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习题答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65975693 上传时间:2023-12-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习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习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习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习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习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习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习题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程与实训(Access版)习题答案第1章习题答案一、 选择题1.C 2.D 3.B 4.A 5.B 6.D 7.D 8.A 9.B 10.B 二、填空题1.二维表 2.计算机 3.1:1(或一对一) m:n(或多对多)4.属性 元组5.联系 6.选择 7.联接 8.投影 9.两个表的主关键字 10.关系模型三、综合题1 数据库管理技术的发展经历了5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管理阶段、数据库管理阶段、分布式数据库管理阶段、面向对象数据库管理阶段。2 在实际数据库系统中支持的数据模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 层次模型是数据库系统最早使用的一种数据模型,它的数据结构是一棵有向树。(2

2、) 网状模型是用网状结构表示实体及其之间联系的一种模型,也称为网络模型。(3) 关系模型是把数据的逻辑结构归结为满足一定条件的二维表的模型。在关系模型中,每一个关系是一个二维表,用来描述实体与实体之间的联系。3 关系数据库:关系数据库是若干个依照关系模型设计的若干个关系的集合。也就是说,是由若干个符合关系模型的二维表组成的。关系数据库有以下特点: 关系数据库以面向系统的方式组织数据,从而使数据库具有较少的数据冗余。 关系数据库具有高度的数据和程序的相对独立性,从而使应用程序与数据的逻辑结构和数据的物理存储方式无关。 关系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较高的数据共享性。 关系数据库具有较好的数据一致性,便于

3、统一管理和控制。 关系数据库具有较灵活和方便的数据更新能力,便于扩充。4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1) 需求分析。收集和分析各项应用对信息和处理两方面的需求,这有助于确定需要数据库保存哪些信息,是设计数据库的基础和前提。(2) 确定需要的表。根据需求分析,确定各个独立的表及相应的结构。(3) 确定联系。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各实体间的联系。(4) 设计求精。这是设计一个好的数据库的关键和保障。对设计进一步分析,查找其中的错误。5 在学生管理系统中,学校和校长之间是一对一的联系,学校和学生之间是一对多的联系,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多对多的联系。图略。6E-R图如下:关系模式:作者(作者号,姓名,单位,电话

4、)书(书号,书名,出版社,出版日期)著作(书号,作者号,ISBN)第2章习题答案一、 选择题1.C 2.A 3.D 4.B 5.D二、填空题1. mdb 2.表 查询 窗体 报表 宏 模块数据访问页 3.查询 4.模块 5.宏三、综合题略第3章习题答案一、 选择题1.C 2.D 3.A 4.B 5.A 6.A 7.D 8.B二、填空题1. 一对一 一对多 多对多 2.文本 数字 日期/时间 是/否 货币 超链接 3.表结构 表数据 表结构 4. 外部关键字 5.主关键字 6. 数据表 7.升 8.文本 备注9有效性规则 10. 内部联接 右边外部联接 左边外部联接三、综合题1. 创建数据库有三

5、种常用的方法:一是利用“新建”创建一个空的数据库,二是根据已有文件新建数据库,三是利用数据库模板快速新建数据库。2. (1)单击工具栏上的“关系”按钮或者选择“工具”菜单中的“关系”命令。(2)如果数据库没有定义任何关系,将会自动打开“显示表”对话框,选择要建立关系的表。(3)从某个表中将所要的相关字段拖动到其他表中的相关字段,检查显示在两个列表中的字段名称以确保正确性,必要时可以进行更改。如果需要,还可以设置关系选项。(4)单击“新建”按钮,Access会在两个表的相关字段间设置一条关系线,用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3在数据库中,各个表中的字段必须是协调的,这样它们才能按照相同的顺序来显示信息

6、。这样的协调必须利用关系来完成。关系通过匹配关键字字段中的数据来执行,关键字字段通常是两个表中具有相同名称的字段。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匹配的字段是表中的主关键字,对于每一个记录提供唯一的标识符,并且在其他表中有一个外部关键字。关系数据库是通过外部关键字来建立表与表之间的关系。4Access默认是以表中定义的主关键字值排序显示记录的。如果在表中没有定义主关键字,那么将按照记录在表中的物理位置来显示记录。用户可以在“数据表”视图中对记录进行排序以改变记录的显示顺序。在Access中,排序记录可以在“数据表”视图中进行。操作步骤如下:(1)打开要排序的数据表。(2)选择要排序的字段。(3)单击工具栏

7、中的“升序排序”按钮或“降序排序”按钮即可。5可以定义以下属性:1)字段名可以方便地使用和识别字段。2)数据类型决定了该字段能存储什么样的数据。3)字段说明是为了帮助用户更好地记住字段的用途或者使其他用户了解该字段的目的。4)“字段大小”属性可以控制字段使用的空间大小。5)“格式”属性用来决定数据的打印方式和屏幕显示方式。6)“输入掩码”属性可以使数据输入更容易。7)默认值在新建记录时将自动输入到字段中。8)“有效性规则”属性可以指定对输入到记录、字段中的数据的要求。9)“必填字段”属性可以指定字段中是否必须有值。10)索引可加快对“索引”字段的查询以及排序和分组操作。6.略第四章习题错误订正

8、一、选择题3在SQL查询中使用where子句指出的是 。A查询目标 B查询结果C查询视图 D查询条件其中的where原来打错了,打成while了。第4章习题答案一、 选择题1.C 2.A 3.D 4.A 5.C 6.A 7.B 8.B二、填空题1. SQL 结构化查询语言 2. UPDATE ALTER TABLE 3. DELETE DROP TABLE4.选择查询 参数查询 5.数据表 设计 6.Group By 7.字段列表 8.# 9.Left(姓名,1)=”李” 10.联合查询 传递查询三、综合题1. 查询是对数据表中的数据进行查找,同时产生一个类似于表的结果。查询的数据源可以是原始

9、数据,也可以是过滤出来的数据(即查询的结果数据),而且查询和数据表中的数据,都可以作为其他Access对象(如窗体、报表或数据页)的参照来源。在很多的实际应用中,都是以查询中的数据当作参照来源,其主要原因就是查询可以设置条件,以便过滤出数据表中所需的数据(或去掉无用的数据)。2. 在ACCESS中共有5种查询:选择查询、参数查询、交叉表查询、操作查询和SQL查询。3SQL语言的主要特点是:(1)SQL是一种一体化的语言,它包括了数据定义、数据查询、数据操纵和数据控制等方面的功能,它可以完成数据库活动中的全部工作,为数据库系统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手段。(2)SQL语言是一种高度非过程化的语言,它不

10、必一步步地告诉计算机“如何”去做,而只需要描述清楚用户要“做什么”,SQL语言就可以将要求交给系统,自动完成全部工作。 (3)SQL语言非常简洁。虽然SQL语言功能很强,但它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条命令。另外SQL的语法也非常简单,它很接近英语自然语言,因此容易学习、掌握。(4)SQL语言用法灵活,可以直接以人机交互方式使用,也可以嵌入到程序设计语言中以程序方式使用。4. 选择查询是最常见的查询类型,它从一个或多个表中检索数据并显示结果。也可以使用选择查询来对记录进行分组,并且对记录作总计、计数、平均值以及其他类型的计算。使用交叉表查询可以计算并重新组织数据的结构,这样可以更加方便地分析数据。交叉表

11、查询计算数据的总和、平均值、计数或其他类型的统计信息,这种数据可分为两组信息:一组在数据表左侧排列,另一组在数据表的顶端,然后在数据表的行与列的交叉处显示表中某个字段的统计值。交叉表查询就是利用了表中的行和列来统计数据的。5. SQL语句为:CREATE TABLE 班级 班级编号 TEXT,班级名称 TEXT,所属系部 TEXT,CONSTRAINT INDEX1 PRIMARY KEY (班级编号);第5章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主体2、节3、修改窗体4、一个表或一个查询5、主要工作界面二、选择1、D 2、B 3、C 4、B 5、A 6、D 7、D 8、D三、综合题1、窗体是用来和用户进行交

12、互的界面。在窗体上可以放置控件,用于进行添加、删除和更新等各种操作,也可以在字段中输入、显示和编辑数据。在实际应用中,窗体一般用于创建菜单界面,窗体功能强大且设计灵活多样。控件是窗体、报表和数据访问页中用于显示数据、执行操作,或装饰窗体和报表的对象。例如,文本框、命令按钮都是控件,可以用来在窗体上显示数据、打开另一个窗体等各种操作。2、控件种类繁多,但按其使用方式大致可以分为3类:(1)绑定型控件 绑定型控件和一个数据源相联系,数据源是表或查询中的某个字段。当向这种控件中输入一个值后,这个值将更新相关表的当前记录。大多数允许输人数据的控件都属于绑定型控件。(2)非绑定型控件 非绑定型控件没有数

13、据源,它们保留输入的值但不会更新表中的数据。可以使用这 些控件显示文本、提示信息、图形图像等。非绑定型控件常用于在窗体、报表和数据访问页中来增强表现效果。(3)计算型控件 计算型控件的数据源是来自表或查询中的字段,或者由窗体、报表或其他控件的数据 组成的表达式。这种控件可以用在窗体,报表的“计算字段”上,不能更新数据源中的数据。应该注意,窗体设计视图中,工具箱上可供选择的控件以及Active X控件本身并未严格地区分为上述3类控件。例如,文本框既可以用作绑定型控件,也可以用作非绑定型控件,还可以用作计算型控件。3、窗体的视图有3种类型:“设计”视图、“窗体”视图和“数据表”视图。3种视图的作用

14、如下:(1)“设计”视图 “设计”视图与表、查询的“设计”视图窗口一样,也是用来创建和修改设计对象的窗口,但其形式又与表、查询完全不同。(2)“窗体”视图 “窗体”视图是能够同时输入、修改和查看完整的记录数据的窗口,可显示图片、其他OLE对象、命令按钮以及其他控件。(3)“数据表”视图 “数据表”视图以行列方式显示表、窗体或查询中的数据。可用于编辑字段、添加和删除数据以及查找数据。4、组合框是列表框和文本框的综合体。5、窗体或窗体上的每个控件都有自己的属性。属性窗口中包括了相应的窗 体或窗体上控件的位置、大小、外观,以及所要表示的数据等等。属性窗口分为“格式”、 “数据”、“事件”、“其他”和

15、“全部”5页,每页都包含若干个属性。可在属性窗口上通过直接输入或选择来设置属性。打开属性窗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将焦点移到要显示属性窗口的控件,然后选择“视图”菜单的“属性”命令。(2)单击“窗体设计”工具条上的“属性”按钮。(3)右击要显示属性窗口的控件选择弹出菜单的“属性”命令。第6章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B 2、C 3、C 4、D 5、B 6、A二、填空题1、2、屏幕3、打印机4、统计计算5、进行维护6、报表主体7、报表布局及样式三、综合题1、 如果要将数据发布到Internet、Intranet,或通过电子邮件发布数据,只能使用数据访问页而不能使用报表。如果要打印发布的数据,使用报表比使用数据访问页(或窗体)的效果要好。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