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地震前兆系统元数据管理的设计与实现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65977732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 页数:87 大小:2.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地震前兆系统元数据管理的设计与实现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毕业论文-地震前兆系统元数据管理的设计与实现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毕业论文-地震前兆系统元数据管理的设计与实现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毕业论文-地震前兆系统元数据管理的设计与实现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毕业论文-地震前兆系统元数据管理的设计与实现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地震前兆系统元数据管理的设计与实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地震前兆系统元数据管理的设计与实现(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第 VI 页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地震前兆系统元数据管理的设计与实现 、毕业设计(论文)使用的原始资料(数据)及设计技术要求: 实现地震前兆元数据管理系统,该系统要能够有效地组织与管理前兆系统中的元数据,具有元数据的有效性约束、唯一性约束与一致性约束以及完善的冲突处理机制,并且具备容灾恢复能力。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内容: 了解地震前兆元数据管理的现状和需求后,提取地震前兆系统中元数据并分析其特点,在此基础上设计地震前兆系统元数据管理的体系结构,并对各功能模块进行详细设计与实现,最后对系统进行测试分析。 、主

2、要参考资料:1、付伟,数据网格中元信息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国防科技大学,2003.11 .2、Liyan Liu,Hua Li ,Zongkai Lin. Metadata Model in Grid Database and its Application 3、Oracle 官方文档:http:/ 4、Thomas Connolly,Carolyn Begg.数据库系统设计、实现与管理(第三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计算机学院 学院(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 330604 班地震前兆系统元数据管理的设计与实现摘 要在地震前兆行业中,存在各级单位和机构,如何动态管理各级单位之

3、间的关系、保证下级的元数据可以及时同步到上级和分布式系统中元数据的约束性,是地震前兆行业面临的现实问题。针对前兆行业的现状和需求,基于对现有元数据管理方案的分析,结合地震前兆系统元数据的多样性、分布性、约束性等特点,本论文提出了一个元数据管理DAR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前兆行业,设计并实现了前兆元数据管理系统。并在实际环境中对系统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给出系统评价。本系统基于MVC设计模式,分为展示层、业务层、逻辑层和资源层,具有平台无关性。系统采用了多重管理方式实现了元数据的有效性约束、唯一性约束与一致性约束,具有完善的冲突处理机制,并且具备容灾恢复能力,可以有效地组织与管理前兆系统中的元数据,

4、能够满足地震前兆系统各级单位统一访问大量设备与数据资源的需求。关键词: 元数据,分布式数据库系统,MVC,约束性,DAR模型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Metadata Management for Earthquake Precursor SystemAuthor :LIU YuTutor :MA Shi-longAbstract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units and organizations in earthquake precursor industry. The earthquake precursor indust

5、ry faces some problems, such as how to dynamic manage the relation among different units, how to synchronize the lower units metadata to upper unit in a quick way and how to manage the metadata restriction in distributed system.In this paper, aimed at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mand of earthquake p

6、recursor industry an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existing metadata management programs, I bring forward one metadata management model -DAR Model 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system metadatas property of diversity, distribution and restriction. With the model of DAR I design and implement a metadata m

7、anagement system for earthquake precursor industry. The metadata management system is tested in the pract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evaluation is showed in this paper.The system is designed with four layer of view layer, business layer, logic layer and resource layer according to MVC pattern, and it i

8、s platform-independent. With the multiple managements the system implements the validity restriction, exclusion restriction and coherence restriction for metadata, implements the conflict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has the ability of recovery from disaster. It can effectively organize and manage the

9、metadata in earthquake precursor system, and provide strong support to access the devices and data resources in a unified manner for all level units of earthquake precursor industry.Key words: Metadata,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MVC,Restriction,DAR Model目 录第一章 绪论11.1 课题来源11.2 课题背景11.3 课题目的21.4 课题

10、研究内容及方法31.5 论文组织结构4第二章 相关技术和内容62.1Oracle数据库基础知识62.1.1 Oracle数据库体系结构62.1.2 Oracle数据库存储过程72.1.2 Oracle数据库触发器82.2 分布式数据复制112.2.1 分布式数据库112.2.2 分布式数据复制112.2.3 分布式数据复制的Oracle实现122.3 MVC设计模式142.3.1 MVC设计思想142.3.2 MVC的优点与缺点162.4 本章小结17第三章 地震前兆元数据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183.1地震前兆系统简介183.1.1物理拓扑183.1.2逻辑拓扑193.2元数据分析213.2.1

11、元数据内容213.2.2元数据分类223.2.3元数据的特点233.2.4元数据管理机制233.3元数据管理模型DAR模型253.4系统体系结构263.4.1资源层273.4.2逻辑层283.4.3业务层303.4.4展示层303.5 本章小结31第四章 节点管理模块设计与实现324.1 节点管理的功能324.2节点管理的设计324.2.1三级节点管理334.2.2学科节点管理414.3节点管理的实现444.3.1三级节点管理444.3.2学科节点管理474.4 本章小结48第五章 系统配置模块设计与实现495.1 系统配置的功能495.2系统配置的设计505.2.1台站配置505.2.2仪器

12、配置525.2.3备份库配置555.3系统配置的实现565.3.1台站配置565.3.2仪器配置575.3.3备份库配置595.4 本章小结60第六章 系统测试及性能分析616.1 测试环境616.1.1测试环境说明616.1.2 测试环境物理拓扑626.1.3 测试准备626.2 功能测试636.2.1 测试过程与结果636.2.2 结果分析666.3 约束性测试676.2.1 测试过程与结果676.2.3 结果分析696.4 容灾测试696.2.1 测试过程696.2.2 测试结果706.2.2结果分析706.5 测试分析与结论706.6 本章小结70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71致谢72参考文献

13、73附录74附录A 数据库资源74附录B 系统截图78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第81页第一章 绪论本章是论文的开始部分,概括介绍了课题来源、课题背景和目的、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方法,最后列出了论文的组织结构。1.1 课题来源本课题来源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承担的“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前兆数据管理系统(十五工程)” ,该项目由中国地震局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两家单位联合完成。随着地震行业的信息化发展,我国地震观测、预测、应急等技术也开始向网络化、数字化迈进。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是主要包括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实现包括数据采集、传输、分析、应用在内的全业务数字化网络化,全面提高监测预报水平,达到防震减灾的目的;建立完善的全国抗震救灾指挥体系,做到信息全、决策准、指挥有序、救援响应快;利用本项目建设后获得的各类设备的数据,实现跨地区、跨平台的数据共享,为社会提供更多信息服务。1.2 课题背景中国地震局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系统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