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三“蒸汽”的力量课时作业人民必修2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66007495 上传时间:2023-11-0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三“蒸汽”的力量课时作业人民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历史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三“蒸汽”的力量课时作业人民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历史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三“蒸汽”的力量课时作业人民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历史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三“蒸汽”的力量课时作业人民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三“蒸汽”的力量课时作业人民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三“蒸汽”的力量课时作业人民必修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蒸汽”的力量在学生用书中.此内容单独成阴量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 .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 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下列属于英国“变革”内容的是 ()A.君主立宪制的确立8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C.工业革命的开展D. 1832年的议会改革解析:选Co据“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可知题干内容存在的时间为法国大革命期间,即1789年前后,此时英国平静而深刻的变革应是工业革命,故C项正确;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 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同法国大革命时段不一致,故A项错误;责任内阁制形成于 18世纪中期,故B项错误;1832年议会改革时间同题干时

2、间不符,故D项错误。2 . “英国的社会结构不像欧洲大陆那样僵硬不变。没有因袭的社会风尚去阻挠拥有土地的士绅经营工业或做买卖;没有法律上的障碍会阻止一个工匠的社会地位上升。”这主要说明()A.英国具备进行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B.圈地运动改变了英国的传统农业C.传统道德观念对英国社会束缚较少D.工场手工业在英国获得不断发展解析:选A。据“没有因袭的社会风尚去阻挠经营工业或做买卖;没有法律上的障碍会阻止一个工匠的社会地位上升”可知材料白主题围绕工业发展的条件展开,故A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圈地运动, 故B项错误;材料讨论的中心不是英国社会的问题, 故C项错误; 材料并未具体讲述当时英国手工业的具体经营形

3、态,故D项错误。3 . 1830年,曼彻斯特已发展为英国最重要的新兴经济中心,其主导产业是()A.畜牧业B,棉纺业C.毛纺业D,种植业解析:选Bo畜牧业、毛纺业、种植业是传统行业,依据“新兴经济中心”,故A、C、D三项错误;依据史实,当时的曼彻斯特棉纺织业是支柱产业,故B项正确。4 .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举例说:“美国西北部的农民其居住地离优良的机械商店也许有几百里之遥,放心使用复杂的机械,因为他们知道,用电报告知机械的号码和所损害的机械上的部件号码,下一班火车就能带来一件新的机械部 件,他自己就能够将它安装上。”这一举例主要是说明()A.工业革命的重要性B.标准化生产的

4、优越性C.火车给人们出行带来方便D.电报方便人们交流联系解析:选Bo从材料看,尽管农民离机械商店较远,但由于机器零部件的标准化生产, 他们不必担心机械的损害,因为各地的机器零部件都能与机械配套的,故B符合题意。材料并非突出工业革命的重要性和说明火车给人们“出行”带来方便,也并非侧重人们之间的“交流”,故A、C D都不正确,均排除。5 .阅读“世界工业生产相对份额(17501880年)”对比表,对数据解读正确的是()世界工业生产相对份额 (1750 1880)(单位:%)年份1750年()1800年()1830年()1860年()1880年()英国1. 94. 39. 519. 922. 9美国

5、0. 10. 82. 47. 214. 7中国32. 833. 329. 819. 712. 5A.制度创新是各国工业发展的共同原因B.独立战争促进了美国工业的迅猛发展C.闭关锁国造成了中国工业的严重落后D.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工业领跑世界解析:选D。当时的清朝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制度创新落后于英国和美国, 故A项错误; 独立战争导致美国社会的动荡, 不会促进美国工业的迅猛发展, 故B项错误;清朝推行闭关 锁国政策,但直到1860年前中国仍然领先英国和美国,故 C项错误;1840年前后英国工业 革命完成,使英国在 18601880年工业超过中国和美国,领跑世界,故 D项正确。6 .工业革命后,

6、19世纪中后期的英国“贵族每天酗酒赌博来消磨时光,结果负债累累;一个年薪100镑的下院书记官一年受贿 5 000镑;新兴的工厂主阶层一心只想如何发财,有 了钱就在自卑驱使下拼命讲排场”。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英国社会()A.生产力发展了,社会道德却日益沦丧B.追求物质享受,政治腐败不堪C.贫穷阶层日益扩大D.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动解析:选Ao 19世纪中后期的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生产力发展,创造了巨额的社会财富,贵族酗酒、下院官员贪污、新兴的工厂主阶层追求奢侈享受,反映出整个社会道德的日益沦丧,故A项正确;追求物质享受、政治腐败不堪只是当时英国社会的一部分,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贫穷民众的生活状

7、况,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阶级的对立,故 D项错误。7 .美国某学者认为,18世纪中叶以前的中国与西欧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只是此后 煤的广泛使用和西欧与新大陆的关系,这两项突破才使西欧胜出。在这里,作者强调的是 ()A.中国不重视煤的使用和与新大陆的关系8 .能源开发与新航路开辟对西欧发展的重要性C.蒸汽机的应用和殖民掠夺改变了西欧D.工业革命开展和市场扩大是西欧“胜出”的关键解析:选Do材料中学者认为,中国与西欧出现差距是由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和欧洲殖民 扩张引起,正因为这些才使西欧领先世界,而中国开始落伍。A项说法不成立;B项错误,学者强调的是工业革命和殖

8、民扩张,而非能源开发与新航路开辟;C项未全面体现材料内容。本题选D项。8 .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 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A.美国经济的崛起9 .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扩散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解析:选D。从材料内容看,材料涉及交通运输、商品输出、劳务输出、资本输出等内 容,涉及国家有英国、美国、法国等,A、B、C三项的说法都不能涵盖全部内容,只有 D项可包含全部内容,可作为论文的主题,故答案为D二、非选择题1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

9、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材料二 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 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 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吏,还是原始的巴塔哥尼亚人。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一一1500年以后的世界材料三世界与西方的冲突至今已经持续了四、五百年。在这场冲突中,到目前为止,有重大教训的是世界而不是西方;因为不是西方遭到世界的打击

10、,而是世界遭到西方的打击狠狠的打击。阿t若德 J 汤因比(1)材料一、二关于“世界历史”的开创(开始)提出了怎样不同的看法?(2)根据材料三,分析 “世界与西方”的冲突指的是什么?这种冲突对世界历史产生了 怎样的积极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为什么能够“狠狠的打击世界”?(3)结合上述材料,归纳世界近代历史的基本特点。解析:本题考查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第(1)问,关于“世界历史”的开创提出的看法,主要结合两则材料归纳概括即可;第(2)问,前两小问结合殖民主义及其积极作用来归纳,后一小问主要通过对比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的差异来分析;第(3)问,结合新航路开辟和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资本主义世界体

11、系的形成等相关历史知识来归纳分析。答案:(1)材料一认为大工业开创了世界历史,材料二认为世界历史开始于世界各地区、各种族集团由隔绝走向联系和交往。(2)冲突:西方对世界其他地区的殖民侵略和经济扩张。积极影响: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世界逐渐从传统文明走向近代工业文明。原因:率先开始走向全球扩张,全面展开科技革命, 较早地建立起成熟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3)工业迅速发展;世界联系日益紧密;逐渐建立起以西方世界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 体系。教材答疑名师指津一、学习思考1 .请思考这一变化对英国阶级关系的影响。(教材后5)提示: 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自耕农在英国逐渐消失; 工

12、 业资产阶级队伍壮大。2请思考:英国出口贸易有什么特点?( 教材P96)提示:工业制成品出口和原材料进口占的比例大。3读一读左图,想一想英国从1750 年到 1865 年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 教材P97)提示: 工业革命使英国的实力大大提高; 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措施; 英国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4你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吗?为什么?( 教材P97)提示: 有道理。 资本主义列强的扩张为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市场,进行了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对亚、非、拉国家和地区造成贫困,是因为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财富被掠夺、经济结构单一、国际贸易的不平等, 同时, 还伴随着资本

13、主义列强残暴的殖民统治。亚、非、拉国家和地区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也改变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二、自我测评 (教材P98)1提示: D2英国工业革命既是生产技术的革命,也是社会关系的革命。它使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请结合史实对上述说法予以说明。提示: 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 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使东方从属于西方。三、材料阅读与思考 ( 教材P99)1.史丹莱杰温斯的描述,体现了英国经济生活中的什么特征?提示: 英国经济与世界市场联系紧密; 世界各地为英国提供了生产和生活原料; 英国将

14、从国外掠夺的财富转化为资本。2材料一中所描述的局面是英国通过哪些手段实现的?提示: 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资源并扩大了国内市场; 工业革命使英国经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英国资产阶级要求扩大世界市场; 进行经济扩张和海外殖民活动, 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3生产技术的改进提高了劳动效率,一方面工人队伍扩大,新部门出现,就业机会增加;另一方面,导致手工劳动力相对过剩,一部分工人失业。你认为生产技术进步、失业、再就业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提示: 这是一个现实性很强的问题。 可从以下要点来分析: 技术进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劳动的强度和密度, 也导致了手工业者失业。 只有提高技术和技能, 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才可再就业。适应社会发展,推动社会技术进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