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质实习报告正文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65958452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DOC 页数:65 大小: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造地质实习报告正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构造地质实习报告正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构造地质实习报告正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构造地质实习报告正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构造地质实习报告正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构造地质实习报告正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造地质实习报告正文(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构造地质实习报告正文第1篇:实习九 构造地质综合实习实习九 构造地质综合实习一、目的和要求1、学会阅读和分析褶皱及断层发育地区地质图。2、学会分析构造发展史。3、掌握读图的方法和技巧。4、通过综合读图和分析,进一步提高读图、制图和编写地质文字报告的能力,巩固所学的构造地质学相关知识。二、读图分析1、地层分析分析地层的展布特征和排列;分析并确定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划分构造层序和构造发育阶段(主要依据角度不整合及其他依据);构造层:是指一定构造单元内一定构造发展阶段中形成的一套地层(或地质建造)的组合及其组成的构造,其中常包含一定的岩浆岩组合。构造层常由角度不整合限定,它在地层组合、沉积岩相、构造

2、、岩浆活动等方面具有一定特色而区别于其他的构造层。构造层在时间上代表一定构造旋回和构造幕,空间上代表该构造幕影响的范围。2、褶皱分析分析单个褶皱形态特征(核部和翼部的地层分布情况、褶皱的延伸方向、褶皱的类型及形态特征);褶皱的平面和剖面上的形态、组合特点、叠加关系、展布规律;褶皱的形成时代;褶皱的描述3、断层分析单条断层分布和特征(断层类型、延伸方向、断层产状、断层切割和错断的地层);断层的组合特征(平面上和剖面上的组合特征);断层的形成时代4、岩浆岩体分析一定地区的岩浆岩体及其组合,是在一定的构造背景下形成的,既受区域构造控制,又受局部构造控制,而岩体又对周围构造有所影响。应分析岩体的形成时

3、代、与其他地层的接触关系、与褶皱和断层的空间分布关系。5、综合分析断层与褶皱在空间分布上的关系(纵向逆冲断层、横向正断层、斜向平移断层等);断层与褶皱在成因上的关系;断层与褶皱在形成时代上的关系(切割关系);读图区范围内构造发展史分析三、编制构造图件构造纲要图:是以地质图为基础编制的,以不同的线条、符号和色调,表示一个地区地质构造的一种图件。构造纲要图包含的主要内容如下:(1)构造层:将作为划分主要构造层的依据角度不整合画在图上。构造层以地层时代代号表示。构造层没有统一规定的色谱,当通常要求,时代越老,颜色越深,时代越新,颜色越浅。(2)断层:各类型断层,用规定的符号表示,并且注明断层的名称和

4、编号。对于区域大的构造图,不同时期的断层,可以使用不同的颜色符号表示。通常情况下,断层用红色粗线表示。(3)褶皱:褶皱用轴迹表示,轴迹线的宽窄反映核部或褶皱宽度变化,倾伏褶皱用枢纽产状表示。(4)岩体:要求绘出岩体的界线和内部岩相界面,注明岩体代号和时代,并标出原生构造产状。(5)标示出代表性的地层产状、断层产状、以及节理、面理、线理产状。(6)按照图的相关要求,完成图名、比例、图例、责任表等相关要素。(7)编制典型构造剖面图12条,要能够反映全区构造特点。四、编写地质报告文字和图表是反映某一地区地质构造特征的两种主要方式。通过认真读图、分析并制作相关构造图件,写出一篇分析结果报告,要求必须使

5、文字报告和相应的地质图、剖面图、构造纲要图所反映的内容和特征一致。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引言主要简述分析图件的目的、要求,以及所读图件的区域基本概况。比如:该图位于什么地理位置、什么构造位置、分析研究该图有何意义?整个区域的地层、构造、岩体、矿产等方面的总体特征。完成的主要工作量等等。2、地层特征主要简述研究区(或图区)地层的分布特征、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岩性岩相特征。3、构造首先阐述区内总体的构造发育特征(总体褶皱轴向、断裂延伸方向,褶皱总体展布形态,断层总体展布特征等);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或层次,对研究区内构造发育特征进行详细阐述。一般采用下列方法描述:(1) 划分构造单元或构造层,详细阐

6、述每个构造层的总体特征;(2)分构造单元或构造层进行详细描述。先单个褶皱或断层的类型、形态和发育特征,再描述同一构造单元或构造层内多个断层与褶皱之间的组合类型与特征。(3)多个构造单元与构造层之间的组合与分布,继承与改造关系。4、岩体岩体名称、与围岩之间的关系(侵入或沉积接触)、平面形态与规模、产出构造方位、岩体内部岩石岩相特征、岩体的形成时代等。5、构造发展简史根据构造层可划分出全区的构造演化阶段和构造幕次。将研究区内构造时间按照时间顺序,由老到新列成一个序列。按照构造发育时间顺序,分别简述各个阶段的构造活动特点,如构造性质、构造变形特征、构造作用方式、构造强度、产生的相关构造以及岩体侵入和

7、分布等。此外,在地质报告中的相应位置,应该附有相应的构造层划分简表、构造特征相关图件(比如,褶皱和断层发育特征、组合类型等图件)、构造纲要图、地质剖面图、构造特征分析图、反映个人观点的模式图、立体图等。分析金山镇地质图,并完成一篇读图报告要求:作一个剖面图、构造纲要图、用于说明各种构造现象的特征图件若干(自定)、分析构造发育演化简史,最终完成一篇读图报告(不少于1000字)第2篇:构造实习报告金山镇地区地质构造特征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金山镇地区地质构造特征目录引言金山镇地区地质构造特征 构造演化(发展)简史 结束语附录金山镇地区地质构造纲要图与剖面图引言本次金山镇地址剖面图和

8、纲要图的绘制,是在前几次关于地形地貌构造实习的基础上的综合实习,它要求我们比较全面的掌握构造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我们分析并解决地质构造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它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实习。此次实习报告涉及地史及各类地质构造的综合作业,通过画金山地区地质构造纲要图及金山地区A-B地质剖面图,在其基础上分析其构造运动及地史时间,加强对地质学的全面了解。金山地区地质构造纲要图比例尺为1:100000,金山镇地质图北东-南西走势渐低,包含了中泥盆统(D2)至上白垩统(K2)的岩层, 包含了一个构造层及两个亚构造层,构造层为K1-K2的沉积盖层,亚构造层为T2T3和D2-P2的地层主要山峰有诸岭

9、、奇峰和雨峰等,最高峰为诸岭,海拔1800米,并发育有多种地质构造现象。东北角有花岗岩岩浆侵入体,后期有斑岩岩脉侵入体。花岗岩、斑岩与其围岩都成不整合接触关系。东南角发育河流,并向北面与北西面发育支流。金山镇地区地质构造特征一、地层该地区出露了中泥盆(D2)、上泥盆(D3)、下石炭(C1)、中石炭(C2)、上石炭(C1),下二叠(P1)、上二叠(P2)、中三叠(T2)、上三叠(T3)、下白垩(K1)和上白垩(K2)的岩层,在下白垩统与上三叠统地层之间缺失了侏罗统地层,中三叠统与上二叠统地层之间缺失了下三叠统地层;存在两个不整合面:K1与T2之间为角度不整合关系,T2与P2之间为平行不整合关系。

10、泥盆纪(D):地层为中泥盆统砂岩和上泥盆统页岩,分布于东南角正断层处的直立背斜的核部与翼部。中泥盆统砂岩为背斜核部,上泥盆统页岩为翼部,倾角为45,两翼夹角为90。石炭纪(C):地层为上石炭统灰岩、中石炭统灰岩和下石炭统灰岩,在图中各处背斜两翼、核部出露。二叠纪(P):地层为下二叠统灰岩与上二叠统灰岩,在北西角向斜处核部、河流主流北西面向斜翼部、图中中部构造窗与飞来峰处出露。三叠纪(T):地层为中三叠统泥灰岩与上三叠统灰岩,缺失了下三叠统地层。在河流西北面向斜核部与翼部出露。与二叠纪地层以平行不整合关系接触侏罗纪(J):在地质构造历史时期中地壳抬升接受风化剥蚀作用使得地层缺失。白垩纪(K):地

11、层为下白垩统砂岩与上白垩统砂岩,在图中北西角与北东角出露,走向北东,倾角8,与三叠纪地层角度不整合接触。二、构造金山镇地区存在一个构造层与两个构造亚层,为K1-K2沉积盖层 构造层和褶皱基地构造层,褶皱基地构造层可进一步分为中三叠统上三叠统亚构造层和中泥盆统上二叠统亚构造层。金山镇地区主要为褶皱断层构造地形,发育褶皱与断层,主要褶皱(f1f11):背斜、向斜,在凌庄飞来峰向斜组(f6f7)还发育次级褶皱;主要断层(F1F4):逆冲断层、正断层,在奇峰雨峰逆冲断层带(F2)发育两组走滑断层(F5、F6)褶皱轴线走向与逆冲断层带及正断层带走向基本一致,走向都为北东。多条同性质逆冲断层带构成叠瓦式逆

12、冲断层系;在图中的南东角发育正断层带,由于其各正断层走向一致,组合形成地堑与地垒构造;图中在逆冲断层F2雨峰和奇峰处发育左行F1 f1 f2F5 f3 f4f5 F6F2f7 f8f9F3f6F aF8f10F cF bF4F7F eF df11 (F6)和右行(F5)走滑断层,但是不能判定其是否为同期断层;同样在金山镇附近也发育相同的左行和右行走滑断层。(一)褶皱1.河北村-金山镇线性背斜褶皱:该褶皱分布于河北村至金山镇一带,核部为D2,翼部由D3,C1,C2,C3组成,两翼走向北东-南西,倾角45度,轴面竖直,枢纽水平,两翼夹角约90,为直立背斜褶皱。又该褶皱被正断层段切断,通过图上观察,

13、其在垂直空间上发生错动,该断层运动发生于褶皱之后。2.凌庄飞来峰向斜褶皱组:由在飞来峰处两处向斜褶皱组成,核部均为T3,翼部由T2、P2组成,两翼走向北东-南西,北西翼倾角80,南东翼倾角4045,中间低并向两边扬起,由此可恢复原转折端圆弧形态,轴面竖直略向北西倾,两翼夹角约60,南西侧呈现短轴褶皱形态。由于逆冲断层的作用将该处另一同走向发育的次级褶皱部分埋于地下,其核部为T2,北西翼为P2、P1、C3,倾角为75,这两组褶皱可构成M型褶皱系。3.奇峰-雨峰短轴背斜褶皱:核部均为C1,翼部由C2、C3地层组成,北两翼走向北东-南西,倾向北西,倾角45:南东翼为倒转岩层,走向北东-南西,倾角75

14、,倒转褶皱可以反映出当时此处应力挤压大导致褶皱向一边偏弯。但是由于此处的逆冲推覆构造导致南东翼倒转岩层损失,中间低并向两边扬起,由此可恢复原转折端形态为圆弧形态,轴面倾向北西。金山地区总体的组合形式为背斜向斜的组合,背斜向斜的交替出现,整个区域中所有褶皱的轴迹平行,反映了垂直于褶皱延伸方向的挤压应力场。(二)断层1、河北村正断层系:五个正断层面的走向垂直于河北村褶皱的枢纽,延伸11.5千米。延枢纽方向从北东至南西向断层依次编号为Fa,Fb,Fc,Fd,Fe,每个断层面的倾向依次为北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Fa,Fb走向相同,倾向相反,两断层之间共同下盘上升,形成地垒,Fd,Fe同理;两地垒

15、中间形成地堑。该组正断层发育在此处背斜之后。2、陵庄诸岭逆冲断层:位于飞来峰与构造窗之间。层面走向北东南西,倾角20度,延伸约1.8万米,它是整个地区规模最大的断层。上盘为构造窗和诸岭处短轴倒转背斜褶皱组,下盘为飞来峰陵庄向斜褶皱组,根据构造窗和飞来峰可判断该逆冲推覆构造的最小位移位为2.2千米。它与图中其北西方向的两条同时代形成的同性质的逆冲断层带构成叠瓦式逆冲断层系。3、雨峰、奇峰走滑断层系:在雨峰西侧与奇峰东侧各有一走滑断层(走向北东南西,延伸分别为1.52千米),分别为左行和右行走滑断层,使两端层面中间部分相对两边向北西方向移动,但是这两处走滑断层形成时期是否相同不能确定。(三)飞来峰与构造窗构造窗:位于北西方向两条支流的汇合处,海拔800米左右,在地质构造时期逆冲断层F3抬升接受剥蚀作用出露了逆冲断层F3下盘的P2与T2地层,形成构造窗。飞来峰:位于构造窗南东面海拔1200米处,由P2和T2两部分地层组成,可以判断出是逆冲断层F3在地质构造时期中抬升被剥蚀后残留上盘地层,形成飞来峰。(四)岩浆岩通过对全图的仔细分之后发现本区内主要有个侵入岩体分别是花岗岩体和斑岩岩体。其在地图上的出露买面积各部相同下面就详细介绍之。花岗岩侵入岩体:在本区图的东北部位分布着花岗岩倾入体。其出露在外表的形状为一个桃子型,其面积估算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