时期的名家名作,具体从近几年广东高考必考所选文段出处看来:2013年节选自被尊称为“现代新儒学八大家”的哲学家贺麟先生(19021992)之读书方法与思想方法,2012年必考文段知识的责任节选自思想家教育家罗家伦先生(18971969)写于1942年的历史的先见第三篇,2011年必考文段美和美的东西节选自当代美学家蒋孔阳先生(19231999)的美学新论第二编,2010年的不可无“我”则节选自当代文学理

2、论家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家钱谷融先生(1919)的钱谷融文论选。这些再次说明高考所采用的文段对文本出处和来历的一贯注重,作者皆有相当的文化背景,且所选用的都为较典范的议论文段,因而备考中一份高质量的模拟文段对此当有所关注。22013年选文内容仍然是贴近学生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的社科学知识, 是关于读书方法的议论,2012年主题是知识分子与责任,2011年谈美的概念和具体物体的区别,2010年谈作品的欣赏中要有“自我”。故而备考应有所针对性,训练文段内容不宜太深奥,需考虑学生的理解程度和能力现状,紧扣考纲要求“阅读一般议论类文章”中“一般”二字。3所选文段结构简单层次清晰,文本各段落的段首句往往就

3、是段落的中心句,且近几年来几乎都为总分式:2010年不可无“我”开篇即提出“艺术活动,不管是创造也好,欣赏也好,总离不开一个我”,然后分创作和欣赏两层进行论述;2011年美和美的东西论述段有“首先”、“其次”、“第三”、“第四”等提示顺序的词表明为主体部分四层;2012知识的责任同样有“第一”、“其次”、“再进一层”等字眼提示文段论述部分分为三层;2013年读书方法与思想方法同样首句即提示“思想的方法有三种”,然后分三段论述,末段有“总之”的总结词语,昭告考生论述重心结构为并列的三层。选文的这种简单明了的结构减少了考生在分层勾要上的花费时间,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文段的阅读障碍,使之更加符合高考

4、难度要求。这一点也似乎暗示我们对考纲“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这个考点的备考不要停留在全篇的思路分析上,而应立足于段落内的句群结构分析和思路把握。4从选文的篇幅来看,自2010年以来基本稳定在1300字上下,利于考生迅速理清行文思路,减少了阅读时间。2007年为广东高考是普通高中新课标实验后的首届高考,必考文段创新与想象篇幅稍长,为1500多字,此后字数有所控制:2008年朱光潜的诗与直觉为1200字,2009年爱因斯坦的自由与科学为1050字,而2010年、2011年、2012年均控制在1400字,2013年为1300字。二.试题分析探讨 题型总体稳定,仍以“选择题+简答题”的方式出现,

5、体现了高考题对“稳定性”这一要求的贯彻力度。1. 总体看,12、13两题选择道的题干变化只在“符合文意”或“不符合文意”两种之间,但其中考点上有所区别,并不重复。12题为多选题,考点一般定位为“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13题为单选题,考点多样富于变化,如2011年为“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虽题干要求选“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没有变化,但其选项设置明显围绕“美”与“美的东西”这两个概念来考察考生对概念的理解;2012年必考的13题题干改为选“文意推断合理的一项”,体现其考题“稳中求变”的意识,可能因为“推断”一词更侧重于“分析运用能力”而引发了是否超出考纲的猜疑,故而今年又回到考查“文意理解”,

6、2013年题干为“关于应用思想方法来读书,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将考点明确定位于“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但细思之后便会觉得,几乎所有答案的得出都难以离开合理推理与判断,如果争论只是针对文字表述上的区别意义并不太大,但今年试题这种表述的变化也体现了命题组对考纲和一线教育人员的尊重。从实际情况看,这两道选择题主要考学生是否仔细,并非难点,只要学生解题时心态沉稳不急不躁,找准题目选项内容在文本中的对应句,一一核对仔细推敲,不贪图快捷即可无忧。2.今年14题题干为“数学方法与逻辑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合文意概括。”在题干上已将考点明确定位在“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概括文中观点”

7、上,而且“结合文意概括” 明确提示考生不宜照抄原文者。可见,在备考中引导学生审准题干理解暗示(题干是答题方向的提示)尤为重要。3. 15题题干事例与前两年一样来源于所选文段外,考察考生对文中观点的准确理解与能力迁移。2011年的题干为“一群大学生探险进入一处原始森林,对所见景物的原始美十分赞叹。几小时后,他们迷路了。夜幕降临他们对周围的景物开始感到恐惧。请从美与人的关系的角度,结合文中原理,对这种现象作简要分析”。其中“结合文中原理,对这种现象作简要分析”将考点明确定位在“运用文章的理论分析实际事例”方面;而2012年题干为“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袁隆平经过长期实验与探索,培育出了高产杂交水

8、稻稻种;并且克服重重困难,向全国大面积推广杂交稻。他不满足已有的成绩,面对世界范围的粮食短缺问题,又提出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新课题。依据文意,分析袁隆平怎样负起了知识的责任”。虽然题型和考点本质未变,但题干表面上将考点定位为“理解分析文章观点”,避免了文字表述上的争议,同样也体现了高考命题组专家对考纲和一线教育人员的尊重。也说明了很多时候题目在考点对应上是并非单一的,具有多样性和交差性。2013年15题题干为“国学大师陈寅恪通过唐代历史解读白居易的诗,同时,他又通过白居易的诗卖炭翁考察唐代“宫市”弊政。陈寅恪的研究体现了文中的什么思想方法?请结合文意分析”。考点表面上可归为“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

9、的观点态度”,同样避免了表述上的争议,但题干事例与前两年一样来源于所选文段外,实际上在考查考生运用文章的理论分析实际事例的能力。个人以为,这种迁移能力是一个高三学生必须具有的,而且这中考查形式也能较好地检测出学生对文章观点的理解程度。但从答案看,2012年要分析袁隆平满足了“知识分子要有负责任的思想;要对负责任的思想负责;要对国家、社会、人群负责”三个条件,而今年有所改变,为三选一,在“逻辑的方法”、“体验方法”、“玄思的方法”中选择判断国学大师陈寅恪所用方法。高考“稳中求变”,防止套用的意识再次体现得淋漓尽致。二 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的解读(一)14数学方法与逻辑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合文意

10、概括。(4分)1.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特点相同:不问效用、结果、是否满足个人欲望等实用问题。 目的相同:只求证必然性、普遍性的真理。 要求相同:必须排除偶然性的事实。答对1点2分,答对2点得4分。意思答对即可。2.解题思路分析:运用压缩文段筛选信息的常规解题思路,第一步审清题干要求:“找数学方法与逻辑方法的相同之处”。第二步找到答题信息区间谈逻辑方法明显在为文本第二段:逻辑与数学相依为命,逻辑方法即是应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思想的概念,来理解自然与人生的事实。一、解释逻辑方法的含义逻辑方法的目的在能给我们有普遍性、有必然性的知识。换言之,逻辑方法要给我们坚实可靠、颠扑不灭的知识。必定要这种知识才

11、够得上称为科学知识。(12A)二、指出逻辑方法的目的逻辑方法与数学方法一样,有一个特点,就是不问效用如何、结果好坏、满足个人欲望与否等实用问题。譬如,有一个三角形于此,数学不问此三角形有何用处,不问此三角形是谁画的,更不问画三角形、研究三角形有何利益。数学只求证明三角之和必等于两直角,这是三角形的本性或本质,是一条有普遍性、必然性的真理。所以一个人是否用逻辑方法思想,就看他是否能扫除那偶然性的事实,摆脱实用的目的,而去探讨一物的普遍必然的本质。三、举例说明逻辑方法的特点和判断条件应用逻辑方法来读书,就要看能否把握其所讨论的题材的本质,如是就可以判断书的学术价值的高下。同时,我们读一书时,亦要设

12、法把握一书的本质或精义,用种种理智的活动以求了解此书的内容。(13B )四、运用逻辑方法读书的要求第三步按照要求题干要求, 分层勾要:第一层为第一句,解释“逻辑方法”这一概念,指明它和数学方法的同一性;第二层是第二至第四句,谈“逻辑方法的目的”;第三层较复杂,为第五句至第八句,因为中间的六七句举例跨越“逻辑方法与数学方法的共同特点”和“运用逻辑方法的条件(要求)”两点;第四层为最后两句,谈“应用逻辑方法读书”。第四步根据题干要求,筛选信息:第一层是指出两者相同这个前提,未具体涉及具体的相同点,可删去;第六和第七两句为举例句,可删去:第四层谈读书为逻辑方法的运用与题干无关,删去。于是得到的有效信

13、息为:“逻辑方法的目的在能给我们有普遍性、有必然性的知识。换言之,逻辑方法要给我们坚实可靠、颠扑不灭的知识。”“逻辑方法与数学方法一样,有一个特点,就是不问效用如何、结果好坏、满足个人欲望与否等实用问题。” “所以一个人是否用逻辑方法思想,就看他是否能扫除那偶然性的事实,摆脱实用的目的,而去探讨一物的普遍必然的本质。”第五步结合题干要求,整理概括答案。即为:一、两者的目的相同,能给我们有普遍性、有必然性的知识(横线处与“给我们坚实可靠、颠扑不灭的知识”和“探讨一物的普遍必然的本质”语意重合);二、两者的特点相同,不问效用如何、结果好坏、满足个人欲望与否等实用问题。三、两者的要求(条件、途径)相

14、同,扫除那偶然性的事实。3.补充评分细则:(1)评分标准中的“特点”、“目的”、“要求”三个分类词语在题干中没有明确要求,不作为得分点。(2)如果整个答案照抄“扫除那偶然性的事实,摆脱实用的目的,而去探讨一物的普遍必然的本质”一句,视为理解题意,但没有用自己的话作概括,扣1分。 (3)如果都答到了,可取其中答得比较完整的两点评分。4、细则详细解读:(1)“目的”、“特点”、“要求”三个分类词语在题干中没有明确表述,不作为得分点(回归生活的常态去理解题目:在哪些方面有何相同)。但是在对“目的”、“特点”、“要求”三个分类词语不作表述要求后,第二点“只求证必然性、普遍性的真理”和第三点“必须排除偶

15、然性的事实”某种程度有一定的交差和重合,据此补充修正为答对第二或第三点仍得2分;未答第一点,答对了第二点和第三点两点,则得3分。(2)第二点可以答成“提供坚实、颠扑不灭的知识”或“探讨事物的普遍必然的本质”,其中“真理”答成“知识”、“本质”可得分,如答为“探讨事物的本质”得1分;“效用、结果、是否满足个人欲望”三处答出2处即可。(3)三点如答成“必然性、偶然性的真理”、“偶然性的事实”、“效用、结果、满足个人欲望等实用问题”等名词性短语,虽然关键词完整,但缺乏“不问”、“求证”、“排除”等动词与题干中的“相同之处”相呼应,视为表述不严谨,扣1分;动词不限定为此3个,只要能完整表述意思即可,如

16、“不问”可答为“不管”、“不顾”等, “求证”可答为“探究”、“寻求”等,“排除”可答为“摆脱”、“扫除”等动词。 (4)答“扫除那偶然性的事实,摆脱实用的目的,而去探讨普遍必然的本质”一句,视为答出第2和第3点,第1点表述不完整,得3分。 (5)如果第一、第二、第三点都答了,但每点都表述不完整,都缺了一处关键词,只可得2分。(6)答成举例句内容,如“能否把握其所讨论的题材的本质”或“三角形的本性或本质”,为题意理解错误,虽有“本质”这个关键词,但不得分。(二)15题评分细则及解读15国学大师陈寅恪通过唐代历史解读白居易的诗,同时,他又通过白居易的诗卖炭翁考察唐代“宫市”弊政。陈寅恪的研究体现了文中的什么思想方法?请结合文意分析。(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