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昆山太仓市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卷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65936879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昆山太仓市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苏省昆山太仓市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苏省昆山太仓市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苏省昆山太仓市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苏省昆山太仓市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昆山太仓市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昆山太仓市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昆山、太仓市2020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卷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共4大题,29小题,开卷考试。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5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3.答客观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主观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第卷(客观题,共26分)一、单项选择:

2、以下每题都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分,共16分。1.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B.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C.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D.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2民以食为天,解决好吃饭问题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不管形势如何变化,中国人的饭碗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这说明 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 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 网络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一环 国家安全必须以人民安全为宗旨 A. B. C. D.3.被评为全国“时代楷模”的王继才,自1986年7月起,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守

3、卫孤岛整整32个年头,他在艰苦卓绝的困难面前不低头,在邪恶势力面前更表现出了一位守岛卫士的凛然正气。他的行为告诉我们 A.维护国家利益,需要政府履行职责 B.主权包括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和管辖权 C.公民应树立国家观念,承担起对国家的责任 D.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劳动收入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得到国家保护和社会认可。下列选项中,属于合法的劳动收入的是 出租房屋所获得的租金收入 企业职工获得的工资收入 农民承包土地获得的收入 购买股票所获得的相关收入 A. B. C. D.5.下表中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

4、活需要和A.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B.城乡发展不协调之间的矛盾C.人均收入水平较低之间的矛盾D.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6.俗话说“从小偷针,到大偷金”。 这句话告诉我们 A.一般违法必然发展为犯罪 B.违法行为不一定是犯罪 C.一般违法和犯罪的本质是相同的 D.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7.对于右边漫画认识正确的是 国家和社会对未成年人有相关特殊保护 承担刑事责任有年龄的法律规定 未成年人应该严格自律,树立法不可违的观念 不是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A. B. C. D.8.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标志线”。下列属于关爱公民生命健康权的“标志线”有 横穿马路的“

5、斑马线” 施工现场的“警戒线” 火车站站台的“候车线” 银行营业窗口前的“一米线” A. B. C. D.9.下图中对公民权利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10.“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表明 A.教育推动科技进步 B.教育促进经济发展 C.教育推进社会民族 D.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1.一个菜一个包装盒,配料也要单独包装,放上一次性餐具和纸巾,外面再加个塑料袋,如此“标配”的外卖包装带来大量垃圾。对此,消费者应该 对外卖包装尽量进行二次使用 加强对外卖行业的引导和治理 只去饭店吃饭,坚决抵制外卖 建议商家用环保材料包装

6、食品 A. B. C. D.12. 2020年苏州着力打造太湖治理升级版,吴淞江整治、大运河堤防加固、阳澄湖综合整治以及城区“清水工程”等重大污水工程均有序推进。这表明苏州 A.以经济放缓为代价换取生态保护 B.用生态和环境保护带来经济效益 C.不搞破坏性开发,走绿色发展的道路 D.坚持生态文明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13.习近平主席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0年年会时,总结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巨大成就,重申“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由此可见 A.对外开放是我国现阶段的中心工作 B.中国积极主动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C.中国主导世界经济全球化 D.我国国际地位迅速提升14.有同学在学习

7、“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内容时,以时间轴表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其中能表现从全面小康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是A. B. C. D.15.“无论有怎样的抱负,首先是要社会接受你,而不是你去要求社会来适应你。”这句名言告诉我们选择自己的学业和职业发展 A.要考虑社会的要求 B.要具备知识背景 C.要具备专业技能 D.要考虑个人的兴趣和能力16.右图漫画旨在说明 A.要向自己的目标迈进 B.行动比目标更加重要 C.要善于不断调整目标 D.人生要有明确的目标二、判断:判断以下各题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答题卡上把“A”涂黑,错误的在答题卡上把“B”涂黑。每小题1分,共10分。17.

8、领土完整与主权统一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可分割。18.促进社会和谐,就是努力追求一个没有差别、没有矛盾的社会。19.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和应受刑罚处罚,是犯罪的本质特征。20.下面漫画启示我们:原创力是一切知识产权竞争中最核心的竞争力,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要从创新开始。21.尊重他人隐私,首先要提高自我防范意识。22.全民守法是依法治国的基础。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23.黑格尔说:“当人类欢呼对自然的胜利之时,也就是自然对人类惩罚的开始。”这告诉我们要控制人口增长,实行计划生育国策。24.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25.世界和平是促进经济社会

9、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发展是维护和平的前提条件。26.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经过努力可以转化为现实。第卷(主观题,共24分)三、简要回答: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回答问题。本大题共2小题,27题6分,27题8分,共14分.27.材料一 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20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二十四节气之一)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给农民一个专属的节日。丰收节秉承“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的宗旨,通过举办一系列的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农耕文化、民俗文化活动,展示科技强农新成果、产业发展新成就、乡村振兴新面貌。 材料二 在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我们要展示具有民族和地域色彩浓

10、厚的东西去讲真实的中国故事;同时,也要寻求与世界的共鸣,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讲述中国故事。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材料,简述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文化价值。(4分)(2)为什么要“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讲述中国故事”?(2分)28.材料一 乘坐高铁出行,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首选,然而近期各种霸座事件却层出不穷,引发了社会的热切关注。因铁路法律法规对此并无相关规定,铁路部门只能将此行为认定为道德问题,引发人们的不满。 材料二 2020年12月3日大连再次出现霸座现象,为了维持列车正常秩序,乘警在对霸座者多次警告无果后,将其强制带离现场,随后会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霸座者处以行政拘留,这也是首个因

11、霸座而被构留的乘客,得到广大网友的一致点赞。 (1)运用建设法治国家的知识,说明上述材料中人们不满和点赞的原因。(5分) (2)对于铁路“霸座”行为,专家表示,在法律严厉惩治的同时,也需要公民要提高自身道德素养。请说明公民要提高自身道德素养的依据。(3分)四、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共1小题,10分) 202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四十年春华秋实,改革开放波澜壮阔,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伟大成就】 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79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82. 7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 5 %,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

12、40年的接续奋斗,让7亿多人口摆脱了贫困,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1)有同学认为:“只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能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请运用所学知识辨析。(6分)【伟大梦想】 2020年1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时发表重要讲话,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深刻总结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伟大成就和成功经验。现摘要其中观点如下摘要启示几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秉持“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精神,开启了缔造中华文明的伟大实践。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改革开放每一步都不是轻而易举的,未来必定会面临这样那样的风险挑战,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改什么、怎么改必须以是否符合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为根本尺度,该改的、能改的我们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 (2)请结合讲话摘要,说说对我们实现人生理想有何启示?(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