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学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65976732 上传时间:2024-02-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学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江华创新实验学校352和谐高效课堂导学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编制:毛明学 审核:王昌志 使用日期:2013年5月 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总第 20 课时 班级: 小组名: 学生姓名: 小组评价: 【学习目标】1、掌握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状况,即农业、手工业较前代有了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明朝中后期我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2、理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含义;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3、通过分析、讨论“闭关锁国”政策的后果,提高以史为鉴、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的自觉性。【学习重点】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学习难点】对

2、“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概念的理解。【导入新课】玉米和甘薯的原产地在哪里?它们是什么时候、又是怎样传入中国的?由于它们生长能力强、对土地条件要求低、产量大,成了荒年穷人度荒的“救命粮”。【学习过程】(精彩课堂,展现独特自我)一、自主学习(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一)明清经济的发展1、明清经济的发展概况(1)农业:明代从南美洲引进 、 等高产粮食作物,不断推广 ;明代从国外引进 、 和 等;(2)手工业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 推向 ,出现了一批 基地; 丝织业: 是明代的丝织业的中心, 后来居上。 制瓷业: 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 畅销海内外。(3)商业:明清时期, 空前活跃,

3、 、 是全国性商贸城市;2、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时间: 以后地区: 、 等江南地区行业: 特点:以生产 为目的,“ 出资, 出力。”实质:机户是早期的 ,机工是早期的 。他们之间是 与 的关系,实质是一种 性质的生产关系。(二) “闭关锁国”政策1、原因: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 ”政策,压抑、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由于 的封建经济稳定,他们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当时西方的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实行“ ”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2、含义:严格限制 。3、清政府

4、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表现:清初的40年,实行严厉的 政策;清朝统一台湾后,开放 个港口(即 、 、 、 ),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 和出海船只的 做出严格的限制;清政府下令只开 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 ”统一经营管理贸易,并代表清政府管理外国商人。4、影响:(1)积极方面: 。(2)消极方面: 。二、合作探究(小组内讨论,形成统一观点,小组间展示点评,拓展提升能力)1、清朝为什么要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实行这种政策造成什么严重后果?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2、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有哪些表现?有何意义?3、对比一下明朝郑和下西洋、引进外国作物和清朝闭关锁

5、国的不同后果,谈谈你的想法。三、巩固提升知识网络梳理见右图明代引进农作物,玉甘花向马铃薯, 棉织、丝织、青花瓷,商贸出现大城市,明朝中期资萌芽,“机户”就是资本家, “机工”出卖劳动力,雇佣关系就成立。清朝国策大错,对内“重本抑末”, 对外“闭关锁国”,先进技术不学, 长期与世隔绝,二百年来国弱。四、达标检测1、我们日常生活中能吃到的玉米棒、甘薯最早应在()A、隋朝B、唐朝C、明朝D、清朝2、假如你是明清时期一位精明的商人,那时你最有可能去经商的城市是()苏州北京松江南京A、B、CD、3、促使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明朝商品经济空前活跃B、农业、手工业发展迅速,水平超过前

6、代C、明初经济兴盛D、苏州丝织业发达,许多机户拥有大量资金和织机4、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主要标志是()A、手工业的水平超过前代B、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扩大C、手工业作坊增多D、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5、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是()A、清朝政府物资丰富B、害怕人民的抗清斗争C、阻止西方殖民者的入侵D、维护清朝的统治6、材料一:“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粤海关志卷23材料二:“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清高宗圣训材料三:“此辈(注:指华侨和商人)多系不安本分之人,若听其去来任意,伊等益无顾忌,轻去其乡而漂流外国者益众矣。嗣后应必定限期,若逾期不回,是其人甘心流移外方,无可悯惜,朕亦不许令其复回。如此则贸易欲归主人,不敢稽迟在外矣。”清文献通考卷33材料中表明“天朝”不愿与外国互通贸易,我们把这种政策称之为什么?这个政策实行了多久?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谈谈实行这种政策的原因。材料三中,如此限制沿海人民出海贸易,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什么?说说清朝实行这一政策所带来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教(学)后记】: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