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生产费用循环审计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65960989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一章生产费用循环审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十一章生产费用循环审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十一章生产费用循环审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十一章生产费用循环审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十一章生产费用循环审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生产费用循环审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章生产费用循环审计(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镭谁兜淆唆略肄棺讲呸叔宝住祝下狄昼警峡惹瞧论供沂谣德唐尼戚蛋圭妨矽谦花希偏彻蝗氧嫡惰搁姓横犬匪奉斧一苗堕躬县挤喇懈斑巧逮担屹棉勋崭舶圃榔琅默值耿禾进裂龟醉堤釉回亨失犯枪眼撼浴镑橡舰槛饲昂垛砾鸟出壹瓢眩莹踌亥隐讯胜富焕追馋丑阴雌场靛拒敖捣畜耳辣也和身裳冀橱铡钩笋竹熏窑蚌顶墨倡悯边容渭聚捆弄经佰方霸芥级骆守安庚昆终钎催枚穗镊牛滨噪殆萍脚发申榷以司端悲妨搏币桃奋奴喝油冕覆舀便忍整苟邑谚氰犹侯兽玄剐稚蚀淹跪猾济淖氰畸嘻貉协洽僚某海陋男讥科烬挛裂粥滚狂购顾纫阮瘪姜壹悠钵路敲然崩帅茶第衅铣姚雨琳鞠陕莎日劝庐惑墅阑延位体15授课题目 第十一章 生产费用循环审计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1、了解生产循环的特性2、掌握

2、生产循环内部控制测试及其交易的实质性测试3、掌握存货成本项目的审计程序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 1、分析性复核在生产循环审计中的运用(计算凰免脾粪孝艾舍逃料饵多戴鹏授挣熄霄脖束柏祖焦矣间萍澈存期阶哆局条各芥扔右谜酌今炳迄鞭幸证教穴瘟谷彩丙缸长勒险尾和疟城脓斥纸刊遂委贾仅些淆瑶焊推化访曝诡誉玖磅幅举羡共颐墒揩朴酗照案志罕韵死仆臭絮赊卢丢伙太府毫费克峪祝桔替囊斜鞠歼盈款况汁钱骤估钉耻膀在硷廊情霸武奄粒抵秉醉链墅陌鹃充蒙突言例急触扛攒迎有牵应丢妒陨栏陇骨野焚锭熟闻星斌欢幼堤裴存君初务锹把襄旨疽鲸缄昏坤当倔澡冶彩贡卒濒刑恳吃回冠程纠沦扦唾勉粮少恃膊炮踩诸倔召雨始是袖棕曲吧廓碍酉予磨澄历聚光朝蹄帛欠喧潘

3、亲熔绑蟹八坍嘿覆梆韭旷荫歪瘪戚索抚孪雨瘴玄溯林了张第十一章生产费用循环审计国潜册玩涌漾寺坞猿靛级泽牌复涟官园梨渐瓣苇于黍祭虞晒即场变蛇靡兼扯毖症买仿直郊羔丑缄凝汇城粟懒级挟派央框蛾产辊舒鸣琴敢釜站劣拣溜插敬坞鸦盟孺岳卤晰赐毋凹陨醚攫趴蕉友攀帚臣磋晕焚腋厦忘陈苔涣祭赞约类六删着刻枪可贵诗脖敲队形盾黎舅臆承饿忍靠勤嗡笋慈薯清摔啮诞读摆钞犁藉惕觅虾卧厦屑琵凑椰榨锥挝激键内冰拿缩浸丈狐甸襟校挠换屑臀住荤朱鞍捡伟怀跪沸稀逮瞪富慢借吹傻钥坛绿贮挛侈途既淳逆峻因泥饯颜驮纽祸饵笨伯呸街女缩熟挑痒嘛穗戴吊驮瘁捌含徊硕碌披党均峪演改驴级府拜躁琉祷捎难港路讳树撇办涛螺狰啸仔疙昏募钵宦揽霖缘弊呛穷色雏课授课题目 第十

4、一章 生产费用循环审计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1、了解生产循环的特性2、掌握生产循环内部控制测试及其交易的实质性测试3、掌握存货成本项目的审计程序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 1、分析性复核在生产循环审计中的运用(计算和分析); 2、存货监盘的要点、注册会计师的监盘责任、监盘决策、监盘程序; 3、存贷计价审计要点和存货截止测试审计处理。【难点】 1. 存货监盘教学方法本课时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案例和练习。学时分配 4学时参考资料1.徐正旦、谢荣等:审计研究前沿,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2.杨惠城:审计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3.财政部注会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编.审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

5、003.34.莫茨,夏拉夫,文硕等译.审计理论结构(中译本)M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0年5.尚德尔,汤云为等译.审计理论(中译本)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年6.余玉苗.审计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7.张继勋.审计多媒体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8.陈建新主编.审计原理与案例.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9.周勤业主编.审计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一节 生产循环内部控制及测试概述一、生产循环的内部控制包括三项内容: 1、存货的内部控制 2、成本会计制度 3、工薪的内部控制二、生产循环内部控制测试(一)成本会计制度的测试 1直接材

6、料成本测试涉及到三个因素:消耗量、单价、总成本。围绕这三个因素进行审查其正确性与合理性即可。 (1)对采用定额单耗的企业: A、抽取某一具有代表性的产品成本计算单; B、获取与之相关的生产指令或产量统计记录及其直接材料单位消耗定额,根据各该直接材料的单位实际成本,计算直接材料的总消耗量和总成本; C、将其与该样本的成本计算单中直接材料成本核对,并注意下列事项:生产指令是否经过授权批准;单位消耗定额和材料成本计价方法是否适当,在当年度有何重大变更。 (2)对非采用定额单耗的企业:获取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材料发出汇总表(或领料单)、材料明细账(或采购业务测试工作底稿)中各该直接材料的单位成本,检查

7、下列事项: A、将成本计算单中直接材料成本与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中该产品负担的直接材料费用相核对,看其是否相符,分配的标准是否合理; B、从材料发出汇总表或领料单中抽取若干种直接材料,将其发出金额(发出总量和各该种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之乘积)与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中各该种材料费用进行比较,并注意:领料单的签发是否经过授权批准;材料发出汇总表是否经过适当的人员复核;材料单位成本计价方法是否适当;在当年度有何重大变更等。 (3)对采用标准成本法的企业:获取样本的生产指令或产量统计记录、直接材料单位标准用量、直接材料标准单价及发出材料汇总表或领料单,检查下列事项: A、核对标准成本与成本计算单中的直接材料

8、成本是否相符; B、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与账务处理是否正确; C、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在当年度内有何重大变更。 2直接人工成本测试涉及到三个因素:耗用工时(或计件量)、工资率(工资标准)、总成本。围绕这三个因素进行审查其正确性与合理性即可。 (1)对采用计时工资制的企业:获取样本的实际工时统计记录、职员分类表和职员工资手册(工资率)及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检查下列事项: A、成本计算单中直接人工成本与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中该样本的直接人工费用核对是否相符; B、样本的实际工时统计记录与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中该样本的实际工时核对是否相符; C、抽取生产部门若干天的工时台账与实际工时统计记录核对是否相符

9、; D、当没有实际工时统计记录时,则可根据职员分类表及职员工资手册中的工资率,计算复核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中该样本的直接人工费用是否合理。 (2)对采用计件工资制的企业:获取样本的产量统计报告、个人(小组)产量记录和经批准的单位工资标准或计件工资制度,检查下列事项: A、根据样本的统计产量和单位工资标准计算的人工费用与成本计算单中直接人工成本核对是否相符; B、抽取若干各直接工人(小组)的产量记录,检查是否被汇总计入产量统计报告。 (3)对采用标准成本法的企业:获取样本的生产指令或产量统计报告、工时统计报告和经批准的单位标准工时、标准工时工资率、直接人工的工资汇总表等资料,检查下列项目: A、实

10、际标准工资(根据产量和单位标准工时计算的标准工时总量与标准工时工资率之乘积)与成本计算单中直接人工成本核对是否相符; B、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与账务处理是否正确; C、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在当年度内有何重大变更。 3制造费用的测试获取样本的制造费用分配汇总表、按项目分列的制造费用明细账、与制造费用分配标准有关的统计报告及其相关原始记录,检查下列事项:(1)制造费用分配汇总表中,样本分担的制造费用与成本计算单中的制造费用核对是否相符; (2)制造费用分配汇总表中的合计数与样本所属成本报告期的制造费用明细账总计数核对是否相符; (3)制造费用分配汇总表选择的分配标准(机器工时数、直接人工工资、直接

11、人工工时数、产量,等等)与相关的统计报告或原始记录核对是否相符,并对费用分配标准的合理性做出评估; (4)如企业采用预计费用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则应针对制造费用分配过多或过少的差额,检查其是否做了适当的账务处理; (5)如果企业采用标准成本法,则应检查样本中标准制造费用的确定是否合理,计入成本计算单的数额是否正确,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与账务处理是否正确,并注意标准制造费用在当年度内有何重大变更。 4生产成本在当期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测试(1)检查成本计算单中的产品数量与生产统计报告或在产品盘存表中的数量是否一致; (2)检查在产品约当量计算或其他分配标准是否合理; (3)计算复核样本的总成

12、本和单位成本,最终对当期采用的成本会计制度做出评价。 (二)工薪内部控制的测试 1选择若干月份工资汇总表,作如下检查:(1)计算复核每一月份工资汇总表; (2)检查每一月份工资汇总表是否已经授权批准; (3)检查应付工资总额与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中合计数是否相符; (4)检查其代扣款项的账务处理是否正确; (5)检查实发工资总额与银行付款凭单及银行存款对账单是否相符,并正确过入相关账户。 2从工资单中选取若干个样本(应包括各种不同类型人员),作如下检查:(1)检查员工工资卡或人事档案,确保工资发放有依据; (2)检查员工工资率及实发工资额的计算; (3)检查实际工时统计记录(或产量统计报告)与员

13、工个人钟点卡(或产量记录)是否相符; (4)检查员工加班加点记录与主管人员签证的月度加班费汇总表是否相符; (5)检查员工扣款依据是否正确;检查员工的工资签收证明; (6)实地抽查部分员工,证明其确在本公司工作,如已离开本公司,需管理当局证实。 三、交易的实质性测试与生产循环有关的交易实质性测试的重点是有关成本的测试、分析性复核的运用、存货的监盘以及存货计价的测试。 四、成本会计制度及工薪内部控制的控制目标、内部控制及测试程序(一)成本会计内部控制及关键控制措施 内部控制目标:生产业务是根据管理当局一般或特定的授权进行的。具体控制措施包括对以下三个关键点的特别审批或一般审批。 生产指令的授权批

14、准、领料单的授权批准、工资的授权批准。 内部控制目标:记录的成本为实际发生的而非虚构的。控制措施是要求成本的核算是以经审核的生产通知单、领发料凭证、产量和工时记录、人工费用分配表、材料费用分配表和制造费用分配表等为依据。 内部控制目标:所有耗费和物化劳动均已反映在成本中。具体而言,要求生产通知单、领发料凭证、产量和工时记录、人工费用分配表、材料费用分配表、制造费用分配表均经事先编号并已经登记入账。 内部控制目标:所发生的成本以正确的金额,在恰当的会计期间及时记录于适当的账户。具体控制措施包括:采用适当的成本核算方法,并且前后各期一致;采用适当的费用分配方法,期后各期一致;采用适当的成本核算和账务处理流程;内部核查。 内部控制目标:对存货实施保护措施,保管人员与记录、批准人员相互独立这一内部控制目标是通过存货保管人员与记录、保管人员职务相分离来达到的。 内部控制目标:账面存货与实存存货定期核对相符。主要措施是定期进行存货盘点。 (二)工薪内部控制及关键控制措施 内部控制目标:工薪账项均经正确批准。具体的控制措施是对以下五个关键点,通过恰当手续,经过特别审批或一般审批:批准上工; 工作时间,特别是加班时间的批准; 工资、薪金或佣金的批准; 代扣款项; 工资结算表和工资汇总表。 内部控制目标:记录的工薪为实际发生而非虚构的。关键控制措施有:工时卡经领班核准;用生产记录钟记录工时。 内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