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练习:第二单元 单元优化总结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66009276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练习:第二单元 单元优化总结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练习:第二单元 单元优化总结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练习:第二单元 单元优化总结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练习:第二单元 单元优化总结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练习:第二单元 单元优化总结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历史练习:第二单元 单元优化总结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历史练习:第二单元 单元优化总结 Word版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达标检测卷(二)(时间:45分钟,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1下列关于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的解释,最完整的是()A自然经济瓦解商品经济发展追求黄金美梦B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货币要求的增加C商业危机东西商道断绝商品价格猛涨D黄金梦航海技术进步资本主义萌芽解析:A项未能指出商品经济发展程度的标识(资本主义萌芽),且从逻辑上讲应该是商品经济发展导致自然经济瓦解,故A项错误;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这意味着商品经济已经发展到相当程度,从而导致了货币需求的增加,较好地解释了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故B项正确;获得东方奢侈品渠道阻断,并不足以推动新航路开辟,且并不会导致

2、一般性商品价格猛涨,故C项错误;黄金梦、航海技术进步并不是导致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故D项错误。答案:B216世纪,在西欧流行这样一句话:“谁控制了(亚洲的)马六甲,谁就扼住了(意大利)威尼斯的咽喉。”下列与此直接相关的是()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新航路开辟 D工业革命解析:材料反映了马六甲的商业贸易地位,文艺复兴是在1417世纪,与马六甲无关,故A项错误;宗教改革反对天主教会,与马六甲无关,故B项错误;16世纪,随着欧洲与亚洲新航路的开辟,马六甲地位越来越重要,而传统欧洲与亚洲商路在衰落,地中海沿岸国家逐渐衰落,故C项正确;工业革命是在18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C3近代西

3、方某航海家在其航海日志中写道:“两位陛下决定派我前往印度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这位航海家是()A迪亚士 B达伽马C哥伦布 D麦哲伦解析:迪亚士往南走,到达非洲最南端,故A项错误;达伽马先往南,后往东,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故B项错误;哥伦布往西走,开辟了新航路,故C项正确;麦哲伦往西走,环球航行,故D项错误。答案:C4西班牙的物价在16世纪中叶开始上涨,17世纪初上涨四倍。英法的物价上涨晚于西班牙五十年,到17世纪中叶达到顶点。与此直接相关的是()A资本主义代议制度确立B工业革命在世界的扩展C贵金属在欧洲大量流通D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解析:资本

4、主义代议制度首先在英国确立,时间是17世纪,这与“西班牙的物价在16世纪中叶开始上涨”无关,故A项错误;工业革命在世界的扩展是在19世纪,故B项错误;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大量贵金属流入欧洲,引发价格革命,造成物价上涨,故C项正确;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是在19世纪50年代,故D项错误。答案:C51674年“新阿姆斯特丹”(New Amsterdam)更名为纽约市(City of New York),下面漫画(图1、图2)反映了更名后两个国家的关系,这两国最有可能是()A葡萄牙与西班牙 B荷兰与英国C英国与法国 D美国与法国解析:1674年前叫“新阿姆斯特丹”表明这个地方曾经是荷兰的殖民地,16

5、74年更名为纽约市,“纽约”的本意是新约克的意思,约克是英国北部的一个城市,表明此时纽约是英国殖民地,与葡萄牙、西班牙、法国无关,故A、C、D三项错误;题干殖民地名称的变化反映了英国与荷兰之间的殖民争夺,与英国颁布航海条例引发的英荷战争有关,故B项正确。答案:B6凡是不以工业发展为基础的商业繁荣,是不能持久的;在资本主义世界地位的上升,必须凭借自己雄厚的工业基础。 “不能持久”的例证不包括()A意大利 B葡萄牙C荷兰 D英国解析:意大利曾经因为商业繁荣,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是后来因为新航路的开辟,世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意大利的经济衰落,故A项不符合题意;葡萄牙是最早进行新航路开辟的国家之

6、一,掠夺了大量的财富,但是其财富没有转化为发展的资本,后来逐渐衰落,故B项不符合题意;荷兰在17世纪是世界上拥有商业船只最多的国家,被称为“海上马车夫”,但是因为其主要是商业资本而不是工业资本,后来被工业资本国家英国打败,故C项不符合题意;英国是一个工业国,其发展和崛起正是依靠工业的发展,故D项符合题意。答案:D7“欧风美雨包含着凶暴的腥风血雨,也包含着润物无声的和风细雨。与前者相比,后者没有留下那么多的伤痛和敌意,但风吹雨打之下,却浸泡了千家万户。”材料强调的是()A中国走向近代化得益于西方扩张B客观评价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建设性影响C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西方扩张是近代中国各种变化

7、的主导因素解析:题干中并未特意指中国,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中“腥风血雨”“和风细雨”等关键词可知,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对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地区产生了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根据题干中“与前者相比,后者没有留下那么多的伤痛和敌意”可知,作者重点关注的是其积极方面的影响,故B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特指近代中国的变化,故D项错误。答案:B8全球通史写道:“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更重要的是1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的力量的结合。”这里的“种种有利的力量”不包括()A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B英国圈地运动的进行C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D资本主义大工厂诞生解析:

8、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为工业革命准备资金,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英国圈地运动的进行为工业革命提供劳动力,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为工业革命提供政治前提,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资本主义大工厂诞生是工业革命之后产生的,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D9某欧美剧作家在他的一部电影剧本中描写了19世纪50年代的伦敦,你认为需要修改的一项是()A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B瓦特给远在美国的朋友打电话,说自己在蒸汽机研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C岸边工厂一间接一间,巨大的烟囱冒着浓烟,不时有一列列火车呼啸而过D伦敦正在举办世界博览会,向世界炫耀其财富和技术解析:注意时间,19世纪

9、50年代,也就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时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了轮船、工厂、火车,伦敦举办了世界博览会,故A、C、D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电话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此时尚未出现,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B10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完成国富论一书。书中主张政治中立,不随便干预经济活动,使每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地进行经济活动,如此才能有效率。这种主张()突出了市场的经济地位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促成了垄断组织的出现A BC D解析:材料中“政治中立,不随便干预经济活动”体现了发挥市场作用,突出市场的地位,故正确;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完成时工业革命已经开始,资本原始

10、积累已经完成,故错误;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故正确;垄断组织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故错误,C项符合题意。答案:C11“内燃机的发明,其意义远远超过瓦特对蒸汽机的发明,它造就了20世纪的石油世纪,使石油变成了战略资源,打开了石油的潘多拉盒子”。下列结论与材料信息相符合的是()新能源及新兴工业迅速发展动力革命推动交通工具革命国际关系更趋复杂,对能源产地争夺更激烈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A BC D解析:内燃机的发明使石油成为新能源,推动石油工业、化工技术和化学工业发展起来,故正确;内燃机的发明推动轮船、汽车、飞机的发明,故正确;“内燃机的发明使石油变成了战略资源”说明

11、正确;内燃机的发明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故错误,A项符合题意。答案:A12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讲道:“从1872年2月17日到3月28日,短短39天,洛克菲勒一口气吞并了22个竞争对手,他还曾在48小时内,连续买下了6家炼油厂1898年时,它(洛克菲勒美孚石油公司)控制了近90%的石油运输。”以上材料反映了19世纪后期出现了新的经济现象,该现象的实质是()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B世界市场的形成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D财富资源的猎取解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指国家通过财政、金融手段干预资本主义再生产,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垄断,与材料信息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垄断组织的出现

12、,与世界市场的形成无关,其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故B项错误,C项正确;财富资源的猎取是表象,不是实质,故D项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每题20分,共40分)13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但无论是它的兴起或是影响都看到政治的影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工业革命的展开有多种原因,其中,封建制度的结束就是一个明显的工业革命导火线。随着封建制度于18世纪初在西方消失,贵族及大地主所享有的各种特权(例如贸易的专利)也随之消失。这些改变推动了自由贸易,形成了更大规模的市场,使工商业的发展更为蓬勃。在这种改变下,旧有的家庭式工

13、业生产模式已不能满足贸易发展的需要,所以人们便致力改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以增加产量,因而引发了工业革命。材料二工业革命展开后,新兴工业资产阶级为维护自身利益,强烈要求参与国家管理。1830年,在法国七月革命的冲击下,英国再次掀起改革运动高潮。资产阶级和工人都发动起来,改革的呼声响彻全国。集会、游行此起彼伏,有些地方甚至发生暴动。(1)根据材料一,概括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6分)(2)材料二中英国改革运动的高潮指的是什么事件?结果怎样?(8分)(3)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工业革命和政治的关系。(6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封建制度的结束就是一个明显的工业革命导火线。随着封建制度于18世纪初

14、在西方消失推动了自由贸易,形成了更大规模的市场家庭式工业生产模式已不能满足贸易发展的需要,所以人们便致力改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以增加产量,因而引发了工业革命”,可以归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推动了市场的扩大,进而促进生产技术的革命。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工业革命展开后,新兴工业资产阶级为维护自身利益,强烈要求参与国家管理。1830年,在法国七月革命的冲击下,英国再次掀起改革运动高潮。资产阶级和工人都发动起来”,可以归纳为1832年的英国议会改革;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以归纳为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议席。第(3)问,根据材料一“工业革命的展开有多种原因,其中,封建制度的结束就是一个明

15、显的工业革命导火线”和材料二“工业革命展开后,新兴工业资产阶级为维护自身利益,强烈要求参与国家管理”,可以归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工业革命兴起的前提条件,而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发展反过来推动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答案:(1)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自由贸易和市场的扩大改进生产技术和模式。(2)事件:1832年议会改革。结果: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议席。(3)关系:英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是工业革命兴起的前提;工业革命推进了英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14以经济为中心的物质文化交流对世界联系的加强起到了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欧洲商人的远航不仅刺激了东半球的商业发展,还促进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贸易体系的诞生。例如,欧洲人在加勒比海和美洲建立殖民地,在大西洋海域建立四通八达的贸易网络。欧洲的制造业产品向西越过大西洋,换来墨西哥的白银、秘鲁的矿产以及蔗糖和烟草等农产品,这些都是欧洲市场的紧俏商品。贩奴是大西洋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